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总局发通知相亲节目“六不准”

广电总局近日发出的两项通知,针对一时风行的情感、相亲节目提出“六不准”——

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要把好嘉宾关,不准伪造嘉宾身份,欺骗观众;建议此类节目要扩大嘉宾选择范围,不能仅由演员、模特、富二代占据荧屏,不准邀请个人品德有问题或有争议、持不正确或非主流价值观、婚恋观的人物参加节目;节目不准以婚恋的名义对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甚至讨论低俗涉性内容;不准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各婚恋节目不准在节目中互相诋毁、攻击;所有交友类节目均不准现场直播,要严格执行播前审查和重播重审制度,对有问题的内容和错误的观点必须删除。

虽是禁令,但意有所指。昨天下午,播出相亲节目的几家卫视迅速作出反应,态度积极,纷纷表态绝对服从总局精神,坚决杜绝不正之风,亦有为撇清干系拍手称快者。不过,“六不准”中涉及内容,正是现在相亲节目得以掀起社会性话题以及博人眼球之处,一竿子禁令“打翻”相亲节目的所有噱头。

回应

《我们约会吧》:没低俗过

一直以来,《我们约会吧》就是要还原婚恋交友的最真实面貌,并不加入导演、作秀的成分。没有迎合好事者庸俗的欣赏趣味,拒绝通过一惊一乍的噱头来博出彩。制片人刘蕾称,“自开播以来,《我们约会吧》所有上节目的嘉宾都是真实想交友的普通老百姓,我们坚持每个嘉宾的资料绝对真实而且透明,互动交友类节目保持生命力靠的就是诚意二字,嘉宾作假作秀也许能获得一时的高收视和火爆话题,但真正伤害的是普通人群来交友的热情。”

《非诚勿扰》:不受影响

江苏卫视宣传负责人刘宇哲称,“《非诚勿扰》自开播以来一直遵循的原则就是在把握主流价值观的同时,呈现出多元化的观点。”同时他也坦言,《非诚勿扰》之所以吸引眼球,某些出位女嘉宾的“经典”语言的确“功不可没”,节目的原则是可以允许嘉宾有个性,但对那些为了突出个性或博出位而“放炮”的候选者会严格控制;不健康的言论、观点在做后期时肯定会规避掉。江苏卫视预期,总局禁令不会对节目收视率有任何影响。刘宇哲强调,即便没有了话题女嘉宾,节目仍然在周末排名全国第一。

点评:《非诚勿扰》中爆出了马诺拜金言论、闫凤娇艳照门、男女嘉宾互相言语攻击等一系列事端风波,收视率高涨蝉联同时段全国第一,很多观众表示,即使是假的,也看着过瘾。总局虽未点名,但其指向性多与这档节目有关,江苏卫视回应称“一直把握主流价值观”有些牵强,而认为不会对节目收视率有任何影响,恐怕也是嘴硬。

《为爱向前冲》:认真学习

点评:《为爱向前冲》是在《我们约会吧》和《非诚勿扰》之后的跟风之作,也是言论尺度最大的一档节目,禁令中所明令禁止的“涉性”内容出处在此。此外,浙江卫视首先推出13期连续播出,已经完全把相亲节目编排成了电视剧。在回应中,浙江卫视相对于其他卫视态度好些,没有撇清干系,表态认真整改。

《百里挑一》:拍手称快

规范运作的电视节目赢得生存空间。目前部分电视婚恋节目的造假、低俗现象已经严重危害到了整个行业的生存状态,我举双手拥护广电总局这两个文件的出台。这对一些规范运作的电视婚恋节目起到了正确引导和保护的作用。荧屏不是夜店——不能让伪博士、出位女艺人、一夜暴富者、心理不健康者等充斥荧屏。”

点评:在这轮相亲节目大战中,东方卫视失了先机,《百里挑一》刚播出一期。幸运的是,总局禁令已到,东方卫视没有污点,可以从容回应,站着说话不腰疼。

《缘来是你》:马诺下岗

点评:安徽卫视一贯以电视剧争夺收视率,在相亲节目大战中也是后知后觉者,本想取巧请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制造的话题女星马诺来撑撑场面,结果,禁令一到马诺成众矢之的,安徽卫视迅速令其下岗,也难撇清恶俗炒作之嫌。

快评

开放中的

不开放

今年电视相亲节目的火爆、争议及广电总局下令整治,都体现了一种开放状态中的不开放。

由于社会的开放,形成了多元价值观,又由于社会的开放,这种多元价值通过媒体平台被允许自由表达。但也由于一些不开放,人们对不同价值观的反应还达不到一种成熟理性的水平,更多采取激烈的情感反对的方式,也由于一些不开放,对不同观念,对一些新的行为,多少还有些少见多怪,最重要的是在一个开放中的不开放状态,最终,大家仍然希望公权力介入,最终仍然希望通过行政命令去终结争议,仲裁对错。

这几年,电视成为潘多拉的盒子,特别是一些娱乐电视节目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什么样的价值观都一并出现。不习惯的人感到了冲击,感到了震惊,感到了不安。其实,可能实际情况并没这么严重。其实,有自信心的话,完全可以忍耐一下,让多元争议在争议中慢慢趋于理性。但是,处于开放中的不开放阶段,显然还没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胸怀和定力,显然还是像过去一样,习惯于立即划分鲜花与毒草。

THE END
1.婚恋节目看多了的4大危害不少有心人发现,婚恋节目中几乎每期都会有一个易引起争论的焦点:从钟情于女嘉宾的“穷男”到口出狂言又爱显摆的“富二代”,再到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骑自行车的“拜金女”……俊男靓女们对道德的挑战构成了非常有看点的娱乐和现实元素。此外,男女嘉宾们虽然外表光鲜亮丽,但说起话来却一个比一个刻薄、泼辣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405/12/5719126_276225799.shtml
2.婚恋,成为快速消费品了吗?评论在6月3日央视财经频道“对手”栏目21:55播出的《婚恋,成为快速消费品了吗?》节目中,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栏目3号女嘉宾罗蔼轩、《中国新闻周刊》主笔刘彦以及《家人》杂志主编范佳丽组成的红方阵营与电视节目主持人王牧笛、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持人朱力安和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余婧组成的蓝方阵营就“电视相亲能提高婚恋https://m.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9/23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