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八零后、七零后和六零后的同事在一起聊天,聊到恋爱找对象,才发觉,男女的思维方式是那么的不同。
我与几个年轻女同事对找对象的看法几乎是一致的,而两个男同事则与我们大不相同。他们认为是女孩太挑所以才难找到对象。七零后的男同事说:女人真是太理想化了。其实这个理想化照我看来只是不凑合而已。我相信,两位男士虽然在说女人们挑,他们在找对象时怕是也不会自己不满意的就凑合着去过。
所有未婚之人,无论男女,在找对象时都会挑一挑,这是正常的,买衣服还要挑三拣四直到自己穿着合适、满意为止,何况是找一个能共同白头偕老过日子的人呢。用“挑”这个词来批评所有未找到对象的人,至今我对此都保留意见。这个词用得很简单,却有些不分青红皂白,为什么挑就一定不对呢?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挑”是因为缘分不到,缘分到了就没什么可挑的了,你让他挑,他都不会去挑,哪怕对象是一个有极大缺陷的人,他都会当作宝贝去爱。
很多人在给一个人介绍对象时,往往是介绍几个不成,就埋怨这个人太挑,甚至会说“你有什么了不起的还挑别人”。其实这跟了不了得起没有任何关系,只能说这么多人中都没有适合他的。
我想,如果一定要说有谁太挑,只能局限于钱财上,非有钱有车有房不嫁,其他都不考虑。这样的人毕竟不多,所以把“挑”普遍放在这上面,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大多数女孩还是把人品、性格、志趣能否合得来放在第一位的。这样的挑一挑,不该有什么指责或批评。
要说二十六七的女孩确实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但她们并不急于找,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没遇到适合她们、能牵动她们心的人;还有她们不了解男人,对男人的一些行为举止不理解,容易产生误会,在这件事上她们是格外小心,总怕上当受骗,感情受到伤害。
五六十年代的人就没有这么多顾虑,或许真的是时代不同了,事物发生变化,对待事物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而我总是想,好人终究占多数,应该相信大多数好人。不接触就永远不会了解,只有接触了,才知道哪个更适合自己。
我还是以为婚恋上随缘,顺其自然比较好,没有适合自己的,绝不凑合。如果为了满足别人的态度而不去挑,结婚再去离,那才是对感情最大的伤害,由此而会产生对爱情的最大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