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媒调研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多元文化的交织,人们的婚恋观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而大学也不再是安宁的“象牙塔”,社会婚恋观的多元化冲击着大学校园的莘莘学子,青春年少的大学生心智逐渐成熟,在社会环境的渲染下,在大学期间谈恋爱成为了大学生的“必修课”。

高校自由,开放的整体环境为大学生谈恋爱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很多同学在大学中都有过恋爱经历。

天津大学在大学生恋爱观培养上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广泛开展了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友联谊活动,比如“玫瑰园”“单身派对”等。同时在第二课堂开设“恋爱课”,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避免因为恋爱引发心理疾病。

调研意义

太雷班第五小组于2017年10月4日正式成立,随后本次调研活动也正式启动。选择这一主题主要是因为:第一,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人民思想文化也发生着变化,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恋爱问题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热点话题之一;第二,大学生往往没有过成熟的恋爱经验,在恋爱过程中难免经历到打击和挫折,致使无法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影响个人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促使他们在恋爱过程中走得更远有着重要意义;第三,对天津大学在校大学生提取样本,收集调研数据,有助于为天津大学未来在塑造大学生恋爱观方面提供数据支持和可行性建议。

调研概述

太雷班第五小组以调查问卷入手,最终确定分别从大学生恋爱现状和恋爱观两个维度进行问卷的设计,采用了网上问卷与线下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涵盖了本科、硕士、博士群体,其中主要面向本科生群体。针对调研得到的数据,我们采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结构分析法了解学生们的恋爱观和恋爱现状。同时在数据调研的基础上采用了深度访谈的方式,分别面向学校机关部门负责人、学工干部及心理中心教师、恋爱课教师、研究生导师、在读学生等五个群体进行访谈,进而深度了解他们对于大学生恋爱观的看法。

数据调研

问卷设计

个人基本情况分析

参加本次调查的男女比例较为均衡,其中男生529人,占总数的45%,女生647人,占总数55%。调查样本的年级分布也比较合理,高年级经历恋爱的经验要多于低年级学生,因此在获取调查样本时倾向于向大四年级以及研究生群体做调研,获取他们的数据。其中大一年级250人,大二年级128人,大三年级111人,大四年级321人,硕士生319人,博士生47人。独生子女是影响学生群体的重要划分类别,其中694人是独生子女的,占总数的59%,剩余482人不是独生子女,占总数的41%。

目前的恋爱状态

根据数据调研情况,共有31%的同学正处于恋爱中,其余同学仍处于单身状态。在处于恋爱状态的同学中,总数的13%是异地恋。可以看出,目前处于恋爱状态的学生仍是少数,大部分同学没有处于恋爱状态。而处于恋爱状态中还有一部分是异地恋,经受着相当的考验。

恋爱经历情况

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恋爱经历的缺乏使得他们更需要被帮助树立正确恋爱观,他们年纪较小,心智还不成熟,对于恋爱中的许多问题还无法处理好。

男女生恋爱经历呈现不同的分布。在调研人群中,没有恋爱经历的男生人数较少,有过一次恋爱经历的男生人数最多。在调研人群的女生中,没有恋爱就经历或者只有一次恋爱经历的女生占总数的60%,整体呈现恋爱次数较少的特征。

恋爱动机

恋爱动机是产生恋爱行动的内部动力,由恋爱需要而引起,并直接指向恋爱目标。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天津大学学生的谈恋爱的目的比较单纯,65%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恋爱单纯是由于遇上了对的人恋爱感觉的吸引驱动自己去恋爱。17%的同学期望在大学通过找个伴儿,相互促进各自的成长。盲目恋爱、对恋爱出于好奇的态度、受到父母亲人的压力而恋爱,其他的恋爱目的相对属于小众群体,只占到了总数的18%,不过如果放到调研样本的绝对数目来看,这一类群体的绝对数目还是不容忽视的。

不同年级的同学谈恋爱的原因相对不同。整体而言,个人认为因为爱情的原因而谈恋爱占据了大部分。对于大一年级的同学,28%的同学认为因为不知道原因就开始谈恋爱,这些同学年纪较小,对于谈恋爱相对迷茫。大二年级中42%的同学想要在大学中找个伴,希望能够共同度过大学生活,避免大学学业生活的寂寞和枯燥。

大学生谈恋爱的好处、坏处

大学生谈恋爱究竟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关于这个问题,调研数据显示,同学们还是认为谈恋爱会带来益处的人数要多一些。其中833名同学认为“找到伴侣”是大学生谈恋爱的好处,占到总人数的85%。其余“减轻心理压力”“消除寂寞”等均有过半人数认同是大学生谈恋爱所带来的好处。

另外,还有观点认为谈恋爱会影响自己和其他异性的正常相处(爱情的排他性)。只不过,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不多。整体而言,同学们对于校园恋爱还是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爱情重要性

我们调研对于爱情、友情、学业、亲情、金钱五种不同因素的得分排序,排列在第一位的因素将给予5分,排在第二位的给予4分,以此类推。最终,亲情因素得到了最高4.55分,其中有858名同学将亲情因素选在第一位,表明大学生还是更加注重亲情因素。整体而言,爱情排在第三位,整体获得了2.91分。

校园爱情面临的问题

校园爱情纯真,但是被考验的因素也很多。调研数据显示,723名学生认为“毕业后各奔东西,不能在一起”是困扰校园爱情最大的问题。每当到了毕业的时候,很多情侣在毕业或者毕业之后的一年中就分手了,因为地域的差异、学业与工作的差异等等,双方没能够很好地经营毕业后的恋爱关系,最终导致分手。另外,488名学生认为“面临现实的各种经济压力”是困扰校园爱情的难题。恋爱是需要经营的,在生活中看场电影、为对方买些小礼物,这些都是需要额外的支出,可能处于恋爱关系中的男生,需要承担一部分女朋友的经济支出。除此之外,也有314名学生认为“学业繁忙,聚少离多”给校园爱情带来危机,283名学生认为“家庭文化差异过大”会给校园爱情带来困境。

恋人之间最佳的花销方式

情侣之间需要通过相互送礼物、共同出去娱乐、一共吃饭等方式来促进相互间的感情。这也就引发了恋人之间哪种花销方式更佳的问题。基于传统观念,50%的同学认为男生负担需要多一点。同时由于西方文化的传入,家庭经济条件的发展,还有36%的同学认为AA制更佳符合。

恋爱与婚姻的关系

恋爱的目标和完美归宿,理论上是走进婚姻的殿堂,调研数据显示,36%的同学认为,恋爱应以结婚为前提,这样的观念是比较传统的恋爱观念。正确的恋爱观也是宣扬希望恋爱是要走向婚姻关系的,但是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情侣无法走进婚姻中。当代大学生思想较为开放,不再像过去一样闭塞,已经出现了“不婚”“不育”不轻易确认婚姻关系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因此大学生婚姻观逐渐随之淡化,很多大学生认为,如果谈恋爱可以结婚固然很好,如果最终两个人没有能够走进婚姻殿堂,仍然能够被人所接受。

希望学校采取的行动

大学生恋爱的特点

经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在大学校园这一特殊环境成长的当代大学生,相比于其他的恋爱,还有其独特的恋爱特点。

浪漫性

大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和追求,同时身处简单纯净的大学校园中,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具有更多的梦幻色彩,期望理想中的爱情。

可是他们对承担实际生活困难的能力、责任等条件重视不足。这也是当代大学生恋爱难以经受考验、容易变动的主要原因。

易变性

当代大学生社会阅历相对比较浅,加上正处于青春萌动期,因此,大学生的恋爱大多是冲动型的,往往通过短暂交往就会确定恋爱关系。然而恋爱的浪漫性使得大多数有些同学不善于处理恋爱中的纠葛、矛盾,情侣双方的感情波动较大,容易分分合合,变化无常。而一些不健康的恋爱观念,比如“不求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这样的思想观念,也弥漫于大学生群体中,使得大学生恋爱容易因为外界因素而产生变化。

意见与建议

为了更加全面地获取大学生恋爱观,我们分别面向学校机关负责人、辅导员及心理中心教师、恋爱课教师、研究生导师、学生五个群体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对于大学期间谈恋爱的看法、学校在促进学生扩大交友范围的有效举措、学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的有效做法。

01

学校机关负责人

学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的重要阵地,而恋爱观教育是学校在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对学校机关负责人进行采访,能够深入了解学校机关目前对于学生恋爱的看法和做法,为未来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校团委书记吕静

吕书记从恋爱的四个基本要素(男女双方、平等关系、共同理想、责任)入手,谈了她对大学生恋爱观的看法。首先,两个人的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关系上的,是恋爱的基础,不能有人高高在上,否则就会出现问题。缺乏个人独立性、缺少经济基础的恋爱,由于一个人要依附另一个人,这样往往导致没有好的结果。其次是两个人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双方对于未来、对于处理事情的态度,共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两个人恋爱的远度。面对恋爱和婚姻,不能有落差,要懂得用心来经营。

研究生综合办公室主任卢铮松

02

学工干部及心理健康中心教师

尚洁

(校团委副书记、经管学部团委书记)

尚老师对毕业季后因为距离等因素导致情侣分手的现象做出了分析,他认为打败爱情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距离,而是双方的态度,因为距离的差异、文化的差异等等会给情侣之间带来很多挫折,但是情侣的态度才是决定是否能够继续走下去的关键因素。

程诚

(心理健康中心教师)

03

“恋爱课”教师

天津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晓纯

刘教授认为恋爱是一件感性的事情,而他在感性中讲述着理性的观点,尽可能帮助更多大学生了解恋爱中的道德问题和法律问题,给大家敲响了警钟,防止大学生因为恋爱问题而引起不必要的后果。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在恋爱中要懂得责任的问题,既包括行为义务,也包括法律义务和约定义务。大学生需要明确恋爱中的义务在对恋爱应该有着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履行恋爱中的责任。

04

研究生导师

研究生的年纪较大,心智相对比较成熟,相比于本科生对于恋爱有着更加迫切的需求。同时,一些博士研究生的年纪较大,有部分研究生也步入了婚姻中。研究生导师是负责研究生成长的第一责任人,研究生导师对于研究生恋爱的态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天津财经大学副校长、天津大学经管学部教授刘金兰

对于研究生来说,更重要的是正确处理学业和家庭的关系,毕竟研究生还是处于学习、科研压力之中,需要合理地分配精力,否则很可能会导致主次不分,无法完成学业。导师作为研究生的指路人,有义务帮助研究生更好地处理学业和恋爱的关系,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05

学生

贾夏杰、王璐

王璐同学和贾夏杰同学作为优秀的学生代表,大学三年内,在学习与生活中互帮互助,最终双双保研清北,他们对恋爱观有独到的见解。当谈到恋爱与学习的关系之时,贾夏杰说,每个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学习与恋爱,处理的不好,那么就会是一种互相冲突的关系,但要是处理的好的话,就会变成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张子豪、王锐

张子豪和王锐的爱情其实很真挚平凡简单的,没有轰轰烈烈的场景,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反转。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出发,他们认为坚持一份四年的爱情需要两个人一直相濡以沫,靠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去坚持。朝着一个方向去使劲,去前行,互相扶持,最终达到心中想抵达的地方。

调研总结

本次调研以“大学生恋爱观”作为调研主题,广泛查阅分析文献、以天津大学学生为例进行大学生恋爱现状的数据调研,最终分析总结得到现在大学生恋爱的特点。继而,本次调研从学校出发,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与大学教育工作者、优秀学生代表进行访谈,采用扎根分析法旨在探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的有效路径,可以从学校层面和个人层面着手。

大学生建立正确恋爱观的必要性

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

大学生恋爱是大学生生理、心理成熟的结果,同时恋爱也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恋爱的正向作用,将会帮助男女双方在学业、心智等方面均得到促进提高。如果大学生没有建立正确的恋爱观,男女双方在交往的过程中发生意见不同、观念不同的现象,进而可能因为失恋而产生消极的态度,将会对个人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有益于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的关系

由于大学生正处于“求学期”,且因心理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对强烈的情感缺乏适度地把握,使“求爱”与求学形成尖锐的矛盾对立。更有个别大学生,因为“狂热”而失去理智,做出有辱大学生名誉,甚或有损于他人,有损于社会的蠢事。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引导大学生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的关系,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有益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恋爱观是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在恋爱问题上的体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逐渐进步,人们的恋爱观也在发生着变化。作为大学生的恋爱观,不仅折射出这个时代婚姻、恋爱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民众的婚姻、家庭状况。高等学府作为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也毫无疑问地受到了这些思潮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和个性面貌以及未来大学生的恋爱发展趋势将直接影响21世纪我国的未来的社会、家庭和教育等各个方面。

针对性建议

学校层面

(1)高度重视大学生恋爱观教育

高校是大学生恋爱观教育的前沿阵地,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对待婚姻和恋爱的态度,是立德树人教育工作中极其重要的内容。高校的教育者和管理者需要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婚恋观教育工作,既要及时教育,传递正确的恋爱观,也要针对性排解,防止学生因为失恋而导致的心理问题。

(2)不断改进大学生恋爱课程教育

天津大学在大学生恋爱课程教育方面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取得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应该长期坚持下去。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还应该做到教育内容的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恋爱的教育要能够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中双方的关系,用正确的观念来对待恋爱和处理恋爱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能够处理好恋爱与学业的关系。我们社会的文化以及男女生天生的性格差异,导致了男女生在思考恋爱关系时的差异。

(3)完善恋爱心理疏导机制

完善恋爱心理疏导机制,对大学生从失恋、表白受挫状态中走出来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为学生提供匹配的心理咨询服务,将因为恋爱而产生的不良情绪抑制在萌芽之中,不能够等到不良情绪发展起来再去解决,这样也将会大大减少因为恋爱的不良情绪而诱发的其他诸多心理问题。作为道德观一部分的恋爱观教育,通过行之有效的各种心理辅导的方法进行控制,通过解释、说明、支持、同情、相互之间的理解来改变对方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从而达到排忧解难、降低心理痛苦,帮助同学健康成长的目的。

(4)搭建提供交友的平台

学生的交友范围相对较小,尤其对于研究生而言,交友范围更加狭窄。因此,为学生搭建交友的平台,提供交友的机会,将有助于学生在更大范围内寻找到自己心仪的对象。交友平台的搭建,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交朋友,更深层次的是使得学生更加包容、开放,整体上提升个人素质。

学生层面

(1)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爱情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是性爱与情爱的统一。爱的核心因素是责任,是需要付出的,是需要相互信任的。同时爱情是建立在男女双方平等的基础上,相互间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对对方有着强烈的稳定的专一的感情。

(2)理顺恋爱和学业的关系

(3)不断提升自我,获得自我成长

恋爱过程中要平等相待,相敬如宾,不要拿自身的优点去比较对方的不足,以此炫耀抬高自己,戏弄贬低对方;也不宜想方设法考验对方或摆架子,这些都可能挫伤对方的自尊心,影响双方的感情。恋爱行为要大方,要注意行为举止,有的人感情冲动,过早地做出亲昵动作,使对方反感,影响感情的正常发展。恋爱言谈要文雅,交谈中要诚恳坦率自然,不要为了显示自己而装腔作势,矫揉造作;不能出言不逊,污言秽语,举止粗鲁;相互了解,不要无休止地盘问对方,使对方自尊心受损。否则只会使之厌恶,伤害感情。

(4)提高爱恋受挫折能力

掣情之恋是青年男女所憧憬的,它似一杯甘醇芳馨的美酒,令人如痴如醉。然而,有求爱就有可能被拒绝,有恋爱又会有失恋。失恋不同于一般的挫折,恋爱是青年男女一种强烈情感需要的自然流露,一旦失恋将带来痛苦和烦恼。当代的青年学生面对失恋难题时往往不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好这种恋爱受挫现象,进而容易引导其他的心理、学业、健康问题。当学生面对爱恋受到挫折时,应该学会自我调整,自我拯救。既可以找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一吐为快,释放心理的负荷;也可以到心理健康中心,找到心理老师进行倾诉;及时投入到学习中去,将失恋的情感转移到其他的人事物上。

THE END
1.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精选6篇)恋爱婚姻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了。而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恋爱和婚姻更加“合法、合理”。本文将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以期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11dkd5f.html
2.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题8篇(全文)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题 第1篇 《关于大学生婚恋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目前我们正之前春年少,内心里充满着激情热情,感情方面对爱情也有着一份期待,而在个人方面,有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情人眼里出西施;在梁山伯眼里出英台;在朱丽叶眼里出密欧。可是又有言一千个人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作为大学生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ys8l6r4.html
3.大学生恋爱情况调查问卷调查模板大学时代是很适合谈恋爱的时代,大学生情侣几乎满校园都是,关于大学生恋爱情况引起不少人的兴趣,小星准备了相关问卷模板,速速领取https://www.wjx.cn/libt/10102.aspx
4.大学生恋爱观调查问卷模板设计调研表格式范文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在大学时代与爱情相逢,那就应用心呵护,倍加珍惜。大学生恋爱观调查问卷旨在处理好恋爱中的的各种关系,是对爱情的祝福。https://www.wenjuan.com/topic_detail/5593ced4f7405b1e07371fa4
5.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摘要]爱情,人类永恒的话题。这篇调查报告是从我们大学生的恋爱观出发,立足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47459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