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调查报告大全11篇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婚恋调查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公务员成香饽饽,嫁富二代的女性不足一成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不管是80后,还是90后,都已进入晚婚年纪。广州青年在择偶上有何想法调查显示,时下广州地区青年人择偶最看重的是性格脾气(占27.8%)、价值观(占13.1%)和道德品质(占10.7%)。其中价值观一项,女性要比男性高6个百分点。48.7%的受访者认同门当户对的婚姻比较幸福,很不同意只占8%。同时,56.6%的受访者则把对方父母之间的感情、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父母的教育水平作为考察对方家庭的重点因素。

80后比90后更愿接受婚前性行为

在婚前性行为问题上,广州地区的青年又有何想法调查显示,对于婚前性行为,36.3%的受访者认为可接受,20.1%认为不能接受,43.6%表示会视情况而定。

面对配偶出轨有何妙招近五成人选择冷静沟通

此前关于21世纪新女性标准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打得了小三,防得了色狼等内容就吸引不少女性纷纷点赞,那广州青年在面对配偶出轨时又会如何处理调查发现,对于配偶出轨的处理方式,选择冷静沟通,找出原因再说的受访者最多,达49.9%,其中女性又要比男性高5个百分点;而选择立即分手的也有不少,占37.6%,只有6%的人选择跟踪,找出证据再说。

近两成青年愿接受裸婚

面对现有居高不下的房价,广州青年是否要先有房再结婚呢调查显示,有近两成的广州青年愿意选择无车、无房、无存款的裸婚,而不接受比例也很多,占比32.1%,视情况而定的则占比45.5%。

调查还显示,在认为男性具备哪些经济条件后才能结婚的选项中,近九成女性认为男性首先要有稳定的收入(占87.73%),而一定积蓄和房子也成为不少女性考虑的重点,其中积蓄占比69.25%,房子占比59.24%。

有意思的是,近6成广州青年愿接受婚前财产公证,其中男性比女性高13个百分点。

男人比女人更爱姐弟恋

婚恋专家:广州青年婚恋观较为理性

三十而恋、三十而婚30岁确实是一个转折点。你会在几岁降低择偶标准

调查显示,30岁是单身人士降低择偶要求的年龄节点。到了30岁,会出现单身人士降低自己择偶标准的小高峰。

职业:稳定压倒一切,娱乐圈人最不受待见

收入:近8成女性要求男性收入比自己至少多1倍

除了职业外,男性收入稳定比有房更易获得女性青睐。不知从何时起,房子压上了男人的肩,刺痛了女人的心。不过,这份调查报告给单身青年一些喜悦――81.8%的人认为男人有稳定收入就可以结婚,其中女性更高居89.0%。相比之下,近六成的人希望另一半有房,近半数的人希望另一半有一定积蓄。

家庭CFO(首席财务官)暗战从结婚后开始。调查发现,男性上不上交工资卡是新婚夫妻婚后需要面临的重大分歧之一。53.2%的女性认为男人婚后应该上交工资卡,但仅有17.9%的男性持此看法。与此相比,近三成男性不想上交财政。

压力:8成80后家人最着急张罗婚事

是不是年龄越大,单身男女面临的择偶压力越大

社交:近五成单身男女有异性知己

谈过几次恋爱、有几个前任这几乎是单身男女每次相亲都避免不了的问题,隐瞒到底、留给对方感情史一片空白的印象还是从实招来、坦诚相待世纪佳缘最新的婚恋观调查报告显示,昔日的恋爱小白已不再受欢迎,有恋爱经验更加抢手。

在一项针对配偶恋爱史看法的调查中,离异人群和未婚人群、男性和女性的看法都有很大的差异。数据显示,相对于未婚男女来说,离异人群更不在意另一半的情史,且男性比女性更看得开。

对此,世纪佳缘情感专家张佳芮表示,对于另一半恋爱经验的态度反映了国人恋爱观的逐渐开放,以前男性可能都会有一种初恋情结,总是希望自己是对方的初恋,恋爱对象越单纯越好,但初恋成功的概率很低,张佳芮说,恋爱也是一种自我成长的过程,大部分男女,只有经历过一两次恋爱,才能真正知道自己理想中伴侣是什么样子的,特别是对于离异人群来说,他们更加需要找能彼此体谅包容的对象。

谈过恋爱的人才会知道怎样去爱别人,才会吸取以前恋爱的经验,在以后的恋爱和婚姻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懂得去呵护和珍惜另一半,来自江苏的张先生表示,自己跟女朋友在遇见彼此之前都经历过几段感情,我们彼此并不介意对方的感情史,现在感情很好,准备年内结婚。

离异女不care房车未婚女公然要聘礼

来自福建的林先生跟女友相恋三年了,今年准备结婚,但谈起即将到来的婚礼,林先生却一脸惆怅,本来去年就想结婚的,结果因为聘礼的问题耽搁了,女方不仅要求买房买车,还得按照老家的风俗,出一笔聘金和价格不菲的金银首饰作为陪嫁,我自己的经济能力无法担负这些,最后只能由父母出一部分钱,林先生无奈的告诉记者。

女方向男方要聘礼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像林先生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很常见,但据世纪佳缘最新的婚恋观报告显示,对于聘礼的问题,未婚女和离异女的态度却大不相同。

数据显示,在对待结婚是否需要父母出钱的问题上离异人群和未婚人群的看法大不相同,大部分离异男女觉得结婚是自己的事,自己就可以搞定,其中94%的离异男性和84%的离异女性不关心或者不需要对方父母的补贴,但有近一半的未婚女性认为结婚这件事公婆当然要出钱,有13%的未婚女性觉得结婚需要公婆大放血。

我们自己挣的钱根本就担负不起一个家庭的支出,公婆一直在催婚,那就只能由他们出钱来办婚礼了,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王小姐说道。

婚前同居不再新鲜再婚要求先试婚

随着人们性观念的逐渐开放,婚前同居已不再是件新鲜事,但离异人群和未婚人群对婚前同居的态度却大不相同,特别是对于离异男来说,在婚前试婚却是必不可少的课程。

据世纪佳缘婚恋报告显示,离异女性比未婚妹子更能接受婚前同居,77%的离异女性愿意尝试婚前同居试婚,未婚女性的这一比例只有64%,还有34%的未婚女性表示没结婚怎么能住到一起而坚持婚前试婚的离异女性和未婚女性只占到3%和2%,婚前同居这件事,普遍来说,女性比男性更谨慎、接受程度更低。

而超80%的男性接受婚前同居试婚,而经历过一次婚姻失败的男性则认为婚前试婚很有必要,有12%的离异男表示不试婚怎么行,试婚成许多离异男再婚的必修课。

世纪佳缘情感专家张佳芮表示,在情侣双方自愿的情况下,婚前同居试婚有一定的必要,因为恋爱不像婚姻,恋爱时,双方都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在对方面前,但爱情最终都要走进婚姻,婚姻远远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婚姻更多的是两人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磨合,恋爱中觉得是小问题,当上升为两个家庭时就是大问题了,所以情侣在婚前同居试婚有一定的必要,提前模拟婚后生活有助于情侣更清楚彼此到底适不适合一起生活。特别是对于离异人群来说,因为他们已经经历过一次婚姻的失败,所以再婚会比未婚男女更加谨慎,顾虑也会比较多,婚期试婚对于离异人群来说显得更为必要,张佳芮说。

单身男女梯度择偶男人爱小个性女神不吃香

光彩照人的女神和有点小个性的可爱女孩,谁才是最受欢迎的结婚对象世纪佳缘最新的婚恋观报告显示,在对结婚对象的选择上,男女的差异很大。

48%的未婚男性希望找到有点小个性的女朋友,38%的则表示普普通通就好,离异男性在择偶上与未婚男有一定的差异,找个有个性的女朋友和普通的女朋友的比例,离异男均占比38%,相反的,选择各方面都优秀的女神做女朋友的比例却最低,未婚男仅有9%,离异男占比10%。在择偶上,男人普遍青睐有点小个性的异性,女神反倒不吃香。

张佳芮表示,在中国,男女择偶都是梯度择偶,差异大是很常见的事情,这与男女的角色分工不同有关,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女性的地位有很大的提升,但女性仍然是家庭生活的主导,所以男性倾向于选择小个性的普通女孩,这样婚姻生活既不乏味也能有一个靠谱、稳定的后方。女性则相反,女性普遍缺乏安全感,总希望在恋爱和婚姻中找到安全感,所以有闪光点、各方面优秀的男士更受女孩的欢迎。

女神适合远远的欣赏,真正一起生活的还是希望找一个比较靠谱和稳定的女孩,当然性格好,有点个性、有点可爱的女孩更好,28岁沈阳小伙在谈到对结婚对象的选择时说道。

单亲家庭择偶难女性比男性更介意对象是单亲家庭

据世纪佳缘婚恋观报告显示,在对待另一半是单亲家庭的问题上,男女的观点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女性比男性更介意对方是单亲家庭,且离异人群对单亲家庭的接受程度普遍高于未婚人群。

有87%的离异男和74%的未婚男能够接受另一半来自单亲家庭,但女性的这一比例要低于男性,仅有74%的离异女和50%的未婚女可以接受另一半来自单亲家庭,近一半的女性介意另一半来自单亲家庭。

男朋友是单亲家庭的话,我们结婚以后就需要跟婆婆在一起生活,我很担心处理不好婆媳关系,来自山西的陈女士告诉记者,不接受单亲家庭的女性主要是不想跟婆婆一块住。

作者简介:李小林(1972-),女,重庆人,成都师范学院保卫处。(四川成都611130)

由于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校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的恋爱可能会有周期短、婚前行为增多、失恋比例高等问题。[1]高职辅导员是学生迈向大学生活的第一接触人,是沟通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要纽带,高职辅导员的婚恋观和婚恋教育观无疑对教育矫正学生的婚恋问题、促进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高职辅导员的婚恋观和婚恋教育观等问题,可为加强高职大学生在婚恋方面的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减少高职学生婚恋方面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提供重要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内容涉及婚恋观(择偶观、恋爱观、婚姻观、性观念)和婚恋教育观两个方面的内容。调查对象为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等7所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90份。被试的构成情况为:男辅导员80人,女辅导员110人;29岁及其以下140人,30岁及其以上50人;本科及其以下110人,硕士80人;教龄小于5年的辅导员118人,5年以上的辅导员72人;未婚辅导员116人,已婚辅导员74人。

二、结果与分析

1.高职辅导员对择偶问题的认识

对高职辅导员在网上征婚、择偶难原因、择偶条件、父母相亲团等问题的认识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对网上征婚这种择偶现象表示“不赞成”的男性辅导员有60%,女性有50%,教龄在5年及以上的辅导员占66.7%,表明男性辅导员与教龄较高的辅导员比较抵触网上征婚的择偶方式;在“男女性别比例失调造成男性择偶难”的认识上,在29岁以下的辅导员中持“不赞成”态度的辅导员为50%,30岁以上的辅导员中只有76%,年龄越小的辅导员越倾向于认可性别比例失调是男性择偶难的原因;不同性别的高职辅导员对“女性择偶要求过高”的认识存在差异,持“赞成”态度的男性高职辅导员占55%,女性辅导员占69%,表明女性辅导员在对自身择偶难原因的认识上,更倾向于认为是自己择偶要求过高;对父母参与相亲现象表示“赞成”态度的辅导员中,29岁及以下的辅导员为47.1%,30岁及以上的辅导员占16.0%,本科及以下学历的辅导员有45.5%,硕士辅导员仅占27.5%,未婚的辅导员占46.6%,已婚的辅导员占27%。说明年龄较小、学历较高、未婚的高职辅导员更为认可父母参与相亲过程。

2.高职辅导员对恋爱问题的认识

对高职辅导员在恋爱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家庭条件、性格特征、恋爱要求、感情产生、物质金钱影响等因素的态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不同年龄、教龄、婚姻状况的辅导员对各项恋爱问题的认识比较一致。但不同性别的高职辅导员对“日久生情”这种恋爱现象的认识存在差异,有20%的男性高职辅导员对该项表示“不赞成”,而女性辅导员中仅有5.5%的人表示不赞成,表明在恋爱过程中女性辅导员比男性辅导员更认可“日久生情”,不太认可“一见钟情”;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的高职辅导员对物质因素对爱情影响的态度存在差异,其中男性辅导员、女性辅导员、本科及以下辅导员、硕士辅导员中持“赞成”态度的分别为62.5%、56.4%、64.5%、50%,说明男性和高学历辅导员更加看重物质金钱对恋爱过程的影响。

3.高职辅导员对婚姻问题的认识

4.高职辅导员对性问题的认识

对高职辅导员在恋爱过程中的性观念、的重要性、、无性婚姻等问题的认识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不同年龄、婚姻状况的高职辅导员的态度比较一致。不同性别、教龄的辅导员对“性为平常事非隐晦之物”方面的态度有差异,其中持“赞成”态度的男性辅导员占72.5%,女性辅导员为58.2%,教龄小于5年的辅导员占74.6%,教龄在5年及以上的辅导员占47.2%,表明男性和教龄较短的辅导员更容易接受恋爱中的;不同文化程度的辅导员对“”问题的认识有差异,持“赞成”态度的本科及以下学历辅导员为69.1%,硕士学历辅导员为82.5%,表明学历越高的辅导员越看重“”观念;不同性别和文化程度的辅导员对“另一半是自己一生中唯一的”问题的认识存在差异,其中表示“赞成”的男性辅导员和女性辅导员分别占70%、87.3%,本科及以下学历、硕士学历辅导员分别占74.5%和87.5%,表明女性及较高学历的辅导员对持更为保守的态度;不同性别的高职辅导员对“无性婚姻”问题的认识存在差异,其中89.7%的男性辅导员在该项目上选择“不赞成”,而持相同态度的女性辅导员为69.1%,表明男性较之女性辅导员更不愿意接受无性婚姻的爱情。

5.高职辅导员对婚恋教育问题的认识

三、讨论

此次调查表明,高职辅导员对择偶、恋爱、婚姻、性等婚恋问题多持相对理性态度,对大学生婚恋教育问题也有初步的认识。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层次、教龄、婚姻状况的高职辅导员对大学生婚恋观教育认识较为一致,94.7%的辅导员认为应对学生进行婚恋观教育。多数辅导员已经对婚恋观教育的重点、教育主体、教师责任形成了相对一致的认识,说明在高职院校通过辅导员开展婚恋教育已具备了相应的思想观念条件。

在择偶问题上,高职辅导员总体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择偶观,能够较为理性、全面地分析择偶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面对当前颇受争议的辅导员择偶难现象,大多数被调查者能从客观、理性的角度认识该问题,大部分辅导员(78.9%)认为工作压力大、交往空间有限是择偶难的重要原因。对于“网上征婚”、“父母相亲团”等择偶方式,在被调查的高职辅导员中分别只有33.7%和38.9%的人表示认可,高职辅导员仍然持较为传统的择偶观念。

在恋爱问题上,绝大部分辅导员能够保持理性、负责任的心态,将性格品质、志趣爱好等作为恋爱对象的重点选择标准,但调查结果同时也表现出高职辅导员在恋爱过程中矛盾的一面,即物质金钱等逐步成为影响婚恋的重要因素。尽管高职辅导员恋爱动机仍然较为单纯、传统,但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家庭生活和金钱日渐成为高职辅导员在选择恋爱对象时的考察标准。这是市场经济和生活水平提高在个体思想、行为上产生的影响,一定程度的物质追求可以对个体起到激励作用,但过分强调物质金钱可能会丧志,形成不良风气,理应进行教育引导。

在婚姻问题上,高职辅导员更加重视组建家庭的成本和基础,并非为了完成父母规定任务而盲目草率了事,反映了高职辅导员本身文化水平较高,思想相对成熟,具有一定的抵御外界不良诱惑的能力和对新兴事物的正确判断力。在传统婚姻观与前卫婚姻观认识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只有29.5%的高职辅导员赞成“男主外女主内”、“门当户对”的观念,但67.4%的被调查者依旧保持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看法,对类似于“独身”、“试婚”、“丁克家庭”等与传统婚姻观相违背的社会现象或观点持相对保守态度。高职辅导员的婚姻价值观总体表现较为理性,没有表现出盲从或过于激进的现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421”家庭(即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逐渐增多,较多的高职辅导员重视这种传统的家庭条件对婚恋教育的实质性影响。本调查显示,只有22.1%的高职辅导员认为“学生应以学习为主,不应该谈恋爱”,只有三成左右的高职辅导员明确反对学生在校期间结婚这种现象,高职辅导员对学生恋爱行为对学习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值得进一步讨论。针对婚恋教育的重点问题,相当部分辅导员认为应放在婚恋挫折教育以及婚前同居等不良行为的矫正上,仍然有相当部分高职辅导员不确定应该对大学生进行怎样的婚恋教育。

与恋爱小白不受欢迎相反,随着人们性观念的逐渐开放,婚前同居已不再是件新鲜事,但离异人群和未婚人群对婚前同居的态度却大不相同,特别是对于离异男来说,在婚前试婚却是必不可少的课程。

首先,从上访情况看,婚姻家庭问题居首位,且居高不下。2002年至今共接待案件216件,其中婚姻家庭案件189件,占总数的87.5%。婚姻家庭类案件已经成为保护妇女权益的重要内容。

其次,从县民政局了解到,近几年离婚的数量在逐年上升。2002年结婚984对,离婚79对;2003年结婚1112对,离婚77对,2004年结婚1072对,离婚131对,目前,处于一个平稳的上升趋势,每10对新人结婚,就有1对夫妻离婚。

再次,从县法院了解情况看,从2002年至今共受理的离婚案件956件,占民事案件的27.7%,结案942件,占民商事案件的27.5%,四是从我们发放的万份调查问卷和座谈会情况看,婚姻家庭问题普遍存在,348个人的家庭都存在感情不和、时常打架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有的还出现的婚姻危机。

二、存在的问题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1、非法同居、婚外情上升为婚姻家庭的主要问题。

在县妇联、县法院的婚姻家庭案件中,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县妇联接待的案件中,这类问题已经居于婚姻家庭的首位。2002年至今在接待上访案件中有婚外情的占30%。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家庭稳定的主要问题之一。出现这类问题的直接受害者是妇女。丈夫有婚外情后,女方往往是留住丈夫的人,却留不住丈夫的心,到头来是身心疲惫,人财两空。**镇有一上访妇女,明知自己的丈夫与第三者非法同居,还不离婚,而是苦苦的求丈夫不要和自己离婚,虽然丈夫不和好离婚,但是每月回一次家,不但不尽丈夫和父亲的责任,还经常打她,与其有这样有名无实丈夫,还不如没有。

2、家庭暴力仍是导致婚姻家庭破裂的直接导火索

3、生活困难成为婚姻家庭出现问题的又一诱因

4、对家庭不尽义务,有的还离家出走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丈夫离家出走”是我县婚姻家庭现况出现的一种新问题。这类案件共有5例,都是困有外遇离家出走,有的有外遇后想方设法卷钱远走高飞”、然后就莫名其妙的离婚。在2002年接待的上访案件中,有一个冀东的妇女,离婚后,又与**镇一男青年认识结婚,婚后男方花言巧语,一点一点的把女方在企业买断的钱骗走后不知去向,给这名妇女带来了很大的痛苦。还有一名八农场妇女与男方与2002年结婚,婚后生一女孩,在孩子刚满6个月时,男方提出到唐山学车本,在学习期间又与乐亭一女子好上了,在妻子不知详情的情况下,又商量买一辆大车,由于没钱,丈夫以好好过日子为由就劝妻子到娘家借钱,妻子信以为真就与娘家借了5万元,(没有打借条)钱到手后丈夫就消失的无影无踪。给妻子、女儿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痛苦,既丢了人又丢了钱,最后人才两空,由此可见,广大妇女一定要提高自我的保护意识。

5、由于家庭关系处理不好导致婚姻失败

两人结婚后就多了双方的老人,家庭关系就多了一个层面,有的婆婆儿子结婚后,就觉得养育二十几年就给了别人,心理总有不平衡感,从而导致婚姻的不稳定。工商局有一上访妇女,刚结婚婆婆就说这说那,丈夫还比较倾向母亲,导致离婚。

6、社会环境、人文环境造成婚姻的质量

有的人把婚姻视为摆设,供外人参观,尤其是个别有地位、有职名度的人,由于受中国传统的影响,好面子,不能因为婚姻家庭问题影响了自己的前程,或者自己的隐私成为他人茶余饭后的话柄,宁可身受苦,不可脸受热。有一男孩瞒着其母亲到妇联上访,被他爸爸打的受不了了,来到妇联,说爸爸经常打他和母亲,但是,其母亲在事业单位是一名干部,怕别人议论不敢提离婚,其生活十分痛苦,实在无处倾诉,来到妇联,到这里也只是和“娘家人”诉诉苦罢了。这样的例子不少。

三、产生的原因

1、历史原因。中国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期,封建思想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尤其是大男子主义、男尊女卑等封建残余还有滋生的土壤,并且直接影响到婚姻家庭。妻子被打是“家庭内部问题”,离婚不光彩,是作风有问题等;女同志在外边有应酬不允许,男同志在外边花天酒地是天经地义等,这些都变相地助长了个别男人的不良作风,到头来,家庭矛盾越演越烈,轻者离婚,重者发生伤害乃至杀人事件,给家庭、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2、社会原因。这表现在一个是受文化传媒的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经济条件好了,生活改善了,开始寻求一些刺激的、新鲜的东西,于是,个别人染上了“吃、喝、、赌、毒”等恶习,有了这些恶习,势必要给家庭带来一定的影响,出现婚姻家庭矛盾;同时,新《婚姻登记条例》简便了结、离婚手续,个别人玩起了“闪电式结婚、闪电式离婚”,对婚姻神圣的殿堂也来去自由。

3、经济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会越来越追求更加富裕的生活,于是一些人为此选择到外地、甚至国外去经商、去发展,夫妻从此开始了“孔雀东南飞”的生活,尤其是在农村,女的在家务农,操持家务,照顾老人,男的外出打工,挣钱。结果,个别人钱挣到了,心也被外边的花花世界给吸引去了,忘记了糟糠之妻。还有,女方结婚就依附于男方,离婚则意味着丧失了一切,于是,宁可什么都忍受,宁可当保姆,也不离开男方,过起了奴役般的生活。

4、法制建设方面的原因。我国法制建设是迅猛发展,但是,还有相对不完善的地方。在婚姻家庭问题上,受道德约束的地方多,而受法律约束的少。如果一个人对家庭不尽义务,将如何用法律来制裁?如果一个人是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在不离婚的情况下,法律如何制裁?如果一个人有了婚外情,法律又是如何制裁?过多的是通过道德来约束,然而,如果一个人视道德于不顾,人们又用什么办法来约束他呢?

四、对策及建议

1、要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婚姻家庭观。我们要充分发挥各媒体的作用,加打力度宣传社会主义婚姻家庭观,要对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的婚姻家庭观念进行积极的引导,大力开展一些弘扬家庭美德、良好道德的活动,倡导社会新风,创建和谐社会。

2、要普及法律知识,加大维权力度。大力普及法律知识,尤其是加强《婚姻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要将这些法律纳入普法总体规划,要采取多种形式,让广大群众对婚姻家庭方面法律法规弄懂、弄通,更重要的是要维护法律的尊严,严格依法办事,学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尽管是别人做在前面,但咱们做的这个调查还是让人颇感欣慰与亲切。

其实,国外也曾经有过类似的调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调查过两个人认识的概率,斯坦福研究中心调查过人脉对赚钱的重要性,欧洲委员会作过关于爱情仍是促使人们作出背井离乡等重大决定的调查报告。当然,也有一些调查显得比较“另类”:比如杜蕾斯全球性调查报告中,对各国的数作了统计、比较,得出的结论与人们想象中的不完全一样,西方国家的数并非最多。

一、研究背景

不久前中华英才网就“职场大龄未婚”问题对全国近2300名企事业职员进行了网络调查。按照妇联组织对大龄青年的界定,即“27岁以上的女子和30岁以上的男子如果没有对象,一般会将他们归为大龄青年”。调查发现,受访者处于适婚年龄但又未婚的比例接近九成(88.7%)。由此可以看出在“大龄单身”在现今职场已相当普遍地存在着。

无论如何,如此之多的“剩男剩女”都意味着企业员工的组成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背后依托家庭的员工比例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单身一族的增加。单身者们自然与那些组建家庭的人有不同的情况,因为人作为一种群居动物和情感动物,家庭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于大量的单身雇员来说,大龄未婚会带来失落感,困扰员工无心工作,婚恋挫折感也会损害生理和心理健康,进而妨碍正常工作。随着这个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多,将给企业安定和企业发展带来较大的隐患,因此,企业大龄青年的婚恋问题绝不仅仅只是个人问题,将转化为的企业管理问题,这是企业管理面临的全新课题。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希望通过研究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企业对这一问题的加强重视,并为企业解决大龄单身问题提供初步的探索。

2010年12月15日,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联合百合婚恋网,在北京权威了《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显示,导致人们单身的原因中位列前三位的分别是,社交圈子太窄、不够积极主动、工作太忙。

虽然造成“剩男剩女”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因素,也有个人的因素,例如:人口结构性男女比例失调、数字化沟通方式的普及、择偶观念以及房价过高等,但也存在着与职业的关联性因素。

(1)工作性质

(2)工作环境

不同行业男女比例差异较大。例如IT技术行业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而教师和会计行业则基本上是女性远远多于男性。职业的特性决定了一个人的人际圈,会间接影响到恋爱和婚配。因此,在员工性别失衡的行业中,大龄未婚青年通常比其他行业更多。

而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会影响员工的交际面。例如,有些大型企业由于需要较大的办公场所,而将办公地点选在郊区,但交通极不便利。而大多数单身员工都是租房居住,为了上班方面,一般会选择在离公司较近的地方租房,这样一来,员工的与外界的交往接触便会非常不便,从而影响员工的私人生活。

(3)职业晋升

(4)薪资待遇

企业为员工提供的薪资福利水平,直接影响到员工的经济能力。有些企业或有些岗位薪资待遇较低,员工便会产生经济压力。恋爱过程中的约会吃饭、节日礼物、娱乐项目等都会产生花费,而且在中国谈婚必谈房,在现在房价高企、物价飞涨的情况下,薪资水平较低的人由于经济压力根本不敢谈感情。

三、剩男剩女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对于多数企业而言,虽然员工婚恋属于8小时之外的个人问题,但大龄单身员工的增多,会使得内部管理和员工沟通难度都会随之增加,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大龄未婚给员工带来的婚恋挫折感会损害其生理和心理健康,妨碍正常的工作、生活,对工作不满情绪增加。对于企业而言,他们的消极心态及行为会使缺勤率、离职率和事故率提升,工作效率下降,企业用于处理员工心理健康方面的费用支出也将增加。

摘要:健康涵盖了身体、社会、精神方面的意义,文化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当今拉祜族的社会,外来文化和本民族文化交

>>生活民俗变迁对拉祜族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影响从世界拉祜朝圣地看拉祜族的祭祀文化拉祜族医生的用药特色拉祜族的葫芦信仰从205例子宫切除术分析拉祜族妇女孕育、婚恋、健康状况浅谈拉祜族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拉祜族音乐舞蹈文化拉祜族葫芦神话下衍生的葫芦艺术拉祜族传统丧葬习俗中的生态利用浅议拉祜族外治方法的使用拉祜族已婚女子剃光头拉祜族歌手――扎约拉祜族学生母语思维方式对英语学习迁移的研究拉祜族婚恋习俗的特点及其和谐价值探析拉祜族与汉族人类起源神话(自然变化类)的比较研究西盟拉祜族祖先崇拜试析拉祜族生态观调查报告拉祜族婚俗,宴席结婚不办离婚办应用14碳呼气试验对澜沧县拉祜族、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人群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调查分析拉祜族姑娘与上海大学教师演绎芦笙恋歌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3]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53-454.

Abstract:Healthycoveringthebody,social,spiritualmeaning.Cultureisoneofthemainfactorsinfluencinghealth.IntheLahuclansociety,Theforeigncultureandthenationalcultureareintertwined,influencethewomen'shealththroughvariousforms.TheLahuwomenasthemainbodyinthispaper,analysistheculturalfactorsaffectthehealthoftheLahuwomenfromthesocialgenderperspective.

Keywords:Women'shealth;Lahuethnicminority;education;socialcastoms;religiousculture

一、对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分析

1.恋爱动机不纯。根据调查数据,37.65%的女大学生认为恋爱的目的在于心理、生理的正常需要,把恋爱当做享受,并没有考虑结婚;31.25%的女大学生认为恋爱是一种体验,是大学阶段必须经过的;16.27%的女大学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能恋爱就恋爱,不能恋爱就分手;14.86%的恋爱可以填补在大学期间的生活空白。由此可见,当前,女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多种多样,呈现出动机不纯的现状。

2.网恋较为盛行。近年来,网恋比较盛行,对过去较为传统的相识、相亲、相恋的有所改变,《2006年中国婚恋服务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有一千多家网络婚恋网站,还有一些是专门为大学生量身定做的,女生多于男生。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出,79.26%的女大学生正在进行或曾经有过网恋,12.35%的女大学生表示曾经同时有过与多位异性进行网恋,90%网恋的目的在于寻求刺激,填补心中空白,0.4%的女大学生曾经因网恋而发生意外,如怀孕、欺骗等。由此可见,近年来,网恋得到了不少女大学生的垂青,且大有越来越盛行的趋势。

3.择偶标准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当前,“君子”、“才子”、“财子”成为了女大学生追逐的目标。调查数据显示,有52.3%的女大学生选择“君子”,32.2%的女大学生选择了“财子”,只有15.5%的女大学生选择了“才子”。可以看出,受各种社会风气的影响,当前女大学生的择偶标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他们把“君子”和“财子”放在了各项择偶标准的前面,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4.性观念呈现出保守与开放并存的特点。通过对我们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69.31%的男大学生和58.63%的女大学生认为婚前可以有,但是有45.21%的大学生认为应理智对待婚前;31.26%的男大学生和59.32%的女大学生认为婚外是不道德的,应受到良心谴责和法律制裁;74.25%的大学生对性解放等问题持有无所谓的态度;34.68%的大学生认为发生了性关系就一定要结婚。因此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的性观念呈现出保守与开放并存的特点。

二、女大学生婚恋观对就业的影响

2.婚恋观影响就业观。2011年11月,“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了“2010年中国城市婚恋观念与方式调查报告”显示:其中7成受访者认为做得好真的不如嫁得好。另外,还有高达4成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对婚外恋持宽容态度,小三不应再被人人喊打。虽然这组数据不是针对女大学生的,但是也容易影响到女大学生的就业观。这和对福州地区四所大专院校女大学生调查显示的数据并无太多差异,即32.2%的女大学生选择了“财子”,这一以物质为主的婚恋观直接导致女大学生选择经济实力较强的男性作为婚姻伴侣,更容易导致女大学生拜金主义的产生,即寻找工资待遇较高的岗位,这对女大学生的就业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也给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了一定压力。因此,这对女大学生来说,不良的婚恋观导致他们错误的婚姻观,错误的婚姻观导致他们产生错误的就业观。

3.不能实现个人价值和理想。1990年,国家对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进行了一次调查,在涉及到女大学生就业的目的这一问题时,数据显示,愿意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占比例为69.35%,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的占比例55.91%,希望在经济上能够独立的占比例32.46%,维持家庭和自己生活的18.32%,充实自己的12.32%。从数据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知,女大学生更渴望在社会中体现个人价值,就业的经济型动机较弱,社会性动机和自我价值动机较强,希望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反观现在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恋爱行为和婚恋观点都会对将来的就业产生重大影响,如果不对那些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及时引导,就会使得女大学生不能为将来个人价值和为社会做贡献锻炼才能,更不能最终达成自己的就业目的了。

THE END
1.大龄青年的婚恋问题调研的报告5篇(全文)大龄青年的婚恋问题 调研报告 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一些功利化的婚恋观和落后的婚姻习俗,对青年的婚恋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为了解决大龄青年遇到的婚恋难题,营造大龄青年婚恋的良好氛围,共青团大新县委员会对本县大龄青年基本情况展开全面调查,及时大龄青年婚恋观的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婚恋指导方案,分类指导https://www.99xueshu.com/w/filejb7bdm71.html
2.2022年关于婚姻调查报告5篇.docx那婚姻调查报告有哪些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婚姻调查报告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您。 2022年关于婚姻调查报告(一)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苏州市 调查内容:关于80后婚姻家庭现状的调查 调查方式:抽样调查 近年来,作为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主体,“80后”逐步步入婚姻,他们的婚姻家庭问题https://m.book118.com/html/2022/1113/5214002210010020.shtm
3.大学生婚恋观社会调查报告(精选6篇)当代青年的爱情敏感、浪漫,又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比如恋爱消费、婚前性行为及同居等。本次调研将当代青年的恋爱与婚姻相结合,积极探讨他们对正确婚恋观的感知,以期引导他们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恋爱状况,培养积极、健康恋爱观念,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6o1d36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