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相亲会:女方要房男方“不要儿”
2600余人中山公园相亲男女1:6老汉择偶吃香
昨天上午,中山公园老游乐场内格外热闹,由青岛市老龄办和市妇联联合主办,青岛市老年服务中心、中山公园和青岛喜康商贸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让我们再牵手吧”中老年人相亲会,吸引了2600多名单身中老年人前往报名参加。文艺助兴、寻寻觅觅、提名相约、沙场点兵、对号入座、漫步交流、欢乐牵手……相亲会上的诸多环节,让更多的中老年朋友通过相亲活动,交友、相知、相恋、相爱,共度快乐的新生活。
男士挂出来的择偶条件
“自己都60了,还要对方白净丰满身材好,他当是选妃啊!”昨天上午,“让我们再牵手吧”中老年人相亲会在中山公园举行,2600多名单身中老年人报名参加,看长相、挑胖瘦、限身高、有房无孩,还要年轻20岁……现场部分男士挂出来的择偶条件,让很多到场的单身女性看了很窝火。
男的重形象女的重缘分
昨天上午9时,记者赶到中山公园相亲会现场时,报名点已经围了上百名中老年人,而在一侧的资料卡展示区,上千名老人和子女正忙着寻找心仪的对象。“你看看这个,自己一月挣1800,还要长得漂亮的!”在蓝色卡片的男士征友区,三四名女士聚在一起,对着几张资料表指指点点,语气里很是不忿。顺着她们的手指看去,记者注意到这名1940年出生的男士,在对女方的要求里,明确地写到要“长的漂亮的”。“不要太胖”,“形象好”,“有气质”……记者顺着男士征友区看了一圈,发现不少单身中老年人对女方相貌都有明确要求,而在女士征友区里,更多的要求一栏里则写着“随缘”两个字。
老男人走俏选伴挺苛刻
退休教师丁女士告诉记者,她本来是和女儿一起来看看的,但现场男士们苛刻的条件,却让她觉得很恼火。“你说这个都60多岁了,还要对方能生育?”在丁女士看来,资料表上的不少要求都匪夷所思,不仅57岁的男士要对方未婚或短婚未育,连83岁的老人也要找65岁的对象,甚至连对方的属相都做了明确要求。
参与昨天相亲大会的八成多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男女的比例更是悬殊到了1比6,记者看到,每个男士资料表前,都站满了单身的女性,其中一名59岁的男工程师的征友要求,遭到了女士们的“攻击”。在这名月收入8000元的男士资料表上,明确提出对方“皮肤白净(特白)、丰满匀称、不带孩子身材好”,条件之高要求之详细,被帮着妈妈来找老伴的李女士讥讽为“选妃”。
现象一女方要房男方“不要儿”
“人品好、丧偶、收入2500元以上、有房。”“有房、无不良嗜好、工资3000元以上、58岁以内。”为了便于了解相亲者的个人信息和择偶条件,每位参与者都需要填写一份信息表格,记者看到,不少中老年妇女都在择偶条件一栏填写了“有房子”,一位参与者告诉记者,她现在住在儿子家里,找了老伴后,肯定不方便继续住在一起,因此有房子是择偶的前提条件。同样要求有房的李女士说,她名下也有房产,找个老伴没有房产总感觉很别扭,因此也特别提出了这个要求。
女方对男方有要求,同样许多男士提出的标准也不低:“55岁以下、事业单位更好、无男孩。”“脾气好,有儿子不考虑。”在择偶条件中,很多男士把“没有儿子”作为一项重要标准。66岁的孙先生说,他想找一名60岁上下的对象交往,如果对方有儿子,恰好是儿子结婚或者是刚刚有孙子、孙女的阶段,那么经济上很可能就要“支援”儿子,或者要替儿子、儿媳带孙子、孙女,这样既会带来负担,也得耗费精力,容易产生矛盾。“本来是想找个伴高高兴兴地过日子,结果得为对方的儿女忙活,这不是给自己增加负担吗?”孙先生说。
此外,身体健康、有社会保险,也是老年择偶的另一个重要条件。
现象二只同居不登记随时能分手
现象三相亲会男少女多
昨天,记者看到,现场2000多份个人信息中,男性只占很小一部分。市老年服务中心主任李桂秀说,中心已经为老年人举办了大大小小不下20次相亲会,会员联谊会更是达到了80多场,实际操作中,他们发现,男少女多的现象十分明显,这也让不少男性老年人对选择伴侣的要求不断提高,包括工资水平、身体状况以及年龄。“尽管有要求无可厚非,但如果条件过分苛刻,很可能影响自己寻找合适的伴侣。”李桂秀表示,如果老年人择偶都能适当放宽条件,会更容易找到陪伴自己的另一半。
“女多男少”问题突出
所谓“女多男少”,是指50多岁女性多,年龄相仿的男性少;条件普通的女性多,出色的男性少。参加活动的女性年龄大多45至65岁,而男性则普遍在55岁以上,其中有不少超过70岁。女性普遍希望找年龄相仿的,而男性则希望找比自己小10岁以上的。在这样的“年龄筛驯后,大量50多岁的妇女找不到合适男性。
住房问题成关键条件
记者发现,主持人在联谊会上向众人介绍的9位男女中,有8人提出的择偶要求是“对方有住房”。据介绍,中老年人的征婚条件中,不论男女,95%要求对方有住房,不少还对房屋面积、是否子女同住有具体要求。
由于住房的问题,好几对眼看就要结婚的人最后分道扬镳。68岁的先生把市中心的房子卖出后,将几十万元放进银行,靠利息钱租房生活。但女方却不认同这种“前卫”做法,认为自己婚后生活没保障,遂先生分手。
老年人择偶重“保障”
“中老年择偶时总要问有没有房子、退休金多少、身边有没有孩子,我倒不觉得这是中老年人择偶更‘势利’。”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秦蓒说,对于物质的切实需求,不论年轻或年老都是一样的。作为过来人,中老年人看待婚姻更深刻、更实质、更周到,要求住房、经济收入等条件,都是为了安稳的老年生活作打算,以他们的高龄不可能再为房子打拼。对老年人来说,已经经历过婚姻的他们,安全感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老年人的婚姻更重实际需求,他们需要一个互相照顾、陪伴、说话的人,而情感需求成为次要因素,即使无法结婚,参加这种“单身联谊会”也能满足他们的感情需求。老年人需要的婚姻是更有“保障”的婚姻,如果深度接触后感觉不适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配对成功率。
“拼儿”孩子职业收入成必答题
记者旁听了5对约会,孩子的工作单位、单位性质、收入、有无房产、车辆成了老人们面谈的必答题。一位中年女士告诉记者,“我们这个年纪结婚,不像小青年那么浪漫,最好找个没有后顾之忧的,好好享受人生后半段。”她说,报纸电视都在说结婚财产问题,中老年的婚姻越来越理性,婚前安排好自己的房产,避免两次婚姻造成多人争财产已经是大家的共识。
财产分配问题成结婚难主因“目前青岛市空巢的中老年人有20万左右,但来参加相亲会的人每次只有一两千,这次还算多的。”李桂秀告诉记者,独居的中老年人一般都是丧偶或离婚,选择再次结婚有很大的阻力,有些老人是怕丢面子,而大多数老人在婚后财产上的考虑比较多。在相亲会现场,记者还看到主办方专门设立的法律咨询台,针对老年人再婚突出的法律纠纷问题回答提问。“一上午我自己都接待了一二十位来咨询的老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询问婚后财产问题的。”山东岛城律师事务所的孙娜向记者介绍说,由于担心婚后财产分配问题,很多老人都选择同居但不领结婚证,选择同居的方式共同生活避免了不少经济纠纷。还有很多中老年人再婚时选择立下《婚前协议》,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立《婚前协议》有老人自己主动提出的,大多数是在儿女的要求下立的。
30%多老人“再婚”不领证
“在工作中,我们也曾经遇到过很多因为没有结婚证或者对财产约定不明导致出现家庭纠纷的。”市老年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对此,市老年维权中心的贾英律师表示,如果双方没有登记领取结婚证,只能按同居关系分割财产,在一些财产的分割上很容易发生纠纷,尤其是老年人如若突然离世更容易发生财产纠葛。因此,贾英律师表示,中老年人即便不能领取结婚证,在再婚时也尽量对各自的财产和婚后的财产归属做出明确的约定,对一些家庭事务也做好约定,并到公证处进行公证。
实习生张晓婷金陵晚报记者何刚金陵晚报报道3月的最后一天,当春天已经催开艳丽的花朵,阳光蒸发了寒冬里压抑的心情,有一群老人也趁着春光充满激情地来到情侣园,等待一场与爱有关的约会。本报《桥》版在南京情侣园举办“单身老人相亲会”的消息,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在情侣园宽阔的草坪上,站满了老人,数一数足有200多名。
“绿卡”先生很抢手
漂亮妈妈想比女儿先出嫁
晨练木兰扇义务助阵
“单身老人相亲会”在情侣园西式教堂旁的一块草坪上举办。活动尚未开始,已经来了不少参加相亲的老人,但是由于有点不好意思,他们只是三三两两在舞台远处站着,貌似旁观状。而草坪另一边,一群晨练的中老年女子倒是挥舞着桃红色木兰扇跳得欢跃。主持人何刚灵机一动,何不叫她们上舞台表演烘托一下气氛。于是主持人肖林上前做说客。开始她们颇有些害羞忸怩,推说服装不统一不愿露脸。但经不住旁边一位同行男士给她们戴上“助人为乐”的高帽,终于同意出演。
两个新疆舞碰巧打擂
主持人在问跳新疆舞的女士有没有换好衣服的时候,惊奇地发现出现了两个“新疆女”,她们并非同伴,而要各跳各的。两个“新疆女”各有千秋,前者身材丰满,舞姿活泼,颇有风情;后者苗条标准,舞姿专业,无意间两人展开了一场擂台赛。她们的这一“秀”颇有成效,刚刚跳完就有男士前来打听:“女士舞跳得不错,她是几号?”
记者乱点鸳鸯谱有戏
女追男多过男追女
活动谋划阶段有不少老人表示愿意展示才艺,但有的临阵当了“逃兵”。也有几个外形气质都颇为出众的女子大方登台介绍自己并唱歌跳舞。女士既已先行,男士岂甘落后?在主持人的激将和点名之下,终于有两位男士上台亮相。此后虽然陆续也有一些男士自告奋勇走上台来,但还是比不过女士有主动性。包括后来的个人“接洽”,也大多是女士请主持人播报心仪人的号码,而男士们却大多有点畏首畏尾,不敢上前。
坐火车从马鞍山赶来
“我的老伴到西天旅游去了。”先生一句幽默的开场白引来了全场的笑声。他在台上侃侃而谈:“我家在马鞍山,昨天下午看到的报纸,觉得这个活动挺有意思,今天早晨就坐上火车赶过来了。”看到先生在台上风趣地自我介绍,他一下来就有几位女士围了过来。面对这么多的听众,先生滔滔不绝地说起了自己的生活,他没事的时候爱来南京转转,因为南京的小吃比较有名。所以,每次来的时候,都会尝点南京的小吃。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了南京公交卡,“看,我是南京的常客呢。”
揣着征婚信找对象
活动进行到尾声时,一位老人递给记者一张纸,原来是他的征婚信。当记者代老人念这段证婚信时,有几位女士立刻走了过来。今年54岁的女士走到老人身边说:“你的征婚信我拿回去给朋友看看,如果合适,我就让你们见个面。”老人姓徐,今年73岁,丧偶多年,目前一个人住。他问记者:“我想找一个60岁女士和我共度晚年,我能梦想成真吗?”
恋恋不舍不想告别
甩掉包袱抓住快乐
单身老人相亲会结束时,难舍难分的老人们一次次地追问记者:下次我们还能再聚会吗?虽然这次报社没让我们出一分钱,但是下次就算让我们出钱,我们也愿意。老人们的渴望真真切切地告诉我们:他们需要这样的聚会,他们需要和同龄人交朋识友的机会,需要志同道合的伴侣。其实很多老年人过来相亲,是经过了很激烈的思想斗争的,从本次活动的缘起人黄婆婆身上就能看出来。本报报道了媳妇给婆婆找对象的新闻,见报当天就有不少男士想找黄婆婆,但她却回老家躲了几天。昨天的活动现场不少人都在问,黄婆婆来了吗?遗憾的是,昨天的现场,记者始终没有见到黄婆婆的身影。黄婆婆的媳妇说,她总是怕这怕那,怕邻居笑话,怕亲戚说。婆婆其实是想去的。老年人怕孤单,一个老人独自守着空房子,那种滋味有谁能体会呢?但不少老年人思想上放不开,总是前怕狼后怕虎的,我想错过这次活动的人不止黄婆婆一人吧?看来,老年人要追求幸福,首先要解决思想包袱的问题,别自己把自己给困住了。在今天这个宽容和谐的社会,老年人谈恋爱是被所有善良有同情心的人衷心祝福的。老人们也该解放思想,甩掉包袱了。轻装上阵,你才能抓住你想要的快乐。衷心祝愿老年人,尤其是单身老人,能够晚年幸福。
浪漫与幸福不仅属于年轻
中老年相亲会很受青睐
“高富帅”遭抢:七八位女士约见一男士
“高富帅”男士,同样也是中老年女士相亲热捧的对象。在昨日的相亲会上,卡片资料编号为“141”号的男士至少被七八名女士约见,不过这名58岁的丧偶男士始终没有露面。工作人员表示,该男士可能只是提前报了名但没到现场。
“相亲会上,男少女多,条件相对好的男士总会被多名女士约见。”组织相亲会的工作人员说,每次相亲会总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女方要求更高,归纳起来是三方面
活动主办方之一市婚姻协会秘书长陆晓敏告诉记者,相比之下,女方要求更高,归纳起来是三方面:一要有独立的房子,不和子女住在一起;二要有退休金、医保;三要身体健康、没有恶习。
有人说,性福才幸福。这话虽然有些偏颇,但事理还是客观。对于性的渴望,不仅仅是年轻人的生理本性,中老年人同样有这样的需要。尤其是老年人,在经历一段失去伴侣的打击和悲痛后,更是情有可原。
中老年相亲,可能会遇到不少阻力,主要是家庭的,来自于子女的反对。子女怕父母再婚带来新的负担,怕引起家庭的不团结。对于这些过多的担忧,其实是多余的。老人是通情达理的,他们也不会为难子女的。
众所周知,父母过去为子女结婚成家,含辛茹苦,想方设法。如今,他们想“结婚”了,后人也要大力支持。给鳏寡老人一个“性福之家”,有利于社会和谐,是子女的义务。
《有你才幸福》
近日,《有你才幸福》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热播。剧中主人公祺瑞年老年丧妻后,认识了票友君,两人产生了感情,却遭到儿女的反对……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观念的转变,老年人的婚姻问题日益凸显。为让晚年生活更幸福,减轻儿女们的养老压力,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走上了相亲之路,然而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
1、老年人相亲不一定“羞答答”
“男,65岁,有房,月退休金1500元,有一女儿已婚,寻55岁以上女士。”近日,在第八届“牡丹花开幸福来”万人公益交友会50岁以上相亲专区上,类似的征婚信息并不少见,年纪最大的征婚者已经75岁。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老年人仔细查看征婚者的资料,寻找有缘人。
市妇联金鑫公益婚恋中心工作人员张宏霞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主动到婚恋中心登记,寻找另一半。还有一些老人的儿女们,偷偷到婚恋中心帮父母登记,希望为他们找个老伴。
张宏霞告诉记者,过去老人“羞答答”地不敢相亲,现在丧偶老人开始主动找老伴。
市民先生说,他的老伴三年前去世了,这三年他越发感到孤独。“每天一睁眼,不知道该干点啥。儿女们工作忙,一天到头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先生说,他现在特别羡慕有老伴的老人,生活有滋有味。
现在,像先生这样的丧偶老人并不在少数。截至2011年年底,我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93万,按照每年3%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15年,将突破百万,而这些老年人当中,不少都是丧偶、独居老人。
张宏霞分析,很多丧偶、独居老人感到孤独,这让他们走上相亲之路,只为找个能说话的人。此外,老年人再婚不仅能提高晚年生活质量、减轻儿女压力,也利于整个家庭的和谐稳定。
2、诸多因素成再婚“拦路虎”
虽然突破了思想的束缚,但老年人的再婚之路并不顺畅。这是因为老年人更看重“门当户对”。健康、收入、儿女情况,成为老年人再婚的“拦路虎”,同时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都成为影响老年人再婚的主要因素。
健康状况是老年人相亲考虑的第一要素。老年人相亲就想找个伴儿,如果身体不好、行动不便,相亲的成功率会大打折扣。同时,是否有退休金以及财产情况都是硬指标。
“有时候老年人相亲会出现‘拼儿女’的情况,如果儿女发展情况较好,这样的老年人就比较受欢迎。”张宏霞说,如果儿女经济负担大、没有固定工作,老年人相亲往往也会受挫。除此之外,还有些儿女不支持老人相亲,他们认为再婚会影响儿女对财产的继承权。
此外,老人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生活习惯,不易改变。老人重新组织家庭后,饮食、睡眠等习惯成为影响婚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虽然阻力重重,但是找到一位合适的老年伴侣,会大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张宏霞告诉记者,去年经婚恋中心介绍的两位老人走到了一起后,精神也好了,日子过得甜甜蜜蜜。
3、如何老来幸福听专家支着儿
老年人寻找晚年幸福时应怎样选择合适的伴侣,婚恋专家和法律专家对老年人相亲做出指导和建议,为老年人的晚年幸福生活支着儿。
张宏霞表示,老年人如果想获得幸福,要明白为什么再婚,双方有什么需求,这样才能减少盲目性。再婚后,老人要适当做出改变,懂得宽容,这样婚后生活才能更幸福。
河南万基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运超建议,老年人再婚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决有可能出现的财产问题:
第一,进行财产约定。
老年人再婚时可以通过书面协议的方式,约定各自财产的归属。比如:各自婚前财产及各自婚后个人名下的财产,在老人去世后,由各自子女继承,双方均不继承对方财产等。在采取此类办法时,应注意在协议中明确各自名下的财产种类、范围和归属,财产的名称应当确保准确,避免将来执行协议时产生歧义。
第二,通过立遗嘱的方式合法处分个人遗产。
年人相亲拼儿女专家:老年人更看重实际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庞正袁黎)老年人相亲看什么?房子、退休金、健康身体?这些都out了,有个出人头地的儿子或女儿,才是让单身老人“出类拔萃”的不二法宝。昨日,汉阳的胡爹爹跟老伴庆祝结婚1周年纪念日,而另一位跟他条件相仿的爹爹,相亲20多次还未成功。其间的差别,就在儿女。
婚介所里经历因“子”而异
昨日下午,62岁的胡爹爹专程提着喜糖瓜果,从汉阳赶到位于汉口武汉广场的众诚婚介所,原来,昨日是他与再婚老伴殷婆婆的周年结婚纪念。
说到这段姻缘,胡爹爹连连感叹,“单身20多年,相亲一直没成功,这次多亏我闺女给我脸上贴了金。”胡爹爹告诉记者,23年前,前妻因病去世后,他一人辛苦抚育年幼的女儿,期间虽有亲友介绍对象,但看到他身边正在读书的女儿都打了退堂鼓。
如今,女儿成家立业,成为某知名家具城的高管,去年胡爹爹再次鼓起勇气相亲时,与殷婆婆一见钟情。原来,殷婆婆的女儿也是名校毕业,在一家不错的医院工作,“两个女儿都争气,是我们能走到一起的重要前提。”
相比胡爹爹,58岁的李爹爹则成为婚介所的老大难。据介绍,李爹爹个人条件比胡爹爹还胜一筹,自己是工程师,家里两套私房拆迁获得不菲的拆迁补偿,但偏偏他的儿子是个啃老族,30岁的人,成天宅在家玩游戏,不上班也不成家。“凭爹爹的条件,供一个儿子不成问题,但有个这样的儿子,女方觉得不靠谱。”婚介所介绍,正因如此,李爹爹一年多相亲了20多次,全部失败。
记者从武汉众诚婚介所、秋云婚介所等了解到,中老年相亲中有太多胡爹爹李爹爹这样的故事,不同于年轻人,中老年相亲绝大多数会先看对方子女的情况。
相亲会上老人标榜龙子凤女
除了婚介所,在一些老年人相亲会上,也随处可见相亲者高举儿女的招牌。
日前在汉口某地举行的中老年专场相亲会上,53岁的唐女士,相亲牌上资料简洁,只写了身高、年龄、体重等,然后就用大号字写上“一子在国外工作。”而这一招还立竿见影,相亲牌刚一贴出来,就有不少爹爹凑上来打听,问她的儿子在哪里工作。59岁的李女士在相亲会上也是神情骄傲,虽然她每月退休金只有千余元,但“女儿已在新加坡定居,我也可以过去。我们条件好的很,我不找65岁以上的爹爹。”60岁的詹爹爹也挺直了腰板,他的独生女已经出嫁,女儿、女婿年薪数十万,经常补贴他,他只愿意找55岁以下的婆婆。相亲会结束,有的爹爹一无所获,詹爹爹却带走了7名婆婆的详细资料。
记者在汉口中山公园、解放公园等地的相亲会上看到,不少中老年人在介绍自己的资料上,都把“儿子清华大学毕业”、“女儿已定居美国”等字句写得特别显眼。
专家解读老年人相亲更重实际
对于老年人相亲“拼儿女”的现象,省社科院社会学专家冯桂林教授说,老年人相亲除了注重情感因素,还特别注意实际生活的条件搭配。儿女优越的条件无疑是再婚婚姻的一个重要保障,一则可让两老生活无忧安享晚年,再则大大降低了子女因经济问题与再婚父母产生纠纷的风险。说到底,老年人相亲,他们希望获得一段幸福的生活,而不是给自己现有的生活增添负担或者麻烦。
武汉大学社会问题专家尚重生则认为,老年人相亲“拼儿女”,实质上是一种以儿女为核心的“门当户对”。他认为,现今社会,人们依据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因素划分圈子。拼儿女,找儿女条件相当的人,就是一种圈子和阶层的对接。
老年人再婚这些问题要注意
问题1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与再婚后的老伴是否有关?
案例:王大爷与李老太均在丧偶后选择与对方再次结婚。婚后不久王大爷就生病过世了,死前未留有遗嘱。王大爷的子女认为,李老太作为张大爷的“后老伴儿”,无权继承王大爷婚前的个人财产。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解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国《继承法》第十条规定: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本案中,王大爷因未留有遗嘱,故其婚前财产作为遗产的一部分,应首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李老太虽然与王大爷均为丧偶再婚,但她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她对王大爷的婚前财产拥有和子女平等的继承权。
问题2处分婚后共同财产的遗嘱无效?
案例:李大爷与张老太也是一对早年丧偶、晚年再婚的夫妻。李大爷婚前有一个儿子,李大爷死前留有遗嘱,该遗嘱主要内容是将其婚前个人财产和婚后共同财产均交由儿子继承。张老太认为,李大爷的遗嘱处分了双方的夫妻共同财产,故应全部无效,并要求一并继承李大爷婚前、婚后财产。
解答:此案中张老太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国《继承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肯定了遗嘱存在部分无效的情形。本案中,李大爷遗嘱中处分了与张老太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属于无权处分行为,但这并不影响其遗嘱中其他内容的效力。也就是说,李大爷对个人婚前财产及个人婚后共同财产中其本人部分的处分有效,该部分的遗产应由其儿子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