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青年婚恋新常态调研报告》发布:经济水平不是唯一重要择偶标准,超半数可接受租房结婚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7日电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年婚恋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了解90后新青年一代的新常态婚恋观和婚恋需求,引导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和家庭观,在2019年七夕之际,中国青年网发布了“90后青年婚恋新常态调研问卷”,并根据问卷调研数据形成了《90后青年婚恋新常态调研报告》,全文如下:

《90后青年婚恋新常态调研报告》全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成长的90后对待婚恋的看法也在发生着变化。七夕之际,为更好地了解90后单身群体的婚恋观及婚恋需求,中国青年网、“青春有约”联谊交友平台联合珍爱网共同发起,经深圳大学社会学系研究支持,针对全国90后青年婚恋观行抽样调查,调研的有效样本量为4590份。

1、一线城市单身占比持续领先流动人口的单身率更高

此次调查数据显示,就单身人群城市分布情况来看,单身90后主要聚集在: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成都、重庆、武汉、杭州、南京、东莞。北、上、广、深位居前四,一线城市单身占比持续领先。此外,与“本地人”相比,流动人口的单身比例更高。

2、90后单身原因TOP3:圈子小、工作忙、对爱情幻想过于完美

调查结果发现,圈子小(40%)、工作忙(15%)、对爱情幻想过于完美(12%)为90后单身的主要原因。就性别差异而言,除了圈子小之外,男性单身的主要原因为性格内向不擅交际(33.53%)、工作忙(32.07%)以及经济条件不理想(19.02)。女性单身的主要原因则是对爱情幻想过于完美(29.67%)、工作忙(28.04%)及性格内向不擅交际(14.82%)。从学历背景看,学历越高越容易受困于生活圈子小和工作忙带来的择偶问题,而且博士人群对爱情幻想过于完美的比例比学历相对较低的人群更高。

3、超8成90后渴望改变单身状态,且男性脱单迫切度高于女性

针对婚恋满意度的调查显示,超8成(86.28%)单身男女对自己目前的单身状态表示不满,渴望改变,同时愿意付诸行动来改变现状。从性别差异看,单身男性(88%)比单身女性(82%)更急于脱单,渴望改变现状。

单身男女脱单的主要动力是对婚姻生活的向往(54.55%)和父母催婚的压力(45.52%),其次是受周围朋友结婚的影响、难以承受孤独感。此外,与刻板印象中“有钱就不需要结婚”的观点相反,超6成月收入2万以上的单身青年向往婚姻,渴望人生圆满。

此外,近三成单身男女渴望1-3个月内脱单,希望在6个月以内脱单的男性占比明显高于女性,而愿意等待半年的女性占比高于男性,可见在脱单诉求期上,女性更倾向于“慢慢来”,男性则更追求高效。

4、90后脱单方式TOP3:亲戚朋友介绍、婚恋社交软件、工作接触

随着社会的发展,单身90后脱单的方式也变得更新颖多样。调查显示,亲戚朋友介绍与婚恋社交软件是当下90后单身青年脱单的主流方式,其次为工作环境接触、相亲活动和泛社交活动。就性别差异来看,超半数(54.27%)男性愿意使用婚恋社交软件,略高于女性(49.42%),而女性更多的是选择信任亲戚朋友的介绍(62.54%)。从学历背景看,学历越高的青年群体更愿意尝试使用婚恋社交软件等新兴方式脱单。

对于理想的脱单方式,90后更倾向于工作接触、亲戚朋友介绍以及泛社交活动的选项;与拒绝办公室恋情的传统观点不同,90后不排斥在工作场合与异性缔结浪漫情缘。

此外,在脱单这件事上,单身人群希望得到的帮助主要为:获得参与以兴趣爱好为主的社交活动的机会、参与相亲活动以及开发出有诚信的线上交友产品。

深入研究发现,男性对“拥有心仪的对象”的需求比例(6.67%)略高于女性(3.17%),女性则是在拥有要好朋友的比例(28.79%)上高于男性(6.67%),且因为稳定收入感到幸福的女性比例(60%)比男性(53%)更高。可见,女性更容易从稳定的收入中获得幸福感。

此外,对于未来的预期,实现经济独立、实现职业发展与提升个人技能为90后主要的努力方向;女性最渴望实现努力工作和经济独立,而男性则最渴望实现职业发展。

脱发、熬夜、加班、压力山大似乎成了单身90后的家常便饭,调查显示,单身男女主要的生活压力是脱单压力(44.53%),其次是经济压力(15.82%)、自我提升压力(14.14%)及工作压力(13.22%)。既为单身状态焦虑,又要考虑工作、经济等物质方面的压力,是他们的生活常态。

7、“门当户对”新观念:双方学历、能力和成长背景的匹配;且收入越高者越看重“门当户对”

传统婚姻中一直讲究的“门当户对”,2019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调查显示,对于门当户对观念的理解,超7成单身男女认为“门当户对”是指结婚对象双方的学历、能力、成长背景等匹配。且有50%的单身90后赞同“门当户对”的观念,也有46%认为只要真心相爱就行。此外,收入越高,越赞同“门当户对”。

8、7成父母不过分干涉子女婚恋;而女性在择偶过程中更“听妈妈的话”

90后的婚恋观发生着变化,他们的父母对此又有怎样的反应呢?调查显示,超7成父母选择尊重子女的婚恋生活,;子女收入越高,在婚恋选择方面受到父母干预越少,这也证明经济独立,可以让单身男女在婚姻方面有更多的话语权。

深入分析发现,父母对子女的择偶建议主要体现在对对方人品、家境及经济条件的意见,所以能否获得对方父母的认可,人品能否经得住考核是最关键的一步。

面对父母的择偶建议,50%的女性会受到父母的意见影响,仅25%的男性会受到影响,可见,女性比男性更“听妈妈的话”。另外,从地域来看,“本地人”青年更容易受到父母的影响。

9、近7成人表示经济水平不是唯一重要择偶标准,超半数90后可接受租房结婚

调查显示,近7成90后单身青年认为经济水平不是最重要的择偶标准。近半数(43.97%)90后认为存款多少不影响结婚的意愿;其中,男生(53.87%)认为存款多少不影响结婚的比例高于女性(37%)。在结婚筹备上,女性对经济的考量多过男性。

10、90后的婚姻:志同道合的两个人生活

近6成90后认为婚姻是志同道合的两个人生活,认为到了年纪就应该结婚、婚姻是爱情的保障的单身男女则不到1成(7.97%)。另外,有近7成90后认为成家立业可同时进行,有11%的90后认为可以先成家后立业。

THE END
1.青年群体婚恋观念呈个性化多元化倾向有约频道近日,《2024年青年婚恋观念及趋势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面对情感困惑,相当一部分“00后”和“95后”选择在社交平台上寻求倾诉和支持。比如,“轻相亲”等新型社交模式给了年轻群体新的解决方案。这种模式让年轻人在轻松的环境中增进了解,促进情感的自然发展。大多数“00后”也青睐这种基http://youyue.youth.cn/yw/202409/t20240914_15518716.htm
2.大龄青年的婚恋问题调研的报告5篇(全文)调研报告 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一些功利化的婚恋观和落后的婚姻习俗,对青年的婚恋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为了解决大龄青年遇到的婚恋难题,营造大龄青年婚恋的良好氛围,共青团大新县委员会对本县大龄青年基本情况展开全面调查,及时大龄青年婚恋观的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婚恋指导方案,分类指导,切实帮助大龄青年婚https://www.99xueshu.com/w/filejb7bdm71.html
3.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王晶鑫 摘要:本文探讨了当代青年婚恋观的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青年对恋爱、择偶、性观念和婚姻物质条件的态度。研究指出,物质化、开放化和自我化是当代青年婚恋观的显著特点,并提出了通过强化家风家教和净化网络环境来引导青年树立http://www.sxqnb.com.cn/html/sxqnb/20240802/25932.html
4.2024年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消费者分析:年轻一代婚姻观念改变,25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婚恋社交服务中女性消费者占比较高,达64.9%;年龄段集中为25-35岁,占67.4%,与结婚登记年龄分布重合度较高;中高收入群体范围逐步扩大,月收入多集中在5001-10000元,占比43.3%,其次是10001-15000元、5000元及以下,分别占29.3%、15.1%。 https://www.iimedia.cn/c1020/101640.html
5.当代青年婚恋观调研报告20240603.docx当代青年婚恋观调研报告《当代青年婚恋观调研报告》篇一在当代中国,青年婚恋观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多元化的推进以及科技的进步,青年一代在选择伴侣和婚姻形式上展现出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一项针对当代青年婚恋观的调研,旨在分析青年人的婚姻态度、价值观https://m.renrendoc.com/paper/331282447.html
6.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近七成青年“愿等待不愿将就”本报北京5月21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桂杰)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和“青年之声”婚恋服务委员会今天在京联合发布《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当代青年择偶最看重“健康”和“能力”,近七成青年择偶“愿等待不愿将就”。交际圈小、工作忙和不主动是青年单身的三大原因。https://news.cctv.com/2018/05/22/ARTIQRSfib2mvgGjuoZQcI3o1805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