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消费数据出炉,电商与实体的博弈快到临界点了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327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商品零售106882亿元,增长4.0%;餐饮收入13445亿元,增长10.8%。总体稳中向好,餐饮依旧是消费大头,而电商与实体的博弈也已接近临界点了。

1

餐饮屹立不倒,商品零售增长乏力

民以食为天,餐饮消费一直保持较高增速。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的餐饮收入13445亿元,增长10.8%。增速低于去年同期,但去年是疫情影响去除后的第一年,消费强力反弹,今年仍保持10%以上的增速,颇为不易,同时餐饮消费增速仍显著高于商品类消费的增长。

不过,餐饮行业强势复苏的背后,行业竞争也在加剧。

一是餐饮收入增速趋于平稳,而且伴随节假日情况峰谷现象明显,整体呈现“过山车”状,最高点与最低点的数值相差6倍多。

二是行业优胜劣汰速度加快。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1日,国内餐饮企业注吊销数量超过126.5万家,是2022年全年餐饮企业注吊销数量的两倍多。壹览商业统计发现,2024年第一季度餐饮店关闭数量超700家,且不乏品牌突然消失倒闭。

与高增长的餐饮行业相比,实物商品零售增速就显得比较疲软。数据显示,3月份的商品零售额为35056亿元,同比增长2.7%,是2023年8月份以来增幅最低的月份。细分来看,同比增速表现较好的品类包括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烟酒类商品,其他品类表现略显平淡。

不过,并不是所有品类都维持着高速增长。

文化办公用品类表现不佳,一季度的销售额更是下降了8%。壹览商业认为,这类用品的减少或许与无纸化办公有关。2022年9月,国务院明确当年年底前实现发票无纸化报销、入账、归档、存储等,极大地推动了无纸化进程,这也体现在销售数据上:2022年以来,文化办公用品销售额增速开始放缓,2023年以来则一直呈现下降态势。

除了办公用品以外,日用品消费增长也明显乏力,一季度同比增长不到1%。根据欧睿国际消费者之声调研,2023年,全球高达74%的消费者对日用品成本上升感到担忧,近半数的消费者希望节省开支。

2

线上线下渠道博弈接近临界点

从销售渠道上看,网上零售额不断增长,线上渠道成为“香饽饽”。

2024年1—3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33082亿元,同比增长12.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49%。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8053亿元,增长11.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3.3%。

事实上,网上零售额的数据一直非常亮眼。一方面,增速基本稳定在10%左右,最高峰时接近30%。另一方面,网上零售额占比稳定在28%左右,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比稳定在24%左右。

线上渠道占比近三成,在壹览商业看来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其次,商品的种草拔草过程形成了线上闭环。随着短视频崛起,直播间出现,只要打开手机就能看到商品,了解其他消费者的使用感受,动动手指就能下单,商品还能送货上门。消费者更“省力”,就更乐于线上购物。

最为重要的是,商品标品化程度不断提高,推动线上化购物的发展。所谓“标品”,即具备稳定、统一的商品特质,如服装、鞋履、手机等产品。对于商家而言,标品既有助于运输、上货,又能够有效减少损耗。标品的种类不断增加,商家乐于开通线上渠道,消费者能够选择的空间也就更广。北京物美联想桥店店长刘兆文曾对媒体表示,标品化实施后,超市内的蔬果柜台减亏12万元。

不难发现,近一年多以来,线上渠道的增速已经开始放缓,占比走向稳定。

不过,就算线上渠道趋于稳定,其对实体消费的分流依旧不可小觑。

3

实体依旧承压

不同业态呈现的特点不尽相同。

2021年一季度各业态的增长率均为近三年最高,或许与疫情有关。专业店及专卖店的增速非常稳定,前者维持在5%左右,后者在1%左右,专卖店增速几乎算得上“原地踏步”。

其中,便利店增速走在前列,稳定在7%左右。据CCFA与毕马威共同发布的《2023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数据,中国便利店总店数从2019年的13.2万家增长到了2022年的30万家。同时CCFA还提到,大多数城市便利店的饱和度在3000—9000人/店区间,距离达到成熟市场阶段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便利店零售额或许会维持这种高增长态势。

事实上,对于超市和百货而言,增长乏力已经不是主要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活下去。

从闭店数据来看,据壹览商业不完全统计,2024年一季度,国内约1200家门店宣布闭店,其中不乏沃尔玛、永辉超市、大润发、盒马等大型渠道门店。从业态来看,商超业态至少有140家,百货有2家。

从业绩来看,12家已公布业绩报告或业绩预告的超市企业中,有7家处于亏损状态,4家处于微盈利状态,而成绩最为瞩目的红旗连锁,仅取得净利润5.61亿的成绩。

整体来看,中国消费市场正稳步恢复,消费需求也在不断释放。在零售行业中,产品力的比拼、团队管理的优化以及品牌建设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战火还在燃烧,市场洗牌加速,没有企业能够躺平。

THE END
1.国家数据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累计值(元)25530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累计增长(%)4.8 城镇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 累计值(元)7523 城镇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 累计增长(%)6.7 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 累计值(元)1394 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 累计增长(%)4.1 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支出 https://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B01&zb=A0505&sj=2024C
2.新型消费深度融入日常生活——从十个新数据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底作为中国消费市场中的新型消费业态,本地生活服务迎来令人惊喜的发展。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108928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0721亿元,增长7.9%,增速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7%。本地生活服务等新型消费快速增长,对线上消费增长起到https://www.163.com/dy/article/JFLK7RO0055040N3.html
3.数读中国四组数据看10月份消费增长亮点数读中国 | 四组数据看10月份消费增长亮点2024-11-25 07:30:34来源:人民网编辑:胡君颜分享: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 外媒:中美合作不仅对两国有益 更有利于推动全球共同发展 2024-12-19 17:01外媒看中国 专家分析丨北约接手对乌克兰支持工作 应对美国权力交接变数 2024-12-19 16:52 俄罗斯https://news.cri.cn/20241125/364d17cb-c009-adfa-5067-92b3a0b12048.html
4.数读中国四组数据看10月份消费增长亮点编辑:胡珺山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热榜 部分岗位只招“https://www.cnr.cn/newscenter/native/gd/20241121/t20241121_526984134.shtml
5.线上消费占比持续提升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7月消费市场数据。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延续向好态势。7月消费市场呈现平稳恢复态势,市场销售增长有所加快,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增势较好,线上消费占比持续提升,服务零售保持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消费领域的亮点主要有4个方面: http://fashion.ce.cn/news/202408/22/t20240822_39113482.shtml
6.刚刚,一组最新消费数据公布!看看你买啥贵了,买啥便宜了刚刚,一组最新消费数据公布!看看你买啥贵了,买啥便宜了 国家统计局今天上午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同比涨幅回落是影响CPI走势的核心因素。从单项食品看, 羊肉、牛肉价格涨幅居前,鲜果和鲜菜价格小幅波动,而鸡蛋、猪肉和水产品价格却处在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9CaKrnKiRni
7.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数据分析怎么写帆软数字化转型知识库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主要数据分析: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趋势显著、线上零售成为新增长点、消费结构逐步优化。近年来,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稳定增长,数据显示,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整体消费市场依然表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潜力。尤其是线上零售,其增速远超传统零售渠道,成为推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电子商务平台的普及以及https://www.fanruan.com/blog/article/440676/
8.艾媒咨询2024年中国零售行业消费者线上购物行为调查数据零售购物双线购,基于线下零售实体店和线上电商平台的线上线下渠道深度融合的商业模式,以数据作为驱动,联通用户、商品、库存、营销等环节,为消费者提供全场景无缝连接购物体验。线上电商平台,作为“双线购”模式中的重要一环,是成为了一个集个性化推荐、即时互动、丰富选择与高效配送于一体的全方位购物平台。国家统计局https://www.iimedia.cn/c1061/101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