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会软件上,那些和爱情无关的故事

这是作者Hannah使用约会软件的一部分经历:这些交往经历,大都与爱情无关,有的连约会都称不上。它们对Hannah来说,有着亲密关系需求之外的价值:

Hannah认识了跟她的生活路径迥然不同的捷克男孩,他的选择,让她看到了“自我视角”之外的无数种可能性;Hannah偶遇了痴迷音乐的Lukas,临别之前,Lukas在车站附近的广场上给Hannah唱了很多首动人的歌。两人几乎没有再遇见的可能,可Hannah因此看到了一个真诚纯粹的灵魂。

使用约会软件的经历,并不全是春风拂面式的,Hannah体验过“错过”的失落,也经历过对方“人间蒸发”的愤怒,也“人间蒸发”过……人类内心深处,那些复杂的、幽微的暗流,或许只有经历过才能有所理解。

Hannah对约会软件抱着更开放的态度:它可能导向爱情,也可能导向其他,比如朋友、饭搭子,或者什么也不是……

Hannah承认,软件的本质仍然是探寻潜在的恋爱或者两性关系,“爱情当中那些复杂、流动、有机的部分,只有在一次次真实互动中,才能探索出来的”。

和Tinder好友见面

11月,英国。天阴得像被洗过,但街上没有一点昏沉的气息。市政大厅前的摩天轮已经搭起,在晚上发出银白色的光,像落在地球上的月亮——圣诞节要来了。

我在Cardiff看到的摩天轮(Hannah拍摄)

我和这位来自捷克的男孩是在Tinder上认识的。我们匹配成功的时候,我正身处威尔士乡村中的一个古老酒店里。

大巴车窗外的景色(Hannah拍摄)

这趟旅程中,我唯一的网络活动就是和捷克男孩短暂的聊天。晚上,我住的房间里没有网络信号,我就跑到走廊的拐角处,坐在公共长椅上给捷克男孩发消息,左手边是一排排窗户,右手边是本层的公用洗手间和浴室。

我已经不记得捷克男孩的姓名,但除此之外的一切都记得——他大学只上了几天就退学了,因为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学什么,做什么,就背上书包环游欧洲去了。他是一名hitchhiker,在高速路上搭乘陌生路人的汽车前往目的地。我以为我只会在公路电影中看到这样的人。

他比我小一两岁,在Tinder上有一张照片,是他和一群朋友在野外篝火,头戴一顶能护住耳朵的帽子,袜子一只红一只黄,眼睛盯着前方的火焰,嘴角带着满足的微笑,什么奇怪的衣服穿在他身上都不觉得奇怪。

酒店里的这条连廊上几乎没有灯,只有月光和远处的壁灯照亮。我坐在黑暗里,照片中的篝火好像就点燃在我面前一样。他的快乐也和火焰一起照进我的心里,哪怕只是通过一张手机上的照片。和这片土地一样,他也是一个没有“网络气息”的人。

我们相约在市政厅附近见面,他比照片里还瘦,穿着和照片里一样的衣服,看起来很像那种经济贫穷但精神自由的美国嬉皮士。

他用一种rapper的方式和我打招呼,嘴角的笑容一直没有消失过,非常礼貌友好。他的眼神和他金色的头发一样柔软,松弛,又很坚定。

Cardiff只是他旅途中的一站,对我来说也是。我们在市中心走了一会,来到一家咖啡厅休息。

他hitchhiker的身份是见面后我才知道的,他退学后打工攒钱,买了个相机就踏上了旅程。我佩服他敢于背离社会时钟的勇气,问他是否会受到父母的阻拦,他说当然会,他惹怒父亲可不止一回了,然后撩起袖子,卷起裤脚,给我看他身上一些歪歪扭扭的纹身。

“这是我的朋友在我家给我纹的。他是见习纹身师,刚买了一台纹身机,我让他拿我练手。”他笑着跟我说,“纹身过程中我爸回家了,看到这一幕非常生气,质问我们在干嘛。我半躺在椅子上跟我爸说:‘Shhh,letthemanwork(别吵,让我朋友专心纹身).’”(并非鼓励纹身,更不鼓励在非正规机构纹身,纹身需谨慎!)

我惊呆了,并不是多么赞同这种行为,只是有点羡慕他敢于尝试一切的心态。他说在这趟旅途中,他告诉自己要“alwayssayyes”,什么都要试试,才更有可能找到自己的喜好和方向。

天黑的早,我们跳过晚饭来到一栋废弃的联排房子里,这里在举办一场联合展览。

所谓联合展览,就是由个人或某个组织提供场地,为小众的,不出名的艺术家提供展示场所,通常不收费或十分便宜。我们在顶楼听了一场名叫Echo的草根组织举办的讲座:在一间只有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的房间里,近二十个人聚在一起讨论哲学和社会学话题。听众的年龄从刚刚成年到四五十岁不等,还有一对年轻夫妻抱着襁褓中的孩子,专门从隔壁城市赶来。人比想象中多,主办方没有准备足够的椅子,很多人席地而坐。

那晚,我们还在不同的房间里看了不同的展览,有的是装置艺术展览,艺术家全程没有现身,只留下一间用日常材料模仿成母亲子宫环境的房间。还有的房间里是乐队现场演奏,捷克男孩站在键盘手旁边,咧着嘴跟着音乐摇摆了足足15分钟。

其中一个房间内的展览(Hannah拍摄)

快到11点的时候,我们来到院子里透气,他看起来依然精力充沛,而我已经准备回家休息。告别之时,他拍拍我的肩膀,有点语重心长地说:“别给自己那么大压力,我们有缘再见!”

这冷不丁的嘱咐让我摸不着头脑,但还是回复了一句:“Iwilltry.”然后拥抱告辞。和他相比,同样是出国,我好像背负着一种具体且不真实的压力。具体是因为,打心底里,我认为自己出国的主要目的是凭借当时还算稀有的海外文凭,在国内找到工资更“好”的工作,赚更多的钱。不真实是因为,我知道赚钱不是我的终极目的,但什么才是呢?我也说不上来。

如果我再早几年认识他,估计他也会建议我休学旅行,找到真实的自己吧。

我的交友观

作为一名异性恋女性,这是我在Tinder上的一次交友经历。我们只见过这一次,没有调情,没有牵手,没有做出任何亲密行为。这不是一场约会。

在国外,不少男性匹配之后就会问我“Whatareyoulookingforhere”我回答:“TomeetpeopleIcanhangoutwithandseehowitgoes.”这就是我在约会软件上的交友原则:顺其自然,忠于自己。

Tinder,探探等约会软件的出现暴露了人类感情观的多样性。我使用约会软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导向:交朋友,谈恋爱还是变成饭搭子,因人而异。我右划(喜欢)一个人的唯一要求,就是“感觉不错”。这很难定量或者定性,但我认为爱情就是这样,它包含了确定的部分,比如社会地位、家境、性格,甚至基因,也包含了复杂、流动、有机的部分,比如各自的状态、吸引力、感觉。这些隐形因素通常是区分友情和爱情的关键,也是在一次次真实互动中才能探索出来的。

匹配成功后,我通常会和对方简单聊几句,然后约一次线下见面。见面时如果聊不来,就再也不见,如果聊得来,就继续相约吃饭,喝咖啡,逛展览等。在这一过程中,有些人和我兴趣相投,但彼此缺乏心动的感觉,如果对方也愿意,我们就会发展成好友;有些人在前几次见面就能互相确定心意,我们就会开始约会。最后这种情况对我来说比较罕见,至今只发生过一两次。

一旦恋爱后,甚至在约会期间,我都会卸载约会软件,因为我承认,软件的本质仍然是探寻潜在的恋爱或者两性关系,而性格和精力使然,我做不到同时约会很多人。

除了最后一点,我的心态好像和西方的大部分女性用户如出一辙: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曾调查了近500名美国人使用Tinder的动机,结果表明,大多数女性的动机更加模糊或开放,比如结交朋友,而男性的动机则更加明确和具体,比如寻求性关系或严肃的恋爱关系。

对我来说,Tinder是拓宽交际圈的一种线上方式,和我们在社团,聚会等公共场合交友的行为没有太大区别。反而是这些约会软件帮我突破了圈层,结交到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恋爱观的朋友。他们的经历促使我跳出亲友构建的舒适圈,打破自我视角下的滤镜和刻板印象,重新看待世界,看待自己。

当然,这些断定都是我在下意识里完成的,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不自觉地将他归类,并且归到了“非同类”中。

但线下见面时,我发现Andrea和我想象中十分不同。我们约好周三晚上在我的宿舍厨房一起做饭,那天他表现得彬彬有礼,思虑周全,来我家时已经买好了食材,还给我带了礼物。做饭时他承担了大部分烹饪工作,对我的室友们也十分礼貌,以至于我的一位英国室友称他为“我们厨房里出现过的最帅的男生”。

我的惊讶变成了敬佩,同时为自己起初以貌取人的心态感到羞愧。

其实那晚他弯下身来拥抱我的时候,我的心跳突然加快了。我们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也没有什么肢体接触,但一种紧张又甜蜜的感觉突然以我们为中心,在寒冷的马路中间氤氲开。然而,我却选择回避他释放出的友好,以至于当晚就看到了他的消息,却刻意等了一天才回复,还故意显得没那么热情。

可能是他过于优秀,让我感到了自卑:那时的我还在花着父母的钱读书,仅仅面对课业就已经晕头转向,对人生更是规划寥寥。

多半年后,我再一次在Tinder上看到了Andrea的资料,犹豫再三后再一次右划了他。“It’samatch!”的字样跳出来,我们又匹配成功了。但这一次,依然没人迈出第一步。我和闺蜜说,我们没有缘分。这是一种安慰,也是对我当时的胆小和匮乏的配得感的一种掩饰。

约会让我意识到,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有结果

我曾是一个需要事事有回应的人,但是就像我和Andrea一样,我和大部分约会软件上认识的人最终都会失去联系,有些发生得悄无声息,有些则是戛然而止。

如果换成现在,我可能会生气地在心里骂他两句,然后安排其他事情。但当时的我却选择坐上公交,如约来到他家小区门口,在附近的咖啡店等了两个小时。期间,我不停地给他发消息,似乎还在等待一个奇迹:我希望他只是临时有事,并非刻意放我鸽子。

后来我通过社交媒体知道,这种突然失踪的行为在欧美比较常见(但我后来也没再遇到过),甚至有一个专门的英文词汇,叫ghosting。

喜欢的人全面消失,复杂的情绪裹挟着我:对他突然消失的疑惑与不解,对原因和解释的渴望,不被尊重的愤怒,被抛弃的无助,还有一点悲伤,因为这种行为背后,有一种隐形的,来自对方的否定。

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如此巨大的无助感,也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他人离开你的世界可以不需要理由,你对此也无可奈何。

再后来,我刚到英国的时候遇见了一个难缠的男生。在一次线下见面后,他总喜欢给我发一些在他看来甜蜜的,表达思念的消息,并希望以此获取我对他的关心,甚至希望我每周都能坐上火车,去他所在的城市看他。但对我来说,我并不喜欢他,他也没有给我提供任何有效的情绪价值。

我看着手机上的未接来电和他狂轰滥炸的短信,突然感觉自己变成了Dave。那一瞬间,Dave失联给我埋下的心结突然烟消云散了。作为一个刚到异乡,还没完全建立起生活规律和社交圈的外国人,我开始试图理解Dave当时的处境:他或许和现在的我一样,仅仅是融入新生活就已经耗费了许多力气,再无精力给别人提供情绪价值,或维系一段接近恋爱的关系,又不知道该如何体面地结束它。

真诚的人际关系

说到双向奔赴,它其实不止发生在爱情上,还发生在各类感情上,是彼此尊重的一种体现。可惜的是,尊重在约会软件上并不常见。

左划右划的设定放大了我们对“选择权”的感知,让我们误以为自己是可以挑挑拣拣的那个“高位者”,对于经常匹配成功的人来说更是如此。约会软件给予了我们更多选择,同时也降低了我们的耐心——反正还有下一个。

意识到这一点,我开始秉承着负责的态度使用约会软件,尽量认真回复每一位和我匹配的人。随后,我在Tinder上遇到了Lukas。

他25岁,来自波兰,和我匹配时正在英国旅行,顺便看看这里的大学环境——他想在这里读个硕士。

我们在一个周末的下午,约在市中心的一家Costa咖啡店见面。他穿着黑色大衣,身材苗条,性格沉稳。他告诉我,自己刚来英国时就找了一份兼职——给一家餐厅进行钢琴演奏。我问他出来旅游,怎么还给自己找活干?他耸耸肩膀:“赚点小费嘛,何况这也不算什么工作,我享受演奏。前几天路过乐器店,我还买了一把尤克里里。我没带乐器过来,但是听完音乐会我就手痒。”

这是他在英国的最后一天,明天一早,他就要坐飞机回波兰了。我们聊得很投机,直到咖啡店关门才准备告别。我对他说:“有缘再见,希望以后有机会听你演奏!”但心里知道这八成是不可能了——聊天时他曾提过,这里国际学生的学费太高了,他不确定这么多钱换一个硕士学位是否值得。

听到我的话,他欲言又止。

晚上,Lukas给我发消息:“嘿,今天很高兴见到你。我明天早晨八点的火车去伦敦,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早一点约在市中心见面?因为我买了尤克里里,我可以唱几首歌给你听,如果你不介意早起(笑脸)。”

第二天,我破天荒地提前了两个小时起床,前往火车站附近的街心公园——我们约好在这里见面。

冬天已经悄悄来临,他裹着厚厚的围巾。我们并排坐在木制长凳上,他拿出手机放在膝盖上,上面是歌曲的琴谱。

他唱了Angèle的《BalanceTonQuoi》,一首当时很火的法语歌,我印象非常深刻,因为这首歌听起来轻快调皮,其实歌词表达了对于性别歧视的不屑和鄙视,鼓励女性表达自我。他轻描淡写地唱着歌,我突然感觉他的性格就和这首歌一样,温柔,随和,还有点害羞,同时心底有着自己坚定的原则,和想要捍卫的东西。

他唱了很多首歌,我们在几乎没人的广场上,在音乐中沉醉。起初他有点紧张,后来越来越放松,声音也变得越来越流畅,有底气。

快八点的时候,我们起身告别,唱完歌的他眼睛清澈而透亮,脸上是难以抑制的兴奋和喜悦。我感觉自己透过他的眼神,看到了他纯粹的灵魂。

“爱”的能力

爱情的确不是当代青年社会的主流,歌颂爱情的无用才是:我们拒绝恋爱脑,追求物质和精神上的独立,追剧也更喜欢看女主搞事业,而非谈恋爱。

但是,像上文作者一样感到孤独,期待精神链接的人也不在少数。电影《小妇人》中Joe的一段情感丰富的自白,道出了“现代爱情”之下一些女性正在面对的,拧巴的感受:“我觉得女性她们有思想,有灵魂,有野心,有才华。我受够了人们说女人只适合谈情说爱,我真的受够了。但是……我真的太孤独了。”

对此,我们应该责怪约会软件吗?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的确加速了快餐约会的发展。加拿大心理学家,社交媒体上的明星学者JordanPeterson曾提出,Tinder的匹配机制正在“调教”人们适应快餐式的性行为,使人丧失建立亲密和长期关系的能力,对于受欢迎的男性来说尤其如此。

但是,我也并不认为约会软件就等同于快餐式的爱情文化,我们作为有主观意识的人,不能被一个平台所定义。Tinder或探探应该怎么用,由你自己决定。如果你想摆脱所谓的快餐约会文化,换个平台或许有帮助,但解决问题的核心,是培养自己建立真诚关系的能力,也就是爱的能力。就像马克思所说:“你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以信任来交换信任。你与人的每一种关系,都必须是你真实的个人生活的某种特定表达。”

对我来说,与其说我在约会软件上发展的是爱情,不如说是在培养自己爱的能力:和Andrea学习爱自己,和Dave学习原谅和放下,和Lukas学习爱一些无形的,能让人获得精神沉醉与慰藉的表达方式,比如音乐,和捷克男孩学习接受和热爱这个世界。

心理学家弗洛姆在《以生命的名义》中说,现代人只关心被爱,而不关心自己爱的能力。很多人以为,无条件地释放爱是一件亏本的事。或许对有些人来说的确如此,但对于另一些人,爱是他们的动力之源,他们需要去爱,去体验。有时可能会受伤,但谁能永远不被伤害呢?

THE END
1.大学生恋爱观调查20241216203435.pptx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最近更新日期2024-12-0522:21答卷总数33 位置分布 1.你的年级是: 2.你的性别是: 3.你现在的感情状况是? 4.你恋爱时通常会消费在哪些方面? 5.你觉得自己会因为恋爱消费而导致生活紧张吗? 6.你觉得恋爱中AA制消费怎么样? 7.你认为以下哪种说法更符合你的恋爱消费观? 8.您选择恋人时,看重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216/7165111146010010.shtm
2.大学生交友调查(通用12篇)西安百名大学生交友调查:1/3生活费用 于谈恋爱 2012年12月03日07:44 西安新闻网微博评论 在经过了视早恋如豺狼虎豹的中学时代,如今,步入象牙塔的大学生们纷纷走进了恋爱的“围城”之中。临近期末和招聘季,不少学生这厢抱怨工作难找,那厢却花钱如水,其中,花在“另一半”身上的恋爱费用更是让人惊叹。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2fot8d5.html
3.#关于同性恋的调研报告性取向调研关于同性恋的调研报告 一、引言、调研原因: 引言:同性恋这一概念,首先是由德国医生Benert于1869年提出,意为“对异性不能做出性反应,却被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所吸引。”事实上,同性恋这一现象在人类社会甚至自然界中历史悠久,但是同性恋这一概念却是晚近才出现的。随着19世纪对人类个性发展和人类性行为的研究,人们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491674/article/details/83281097
4.大学生恋爱观与交友观会 不会 *13. 你认为你当前恋情会长久吗 会 不会 *14. 你赞同短期恋爱吗 赞同 不赞同 *15. 在大学中,你喜欢一个人,还是和其他人一起 一个人 与多人同行 *16. 为自己的交际能力打个分 1 1 2 3 4 5 5 17. 在交友中你会更注重对方https://www.wjx.cn/jq/100837422.aspx
5.心理咨询发展论文12篇(全文)杨宏飞、刘佳对857名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调查显示,心理问题的求助对象,选择朋友的为39.4%,自我调节的为39.0%,寻求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仅为8.7%,接下来依次是找父母(6.1%)、找同学(4.2%)和找老师(2.6%)。因此。只有通过宣传,才能扩大心理咨询的影响力,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了解心理咨询中心的功能和软件、硬件https://www.99xueshu.com/w/ikeyzh6krz7l.html
6.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优秀10篇经管文库(原现金交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优秀10篇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460377-1-1.html
7.山东农业大学辅导员网络学院深入寝室,了解寝室环境以及室友之间的相处情况,让室友多帮助小X养成良好出勤习惯。发挥班干部带头作用,建立帮扶小组,多带领他参加学校及班级的活动,关注他的交友情况,如有不良发展及时告知。 (三)以点带面,进行大学生恋爱观专题班会 恋爱问题不是个别现象,以点带面,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方式,在班级进行https://www.ttcdw.cn/h/spec/sdnyfdy/xfwh/2023-12-11/20303.html
8.海安校区开展大学生恋爱观主题讲座为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交友观,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11月6日下午,海安市妇联与南通理工学院海安校区共同组织,于学生活动中心大礼堂开展了一场主题为“从相遇相知到相爱相伴”的大学生婚恋与交友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江苏省心理咨询行业协会青少年心理健康专委会理事丁忠花主讲,各学院学生代表参加。 https://haxqgwh.ntit.edu.cn/_t480/2024/1108/c2731a71403/page.htm
9.青春期心理降教案范文13篇心理健康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是很重要的,我们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灵,青少年正是叛逆期,所以,有很多的心理问题,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案篇1 一、设计理念: 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都与人的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84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