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政部网站公布的《2024年3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474.7万对,离婚登记196.7万对。
和2023年前三季度,今年前三季度结婚登记量相比较去年同比减少94.3万对,离婚登记量同比减少0.6万对。
乍一看,结婚登记的总体人数在减少。我在公众号后台私信和我们“迷上我APP”后台社区也经常会看到一些哥们说自己不想踏入婚姻,甚至对追女生都没兴趣了。
似乎,结婚这件事,这几年发生了不少观念转变。
但,无论社会怎么变化,观念转变多少,大家对爱的需求是不会变的。
而婚姻的前提,得有爱。无爱婚姻,不会长久幸福。
所以,首先得明确一点,你不想踏入婚姻,是真的不想,觉得爱不动了,还是由于未知的恐惧。
更早以前,大家的结婚成本没有现在这么高,社会因素当然包含生活婚姻成本的问题。
从社会文化层面,降低结婚成本,会有助于结婚率的提高。
不过,观念上的转变是很快的。
第一,我们当然都期望婚姻是永恒的,希望能够走到金婚银婚钻石婚,但现实生活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接受这个事实。
第二,“完美”是一个想法,是一个概念。
第三,结婚不是目标,不是成功,更不代表什么。
阻碍恋爱或者结婚的2大核心原因:
不想付出,是人之常情。
不想付出,究其根本,要么是不愿意付出,要么是害怕付出。
但说实话,不愿意付出这件事,没有绝对的对错,就是个人选择。如果你真的想解决这个问题,你得问自己:
为啥我不愿意付出呢?
说到这,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可能是因为你曾经全心全意的付出过,但那次受伤了。
人就是这样,一旦真心付出后没得到回应,就容易受伤。
受伤后,就会想要保护自己,不再受伤。保护自己的一个方式,就是不再付出。
这些都是潜意识里的行为。
面对喜欢的女生,你其实懂得怎么和她聊天,怎么和她建立感情。
你不需要我来教你怎么和女生建立感情,你自己本来就会。
其实这些,你内心深处都懂。
只是你的潜意识里,不想再付出了,不想再真心投入感情。
因为一旦真心投入,就会触动你曾经受伤的记忆。
从在表面上呈现出来的是,你好像很木讷,好像情商低,大直男,或者很懒,不愿意谈恋爱,不愿意付出等等。
但这些都是假象。
实际上,是因为你曾经全心全意付出过,那次真的很痛。所以现在你防备着。
在恋爱中,每到关键时刻,你需要真心去感受对方,把注意力放在她身上,你自然就知道现在是不是适合进一步发展。
但你不愿意付出,自然就感受不到这些,然后就依赖技巧。如果技巧失败了,你会认为是技巧的问题,而不是你自己的问题,这样你的内心就不会受伤。
《迷上我》里讲了很多具体的步骤,你缺的不是技巧,而是内心的突破。
在学《瞬间自信》的哥们,你不要以为《瞬间自信》,就是和自信有关系。今天这篇,就是看看能否让你顿悟,给你多一个机引。
当你能够从根本上破了这层后,找到一个适合的女生结婚其实是很简单的。
这是个很空的话题。我们探讨存不存在本身没有太大意义,因为结婚,并不是一项成就,就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用平常心看待结婚这件事。
新婚大多会有一个蜜月期,无论你想怎么保持维护这个蜜月期,它最终一定会过去,激情也会慢慢淡去。
所以,依然以平常心去看待这个蜜月期。等蜜月期过了,也没关系。因为早知道无论怎样,都会过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又同时组成一个家庭和亲密关系,这里面是有一个平衡的。
过度粘着于彼此,和过度独立于彼此,都是没有平衡。我文字只能这么讲了。
实际的需要在婚后的生活里去慢慢体验,在找到平衡和丢失平衡中反复体验,就能明白这个平衡的度在哪。
至于成功的婚姻到到底存不存在,有个很简单的判断标准:
争吵、摩擦、矛盾肯定会存在,和甜蜜、幸福会并存。
没有一个评判标准是,你们闹不愉快的次数一旦大于多少次后,这段关系就是不幸福的。
而是,问自己:感受怎么样?
两个人在一起相处,感觉对不对,就是看自己内心的感觉。
当你看到这个数据后,你的内心感受是什么?有和自己的年龄做对比吗?有焦虑吗?有开心吗?内心升起了什么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