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睡觉,他几乎尝试了所有方法新浪财经

而失眠,有点像闹钟,对李明来说,“它响了之后,我需要做一些改变。”比如生活中跟家人朋友出现矛盾,这些矛盾细微且持久,经年累月不断积攒之后,失眠会恰逢其时地出现,像一个闹钟,提醒他去处理这些矛盾。

全文7420字,阅读约需18分钟

新京报记者朱清华编辑陈晓舒校对贾宁

或许没有人需要学习睡觉。和学习穿衣、学习做饭、学习骑车不同,睡眠是自然的,是人类的本能。作为一个长期熬夜、作息紊乱的文字工作者,和睡眠“交手”多年,仗着年轻,乱中取胜,失去的睡眠总有办法找补,很少败下阵来,直到三周前。

清晨6点半,我躺在床上,困意浓稠得像止咳糖浆,窗外的微光透过淡粉的布艺窗帘照进房间,东三环的车流声传入耳边,北京醒了,我还没睡着。10点,勉强入睡三小时后,突然惊醒,再无睡意。白天还有琐碎的工作要处理,晚上也并没有意料中的困意,继续躺在床上重复昨天的故事。

这样的状态持续三天之后,我看见镜中的自己,面色从日常枯黄加深到焦黄,毛孔粗大仿若白芝麻长在脸上。

三亿人有类似的体验。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1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2021年中国有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我走进医院的睡眠门诊,观察我的“病友”,向医生求教,浏览豆瓣上的“睡吧”,寻找网络上的睡眠咨询师,我想要知道,睡不着是病吗?当我们失眠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和心理究竟在发生些什么?怎么样才能睡个好觉?

━━━━━

“我使劲睡,这一听就是个笑话”

在北京安定医院,睡眠门诊聚集的可能是医院最不严重的患者,副主任医师陈群说。3月13日上午,在一间10平方米的白色诊室里,陈群迎来了27位患者。

首先是一位40多岁的母亲,她代替孩子来开药,孩子厌学,不去学校,常常凌晨1点还醒着。焦虑的母亲说:“本来挺聪明的,以后这孩子怎么办?做父母还是希望孩子好。”陈医生轻轻回答,“自己过好就行。”“我心态还行,孩子爸想得比较多,天天焦虑,觉得孩子毁了。”“别把压力传递给孩子,孩子生病是为你们生病。”

在睡眠门诊,“病友们”诉说的似乎是人生困境。

一位40多岁中年男子,上次来就诊是半年前。他逻辑清晰,表达准确,提前记录好了自己的症状,陈群医生刚问第一个问题,他已声音洪亮地回答完全部。“烦躁,和同事吵架,控制不住情绪;伤心,很多事不顺利,别人欠钱不还。去年12月份阳了之后,吃了药也睡不着。最核心的是睡不着,烦。”

一位从河北来的,50多岁即将退休的教师,吃了陈群医生开的药后好了很多。她原来是高三班主任,压力大,清晨5点到教室,晚上11点到家,睡不好,两个小时醒一次。这次复诊她的工作有了新变化,她申请不教课,退到后方做教研工作,“遵医嘱有用。”

还有一个年轻白领,在公司里做总经理秘书,凡事为领导操心,周末也干活,爬山也背着电脑。去年做了一次手术之后她开始出现睡眠问题,最近连着三天睡不着,常常夜里三四点还醒着,到早上八九点能睡一两个小时。她和陈群说,想看心理医生。

最后一个就诊的患者,40多岁男性,语调急促,充满活力。去年12月他做过心脏支架手术,元旦之后出现两次突然的不真实感,“看什么都觉得像做梦,意识模糊,好像要晕倒。”从ICU出来,他精神崩溃,觉得自己快要死了,“一直哭”。父母妻子不和,他觉得没有人真正理解他,“觉得自己挺努力了,为什么40多岁在ICU体验濒死感?脑子一直想,一个晚上醒七八次。”

陈群医生向他解释,不真实的虚幻感,往往是急性焦虑的一种,叫解体。并建议他前往心理科病房住院治疗,他拒绝了,拿了抗焦虑药后离开。

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新冠之后,涌入睡眠门诊的患者增加了。“阳康”之后的失眠,来势汹汹,密集且强烈,往往发生在新冠之后的两个月内。

陈群医生说,新冠引起的短期失眠,起病较急,原因在学界还没有准确的解释,但多数一个星期就好了。可以将它视为生理的应激状态,是身体启动的自我保护机制,不必把它灾难化,如果严重影响了日间生活,可以通过用药快速打断失眠过程,防止它演变成三个月以上的慢性失眠。

7万人的失眠自救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来睡眠门诊,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来到睡眠门诊。很多人并不知道有睡眠门诊存在。失眠了,人们的第一反应是上网搜索。

豆瓣上一个失眠小组“睡吧”,聚集了7万多人。

2019年何寒在上海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严重失眠。那时的他刚毕业,在一家房地产公司上班,从学校到职场,他觉得身份没有转变过来,每天加班,工作压力大,不适应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内心焦虑抑郁,“成宿成宿地睡不着”,运动、精油、听白噪音等方法他都试遍了,最严重的时期连续三天一分钟都没有睡着。普通安眠药没有用,医生开了强力安眠药并且加大剂量才能让他睡着。

吃了大半年的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和安眠药之后,他辞职了。之前有一点外界声音他都睡不着,但辞职后,即便晚上有人打呼噜或者在外面看电视,他都照睡不误。看起来,导致失眠的外因消失,失眠也就结束了。

今年二月份失眠重新来袭,同事辞职,他要承担起更多的工作。几乎就在同事辞职的第二天,何寒晚上11点躺床上,要到凌晨2点多才能睡着,并且6点多就早早醒来。直接诱因依然是工作,他想辞职,但又觉得不能每次都以辞职来逃避。

最近他去医院看了心理科,开了一些药,也在尝试网上学到的一套正念练习和睡前放松的方法,往往是做完第一套动作,他发现自己还没睡着,就开始焦虑烦躁,“虽然说不能把它当成一个任务,但其实我内心就是把它当成一个任务,所以做起来反而更有压力。”

加入豆瓣睡吧,何寒发现很多人的问题比他严重,看的帖子越多,他越焦虑。在他的求助帖下面,有一些真诚的回复和建议,一位豆友说,“一切为失眠所做的计划和努力都是在为失眠助力,越努力越远离。”

其中还有组长“match”的回复,“太多抱怨,而不去真正行动,你对待失眠的方法完全错了”。“match”名叫李明,他是一名互联网工程师,生活在国外。有着16年失眠史的李明,在2010年创立了睡吧。

李明为了探索自救的方法,也下载和阅读了大量外国文献。转机在一本英文书里出现,美国一位失眠学博士写的《和失眠说晚安》,他按照书中的方法,不困不睡,无论睡得多晚第二天早上都按时起床,维持白天正常的生活,四星期后再次打败了失眠。和失眠相处的理念被他归结成——无为而治。他说,失眠就像精心培育的盆栽,你努力给它浇水,它会不断长大。

从2010年创办睡吧到现在,13年过去了,组内的每一个帖子他都会认真回复。李明发现,在给别人回复的过程中,他也成了受益者。通过浏览那些充满焦虑的失眠体验,他会不断提醒自己,在低谷期保持一种平衡的积极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失眠只是身心不够健康的一个副产品,它只是一个症状。”

他说,三年来小组成员爆发式增长,并且求助的人越来越年轻,学生居多。另外一个变化是,“能听得进意见的变少了”。十年前,求助者会按照睡吧里志愿者给出的建议付出实际行动。现在李明觉得“人心变得更浮躁了”,很多人不愿意耐心去看,去学,“更希望立刻让睡眠问题消失”。睡吧更像一个寻找同类、互相安慰的平台。这似乎背离了李明的初心。

李明认为睡吧给出的任何意见都不是针对睡眠本身,而是针对造成睡眠障碍的原因,他更关心清醒时白天发生了什么,而不是夜间的辗转反侧,也就是说,所有的归因,最终还是要回到生活本身。

“失眠是个闹钟”

闹钟响起来的原因很多。35岁的友玲(化名)是因为和男朋友分手,她觉得心里总是有石头压着,整夜睡不着,清晨七点按时起床上班,中午眯个半小时,这样持续三四天之后,心慌心悸胸闷各种躯体不适出现,无论身体和心理都处于崩溃边缘。

“身体自己会调整。”四天没睡了,第五天就能睡三四个小时。反反复复过了差不多半年,她认识了现在的老公,“他就会一直鼓励我,说没关系,睡不着的时候都可以找他聊天。”引发“闹钟”的分手事件过去,失眠随之离去。

像友玲这样因情感婚恋出现危机而失眠的人不在少数,48岁的晴芬(化名)也是其中之一。从高中起,她的睡眠较轻,外界环境的一些声响动静都容易影响她的睡眠。

离婚像是打开了情绪开关,触发了堆积在内心深处的情绪垃圾,全部的焦虑都转移到失眠这件事情上,“为了睡觉而焦虑”。她尝试了针灸、按摩,后来朋友推荐吃安眠药。“吃一颗,睡觉的感觉很舒服,完全是深睡眠。”

之前,一天晚上她只能浅睡两三个小时,吃了安眠药,有时候能睡四五个小时。但也有失效的时候,她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所有人到了点儿都该睡了,为什么我自己不行?”

2019年出版的《中国失眠障碍综合防治指南》中指出,慢性失眠的病因主要有三个因素:第一个是易感因素,指的是容易导致失眠的与生俱来的先天因素,比如完美主义、神经质和敏感等人格特质;第二个是诱发因素,导致失眠发生的重大生活事件;第三个是持续因素,使失眠长期维持下去的因素。当第二个诱发因素也就是原始压力源消退之后,失眠通常也跟着消失,往往是因为不良的应对方法、不正确的失眠认知等反而维持住了失眠。

陈群医生说,睡前的健身和打游戏都是让大脑兴奋的行为,这些错误的生活习惯,反而维持住了他的失眠。他来看睡眠门诊,期待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症状。陈群医生没有给他开药,而是建议更改睡眠习惯。

与失眠握手言和

曾经,失眠患者李明惧怕和人谈论失眠,但在睡吧谈论13年后,他对失眠的态度就像对待感冒,“你怎么对待感冒?感冒来了不太舒服,但它只是感冒,你甚至都不需要吃药。”

大多失眠的人都会经过一个执着结果、最终接纳的过程。

大一学生曾幻,每周有三四天都在服用褪黑素助眠。

有人建议她睡不着的时候起来看书,或者做运动,她曾试过一次深夜运动到两点多,还是睡不着。最严重的一次晚上十点多在床上,凌晨四点多才睡着。睡不着的时候,思绪像一个漫无边际的链条,可以从最近身边的一件小事,无限追溯到记忆深处。

如果说李明和曾幻的失眠已经像感冒一样平常,可以无为而治。但对于那些失眠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的人群,接纳过程则更加漫长曲折,时常需要药物干预。

比如晴芬,当焦虑最严重的时候,她不得不服抗焦虑药物,“吃了以后心能沉静下来了。”同时她也在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待焦虑症状有所缓解之后,她开始遵照医生的建议,尝试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

第一次听说这个疗法的时候,晴芬表示怀疑,“我觉得改变一个人的认知怎么会治疗你的失眠呢?”

但并不是一劳永逸。后来晴芬又开始想睡就睡,晚睡,睡前躺床上玩手机,白天补觉,“这些坏习惯又全部捡回来。”两个多月后,她开始了短暂的波动,“一天晚上只睡两个小时”。正在建立起来的睡眠信心受到了打击,她开始每天晚上担心,“今天晚上不会又睡不着吧?”然后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再次为了睡眠而焦虑。

我们对睡眠有什么误解?

3月17日,《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民众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为7.40小时,整体睡眠状况有所改善,近半数人睡不够8小时。陈群医生解释,8小时睡眠是一个最大的误解,不是所有人都需要8小时睡眠,睡眠质量评价的标准更多在于第二天的精力和活力,而不是精准的8小时。

在我们国家,各类睡眠障碍者约占人群的38%,但真正需要积极干预的在10%左右,也就是1.45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科主任、亚洲睡眠学会主席韩芳说。

“一说失眠来了,然后就是两片安眠药,这是最大的误区。”韩芳说,睡眠疾病在国际分类里有九十多种,失眠只是一个症状,睡眠医学的目的就在于发现背后的原因,对因治疗。

韩芳举了一个四十多岁,睡眠呼吸暂停误食安眠药去世的例子。病人夜里睡觉打鼾,在很多人看来以为这是睡得香,而实际上,打鼾严重会引起睡眠呼吸暂停,被憋气憋醒,自己会误以为是失眠,如果这时候没有精准识别,吃了安眠药,引起上呼吸道堵塞,有可能在夜里憋死,造成严重后果。

最近的一次门诊中,她记得一位刚退休的患者,从工作忙碌突然过渡到无所事事的老年生活,生活规律被打破,社交减少,内心充满失落,夜里开始失眠。李宁给对方提供药物治疗的建议,但她知道心理疏导是更重要的。“每个人都要退休,这种失落感怎么解决?”

但矛盾之处是,大多数老年人还不能接受心理治疗,“不接受不等于我不去说,很多问题就是要去说去宣传,大家才能知道,慢慢转变就会发生。”

一些话,李宁可能每天要说几十遍。很多人来了之后会问,“你为什么要让我去配合心理治疗?你为什么给我开抗焦虑的药?”“您这个可能和焦虑有关。”“我没有焦虑呀,我哪有焦虑呀?”

在李宁看来,绝大多数的失眠都是心因性的,也和性格有关。性格是中性的,但总有一些性格的人容易被失眠缠上。她举例,比如做事认真、思虑过多的人,所有事情都考虑得非常周到,天生好强、追求完美的人,或者比较神经质,遇事容易被激怒,过度敏感的人等等。

“所以为什么失眠它不太容易去根呢,基础的性格不太容易改变,后续的东西就不太容易改变。”李宁说。不追求让它完全消失,尽可能减少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也许才是我们和失眠的相处之道。正如一位豆瓣网友留言中说的,“顺其自然是让我们带着症状生活,不是努力研究症状,深陷其中。”

THE END
1.未来婚恋行业发展前景,婚恋平台项目未来规划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变迁,婚恋行业的生态也在悄然发生深刻变化。从传统的媒人介绍到现代的线上婚恋平台,婚恋的方式已变得更加多样化,且日益受到科技与数据驱动的影响。未来婚恋行业的发展前景究竟如何?婚恋平台又会如何规划未来的方向?让我们一探究竟。 婚恋行业的变革:从“介绍人”到“算法”曾几何时,父母的相亲、亲http://www.aichao521.com/hunl/30293.html
2.婚恋平台6大套路婚恋平台不靠谱主要是人不靠谱婚恋平台,顾名思义,本该是心灵的港湾,带着满满的期待和希望,去寻找那个与你共度余生的人。可是,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吐槽这些平台:虚假信息、套路满满、体验堪忧。原本温暖的心事,竟然成了被商业化包装后的冷冰冰的“交易”。我们该如何在这个充满陷阱的网络世界中,挑出那份真正的真诚?也许,婚恋平台不靠谱,最终http://www.wedating.cn/hunl/47271.html
3.QQ曾留给你留下哪些回忆呢?本故事为南瓜屋独家内容,任何平台和个人不能转载,有需求请联系nanguawu@360.cn 展开全文 27 31 分享到: 后桌学霸 2019年5月5日 QQ是红娘 “ QQ比那些婚恋网靠谱多了 ” 当你们还在用QQ闲聊或偷菜时,我早已经用它谈了好几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了。 大约是2010年吧,我拥有了人生的第一部手机。当然https://story.hao.360.cn/topic/LNTcP0XrL33COD
4.2013,社会化商业元年推爱网能不能算作社会化婚恋网站现在难以定论,但探索的方向是对的。那垂直服务是自己建立社会化网络还是依托像新浪微博等平台呢?依托平台是否太被动而受制于人? 四:新浪微博的未来在于成为“社会化生活的入口” 社会化网络专家王煜全曾经讲过一个笑话,中国当官的一个月不做糊涂事新浪微博就完蛋了。在舆论受管制的https://www.huxiu.com/article/8560.html
5.现在的00后女生在婚恋上已经有“抢优质男”的意识了。。不,你如果对现在的相亲婚恋环境非常了解,就知道现在的环境是一种很特殊很奇葩的环境:大部分条件非常https://bbs.hupu.com/623532359.html
6.反诈风暴之情爱迷局高清免费完整版在线观看电影详细介绍:滨海反电信诈骗行动组成员于梦的大龄舅舅陷入一场网络婚恋骗局中,损失惨重,然而他只是最近的婚恋网络诈骗…滨海反电信诈骗行动组成员于梦的大龄舅舅陷入一场网络婚恋骗局中,损失惨重,然而他只是最近的婚恋网络诈骗的众多受害者之一。公司白领白雪不堪上司骚扰,辞职后被诈骗组织头目冷冰拉拢进入爱之梦婚介公司。冷冰https://www.xkjxd.com/v/37700.html
7.0377相亲网——真实靠谱的婚恋平台自我介绍:还行 幸福号:52261069 27岁 160cm,未婚,4万以内 正在寻找:学历无要求,收入无要求的男士 幸福号:52261018 28岁 174cm,未婚,建筑行业职员,6万-8万 正在寻找:21-32岁,小学,收入无要求的女士 自我介绍:只想在繁华的城市找以个属于自己的停靠点;只想在忙碌 https://love.tanghev.cn/list.php?isvip=1
8.当今青年对婚恋App意愿的调查* 3. 您觉得现在找对象好找吗? 好找 还行 不好找 * 4. 您认为线下媒人介绍能满足您的婚恋需要吗? 能 不能 * 5. 您能接受婚恋交友类App吗? 能 不能 * 6. 您有使用过婚恋型App吗? 有 没有 * 7. 您相信使用婚恋型App能够找到真爱吗? 是 否 不确定 * 8. 您认为目前的网络婚恋交友平台是否靠谱?https://www.wjx.cn/vm/exId8js.aspx
9.婚恋交友婚恋交友联系方式大全其实不相信算命,但处女座O型血的人,网上查出来的性格却是我的写照,什么叫缘分,遇到了即是缘分,分开了即不适合,事在人为,我想问那些直播的人,这个平台是为了表现自己还是真心想找伴侣,那些做广告有目的加人的人,欺骗别人的感情,葬送自己的良知,未来不会得到幸福,交友需真诚,相爱需用心,遇到好的人不容易,请珍惜。http://city.zhenai.com/zt/hljyhljy18121
10.独家:双11战幕未开京东先遭背刺,众高管赴日本见东哥求锦囊中电10所 vs 招银网络科技 都是base成都。中电十所面试的是航空部,可能能去这个大部门, Hr说末位淘汰可能会停止。招银网络面c++,大概率转岗Java。佬们可以给给建议吗 #银行类科技 秋招终于上岸了 这几个月鼠鼠也在牛客发了不少负能量,刚刚终于接到了心仪公司的的oc电话,打算明天面完华子就开摆。虽然薪资不算https://blog.csdn.net/qq_30114149/article/details/133903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