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声丨找一个相爱的亲爱的人,来告别单身恋爱爱情脱单相亲婚姻

(原标题:潮声丨找一个相爱的亲爱的人,来告别单身)

12月21日,周六上午9时许,杭州万松书院的网红相亲角人声鼎沸。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大伯大妈,拿着自家孩子的相亲简历穿梭在人群中,寻找心仪的“女婿”“儿媳”。

意外的是,作为“主角”的年轻人却寥寥无几。“现在的孩子找对象不容易,我们做父母的着急。”59岁的邬先生无奈道。

万松书院相亲角。潮新闻记者赵培希摄

这也许不是个别父母的忧虑。《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3》中,由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整理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单身人口数量达2.4亿人,2024年预计将增至3亿人。其中,当年25岁至29岁的人群未婚率约51.3%,30岁至34岁的人群未婚率18.4%,35岁至39岁人群的未婚率则降至8%。这些数据揭示了中国年轻人的婚育年龄普遍推迟,单身人口数量增长趋势明显。

有专家指出,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包含了不同背景和原因的单身人群,包括未婚但在恋爱中、离婚和丧偶等状态的人士。也有人直言,部分人士标榜的单身主义其实是个伪命题,其本质是“没遇到合适的人”,并不是对婚姻与幸福毫无渴求……

我们不禁思考,这届年轻人对于亲密关系的态度究竟如何?低婚姻率、低生育率带来人口少子化、老龄化等多重考验,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和应对这些现实压力?

单身年轻人团建。有糖婚恋公司供图

“单身爽”,有时只是个借口

网络上有个热梗:“间歇性渴望恋爱,持续性享受单身”。这话很好形容了当下年轻人矛盾的恋爱心态。

记者发起“单身VS恋爱”问卷调查,在回收到的反馈结果中,受访者们给出的单身三大理由依次是:社交疲惫、喜欢独处,以及恋爱成本高。

杭漂小伙汤旭(化名)与前任因为经济问题分手后,已经度过了两年空窗期。“恋爱时很甜,但一旦谈到结婚,各种压力就接踵而来。”汤旭深感,因为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自己缺少重启一段亲密关系的信心。

浙江省婚姻家庭协会常务理事罗仙林总结单身青年现状:焦虑着单身,“躺平”着脱单。

他认为,当前人们的单身现状主要源自于恋爱欲望降级、单身经济压力升级、个人需求升级等3个方面。追求灵魂共鸣的年轻人,对配偶的要求远不止物质条件,更渴望在爱好、思想、习惯上的契合。而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似乎越来越难以找到那种浪漫的缘分,更因为一些客观存在的因素导致不敢去恋爱。

当然也存在部分青年,将单身视作对父母催婚的抗争。“一周见一个相亲对象,像完成任务,导致我谈恋爱的热情都丧失了。”30岁的吴丹因父母催婚整日焦虑,虽然心里也着急,但冷静想想,结婚不是将就,相信自己总能等到生命中的“正缘”。

欧文独自旅行。受访者供图

恋爱无需太过理性

有人这样总结单身青年的生活:一人独居,两眼惺忪,三餐外卖,四季淘宝,五谷不分,一个人的日子似乎也挺不错。

在杭州做健身教练的欧文,30岁,单身,在杭州租了一间60平方米的单身公寓,养一只布偶猫当室友。

他经常独自旅行、吃饭、拍照、看电影、一个坐地铁回家、一个人参加朋友的婚礼。

“别人都说单身很酷,但我觉得是不得已而为之。”欧文归结于“找到契合标准的人太难”,选择伴侣要考量年龄外貌、经济实力、家庭背景、社交地位等各方面条件是否匹配,一直遇不到合适的,不如保持现状,先取悦自己。

不难发现,年轻人对恋爱的“怯魅”,很大原因来自于某种焦虑。焦虑自己会受伤、会吃亏、会阶级跌落,所以在择偶时要以最大程度的理性抵御风险、守住利益。

“这种门当户对、精确匹配的择偶观看似很古老,但其实在当今社会里表现得愈发明显。”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小毅分析,在家人全方位的付出与关爱下长大的年轻人,大多都有着较强边界感与自我意识。同样,社会发展和个人经济独立性的增强,也造就了他们更看重恋爱关系的实际用处。单身,就成为了很多人权衡利弊之下的选择。

也有“过来人”表示,真爱的来临,往往就在一次随心的“冲动”,太过理性,反而容易错失爱情。

在与受访者交谈过程中,记者发现,当下的年轻人热衷于为自己设定一系列的择偶标准,仿佛是一张通往幸福的地图,指引他们去寻找那个对的人,但结局常常会失望而归。

“因此我们呼吁,用理性谈一场感性的恋爱。”浙江工商大学党史党建教育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胡乃岩认为,年轻人没必要神化爱情,为之卑躬屈膝、自我牺牲。适度的理性可以帮他们认清需求,解决问题,规划未来,但感性能够强化被爱的喜悦与对生活的激情。

正如网上很火的那句话:恋人,是我们并肩对抗人生虚无的队友,而不是需要锱铢必较的对手。

浙江工商大学的“恋爱心理学”课程。受访者供图

来一场珍贵的人生体验

总有人问,一直单身的年轻人,老了后怎么办?

有人说,退休后直接拎包入住养老院,衣食住行不用愁;有人建议,和兄弟姐妹、闺蜜好友一起养老,相互照顾;有人认为,要提前做好资产规划,以保障晚年生活质量。也有人对未来缺少信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心的孤独感无法排遣,面对疾病和意外同样束手无策。

浙江六合律师事务所一级律师杨婕表示,想要缓解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和小家庭化等趋势,国家需要在婚育政策、就业环境、社会福利、公共服务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

近年来,我国也接续出台了不少鼓励婚育、生“二孩”“三孩”等政策。今年,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全面铺开,鼓励支持商业银行销售全类型个人养老金产品。此外,延长产假、生育支持等一系列的政策体系也在日渐完善。

“还是需在思想认知上引导,帮助年轻人树立积极的婚恋观。”浙江工商大学自2022年起开设“恋爱心理学”一课,由胡乃岩担任讲师,给广大青年提供系统性的情感指导、社交及恋爱能力训练。他强调,很多人存在一个误区,觉得恋爱是人的本能,不需要学习的,但实际上,恋爱是一门学问。因为两个相互没有交集的人,从相知到相熟,这中间一定会产生误会和矛盾,如何处理好这些,避免在亲密关系中失去自我控制,也是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有糖婚恋公司的创始人,罗仙林看过无数男女在择偶时的重重顾虑。在他看来,当下很多年轻人只是不知道怎么爱,怎么去表达情感,“单身是一种权利,但追求幸福,是一种能力。想要拥抱完美的爱情,首先我们自己必须富有爱的情感,有重建爱的勇气。”

正如歌曲所唱“爱要越挫越勇,爱要肯定执着……找一个最爱的、深爱的、相爱的、亲爱的人、来告别单身”,即便歌名为《单身情歌》,唱的还是对“脱单”的坚持,对爱情的向往。

当爱情、乃至生活都在柴米油盐的蹉跎中归于平淡时,我们终会发现,一直单身未必一定爽,恋爱、婚姻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唤起生命热情的珍贵体验。

THE END
1.艾媒咨询20242025年中国婚恋社交服务市场研究报告(附下载)互联网社交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为婚恋社交服务行业注入新能量。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4-2023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由26.9亿元增至93.8亿元。未来,年轻人对婚恋对象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市场需求将持续存在且进一步扩大,中国婚恋社交服务市场规模将保持增长态势。 https://www.iimedia.cn/c400/100883.html
2.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海外影响力持续扩展。随着传播半径不断延伸、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作品内容、行业规模、营业收入、运作模式、技术支持等方面显示出日益强劲的国际化影响和市场化活力。AI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文化交流的持续深入,拓展了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规模化、精品化和生态化水平。 https://www.cssn.cn/wx/wx_ttxw/202402/t20240226_5734785.shtml
3.新闻详情其次,要以“新闻+”战略为中心探索媒体综合效益。其中,“新闻+政务”是其维护用户资源、持续扩大互联网主阵地上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的关键;“新闻+商务”则是媒体解决生存问题、重新拓展市场的必然;“新闻+服务”则要求广电新媒体发挥新闻媒体的建设性功能,推进社会治理的持续深入。 http://scsxys.com/Front/newDetails?nid=660&mid=6
4.天津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4.品牌提升,持续发展 深入挖掘天津独有的文化资源,以“天天乐道、津津有味”形成的品牌影响力为基础,补充和拓展文化内涵,进一步提炼和挖掘形象载体,夯实文化品牌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知名度。 5.区域合作,协同发展 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机遇,拓宽环渤海、东北亚、“一带一路”旅游区域合作载体,探索旅游合作的新机https://www.ccpc360.com/new/public/?s=make/news/zhzcDetailByID/mob/0/type/detail/id/74533
5.业务调研报告(必备12篇)在分行学习的日子感触最大的就是“票据中心每个岗位的配合以及在大环境下同业间以同等价比服务比速度来抢占票据市场”在有限的票据信贷规模以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通过有限利差、加快票据周转速度创造了较好收益。记得学习的第一天票据中心接收网点张商业汇票贴现金额达亿元从市场营销岗的录入到审验岗验票、风险管理岗的https://www.liuxue86.com/a/4842617.html
6.人力资源公司的盈利模式(精选5篇)从盈利模式多样性来看,传媒出版业、影视娱乐业和婚恋产业外存在多种盈利模式,其他产业盈利模式则较为单一,未来还存在很大创新空间。 五、目前我国广义虚拟经济商业模式尚存在的问题 1.整体产业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 目前我国已经涌现出一批数量可观的广义虚拟经济类上市公司,但相对于广义虚拟经济发展的趋势,现有上市公司https://www.1mishu.com/haowen/254762.html
7.中国社交网络行业发展调研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24中国社交网络行业发展调研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0年),社交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沟通方式、信息获取和娱乐活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社交网络的用户基数持续扩大,用户活跃度和使用时长显著增加。同时https://www.cir.cn/6/57/SheJiaoWangLuoHangYeXianZhuangY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