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遭遇“杀猪盘”,婚介平台担责否?婚恋婚介所

用户相亲遭遇“杀猪盘”,如何对婚介平台在信息审核、安全监管上的“漏洞”进行定责?记者就此案件采访了南京中院承办法官。

相亲对象真实身份至今是“谜”

眼看对方充值100万元快速获利4万多元,黄女士对“搞钱”动心了,甚至忘了自己是来相亲的。经对方指导,她迅速注册账号,先后充值80余万元。直到这笔钱无法取出,她才意识到被骗并报警。

随后,警方调取了“心藏于山间”在相亲软件上的注册信息,发现其使用的手机号是虚拟号,平台上显示的所有身份信息都是虚构的,暂时无法查明核实犯罪嫌疑人身份。

公司无法“独善其身”

别无他法,黄女士只好找到负责运营这款相亲App的某公司。据了解,某婚介所系该公司的加盟商,二者以“线上+线下”的方式搭建相亲平台为会员提供服务。

该公司负责人还提出,软件流程合法合规,软件中列举了10种常见骗术,聊天界面亦提示“请谨慎交换其他平台的联系方式,谨慎钱财来往,以防受到损失”,已充分尽到风险提示义务。更何况,黄女士是与婚介所签约付款,和公司不构成合同关系。

参与案件审理的法官助理张珂瑶表示,被告公司从加盟关系中获得了部分收益,犯罪嫌疑人“心藏于山间”向被告公司缴纳过198元季度会员服务费,因此公司无法“独善其身”。

法官:婚恋平台身份审核、安全监管应加码

“我们认为该公司在提供婚恋中介服务过程中,存在一定疏漏和过错,没有切实核验用户真实身份信息,既损害了用户的信赖利益,也给公安机关侦办刑事案件造成了阻碍。”张珂瑶说。

最终,雨花台法院酌定被告公司赔偿原告5%损失,即40571元。被告公司不服,上诉至南京中院。南京中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平台公司作为中介服务提供者,除尽到风险提示义务外,还具有如实告知、查验身份和网络安全保护的义务。”南京中院速裁庭副庭长陈宏军庭后表示,婚恋中介服务平台对于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的审核义务,应高于一般社交网站,确保所有注册用户身份属实是“最低门槛”,同时提供必要的技术防护手段,最大限度保护用户财产安全。

THE END
1.脱单不成反背一身债!36岁离异女子花15万相亲落得一痴虽合同约定是推荐3名相亲对象,但“红娘”口口声声答应会为她介绍4位。而在实际相亲过程中,对方不仅没有做到“4对1”的服务,相亲对象的真实性也完全没有保障。 他们声称给我安排了一位 “离婚未育”的男士,见面后才发现他还有一个10岁的孩子。 今年4月,市民张女士(化名)刷小红书看到交友信息,随即填上了自己https://m.gmw.cn/2024-05/08/content_1303731706.htm
2.离异女子珍爱网交友,却遭遇以爱为名的诈骗大网离婚后,杨女士一直在寻找“人生的另一半”,希望能找到一个可以依靠的人。不久前,她在珍爱网注册了会员,没过多久,她就收到了一位名叫郑的男子的好友请求。杨女士以朋友身份提出申请后,对方称自己四十岁左右,从事建筑行业。该男子声称自己患有身体疾病。加她的主要目的是询问她的病情,因为他通过珍爱网看到杨女士https://m.bjhwtx.com/h-nd-267455.html
3.网络上的汕头离婚女人征婚可信吗?法律常识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社会公民素质的不断提高,通过网络进行沟通交流将更加普及,网络征婚作为网络社会的产物,会有越来越多的征婚者来选择网络征婚。建议最好是参加大型的相亲会或是朋友、同事等介绍的对象,这样比较了解,可以减少上当受骗的可能。对于网络相亲,最好是正规的专门网站,找那些有身份认证的会员进https://www.lawpa.cn/changshi/162081.html
4.这些妹子要参加9.14本周六的离异专场,目前只接受男士报名了哦7月离异专场相亲会花絮,围观戳https://go.cqmmgo.com/forum-222-thread-179561720766132468-1-1.html https://go.cqmmgo.com/forum-222-thread-77911725263325051-1-1.html
5.6月28号(周五晚)离异专场小型相亲会报名开始了征婚相亲新一场离异座谈会 离异场相亲会(不限婚史)有未婚的会员不在意未来另一半有过婚史的,也可以报名 报名https://www.e0575.com/articleshow.php?aid=17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