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相亲角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想找真爱?“有房吗?”北晚新视觉

对于想要再婚的老年人来说,他们的爱何处寻找?何处安放?在北京,有几个知名的公园内的老年相亲角。近日,记者前去探访。一番寻访之后,记者发现,在老年相亲角找到真爱也不是很容易。

上周六中午,菖蒲河公园东南角的长廊附近人头攒动,这里是知名的老年相亲角。

玉兰花开,柳枝浮动,这里春意浓浓,五六十位老年人也在这里寻找自己的春天:他们有的在长廊里的长凳上歇息,有的站在墙边排成一排,有的在长廊旁随着音乐跳交际舞,一位大爷将花色围巾系在头顶和另一位大爷跳舞,夸张的舞步引来了不少人围观。记者发现,这里男性略多于女性,女性穿着红色系衣服的较多、有的带着帽子或者漂亮的丝巾,有的一看上去就化了淡妆,看起来非常“精致”。

有的则直接开启了相亲模式,两个人围着长廊一边散步一边闲聊:“你是离异的还是丧偶的?”、“您的属相是什么?”

记者在菖蒲河公园老年相亲角遇到了58岁的刘女士,她说自己现在已经找到老伴,“我之前有一年都是在这里寻找,只不过没成功,后来还是熟人介绍的。”这么多年来,刘女士一直想要寻找一个人,“当时这里有一个大姐说我与众不同,和这里的人不一样,我不应该在这里找,我后来听了她的话,后来通过熟人介绍成功了,挺感谢她的,只不过后来再也没碰到这个大姐。”

虽然自己成功了,但是刘女士一有空还是陪着自己的姐妹来这里看看,“万一碰到有合适的呢,你在家里坐着,天上不能掉馅饼,你要勇敢地走出来,迈出这一步来,看着合适的你就找,不合适的你就当出来遛弯儿了。”

刘女士说,她看见过这里最多的时候有上百人,两个人有意了,就会围着长廊边散步边交谈,再有意了,就会去附近的小饭店吃个饭再聊。记者在上周三的一次探访中,碰到了一对相亲成功的老年人,男方很是腼腆,不愿意多说自己的故事,女方看样子也是温柔贤惠型,“我们就是在这里认识的,这也是我们第一次约会。”对记者说完这些话,那位男士就走出公园,女士则挎着包低着头跟着男士走出去。

记者以给老家亲戚寻找对象为由和几位老年人聊了聊发现,老年人相亲对经济条件比较重视。几位老人一听记者介绍的条件,第一句话问的就是“有退休金吗?”刘女士说,有退休金,这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起码生活有保证,看病啥的有人管。”

和许多在北京打拼而为住房焦虑的年轻人一样,老年人相亲也十分看重住房问题。“在北京房子问题也非常重要,没有房子不好找对象,因为现在租房太贵了。男的条件再好,如果没有房子,一半相亲对象就不考虑了。我是过来人我知道,如果我找我也要找个北京有房子的。”但房子问题也不是全部,刘女士又补充道:“就是1000套房子都没有用。有一套房子就行,10套、100套你不能把头在这里,身子在那里,其实只要有个安身之处就行。”刘女士还回忆起当年的相亲经历,她说当时有很多相亲者都是暴发户:“他们自己会说自己的房子在哪、有多少套,一听就文化素质不行。有钱不等于不好,但有钱不是唯一条件,最终还是要看眼缘,更偏重看人,注重人的才华。”

在菖蒲河公园,当听说记者介绍的那位亲戚在外地,要来北京和子女住,自己没有房子,有老人顿时就摇头了,“没有自己的房子不太好。”记者还在另一个老年相亲角碰到了为邻居操心的赵女士,“我是个热心肠,我邻居有个大哥,在相亲角多少年了,就是碰不到合适的,他是北京的,但是住的是平房,在北京有间小平房,真不算有房子,退休金也就三千多,所以算条件不好的,找北京本地的特别难,所以想找个外地的,找到的这个人可以住进他平房里,但是子女不能过去住,太挤了。”不过赵女士强调,自己的邻居要求这外地的女方一定要有医保。

同样,已经70多岁的老王一直宣称自己退休金八千多,还有学校分的宿舍,他说自己条件真的算不错的。

除了退休金、房子,老年相亲者还希望子女方面没有太多负担。张女士介绍说:“丧偶的比离异的更受欢迎,离异的情况不太稳定,万一有藕断丝连的就不好了,太麻烦了,有儿女的,最好都结婚了没有负担了,而且有女儿的比有儿子的受欢迎,涉及到双方的孩子等问题要想好了,半路夫妻想好好在一起生活并不容易。”

“老年相亲角成功率低。”记者采访了几位老年人,他们都这么说。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来老年相亲角,老王的故事或许可以说明原因。

老王今年70多岁了,自称是某高校的退休老师,已经在公园的相亲角找了7、8年老伴了,他觉得想找到一个跟自己文化水平、生活方式差不多的人实在太难了,“我都单身30多年了,就想找个稳稳当当的,我作为一个大学老师,学历、职称啊,我算是高的,所以我也不能太降低标准,怕人家笑话,我主要是找个脾气好的。但在这里找对象总是不真实、不靠谱,总是不能满足对方条件。”

老王介绍,他参与的白发相亲角里北京人只占三分之一,外地人占三分之二,“外地人退休金低,有的只有一千多,还有的没有退休金,就想找个北京的有房子的,能养着她,我不找这样的,找来也是负担。”老王自称自己的退休金快9000了,算条件好的,“我经常到这里就聊聊天,有些女同志老让我请吃饭,越吃越熟,最后也没成。”老王一丝苦笑,不过他又补充说,自己条件好,不怕吃。

“成功率非常低,大多数成了朋友,一些人吃了几顿饭以后成了饭友,还有一些人同居了,真正结婚领证的比较少。“老王说。对于大多数人不领证的原因,老王说:“没有孩子的没基础,碰见什么事情就容易离婚,半路夫妻之间没有纽带,一般有孩子,就能够克服各种周折,而且许多有子女也会反对登记,因为占着房子。”

如今,老王一来公园锻炼就会到老年相亲角跟一些老朋友打个招呼,“我天天在公园里锻炼,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到公园里的相亲角遛遛弯儿、交交朋友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了。”

AgeClub新老年商业研究院调研发现,实际上相比于年轻人拥有的丰富社交婚恋资源,中老年人群寻找伴侣的渠道极度欠缺,信息闭塞,他们内心孤独,对伴侣的需求渴望甚至超过年轻人。由于涉及到子女、财产分配、健康条件、经济水平等复杂问题,一部分群体由于困难放弃找结婚伴侣,通过找保姆伴、亲密舞伴这样隐蔽的方式解决情感需求,充满了隐忍与无奈。

THE END
1.关于中老年相亲,这里有最新的指导大全一、相亲角 在我国,公园相亲角是中老年人传统的相亲渠道,除了北京菖蒲河公园,比较有名的上海徐汇宜家老年相亲角、广州天河公园等。 但其实,这种自由开放的交友方式对于不少老年人来说,心理抗性比较大,同时由于缺乏专业的匹配与指导,单纯靠眼缘的成功率极低。由于缺乏审查机制,这类相亲角甚至充斥着欺骗诈骗等行为,使https://www.yanqing1314.com/news/detailed_7706.html
2.#老年相亲角为何爆火#我国老龄人口超2.64亿来自新周刊#老年相亲角为何爆火#我国老龄人口超2.64亿,丧偶老人近5000万,他们的情感需求成为很多婚恋交友软件和平台发展的新机遇。老来无伴,子女又不在身边,这些老人往往过着极其辛苦的独居生活,但多数子女难以接受父母黄昏恋。对于老年人再婚,你怎么看?#老年恋爱市场究竟有多吃香# R新周刊的微博投票 https://weibo.com/1653689003/LFr6ir2FW
3.我国老年相亲市场的现状分析:百亿级市场的难点与机遇随着老龄化,中国老年人再婚市场面临诸多困难,如传统观念束缚、子女反对、缺乏合适相亲渠道。中老年相亲途径包括熟人介绍、相亲角、电视节目和互联网平台,其中电视相亲节目如《桃花朵朵开》受到关注,但成功率有限。互联网相亲网站在国外如OurTime取得成功,但国内缺乏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产品。市场潜力巨大,有待开发适合老年人的https://blog.csdn.net/yl60jia/article/details/104737038
4.菖蒲河相亲角大胆逐爱:老年人的性与欲背后,真相让人沉默情感沙龙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丧偶老人占老年人口27%左右,约为4748万人。 其中80%丧偶老人有再婚愿望https://go.cqmmgo.com/forum-221-thread-77331645096272308-1-1.html
5.91岁老太染上艾滋,相亲角大胆逐爱:老年人的性与欲背后,真相让人小小的菖蒲河公园一角,时刻上演着欲念与算计交织的人间戏,他们的嬉笑怒骂撕开了老年情爱江湖的一角。 图片来源自腾讯视频 勇敢示爱、当街拥吻 老年人的情爱江湖 访谈节目《和陌生人说话》的其中一期,将镜头对准了出没在菖蒲河公园的老年人,主题叫做:老年人的情爱江湖。 https://www.360doc.cn/article/66187409_1110608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