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师范类女大学生规范道德行为心理育人案例

以师范类独立学院为例,本文对目前已出现的女大学生思想问题所引发的道德失范进行了归因和分析。研究发现,女大学生的道德失范问题主要包括责任心不强、自私自利、虚荣心强等方面。这些问题不仅会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围绕心理健康教育手段进行干预的方案,并总结了一些取得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心理干预方式,通过引导和教育,可以帮助女大学生正确树立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这种干预手段不仅可以纠正女大学生的道德失范行为,还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她们的全面发展。在学生工作中,使用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引领师范类院校女生规范道德行为具有多重作用和意义。

一、师范类独立学院女生现有问题整理

师范类院校,孕育培养着众多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女生比例远远超过男生,她们对未来教育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她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将直接对未来受教育者产生直接影响。

(一)价值观念出现偏差

1.校规校纪不能遵守

部分女生个人主义思想和我行我素的行为非常明显,其个性特立独行、生活方式寻求异化感,无视集体纪律,集体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散漫,常以不符合学生身份的穿着出现在校园及课堂中。一些女生上大学之前就受到“大学里逃课是很正常的行为”谬论的影响,认为逃课属于正常现象。而对于考试,认为只要能过关就行,学习方面得过且过。上述现象多发生于高年级女生,低年级学生情况稍好,但难免受到高年级同学的影响,也会出现类似问题。

2.攀比心理呈现扭曲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有了巨大变化。大学思想教育虽能起到一定引导作用,但其所具备的社会属性无法过多的干预学生的消费自由,因此步入大学校园的女生,在具有一定经济支配权时,在无法阻挡的诱惑面前加之攀比之风的影响,购买超出支配能力的化妆品、服饰等。除此之外,享乐主义严重。明明家庭并不富裕,却追求时尚办理健身卡、进行微整形。这些无疑给家长增加经济负担,也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甚至学生因经济负担陷入校园贷或从事其他有损道德的行当。

(二)道德品质受到腐蚀

1.文明修养缺失

2.公德意识淡漠

目前高校大学生群体社会公德意识整个情况良好,对于基本公德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还是存在知识与行为表里不一的现象。在师范类院校中女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比较常见,一些人人前一面人后一面,说一套做一套,缺乏真实性,也常会因图自己方便而做出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例如垃圾丢弃、宿舍物品摆放等。

(三)情感认知非成熟化

1.恋爱观念失重

大学阶段的女生正处于性发育成熟期,恋爱本来无可厚非,但由于缺乏处理恋爱问题的经验,一些不文明的恋爱为本该纯洁的大学带来许多不良社会舆论。在文明的校园中,经常看到一些相拥而抱的男女学生,公然无视旁人的打情骂俏、亲吻搂抱,不仅影响和破坏着公共文明,更有捐自身声誉。另外,恋爱责任感欠缺,谈恋爱不以婚姻为目的,而仅仅是为了寻求刺激,不考虑家庭、父母、社会的影响,提前尝试两性生活,未婚同居情况比比皆是,女大学生未婚先孕产子的新闻时有发生。一位走进心理咨询室的某师范专业女生,就将自己频繁换男朋友一事不以为然,当然后期经过认知干预,情况大有好转。

2.人际关系紧张

二、问题出现的原因

归纳起来,导致女大学生出现上述道德失范的因素主要可列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原生家庭教育引发问题产生

1.家庭教养方式导致本性形成

目前在校生家庭多数属独生子女家庭,此类家庭中的子女拥有至少六位成年人的关爱,再加上从性别上讲家庭对女孩的抚养和教育方式与对男孩有一定的差别。家长对富养女的思想普遍认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女孩从小依赖性较强、娇气和脆弱,长大后独立自主性不强,但思想上存在自私的原生性;在生活和感情上趋向于依赖他人,遇到挫折时容易受到伤害。这样的女孩,在社会环境中不免会出现人际关系问题和情感处理不当的问题。更有甚者,从小在家庭中受到约束性的关爱过多,一定步入大学自主生活,放纵心理产生,导致言行失范。

2.家庭代际思想渗透根深蒂固

(二)社会经济因素诱发问题存在

现代社会的经济功能,无不影响着所有人的思想和生活,经济因素出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已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和文化现象深入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乃至心理和情感领域。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已不仅仅停留在温饱问题上,更多的是追求并实现自身的幸福感。但在这样的普遍追求目标下确存在着不同的追求途径,攀比之下走捷径、不劳而获的思想在部分女生中尚存。一部分女大学生在受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知识的影响下,更加懂得利益最大化的原理,加之就业压力等情况,她们的价值观发生扭曲,友情、爱情交往目的不再单纯。

除此之外,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一些媒体节目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但其中负能力的内容如同苍蝇一般腐蚀着青年人的思想,“学得好不如找得好”、“找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思想在大学女生中广泛漫延,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对于未婚先孕、同居、傍大款等现象人们所给予的宽容态度,无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在校女大学生,以致于出现一些与传统道德不相符的行为。

(三)自身性格原因导致问题出现

1.生理与心理年龄不相称

师范类独立学院女大学生年龄一般处在18-24岁之间,按照青年心理学的划分,属于青年的中期。但从目前社会现状来看,这些刚刚脱离原生家庭的女孩子,几乎没有社会生活经验,缺乏生活基本技能,心理上并不成熟也不稳定,通常会称其为“二次断奶期”。

另外,这个时期的有些女生过于感性,判断能力较差,在思考问题方面过于简单化、理想化,而且多数是独生女伴有公主病,极容易在人际关系和恋爱道德上出现失范。

2.缺乏对自身的正确认识

一些女生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要求,对自己设定了不切实际的期望并高估了自身能力。当她们无法实现这些期望时,往往会将责任归咎于社会和他人,并表现出焦虑和愤怒等不良情绪。另一些女生由于自身条件或家庭原因,过度自卑,持消极悲观的态度。以上两种原因,也可能导致其性格怪异,行为异常,在未来的教育岗位中对受教育者产生不良示范作用。

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手段进行干预及产生的作用

在目前接触到的关于女大学生若干的心理咨询案例中,发现以解决人际关系问题、情感问题的来访者中,有80%的女生出现价值观偏差、认知不全面、道德行为不当等共同点。在解决其咨询目标的同时,高校心理咨询也会尝试着改变其认知,纠正其价值观,本着治标兼治本的原则对女大学生进行帮助。

(一)改变认知方式

女生郭某,因宿舍关系不和前来咨询。其问题的出现来自于自我察觉在与人相处过程中常目的性明显,令自己没有知己的同时,还引发他人的反感,最终导致宿舍人际关系紧张,同寝同学在网上相互谩骂,给周边人带来极其不好的影响,有失大学生身份。咨询过程中运用家庭治疗的方法,在帮助其剖析现实问题的同时,与她一起梳理其在原生家庭中的个人成长故事,发现该生在成长过程中过早被逼住校进行独立生活,在这一过程中有过因身材较胖而受到被个别老师起外号、补同学嘲讽的不良经历,由于当时年龄太小(大概8岁左右),自身还不具备与他人相处的技巧,又不敢向家长诉说,久而久之内心产生对他人不可信的信念,导致了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与他人接触除非有自我所需,除此之外不再信任任何人。

在运用心理治疗方法找到问题根源后,利用咨询手段逐步改善其认知,安抚那个“幼年的受到伤害”的来访者的同时,引导其以成年人的视角看待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经过五次咨询,郭某对人际相处有了新的认识,从之前的片面到逐步的全面,不仅缓和了宿舍矛盾,还对未来的人际关系充满了更加美好的向往。

(二)规范道德行为

学生徐某,身高160左右,并不出众。从其周边人的言语中,得知徐某平时生活中常换男友,并以此为谈资大肆炫耀在情感方面的个人魅力,引来周围许多同学的非议。其还不以为然,认为别人只是妒忌而已。其在班中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影响,甚至有些同学认为其三观不正。在得知这一情况后,辅导员主动向其了解情况,建议她进行心理咨询,该生也没有拒绝。而在与徐某接触中发现,该生内心十分脆弱,上大学之前受到了感情的伤害,一位十分喜爱的男友弃她而去,从此便抱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感情,虽然知道别人对她的看法,但就是不愿意再认真对待情感,甚至有种报复的念头夹杂在其中。

(三)纠正价值取向

在对李某情况进行了解后,通过心理学专业知识分析其有可能具有一些成瘾性消费的特征,同时也存在逃避心理,不愿意让外界察觉自己家庭的变化。以其逃避心理为切入点,运用谈话的方式,引导其面对家庭的现实,不断增加其对自己能力的认可度,增强其自信,减少焦急情绪;对于消费方面,请家人和同学代为监督,逐步将注意力转移到其它事物中去,从而减弱其消费的欲望。经过不间断的谈话引导,该生树立了一定的自信心,并主动承担债务偿还责任,办理了休学手续,通过自己打工来弥补之前的过失。截至目前,李某已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一部分家庭的帮助还完了贷款。在后续的交谈中,李某已对自己之前行为心理表示出极大的懊悔,并且经过一年多的打工也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与家人的关系也更加和睦。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辅助师范类独立学院思政教育的意义

随着师范类独立学院女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结合师范生在未来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女大学生是师范类独立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使学生具有健全和谐的人格。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师范类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支持和补充。学校设置专门的心理工作室,旨在辅助更好的完成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意义归纳如下:

第一,加强师范类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助于解决独立学院生源基础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大等问题。

第二,加强师范类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用先进的思想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领域,做好安全稳定工作,突出办学特色,才有利于民办高校和谐、安全、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

第三,加强师范类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运用专业的心理咨询体系引导和帮助女性大学生建立合理认知,完善健康人格,为未来教育岗位培育合格人才。

第四,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师范类独立学院女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心理困扰,提升她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第五,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师范类独立学院女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她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利于她们的个人成长和发展。第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师范类独立学院女大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她们的领导力和社交能力,为她们未来从事教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第七,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增强师范类独立学院女大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和接纳,培养她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她们的国际视野。

综上所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辅助师范类独立学院思政教育对学院和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院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黎,《吉林省中职学校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

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11-4;

2.黄俊,《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网络使用偏好和心理健康

的关系研究》,《中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4-12-1;

3.孙杰,张光涛,《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探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11-18;

4.王强,杨菲菲,《关于高职院校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职业教育研究期刊》,2010-11-10;

5.王宇宏,邹平,《“双学位、双专业、双证书”模式在服装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纺织教育期刊》,2010-11-4;

6.何莉,《大学生感恩教育探讨》,《大学生联合比对库》,2008-12-11;

7.马丽,《论“90后”女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期刊》,2012-11-28;

8.孙新红,《试论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价值工程期刊》,2011-11-1;

9.赵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兰州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2-12-16;

10.王友萍,《当代图像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大学生联合比对库》,2018-12-15。

THE END
1.《大学生的婚恋观》课件20241220.ppt大学生的婚恋观当代大学生对爱情和婚姻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期待。他们经历着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同时面临着来自家庭、社会和自身的多重压力。引言婚恋关系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对婚恋有着独特的思考和理解。了解大学生的婚恋观对于他们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件将深入探讨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1779622.html
2.大学生恋爱观调查20241216203435.pptx大学生恋爱观调查.pptx 23页内容提供方:奋斗 大小:5.09 MB 字数:约小于1千字 发布时间:2024-12-17发布于江西 浏览人气: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大学生恋爱观调查.ppt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大学生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216/7165111146010010.shtm
3.关于恋爱观论文范文资料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有关论文参考文献《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该文是关于恋爱观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摘要】爱情自古以来长盛不衰的话题.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而言,应教育学生严肃对待爱情、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爱情、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以促进在学生健康成长、完成好学业的同时,形成健康的恋爱观和正确的恋爱行为. http://47www.anydaily.com/xueshilunwen/223588.html
4.大一思修论文——浅谈当今大学生爱情观(精选10篇)关键词: 当今 大学生 恋爱 恋爱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已十分普遍,一些大学生尚不能正确对待恋爱和爱情,在恋爱观上存在某些偏差,甚至导致行为上的过失。大学生婚恋观的正确与否,关系其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关系以后的家庭幸福。因此,引导大学生健全心理素质、树立健康理性的婚恋观,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人才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rsln1c.html
5.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优秀10篇经管文库(原现金交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优秀10篇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460377-1-1.html
6.大学生恋爱观调查论文8篇(全文)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调查论文 投资二班2010024241方雪 内容摘要: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本论文通过对本校学生的抽样调查关于大学生恋爱的目的以及恋爱心理,失恋等各方面的问题。旨在说明大学生恋爱的异常性和恋爱动机的多样性。少部分大学生陷入恋爱误区。面对日益扩大的大学生恋爱队伍,随之而来的也是更多的恋爱焦虑和困惑,我https://www.99xueshu.com/w/filej2spoami.html
7.高校大学生恋爱现象和恋爱观教育研究大学生恋爱现状主要从恋爱概况、恋爱态度、恋爱动机、恋爱结果、恋爱观教育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呈现出的问题。 第三部分对大学生恋爱观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外部环境、教育本身、个体差异和现实因素四个方面的分析,深度分析造成大学生恋爱观偏差的原因,为改进恋爱观教育奠定基础。 第四部分提出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1902-1012427589.htm
8.大学生恋爱观论文1500大学生恋爱观论文1500频道整理了与大学生恋爱观论文1500字有关的优秀参考资料14650片和相关论文范文17910章及大学生恋爱观论文相关写作技巧3557片。https://uwskqetuqcroib.wqxlw.com/biyelunwen/daxueshenglianaiguanv9499/
9.《大学生恋爱观调查问卷》研究报告针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试图通过问卷调查,揭示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现状,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大学生恋爱方面做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探讨。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当今大学生中间,由于恋爱、与异性交往产生困惑的大有人在,还有许多大学生因为不能正确地看待恋爱与失恋,导致他杀与自杀等事件;https://www.tiaozhanbei.net/project/16538
10.大学恋爱心理论文2000字(3篇)《浅析高校女大学生恋爱观》 摘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环境、生活环境也在快速的变化,这对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的恋爱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探讨当代高校党的恋爱观教育,女大学生的恋爱观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并针对不良现象找出改善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19/17/79360359_11176985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