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进入转型阶段,由人口老龄化引起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日益严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代与代之间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选择等方面的差距拉大,并逐渐形成隔阂,最终产生代际冲突。本文从老龄化背景出发,研究了代际冲突的产生原因,并总结了相应对策。
2.研究背景
2.1.老龄化概况
Table1.SpecificdataofPopulationgrowthinChinafrom2003to2021
Figure1.PopulationgrowthrateofdifferentagegroupsinChinafrom2003to2021
Figure2.Changeofold-agedependencyratioinChinafrom2003to2021
2.2.老年人生活现状
Table2.EducationleveloftheelderlyinChina
Figure3.EducationleveloftheelderlyinChina
Table3.EducationleveloftheelderlyinChina
Figure4.ProportionofhealthstatusoftheelderlyinChina
城市社区中,老年人面临生理上的衰竭以及心理上的孤独等折磨[3][4][5][6],绝大部分老人很希望或者急需要与子女生活在一起,享受良好的家庭照顾或是沟通陪伴。
养老机构中的很多老人是因为身体出现疾病且无人照顾才选择来到养老机构的。因此,他们面临的生理问题比别的老年群体要突出。多数人有慢性病、行动障碍、躯体疼痛以及认知障碍等。研究表明,生活习惯良好的老人,身体素质较好,生理问题较轻;文化程度低的人相比文化程度高的人,表达及适应能力弱,生理问题较严重;与子女关系良好经常沟通的老人,心理状况较好;和配偶一起入住的老人心理状况更好。同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不同民族之间的生活习性、语言习惯不同,也会影响到老人们的适应能力。有固定收入或者存款较多的老年人,可以选择设施更好的养老机构,并且减轻子女负担,也减轻自己负担,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11][12][13][14]。
2.3.不同年龄阶段群体与老年人的关系
对于中青年来说,他们肩负着赡养老人以及养育下一代的重任,压力相对较大。年龄越大,越容易对老年人有负面标签,但在情感上越愿意与老年人相处。不与老年人同住的群体,相比与老年人同住的群体,更愿意与老年人建立亲密关系,对老年人的评价更加积极。在需要照顾老年人的家庭中,承担更多照顾责任的人往往容易产生老年歧视[20][21]。
综上,老年群体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群有着不同程度的代际隔阂。随着中国老龄化加重,代际冲突问题将越来越严峻,需要引起重视。
3.老年化社会的代际冲突问题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年轻人与老年人在观念与行为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大,引发了很多问题。下面,将从以下三点做简要概括:
3.1.婚恋价值观的分裂
在婚恋行为方面,老一代人大多因为担心子女,经常干涉子女们的恋爱、婚姻自由,为儿子挑媳妇,为女儿选女婿。然而,年轻人的婚恋观和老年人有很大不同:年轻人没有老年人重视学历,没有老年人对单亲家庭的歧视,择偶标准与老年人有很大区别。同时,年轻人与老年人往往缺乏深度沟通,很多问题难以达成一致[22][23][24]。
3.2.经济纠纷
3.3.老年歧视的加重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年轻人的养老负担也逐渐加重。有些年轻人甚至会抛弃赡养行为,这对于那些身体状况、精神状况欠佳的老人来说,只能逆来顺受。在社会公共制度上,老年人会被强制要求退休,但固定的退休金却会随着物价上涨而贬值;各类服务机构中提供给老年人的设施严重不足;法律上对于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也缺乏强有力的规定。特别是在农村,老年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还会因为居住条件、思想观念等受到歧视,孤独感剧增,有些地方老年人自杀率很高[22][24][27]。
4.代际冲突严重化的原因
4.1.思想观念的变化
孝道是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开放程度都越来越高,中国人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中西方思想融合,人们对于传统孝道中“父权支配”“父为子纲”产生了质疑甚至排斥。当代中国的老年人们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留存着封建思想的弊端,而年轻人则越来越崇尚开放自由。随之而来的,还有父母对家庭控制力逐渐下降,逐渐丧失话语权。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年轻人能够在网络上互相交流,互相交流想法,吸收观点。对于老年人的歧视得到了不断地放大,并使得部分年轻人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抵抗老一辈的团体[28][29][30]。此外,对于家族企业继承者来说,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要比父辈高,思想也更为开放,但是继承者们多半从小就生活中优越环境中,缺乏历练,缺乏社会阅历,有的人也会目标缺失、性格散漫。因此,他们与老一辈人因价值观、信息和目标的差异,难以在管理与经营方面达到一致[31][32][33]。
4.2.经济方面的冲突
除了上述两大方面,老年人社会参与度不足、老年人随迁、行为方式、资源分配等也是代际冲突的原因,这里就不一一赘述[38][39][40][41]。
5.缓解代际冲突的建议
代际冲突的产生原因是很复杂的,既包括个人原因、家庭原因,还有社会发展中带来的各种冲击。解决代际冲突也要从这些问题入手。
5.1.合理分配资源
如今,中国社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但是,大量人口进入城市,造成城市资源紧张,同时也会首先考虑年轻人的利益,忽略老年人的需求。因此,城市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医疗、教育等资源的合理分配,重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重视社区老年娱乐中心的建设等,为老年人提供身心健康保障[41][42]。
5.2.构建社会主义养老保障法律体系
国家立法是规范和协调社会代际关系的最基础的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法律虽然提及老年人的基本保障,但缺乏可执行的具体内容,实际的政策效果也难以达到。因此,我国的立法应充分确认和维护老年人的权益及其代际关系发展,保障老年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居住权利等基本权利[41]。
5.3.创新养老福利制度
应对我国老龄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的养老经验。比如,瑞典的名义缴费确定型养老金制度就能有效给当前的老年人及未来的老年人提供养老资金保障。中国可以借鉴名义缴费确定型养老金制度,进行创造性转化,使其中国话,减轻年轻人的经济负担。同时,可以建立“个人养老特别储蓄制度”,保护和鼓励个人的养老储蓄。并且要对尊重员工权利、不逃缴养老保险费的企业进行表彰[43][44]。
5.4.健全养老服务市场
对于私人养老院、老年公寓等机构,要适当运用商业化手段,通过价格机制表明养老机构的档次,便于满足不同层次老年群体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专业养老人员,将养老与医疗事业配套,有效整合资源。在社区里,也要注意商业化的积极引导,鼓励老年人参与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配备心理咨询师,及时进行心理干预[43][45]。
5.5.引导尊敬老人的社会风气
要引导年轻人尊老敬老,就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传播媒介,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关爱老人的风气。对于一些忽略老人的行为,我们要避免;对于一些歧视老人的行为,我们要及时发现并引导其向有利于老年人的方向发展。同时,要宣扬多元养老的概念,让老年人明白,养老不能只靠子女和国家,自己也是养老的重要一环。拥有房产以及足够数量的存款,才是对自己的最大保障。社会中目前存在的传统陋习,比如乱要彩礼、结婚买房等,将儿女的结婚权很大程度上交到了父母手上,是传统代际关系的延续,不利于构建新型的、和谐的代际关系。因此,对此,社会舆论要给以正确的引导,比如:婚事简办,不乱收彩礼、购房费用等。此外,还要注意亲子情感的沟通引导,可以利用媒体等多提醒年轻人常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或者多与父母联系,让老一辈人可以感受到亲情的温暖[41][42][45]。
6.总结与展望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代际冲突的问题也越来越显著。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缓解代际冲突非常关键。本文通过从老龄化背景出发,进一步研究代际冲突出现的社会原因,并分析了3个典型问题,最后总结前人提出的应对策略,对当前时代中国的代际冲突进行了分析。经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国的代际冲突问题,是产生于特定的社会环境的,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正视并且敢于去缓解问题。老龄化带来的代际冲突加重可以通过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引导社会舆论等方式来有效缓解。
本文也存在局限性,如老龄化背景阐释不够全面,代际冲突背后原因剖析不够深刻,依赖于原有文献,很少提出自己的观点,更多的是对前人的总结。未来如果有更多的数据支撑,可以进行更加全面、深刻的研究。
致谢
国家统计局和CHARLS数据库的数据支持以及各位前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