原标题:手机绑定账号何时一键“清”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武晓莉
浙江永康一位七旬老人刘某2019年注销了专门为领拆迁款办理的手机号,但未解绑用此号码注册的支付软件。2023年,刘某想用卡里的钱时,才发现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钱款已被新机主从手机号绑定的支付软件账户中陆续转出。
用户注销自己的手机号后,如果不能解绑绑定的应用、注册过的网站等,会有出卖自己的风险吗?被注销的手机号是如何处置的?有没有一键解决解绑问题的方案?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注销和重启号码会遇到哪些问题
随着手机实名制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手机绑定业务或者用于入口认证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在日常工作生活无法离开移动互联网的今天,注销一个实名制手机号,可能给前用户和后来的用户都带来很多困扰。
通信行业独立观察人士付亮对记者说:“对互联网应用来说,‘手机号+验证码’是最方便的实名认证方式。各种平台都要求实名认证,否则就无法注册,而且一个手机号只能认证一次,有些用户自己都不知道用手机号实名注册、绑定了多少应用。”
刘启诚说,这就带来一个大家都忽略了的问题:前用户如果没有解绑,后面的用户可能会收到提示“该手机号已经被注册过了”而无法在某些平台上注册。
为何不能实现一键通查全部解绑
都说互联网是有记忆的,那为什么“一证通查”不能通查和解绑所有注册信息呢?刘启诚说,这是因为,要实现查询功能,需要跟不同的互联网服务商联通,每个应用的后端都要对查询平台开放。但目前还做不到,需要较大的投入,以及跟产业链各企业的沟通。
“为什么运营商不直接给我们解绑或者给我们一个名单呢?每次认证不都要通过运营商吗?”舒先生的疑问代表了很多网友的疑惑。
海量小网站账号解绑才是问题所在
尽管目前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一键通查、一键解绑可以用,但注销手机号码也不像网传的那样等于“出卖自己”。
首先,据记者调查,从运营商端看,注销的手机号都会有90天的“冷冻期”,也就是业内人士所说的静默期。这期间,用户本人仍可找回本人号码继续使用,但其他任何业务都是不能使用的。
关于人们最担心的金融应用,付亮表示:“这个其实不用担心。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静默期后银行业务就必须重新实名激活,包括活体验证。尤其是大额资金调动行为,都要进行二次认证。”
运营商的责任方面,付亮认为,虽然经过号码重启的静默期,这些标记大多已经失效,但要真正实现用户期待的全面查询和解绑,放号的电信运营商有义务与标记平台交涉,清除号码重启前所有的标记信息。放号的电信运营商在号码重启前,有义务尽自己能力解除号码此前的绑定关系。
主管部门方面,刘启诚认为,如果要实现一键通查平台能查询所有注册信息,就需要主管部门跟不同的互联网服务商、电信运营商进行协调、沟通,让大家对平台开放共享后端信息,但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投入。
●记者手记
降低注销手机号附带风险需多方发力
主管部门应更切实地履行监管责任,严格落实通信服务全过程中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此外,既然互联网是有记忆的,那就需要去探讨扩大一证通查覆盖范围的可能性,回应广大用户的急难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