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调查在西南民族大学藏学院中按照高校的规模,调查采用选择题自填式问卷的方法,通过个别发放的方式从样本中收集资料。
(三)调查的实施
(四)资料的整理
三、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普遍年龄在20岁左右,大部分是第一次走出家门,大学也是走向独立自主的生活过程,在调查中了解到,70%的大学生存在着生活费用勉强足用,10%的人表明自己的生活费用根本不够。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大学生消费是较为冲动和盲目的。那么家里给的钱少吗回答是否定的,他们大都有个共同的感慨,就是不知道自己的钱到底花在哪里。那么作为一名大学生,在一般情况下都有哪些方面的消费呢调查发现,从问卷调查到部分同学口述的情况看:
(一)伙食费
此项费用属正常消费,经调查,在一般情况下,中等标准为:每天20元,即早点4元,午餐、晚餐为8元,顿,计每月600元;低限标准为:每天12元,即早点为2元,午餐、晚餐为5元,顿,计每月360元。但是每月下来并不仅仅是这些费用,而是更多。
(二)服装费
由于天气、季节、潮流等变化而购买服装,当然这些费用对于女同学来说可能更多些,一般平均每月80元左右,调查结果:
青年人是需要更多的沟通与交流的,家庭条件好的大部分都拥有手机,37%的学生有一部笔记本电脑,这无疑给当今社会的通信业带来了较大的市场,但对大学生又增加了一项较大的开支。调查显示:
(四)学习和生活用品
其他包含化妆品费用、购置学习用品,日常生活用品费用及社会娱乐费用等,平均每月大概50元。
四、分析结果
(一)藏族大学生消费新观念
1.理性消费是主流
[关键词]大学生科学消费观念教育思考
消费是一种行为,是消费主体出于延续和发展自身的目的,有意识地消耗物质资料和非物质资料的能动行为。消费行为总是影响着一定阶级或时代的道德风尚,它不仅仅意味着怎样花钱,而且还和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相连。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人数在不断攀升。这一群体具有不同于其他群体的消费特点和消费心理,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同时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通过研究大学生的消费特点,有针对性开展大学生科学消费观念的教育,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的消费特点
1.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当代大学生不仅消费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外,当代大学生会选择将越来越多的支出用于网络、通信、交际、恋爱等诸多方面。
2.大学生消费盲目追求时尚和名牌
当代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在吃、穿、用等方面都追求高档、名牌、品位。究其原因,是这些学生的消费心理存在误区,他们把穿名牌作为家里财富和地位的象征。这种攀比、歧视、怕人蔑视的现象的存在,使一些家境贫寒的学生受到周围同学高消费的影响和压力,产生了严重的心理扭曲。同学间产生了不必要的隔阂,人际关系恶化,严重影响了和谐校园的氛围。
3.大学生消费的依赖性与超前性
4.大学生消费存在盲目攀比的心理
许多大学生消费时往往是看到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有,别人没有的,自己先要有,别人档次高,自己就要比他还高。这些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在虚荣心的驱使下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二、开展大学生科学消费观念教育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思想活跃、模仿心理强,对来自社会上和校园内的诱惑辨别力不够,容易产生羡慕心理或盲从。这既有他们自身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还有他们的审美和消费知识欠缺等因素。笔者认为对他们的教育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内容:
1.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
价值观是对什么是最重要、最贵重、最值得人们追求的一种观点和评价标准。消费观是价值观的组成部分,价值观的变化必然带来消费观的变化。科学消费观是指人们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自觉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合理消费,以实现消费者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消费态度和消费观念。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繁荣,出现了不少暴发者以高消费为荣,大肆挥霍,一掷千金,这些不良现象影响了不少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因此,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价值观教育,让他们懂得人生的成功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在于是否对社会有贡献,一个人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同时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
2.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的教育
科学消费观的核心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节俭这一朴素的消费伦理观,充分体现人们对艰苦劳动及其成果的尊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必须代代相传。而今天,随着消费主义的泛滥,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对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产生了怀疑,而对西方消费主义观念推崇有加。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科学消费观念教育。
3.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知识的教育
大学生科学消费观念教育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消费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理性消费、科学理财的意识。一是加强大学生理财教育,应包括三个基本方面:理财价值观的教育;理财基本知识的传授;理财基本技能的培养。通过理财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养成合理计划的消费习惯。二是进行消费与市场的基本理论教育,使大学生了解消费与市场的关系,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消费理念。三是进行消费品常识教育,提高大学生评价和选择消费品的能力。四是进行消费文明教育。文明消费强调的是消费应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学校要教育大学生做有道德的消费者,有道德的消费者应该具备四个方面的素质:具有判断消费品的价值的能力;具备对自己支付能力的理性分析能力;具有消费的自主性;具有相应的社会责任感。
4.加强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
三、开展大学生科学消费观念教育的主要途径
教育大学生摒弃非理性消费,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必须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多管齐下,采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政工队伍尤其是辅导员、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有较强的政治理论基础,丰富的教学经验,辅导员、班主任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容易让学生从思想上认同和接受。这些人员要与时俱进,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尤其是加强消费知识的学习,在日常消费上要给学生起好示范作用,做科学、合理消费的典范,同时,要对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2.开设相应的消费教育课程
大学生消费知识匮乏,有必要在大学开设消费教育专修课或有计划地邀请消费教育方面的专家为学生进行消费知识专题讲座,以增强大学生的现代消费知识,提高他们理性消费、科学理财的意识,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消费理念。
3.发挥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
我们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消费进行引导。一是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利用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与消费有关的活动,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把大学生消费行为引向正确的方向。二是充分发挥校内大众传播工具尤其是校园网络的作用,对大学生消费进行引导。三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摒弃非理性消费。
4.建立学生消费咨询、指导机构
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很多是由于他们是独身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弱,不会消费,盲目模仿别人而形成的。因此,有必要建立学生消费咨询指导机构,向学生提供消费咨询和指导服务,给学生的消费提供建议,帮助他们确立哪些消费是合理消费,哪些消费是不合理消费,逐步提高大学生消费的自主能力,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从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的引导。
5.建立大学生消费约束制度
加强制度建设有利于约束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和意识。
6.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引导的作用
要使大学生摒弃非理性消费,树立科学消费观,还必须依靠和发挥好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大学生科学消费观的形成必须通过大学生自身将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要求,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他律转化为自律这个过程才能完成,这个过程也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内化”的心理过程。
参考文献:
[1]徐萍:消费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4
[2]朱存梅: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3]吴方乙:大学生也要艰苦奋斗[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3):77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消费;现状;消费教育内容;载体
一、消费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1、消费教育的内容
对于消费教育,在我国还没有明确的实践过程,但是对消费教育的概念理解为: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向被教育者传授消费知识技能,培养合理地消费观念,树立消费维权意识,提高消费者素质的一种实践活动。[1]消费教育的内容包括:消费经济学常识教育、消费观念教育、消费技术教育、消费习惯和方式教育、生活质量教育、可持续消费教育、信贷消费教育、消费决策教育、消费者组织教育、消费法律法规教育、中国消费思想史、中外消费比较,等等。[2]
2、消费教育的途径
在我国,消费教育的途径主要有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种途径。
社会上的消费教育主要是针对成年人进行的,或是利用各种传媒手段针对如何维权进行的引导和教育,或是消费者协会组织的教育咨询活动。
学校教育算是正规的消费教育。在美国,中学和大学开设消费教育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但是在国内,消费教育还没有得到普及,在大学除了经济类专业学生开设消费经济学这类课程,其他专业学生都没有对消费教育这类课程的接触。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与消费教育现状
1、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1)消费主义倾向。消费行为的产生是离不开我们日常生活,这是一种崇尚和追求满足自己和对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3]。2010年-2012年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L10DZZ056)“辽宁省高校大学生消费文化现状研究”项目组,对辽宁省内6所高校194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12.3%的大学生盲目追求和依赖名牌;5.2%的大学生重视物质消费的享受,忽视精神消费。这些表现显然是受社会上消费主义之风误导,但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价值观念扭曲也是重要原因。
(2)不正当消费观念的形成。大学生是新生代的消费主力军,消费观念的正确性是比较重要,比如自主的选择消费、注重精神文明消费,能够快速接受新颖的消费方式等。但是若以健康、科学、可持续,作为良好消费观念的评价,大学生消费观念上存在的不良消费观念与行为就是,过分追求前卫个性,过分重视享受消费,不再注重节俭,缺乏合理消费理念,实际消费往往超出自身承担或者家庭承受的正常范围。在今年来,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消费比重在逐渐减少,与此相对应的在休闲娱乐、旅游、社交通讯、网络、恋爱消费呈上升趋势。大学生消费在群体的影响下有从众心理,比如“考研热”、“考证热”、“租房热”等等消费潮汐现象,这也充分显示出大学生在消费中缺乏理性。
(4)消费技能和维权意识缺乏。大学生生活范围小,商品消费信息比较闭塞,消费实践经验不足,大学生的消费本领往往都是在家庭教育中零星获得,对消费陷阱更是认识不足,面对侵权事件既缺乏防范意识又没有补救措施。每年都有好多学生在消费过程中上当受骗,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而这就恰恰需要系统的消费教育来帮助解决此类问题。
2、大学生消费教育现状
三、大学生消费教育的实施
1、大学生消费教育的内容
(1)消费观念教育。消费观念教育应该是贯穿于人的成长过程中,大学生基本都已年满18岁,消费观念基本已经达到了一个稳定状态,想要改变属实不易。但是消费观念是消费技能学习和消费不良行为矫正的基础,重要性不容忽视,客观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耐心引导。非经济类专业的大学生,消费观念教育可以从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的关系;不良消费观念表现;不良消费观念矫正;健康消费观念示范等方面入手。
二、活动背景:
大学生消费观上的成熟是其成人和成才的重要一环。因此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都有了很大变化。大学生作为消费群体中的特殊构成,他们的消费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日益多样化、超前化、现代化。客观地讲,大学生消费的主流是合理的、科学的、理性的,但不可否认其中也不乏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而且大有上扬趋势。
三、活动目的:
我们开展这次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可以让同学们认识到自己消费观念的误区,培养同学们准确的消费观念!
四、活动地点:第四教学楼
六、承办单位:通信09-2班
七、活动内容:
1.在班里向同学们详细的说明本次团学活动的主题,让他们在了解活动主题的前提下自发的组成小组并选出组长。
2.要求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简单的大学生消费调查表,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在系内各班级进行认真的问卷调查。
3.各小组组长根据小组成员的调查表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并在报告末尾写出自己对这次调查活动的看法见解,各小组成员分别写份活动感言,别写出自己对大学生消费观的看法及建议!
4.在班里开展“大学生消费观”主题团学活动座谈会,邀请学工办老师及系学生会主席团人员参加本次活动,做到场嘉宾。
5.在活动中让各组组长谈谈对这次活动的看法,并以自己小组的调查表为依据,说说当今大学生消费观从在的问题
6.请到场嘉宾代表谈谈自己对当今大学生消费观中存在问题的认识,并就自己的看法对同学们谈谈大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消费观。
八、活动流程:
1.由班里的同学布置黑板,并由班长及团支部书记邀请学工办的老师及系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在到场嘉宾。
2.主持人为本次座谈会致开场白并热烈欢迎到场嘉宾,然后宣布本次座谈会正式开始。
4.各组组长根据自己小组的调查表谈谈当今大学生消费观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自己的认识谈谈当今大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消费观。
5.各小组选派小组代表谈谈自己在调查活动中与被调查者交谈中得知的他们内心中消费观念,并说出自己对这次这次活动意义的看法。
7.有请到场嘉宾代表谈谈自己对当今大学生消费观中所存在问题的认识,并就自己的看法谈谈大学生应该具有的消费观念。
8.主持人对本次活动做最后总结,并将大学生应具有的消费观进行宣读,并对同学们提出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消费心理
一、调查说明
(一)调查问卷题目说明
(二)调查问卷
调查说明此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式,对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1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70份,有效问卷占总发放问卷的90%。
二、调查数据分析
(二)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调查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二)从月消费水平及消费是否有结余
看大学生消费观念根据当下消费价格水平和校园物价水平,以及学生开支所需,大部分学生月消费数额在500—1500元之间,总体合理,六成以上的学生月消费有结余,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拥有较好的消费观念,没有出现入不敷出情况。
(三)从消费记账行为和消费观念
看大学生理财意识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有记账习惯,做消费记录和消费计划,持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凸显理智的消费理念和理财意识,但仍有一部分学生缺乏理财智慧。
(四)从消费场所和消费商品注重点
看大学生消费特征首先,由于科技迅速发展和电商飞速前进,网络购物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捷,多个消费场所对比之下,网络消费已然成为学生青睐的消费领域。其次,学生虽然是时代潮流的代表,但是由于受实际生活条件的影响,并未一味追求品牌、特性、不在乎价格,消费商品时多数学生依然更加注重商品的基本属性和功能。
四、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状况的思考和建议
(一)增强自我独立意识,崇尚勤俭节约作风
大学是学生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消费群体,应增强独立意识,尝试参与社会实践,尝试参加社会兼职,获得酬劳,一来可以减轻单一的家庭给予的经济压力,二来可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另外,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减少无谓的消费和不必要的开支。
(二)培养科学的消费行为,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消费行为习惯是学生生活作风、生活习惯的重要部分,而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的形成需要家庭的合理引导,学校的有效教育,社会健康的消费环境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的良好修为。
(三)学习理财知识,掌握理财方法
学校可开设理财选修课程供学生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财方法和理财知识,从日常生活开始,着手个人理财。
参考文献
[1]徐妍,庄轩.在校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观念的调查分析———以新疆高校为例[J].新疆社科论坛,2017(1).
[2]姚贝.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透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
[3]易菊香,肖海鸥.大学生消费心理调查研究———以吉首大学学生消费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