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群体婚恋观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恋爱婚姻观青年人

1.缺乏正确的认知和分辨能力。“90后”和“00后”青年的恋爱动机和父辈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缺乏成熟的婚姻观,恋爱动机并非单纯以结婚为目的。近日发布的《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22)》,研究发现,大部分青年网民对恋爱积极向往,但结婚意愿远低于恋爱意愿。新浪微博的5492名青年网民样本中,16.4%的青年网民表示愿意恋爱,0.6%表示不愿意恋爱。但仅3.4%的青年网民表达了结婚的积极意愿,表达消极意愿的比例为1.2%。相对于初高中学历的青年网民,拥有本科/研究生学历的青年网民更多地表达了愿意恋爱和结婚,可能由于后者往往收入更高,更能承担恋爱和婚姻的经济成本。

(二)家庭因素

家庭作为青年人学习、成长社会化的重要生活环境,家庭教育对青年人正确婚恋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父母婚姻生活质量是否和谐也会影响到青年人的婚恋观。但是长期以来,一些家庭一味地重视子女的智育,而忽视其人格、品德方面的教育。有些家庭只看重子女的学习成绩,甚至纵容其不良行为习惯。这些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青年人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调查数据显示,有11.1%的家长从来没有对子女进行过性教育,也没有介绍过婚恋方面的知识;有67.7%的家长只是偶尔和子女谈论婚恋等方面的知识;只有21.2%的家长经常会和子女谈论婚恋方面的知识。家长对子女性教育的缺失,使得很多青年人不知道如何避孕,从而导致人流、弃婴等悲剧时有发生。

据调查,青年人关于性知识大多通过互联网、书本、杂志以及跟同龄朋友交流获取,其中不少男生通过互联网了解性知识。家长对孩子婚恋观教育的缺失,势必会影响到青年人正确婚恋观的形成。

关于“父母的婚姻状况是否会影响青年人的婚恋观”的调查发现,33.9%的青年人表示有很大影响,42.3%的青年人认为有一定的影响,对自己的婚姻观基本没有影响为18.5%,还有2.6%人不清楚。有76.2%的青年人认为父母的婚姻状况对自己有影响,这说明父母的婚姻状况对子女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父母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引导子女形成正确的婚恋观念,否则也会误导子女对婚姻生活的认识,甚至使青年人对婚姻生活产生恐惧。

(三)同辈群体的因素

青年人由于在年龄、社会背景包括家庭地位、身份、社会阅历以及知识结构、兴趣和生活方式的同质性和相似性,而导致他们在恋爱观、婚姻观以及价值取向方面出现较强的模仿倾向和从众性,甚至互相攀比。

在相似性较强的同辈群体中,由于群体的压力和互动导致青年人放弃自己的某些婚恋方面的思想、价值观念以及行为表现,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

调查中发现,如在“恋爱动机”方面,就有2.6%的青年人表示在大学谈恋爱是由于“大家都在谈”。当问及“如果您喜欢上一个异性,您会怎么做”时,许多青年人表示是受到同伴的鼓励才会“主动向对方表示爱意”。在选择恋爱方式时,无论“90后”还是“00后”大多选择的是“模仿高年级的学生”而与身边的同学谈恋爱。

(四)大众传媒的影响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网络文化和西方文化也在不断地冲击着青年人,而大众传媒作为青年人交流的重要桥梁,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近年来,无论是从时尚类报刊、还是影视娱乐方面,很多新潮的思想都在慢慢影响着青年人的婚恋观。近年来随着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转身遇到TA、我们约会吧等)的播出,嘉宾们的“金钱至上”“有房有车”的婚恋观念也无形中渗透到了当代青年人的价值观念之中。所以对于娱乐传媒节目必须加以正视和管理,以减少它对青年人的危害。《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22)》分析指出,一些“90后”“00后”将网络世界的亲密关系作为情感需求的投射,以此替代现实婚恋建立的亲密关系。数据显示,参与“饭圈”的青年网民恋爱和结婚意愿都显著低于非“饭圈”的青年网民,原因在于其在“饭圈”这一新型网络社群中发展了以“爱豆”为核心的拟态亲密关系,对现实婚恋建立的亲密关系可能具有替代性。

二、意见建议

一是实现生育保险社会化、政府化,降低用人单位压力,减少企业在生育保险上的压力,降低企业对于聘用女性职工的顾虑。

二是健全生育保障机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升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及社会担当;进一步完善家庭福利政策、深化妇幼保障以鼓励生育;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障体系,建立托儿服务体系,减轻家庭负担;加大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为家庭育儿提供经济和服务支持。

三是普及生殖健康理念,完善安全救助体系。通过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来保障生育安全,促进优生优育;通过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帮助有生育困难的家庭;积极构建危重孕妇和新生儿紧急抢救的安全援助体系,促进生殖健康。

THE END
1.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当代青年婚恋观的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青年对恋爱、择偶、性观念和婚姻物质条件的态度。研究指出,物质化、开放化和自我化是当代青年婚恋观的显著特点,并提出了通过强化家风家教和净化网络环境来引导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的对策。 随着时代的飞速变迁、社会的深刻转型以及主流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青年婚恋http://www.sxqnb.com.cn/html/sxqnb/20240802/25932.html
2.青年群体婚恋观念呈个性化多元化倾向有约频道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和个体意识的觉醒,当代青年的婚恋观念正经历着显著变化。而数字平台的快速发展为信息传递与共享提速的同时,也使人际沟通、情感互动更倾向于数字化、线上化,年轻人的婚恋方式明显有别于传统模式:更直接、活泼、边玩边交友,以线上社交平台为主要载体、基于兴趣的“轻相亲”模式渐趋流行。社交网络http://youyue.youth.cn/yw/202409/t20240914_15518716.htm
3.当代青年婚恋观的演变:从“门当户对”到“心灵契合”的追求音乐:罗密欧与朱丽叶 图片:感谢网络QS 在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的现代社会里,婚恋观念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与时俱进的演变。特别是对于青年一代,他们对婚恋的观念已经从传统的“门当户对”逐渐演变为追求“心灵契合”的深层次需求。 一、传统婚恋观的“门当户对” https://www.meipian.cn/54um7b9r
4.巨东红老师谈“新时代青年婚恋观变迁的社会学思考”4月17日下午,我校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社会学系巨东红副教授作“新时代青年婚恋观变迁的社会学思考”的主题讲座,讲座采用跨校区同步直播互动形式进行,全校七百多名学生聆听。 巨东红老师首先探讨新时代青年婚恋观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婚恋意愿降低、择偶观变迁、情感交流方式变化等方面。然后在社会学视角下,从爱情的社会学解http://jwc.jmu.edu.cn/info/1112/8886.htm
5.新时代中国青年婚恋观变迁研究青年探索2024年04期新时代中国青年婚恋观变迁研究,青年人口,恋爱观,婚姻观,变迁特征,婚恋文明,当代中国青年的婚恋观呈现出很多新特征。基于宏观和微观数据的分析发现,青年人的恋爱观自由化,恋爱动机由婚姻目的转为情感目的https://read.cnki.net/web/Journal/Article/QLTS202404002.html
6.青年群体婚恋观的影响因素及分析20241029190330.doc因此,研究当代青年人的爱情和婚姻的婚恋观和行为,确立爱情和婚姻的健康婚恋观,引导形成幸福的家庭,促进我们社会的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首先研究现代青年人的婚姻和爱情的婚恋观存在的问题,其次,探讨青年群体婚恋观的影响因素,并且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法。青年人的成长对婚姻和爱情的正确婚恋观的形成与教育环境、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029/8066061054006140.shtm
7.当代青年婚恋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四、下一步工作思考1、深化青年需求调研,注重婚恋心理疏导2、发挥组织桥梁作用,搭建融合服务平台3、做强线下交友品牌,打造特色亮点模式4、建立跟踪回访机制,服务青年多种需求……当代青年婚恋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长期以来,婚恋观是人的价值观念在婚恋问题上的表现,属于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婚恋观与家庭的稳定、https://www.wm114.cn/wen/242/483889.html
8.青年婚恋观的新趋势总的来说,青年人的婚恋观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转变,年轻人越来越重视精神层面的契合和个性表达。他们拒绝被动接受传统的婚恋方式,积极寻求符合自己内心需求的伴侣。同时,婚恋辅导和高校恋爱课程的兴起,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支持与指导。 https://www.jianshu.com/p/614f8287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