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沪富豪鄙视链,上海只能排第二 2024从年前吵到年后的“相亲潮”,似乎至今还无人撼动上海的地位。 凭借一曲沪语Rap,“诶,妹妹,阿哥房子在徐汇”,引... 

2024从年前吵到年后的“相亲潮”,似乎至今还无人撼动上海的地位。

凭借一曲沪语Rap,“诶,妹妹,阿哥房子在徐汇”,引来全网模仿。

从徐汇房子,到宝马320,再到复旦毕业,月入五万,每个关键词都狠狠击中网友的心:

也正是靠着这一段“看似土味,实则顶配”的Rap——

上海一夜登上“相亲鄙视链顶端”,地位无人能撼动,同时也被提名为“老钱风”代言人。

但快有网友提出反对意见:上海你先冷静会儿,“老钱风”这一块,我另有人选:

倘若我加上一项“祖籍宁波”反将一局,不知阁下又该如何应对?

“祖籍宁波”的含金量,

谁懂???

“一个真正优雅的上海人,一定会强调自己祖上有宁波血统,那意味着家底和腔调。”

虽说以一句话定义一座城,难免有失偏颇,但对于宁波,类似不算是空穴来风。

何为“老钱”?

通常靠自身奋斗挣得财富被视为“新钱”,继承、累积而来的财富被称“老钱”。

一般人们认为,拥有新钱者被视作财富新贵,而拥有老钱者却往往更加难得。

“他们不仅有钱,有文化,还非常有品味,有格调(当然主要还是有钱)。”

而在众多城市中,宁波和“老钱”的适配程度排第二,恐怕就没谁敢排第一。

众所周知,宁波在富裕程度这一块,堪称“六边形战士”。

以2022年为例,宁波财政收入排名全国第十,人均GDP排名浙江第二,仅次于舟山;

2021年时更厉害,曾卷过省会杭州,拿下人均GDP浙江省第一名的宝座。

▲初到宁波,许多人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离不开“格调”

即使走出浙江,放眼全国,宁波的表现也是十分突出。

在2022年胡润富豪榜中,统计籍贯是宁波的有58人,排名全国各市之首。

“家人们,这种有钱程度只是我想象力的上限,而不是宁波的上限。”

到2023年,据统计胡润富豪榜上个人财富达50亿元以上的中国企业家共有1241位。

其中宁波上榜的富豪共有62位,他们累计拥有财富超1.4万亿元。

▲数据含祖籍宁波、居住地在宁波、企业注册地在宁波

当然,如果只用有钱之类的关键词定义宁波,似乎又未免流于肤浅。

关于宁波老钱的说法中,无数攻略和解读往往离不开“低调的贵气”一词——

头一回到这的人,时常会有点惊奇:

不算多奢华,在网红城市众多的江浙沪一带,相比之下,甚至还可能有些沉静黯淡。

但走在其中细品,与其说陈旧,不如说这座城市无时无刻不在告诉人们:

我们已经繁华好多年了。

宁波老外滩,是清末开埠后中国的第一个十里洋场,比上海外滩还要早个二十年。

著名的宁波江厦街,曾因几乎每隔几步就能见到一家钱庄,被誉为“东方华尔街”。

“这么说吧,通常每句‘祖籍宁波’背后,可能都有‘家里开过银行’和‘祖上有点钱庄’之类的话没有说。”

许多人偶尔会对宁波感到好奇:做宁波人会不会有压力?毕竟身边的人不是有钱,就是更有钱。

对于这个问题,到过宁波的外地朋友们的回答是——

“宁波应该是目前我见过最松弛城市了,随处散发着小布尔乔亚的松弛感。”

“大学时有个宁波室友,别人毕业季忙着考研考公考编,只有她不焦虑,四年如一日地跟父母闲聊着今天食堂饭菜的咸淡。”

对于宁波人而言,这种气定神闲,看遍繁花,松弛到底的态度是日常。

别人跨年嗨翻全场,激情满满;宁波人跨年:全世界,到点下班。

别人假期忙得人仰马翻,处处人满为患,宁波商家却化身松弛感天花板:休息三天。

“简简单单一张纸,却让人感受到一种‘仨瓜俩枣,不挣也罢,不如休假’的美。”

不过注意,这种松弛并不等同于做事松散随意,“宁波人讲究,是出了名的”。

如果说每个东北孩子的童年,都少不了一句“出去得大大方方的”;

那么对于宁波孩子而言,没有被叮嘱过“做事先做人”“走出去人要穿得登样”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总之,无论从有钱程度,还是日常描述。

看到宁波,你就懂了为什么现在许多人会在许愿重生时,加上限定条件:

“老天爷,想要成为上海老钱,还得是祖籍宁波的,谢谢了。”

宁波遍地都是?

近来在关于宁波的说法中,还有一句不能不提:爷叔之于宝总,一如宁波之于上海。

2024开年爆剧《繁花》中,主角宝总(胡歌饰)在时代洪流中抓住机遇,摇身一变成商业巨擘。

可纵使叱咤风云的上海新贵,在爷叔(游本昌饰)面前,也难免显出几分稚气。

生意场上,他一手培养宝总,洞悉“27号”外贸大楼里的一切;

资源方面,他手眼通天,总能在关键时刻解决问题。

换成其他剧,可能被质疑“金手指”,但当了解爷叔设定是来自宁波后,一切都合理了。

▲宁波老钱对上海新贵的血脉压制,不懂的有难了

宁波,简称“甬”,名字取自“海定则波宁”。

自唐宋以来,宁波就是中国的重要港口,也是浙江最大的商埠。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凭优良的港口,宁波人炼就了一手经商技艺。

▲由旧属宁波府的鄞县、慈溪、镇海、奉化、象山、定海老六县的旅居外地的宁波商人和企业家组成宁/.图源:浙江之声

1840年后,宁波成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商业嗅觉敏锐的宁波人率先赶往动身。

“先在三江码头坐一夜船,再到达上海十六浦码头。”

宁波人精于生意,注重乡情,一个人在上海立足,会将整个家族的人都带来。

1852年时,在上海谋生的宁波人就达6万多人;到20世纪初,更有“无宁不成市”的说法,在沪宁波人达到40万。

正是因为上海发展中这些绕不开宁波的部分,也有一句话:

“宁波,上海人自己的外婆家。”

在当时的上海,宁波人多,宁波商人也多。

极富商业头脑,且团结的宁波人,组成了沪上毋庸置疑的第一商帮。

20世纪30年代,有人统计上海工商业名人,1836位中宁波籍人士就占了453人;

1936年前上海238家民族资本工厂,由宁波人开办的就有50余家。

上海第一家华人创办的银行、第一条公共汽车线、第一家日化用品工厂……

《上海的宁波人》一书中,如此描述宁波商人在上海的地位:

“掌握着金融上的权力,而无可与匹敌者。

“华人世界船王”包玉刚、“非洲纺织业之冠”包从星、上海总商会会长虞洽卿都从宁波走出。

甚至不止上海,整个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历程中,宁波商人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由他们之手,创造了第一艘商业轮船、第一家商业银行、第一批保险公司、第一家由华人开设的证交所……等百余个中国“第一”

▲宁波帮博物馆陈列的“邵逸夫星”证书,以宁波帮代表人物命名的小行星还有“李达三星”“王宽诚星”“曹光彪星”/图源:宁波帮博物馆

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中,总少不了宁波帮的身影。

中国近代保险业开拓者朱葆三、香港建筑业巨子叶庚年、成立邵氏兄弟公司和TVB的邵逸夫兄弟……

王家卫正是参加了TVB培训才开启电影之路。

谁能想到,兜兜转转,宇宙的尽头是宁波。

在电视剧《繁花》剧情之初,阿宝想请爷叔出山,爷叔对他有几重考验——

去和平饭店租一间房;一天内借到六千块,结果炒得只剩三千,还得再凑一万块。

等好不容易赚到第一桶金,他又故意让抱着一袋钱的阿宝等了6个小时……

三个钱包理论:第一,你实际有多少钱;第二,是你的信用,人家钱包里的钱你能调动多少;第三,人家以为你有多少钱。

有人总结,爷叔的一系列考验,道出了宁波帮的灵魂所在:

做事情,要有耐心、有悟性、有人缘、有魄力,最重要是有信誉。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宁波帮博物馆的群星璀璨展馆/图源:宁波帮博物馆

金钱至上的商业世界里,宁波帮精明务实,也深谙诚信才是无价的财富。

许多宁波孩子都听过的故事——

“五金大王”叶澄衷,少时在黄浦江划舢板,曾拾到一位外商遗落的皮包,等待一下午后物归原主,并拒绝了巨额酬谢。

在洋行经理的帮助下,叶澄衷得以学习知识,并经营船头五金生意,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他以开办上海滩第一家五金商号为起点,而后扩展到了长江中下游的各个商埠。

叶澄衷晚年时,深感幼时失学之苦,曾在宁波乡下开办义务私塾,培养后辈,邵逸夫就是其中一位。

近代上海工商界领袖朱葆三,曾以个人信誉担保同乡的各钱庄太平,也曾亏损巨万。

有人向他借创业基金,只要过了两年不还,他就把借条撕毁。

他相信自己的宁波同乡,如果不是真遇到困难,不会失信。

当时的上海滩,流传着“道台一颗印,不及朱葆三一封信”的说法。

在宁波商人中间,一句话流传至今:签在纸上的合同可以撕碎,签在心上的不会。

▲城市综合信用指数中,宁波在全国36个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中位列第一/图源:浙江日报

宁波籍作家冯骥才曾提到宁波帮时,对他们的描述就十分贴切:

“他们很聪明,恪守诚信、苦干加巧干,闯荡天下获得成功后,又惦记自己的家乡,帮助自己的家乡。”

从宁波的一座座大中小学,到遍布全国各地的“逸夫楼”,无不留下“宁波帮”捐资兴学的印记。

重视教育,捐助学校,也可以说,宁波帮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才培养史。

▲单看宁波大学,就可知宁波帮人士的凝聚力/图源:浙江之声

要实力有实力,要底蕴有底蕴。

你大概也能理解了那句“在很多宁波人眼里,上海像是我家远房大侄儿”的微妙感觉。

只不过,与其说是什么鄙视链,不如说是“亲切感”来的更为准确。

事实上,很多宁波帮的代表人物都出身低微,有句话叫“宁波熟,一碗粥”。

意思是靠田地的收成,只够每天喝一碗粥,所以外出经商某种意义上也是无奈之举。

▲宁波港口旧影/图源:宁波政协

白手起家的宁波商人,靠着一股不怕输的闯劲和审时度势的智慧,走南闯北。

赚到属于自己的“新钱”,也逐渐积淀下属于宁波的“老钱”。

但就像《繁花》中那样,宁波船王们跑得再远,家乡仍是是永远的港湾。

即使吃过山珍海味,最惦记还是家乡那口川乌和咸齑炒饭。

▲图源:《繁花》

对宁波人而言,不必讲什么“老钱”与否,他们通常更想说:低调,低调。

“阿拉宁波人不论有钱没钱,小日子都过得像模像样。

有钱的,吃大海鲜,吃黄鱼;没钱的,吃小海鲜,吃小梅鱼、叫叫鱼,照样有滋有味。”

THE END
1.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婚姻市场”里的终极鄙视链黑工旅店和相亲角里履历的真假,我们怀疑,或者相信,都没什么关系,重要的是对话,那些老年人要的也不是结果,就是一个最当下的体验,站在那里,跟人聊天,获得关注,获得幻想。 我最终在一个角落里站定,旁边坐着的爷叔看了我几眼,主动问:“你也是来找对象的吗?” https://m.douban.com/note/862360912/
2.上海婚恋市场一些残酷的真相·第一上海来自上海股哥23-12-15 17:20 发布于 上海 来自 nova7你在焦点在 上海婚恋市场一些残酷的真相。·第一、上海本地条件一般的男生也看不起外地的女生。·第二、外地男生想要娶的是上海本地的女生。·第三、上海本地的女生一般不愿意嫁外地的男生。·第四、条件优秀的男生在上海是非常稀缺的资源。https://weibo.com/3848757503/NxfXJtmAj
3.静安女不嫁杨浦男:上海相亲鄙视链,你可能处于最底层…在上海,有一个神奇的角落 每到周末就有一排花花绿绿的伞撑在地上 伞上贴着一份份白色过塑的资料 是的没错,这个神奇的角落就是 人民广场相亲角 最近一档综艺节目就在相亲角采访 一个阿姨说自己女儿 就要找静安的不找杨浦的 不少网友感叹,现在上海的婚恋市场形势 https://www.sohu.com/a/446030118_66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