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内心住着高情感需求宝宝吗?│克服高情感需求的5种方法情绪人际关系

裹挟在阴暗表面下是我自卑敏感的心灵,

我想亲近你的心,

却被我的嫉妒越推越远,

真好,看不到阳光真好。

什么是高情感需求?

最初,Dr.Sears听到许多父母谈论孩子的异常难带,只认为是这些父母过度挑惕孩子,甚至是反应过度,直到他们俩的第四个孩子海登的诞生,改变了他们的想法。

她们发现,尽管在海登之前出生的三个孩子在某些方面也有特殊需求,但海登和他们的不同,不仅是需求上的不同,还有更多强烈的个性。1996年出版了〈TheFussyBabyBook:ParentingYourHigh-NeedChildFromBirthtoAgeFive〉讲述了海登作为高需求婴儿的生活,延伸出这套高需求宝宝理论。

高情感需求宝宝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和引导,成年后在人际关系中可能会把某个人给予Ta的情感支持放在首位。比如需要过度地理解自己、开导自己、尊重自己或者是让自己感受到足够强烈的被需要。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他们往往像菟丝子一样,寄生在别人身上。榨取他人的情感价值。

高情感需求宝宝的特征

经典古装剧《甄嬛传》中,安陵容在情感安全上,就是一个高需求的人。剧评有一则安陵容的评价很精辟:“我是谁不重要,别人眼中的我是谁才重要。”

而过分在意标签的人,很难获得内在的认同,无法建立起真正的自信。

从安陵容成长环境来看,她即使身体上长成一个大姑娘,她也没有获得稳定的情绪调整能力,也就是说她没有办法自己给自己带去快乐的能力。

她内心极度干涸,随时都要求别人照顾她的情绪,时刻做她内心的大树,给她依靠感。矛盾之处还在于她又不是一颗真正的莬丝花,能给依靠者百分百的信任。

别人做得不够妥当的地方,不会成为她的心结,而是死结。一个人如果都没有办法自己爱护自己,那么别人再怎么善意对她,都是无济于事。

如何辨别你的孩子是否为高需求宝宝?

谁更容易成为“高需求宝宝”

高情感需求可能是天生的。但过多的“需求”会带来负面后果。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都需要情感上的支持,也就是说,在困难时期,我们需要比平常更多的情感支持。我们都渴望被理解、支持、爱和接受。然而,过度的情感需求——过于苛求、黏人、烦人、脆弱,可能意味着灾难。

你在情感上需要帮助吗?问问自己这些问题:

克服高情感需求的5种办法

1.变得更有意识

学会把这些点连接起来,理解是什么让你的依恋方式在你们的关系中产生了需求。这将帮助你认识到不健康的关系模式。

2.留心

学会忍受生活中的焦虑和不确定性。接受你的感受,不要对自己做出评判。它们将继续下去,生活充满了灰色阴影、不确定性和未解之谜,不确定性也可能是变革的推动者

3.后退

4.提高你的自尊

如果你在与被需要作斗争,你可能缺乏自尊。开始做你自己的事情,专注于你自己。参加对你健康有益的活动,学会感到更安全、更自信。

偶尔的一个人可以提升你的自尊,让你感觉良好。

5.学会信任

需求常常与不信任他人和害怕被抛弃联系在一起。如果你开始怀疑别人对你的感觉,或者害怕被抛弃,你就会启动“需求”的车轮。

在一段关系中保持更多的独立是帮助它长久发展的关键。在你的生活中做出这些改变会帮助你到达你想去的地方!你会发现自己在一段更健康的关系中!

THE END
1.孩子太粘人爱折腾?恭喜你有了一个高需求的宝宝调查发现,这些“高需求宝宝”在小学一年级后,走向两极分化:一部分变成问题学生,另一部分忽然成为最出色,最优秀的优等生。 同样“事多”,“难带”的孩子,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 优等生的父母: 对孩子的各种“作”接纳包容,认为这是孩子的情感需求,值得用心对待。他们耐心倾听孩子的要求,尽量满足,实在解决不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1210/19/71711020_10081300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