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龄男青年婚配困境:“光棍”群体污名化易催生负面情绪

“农村大龄男青年娶妻难问题既是个人家庭问题,更是宏观社会结构问题,涉及多层次的经济社会成因,并对经济社会产生复合的衍生影响,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需要整体研究和系统解决。”

该研究发现,婚姻市场的周期性、结构性、摩擦性等因素是造成农村大龄青年婚配困境的宏观、中观和微观性成因,而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强化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作者提出,亟须通过经济、社会、文化、基层治理等多种方式对该问题进行综合治理,推动系统解决。

该研究借用劳动力市场中的失业理论中“周期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的概念,分析指出婚姻市场中同样存在“周期性失婚”“结构性失婚”“摩擦性失婚”等不同情形。

其中,在周期性因素方面,性别比例失衡、人口出生率下降等导致群体总量差额,决定了农村大龄未婚群体存在的长期性和客观性。在我国现行婚姻制度下,女性数量的绝对缺乏成为导致男性失婚的最根本原因。性别比例长期失衡叠加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加重我国女性适婚人口总量稀缺,男性人口“过剩”长期存在且呈规模扩大态势,必然导致部分适婚男性尤其是农村大龄男性陷入失婚困境。

数据显示,我国男性“过剩”人口总量略有起伏且呈整体扩张态势,其中1978年到2021年增长了14.49%,2000年之后保持在3500万上下浮动。根据2020年普查数据推算,全国未婚男女比例是13∶9,农村未婚男女比例是2∶1,而农村大龄未婚男女比例则高达13∶2,进一步加剧农村“光棍”群体规模扩大的风险。

从结构性因素来看,在婚姻梯度匹配和女性人口阶梯流动规律作用下,城乡和区域婚姻市场差距持续拉大,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婚姻市场持续“扩张”,经济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婚姻市场持续“收缩”,加重落后农村地区男性婚姻挤压效应,导致婚姻挤压向落后农村地区传导和集聚,引发区域性和集聚性的婚配困境。

如民间俗语“才女居闹市,牛郎守穷乡”所言,现实生活中女性通常会嫁给综合条件优于自己的男性,客观上会造成处于社会底层的男性成婚困难,成为婚姻市场中“滞销”的剩余群体。根据全国百村调查数据,农村“光棍”发生率高的村庄大多集中在经济相对落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西部地区。

根据腾讯新闻谷雨数据《2020年国人彩礼调查》,彩礼金额仍然居高不下,浙江结婚彩礼平均18.3万,其他农村地区10万~20万的彩礼也很常见,一份彩礼往往相当于几年到几十年的农村家庭纯收入。部分农村地区彩礼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出现“倒挂”,即“越是落后地区,彩礼金额越高”,更加重了当地青年婚配困境。

作者在分析农村大龄男青年婚配困境的衍生风险时指出,多年以来,农村大龄男青年婚配困境积聚了多层面的衍生风险,如不积极介入,将会带来诸多社会影响和长期后果:

一是择偶压力直接影响个人身心健康,引致家庭衍生风险。部分大龄未婚男性长期处于现实择偶困境中,由于社会支持力量的缺失,持续承受着内心失衡与外部舆论的双重压力,可能出现“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进而陷入更加恶化的生存状态;

二是群体的失范行为冲击地区和社会正常秩序。大龄未婚男性的区域集中与严重的择偶拥挤相叠加,产生的集聚效应容易诱发社会失范。“骗婚”“逃婚”等问题对大龄未婚男性及其家庭都带来严重伤害。“光棍”群体污名化易催生负面情绪,成为乡村治理中的消极力量;

首先,应着力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改善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群体的经济境况,包括“大力推动农村本地和县域经济发展”“切实加强新时代新农村建设”“加大培训赋能”等;

其次,应加大政府的政策引导支持力度,构建解决婚恋问题的系统性方案,包括“进一步优化人口政策,着力解决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构建围绕解决婚恋难题的一揽子政策”“进一步提升婚姻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水平”等;

再次,应引导基层治理现代化转型,构建多元力量参与问题疏解的新机制,包括“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的自我服务和引导功能”“引导农村家庭家风家教建设”“深入推进婚俗改革,积极宣传推广婚俗改革实验区创新经验”等;

最后,应加强困难群体的婚姻帮扶和兜底保障,有效应对和降低潜在社会风险,包括“鼓励地方政府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角度,建立农村未婚大龄男性‘管理信息系统’”“落实困难失婚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支持”“完善农村养老服务和保障体系”等。

THE END
1.海淀青年婚恋调研:择偶最看重的是……可见,多数青年群体择偶最看重人品。择偶首先要谈感情,爱情婚恋重在质量,相比择偶的“硬指标”,守住“不迁就、不将就、不妥协”的底线,树立一个正常的心态去择偶,在恋爱和婚姻中,重情感、重真诚、重品行、重奋斗、重共同的追求和理想,才更能提高幸福指数。 https://www.bjhd.gov.cn/ztzx/2022/ghwmhd/wmxfs/202208/t20220822_4549779.shtml
2.《婚姻市场中的青年择偶—转型社会研究文库正版书籍,满额减当当墨香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婚姻市场中的青年择偶—转型社会研究文库【正版书籍,满额减】》。最新《婚姻市场中的青年择偶—转型社会研究文库【正版书籍,满额减】》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婚姻市场中的青年择偶—转型社会http://product.dangdang.com/11855138314.html
3.青年婚恋意愿调查:面对婚姻,年轻人在忧虑什么?加之人际交往圈子小,网络满足了大部分交往需要,现实社交需求减少,以及婚恋信息不对称,商业化婚恋服务平台公信力不足,都增加了合意伴侣的搜寻难度,延长了搜寻时间。多重客观因素限制导致了部分青年结婚意愿低,被迫选择单身。 基于“宁缺毋滥”的择偶观,部分青年对婚姻匹配存在过高期待。择偶匹配难是青年“不确定”是否https://yrd.huanqiu.com/article/455GfryLUFD
4.《婚姻市场中的青年择偶》恋爱研究《婚姻市场中的青年择偶》恋爱-研究-中国.pdf,中文畅销书摘no.29 目录 书情七日关键词 中文畅销书摘NO.29 《你爱香草吗》 正如每一次疾驰都伴随着花开花谢一样,生活所 给予的爱和机缘是无比美好的,但愿诉说我蓝色心声 的每一页都能交到那些相信这一点的人手中。 世界和现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1213/143915016.shtm
5.青年婚恋观的新趋势根据《2024—2025年中国婚恋社交服务市场研究报告》,约七成被调查者认为,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是选择结婚的前提。这一数据表明,年轻人在择偶时更倾向于寻找能够理解和支持自己个性的人,而非因为家庭压力或社会期望而匆忙结婚。 学者杨菊华的研究也显示,当代青年人的恋爱观念正在自由化,恋爱动机由婚姻目的转向情感目的。这https://www.jianshu.com/p/614f8287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