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正好在交友群里讨论到这个话题,为什么有一部分人,自身条件其实挺好,但就是会一直在寻找却又一直找不到。
相亲找对象这事儿,能做到以下四点,我觉得都能脱单。做不到的人,认知不清晰的人,多多少少都在某个点上卡死,或者在几个点上都卡死。
1价值定位
知道自己在婚恋市场里的位置在哪里。知道什么人是自己够不着的;什么人是自己踮一下脚可以够到的;什么人是和自己差不多的;什么人是自己看不上的。相对应的,就会知道什么人是不会看上你的;什么人是你努力一把可以得到的(需要自己付出较多);什么人是相处舒服平等的(无超量情绪价值);什么人会对你热情如火,殷勤备至(情绪价值弥补/金钱弥补/其他隐藏的陷阱)。
2性格讨喜
性格好,阳光,内心富足的人,到哪里都不缺朋友。就算你以前不是开朗爱社交的性格,在择偶期多交朋友,不会错。择偶期要的是多展示自己,吸引和自己同频的人。这条的难点在于,对情商低的人有难度。就是要心态好,情商不差。
3主动社交
走得出去能社交,能扩大选项基数。最重要的是意愿要化为行动,既想脱单又不想走出去,就想等天上掉馅饼。那天上掉的大部分都不会是馅饼,而且就算真掉下来了,你也接不住。
4需求认知
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这点是比较难的,很多很多人其实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就是我称之为“拧巴”。从价值论说,你自己的价值能兑换对方多少价值,双方都是看综合分。潜意识里的(价值)权衡说的就是这个。比如,你在看某人的时候,大脑会告诉你这人性格还行但他不帅,我(潜意识)纠结一下。于是你就没看上他。
“一见钟情”又是什么呢?一见到这个人,天啊!他太符合我的理想型了,要是我能和他怎样怎样就好了。他能当我未来孩子的爹,一瞬间你的大脑已经连10年后孩子长啥样都幻想出来了。你突然回过神,就是他!我爱上他了!
这个过程在每个人脑子里都有,而且就是一瞬间就能完成,主观层面不一定会意识到,是我们的基因在做出判断。但是,回到理性层面上,你得知道交换就是要有合理的取舍,大部分人都不是每项都在平均线以上,无短板的。因为我们自己也不完美,别人也需要接受我们的短板。
这题我们用楼上的第四点来解答一下。全部条件都在平均线上的人,已经早就被抢完了怎么办。如果你有一条不可退让的底线。比如身高不能低于170。那你可以坚持170+,但是你得在收入,学历,性格,情商或者其他条件上做出退让。这个就是综合分的意思。你需要找的是综合分数与你匹配的人,而不是你写出的每一条要求都符合的那个人。这个具体的取舍,要看的就是自己要什么。或者说,认清某一些条件是我可以舍弃的,哪些是一定要死磕到底的。搞清楚这条,对脱单非常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