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年轻人的婚育年龄持续推迟,结婚的人越来越少。据统计,我国初婚人数在2022年首次低于1100万人,相比最高峰2013年下降55.9%。这届年轻人的择偶标准,似乎越来越高了。
另一方面,尽管我国男性总人口数量多于女性,但在相亲市场,尤其是一线城市的相亲现实中,所谓的“优质女性”却是明显多于“优质男性”的。据某个由名校学子创业的相亲平台,截至2022年4月,该平台上的男女用户比例为约为41:59,在这类高知相亲局里,单身女性更为常见。
近期,澎湃问吧邀请北大社会研究中心长聘副教授於嘉,一起聊聊当代人的婚恋观。针对相亲市场的“女多男少”状况,於嘉也进行了解读。
於嘉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社会研究中心长聘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婚姻与家庭、性别不平等、社会人口学和社会分层。
女多男少?
@一条猪kk:为什么总觉得现在城市相亲市场的优质女很多,但是男生整体相比质量没那么高,这是怎么造成的呢?
之所以相亲市场中优质女性更多,可能由于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女性整体在教育、工作等方面已经追赶、甚至超越了男性。例如我们看到女性接受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比例都超过了男性,在职场中也有着很好的表现。因此和以前相比,婚姻市场中优质女性有着大幅度的增加,整体条件并不亚于男性。
第二,男性与女性择偶标准不匹配。在当前国人的择偶标准中,仍然存在着向上婚的偏好,也就是女性希望寻找比自己条件更好一些的男性。而男性在择偶中,也偏好比自己年龄略小的女性。这样一来,很多受过研究生教育的女性,如果在求学阶段没有找到对象,毕业、工作几年之后再进入婚姻市场,如果依然有着向上婚的偏好,可供选择的男性相对比较少,为了拓展择偶面,可能更多的会进入到相亲市场中。
但在男性群体中,那些条件比较好的男性有着更广的择偶人群,可以寻找与自己条件类似甚至更好的的,也可以寻找条件不如自己的,他们如果有择偶意向,会相对容易找到结婚对象,并不需要进入与依赖相亲市场。所以我们会观察到,相亲市场中优质的男性相对较少。
@西北金城武:不是质量不行,是条件好的男的早结婚有娃了,谁去那相亲?
@骨骼青奇练就如来神掌:按照你的逻辑,既然她们已经很优秀了,甚至比男性厉害,那就让她们负一些社会责任,比如很多东西不要天经地义地要求男性。用经济学的视角看婚姻,投入巨大风险极高、回报太小,怎么看怎么赔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