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标准是什么?可以接受异地恋吗?”
“我的要求是身高165cm左右,体重110斤以内,你可以放宽一些,因为你长得漂亮。”
“有什么缺点是你忍受不了的?我可以为你改变。”
“宅经济”正全方位覆盖,婚恋交友市场广泛从“线下”转到“线上”,通过大数据匹配、直播聊天互动、互赠礼物的新型“云相亲”体验,成为新一代适婚人士的“脱单方式”。
易观数据显示,2020年第3季度,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以1.3%的环比增速达到12.06亿元。
不过,想要成功“牵线”并非易事,随着规模不断增大,网络婚恋平台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从霸王条款消费,到对用户实名认证审核不严,再到虚假宣传、消费欺诈以及婚恋骗局,国内“云相亲”发展步入正轨仍有待时日。
1.上万元的顶级会员服务
单身人士的恋爱需求已形成规模。
观研天下数据显示,国内网络婚恋交友行业市场规模已从2015年的31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57亿元。2019年国内网络婚恋渗透率为54%,同比提升5%,预计到2021年网络婚恋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总营收超70亿元,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2月9日,北京看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郭宇轩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表示,“疫情作为转折点,让线上婚恋市场有了爆发式的增长。虽然在后疫情时代,这样的增长可能会趋于平稳,但与之相伴的将是大量忠实用户的产生。”
易观分析数据显示,2020年1~9月婚恋交友领域人均单日使用时长整体稳健增长。其中,1月份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仅64分钟,截至9月份已达82.3分钟,使用时长增长28.6%。泛社交打法之下,世纪佳缘、百合婚恋APP的用户粘性得到有效提升,人均单日使用时长相较于去年同期增幅显著,增速分别为42.9%、86.3%。
如前文所述,各类网络婚恋平台也在寻求社交业务模式的革新。
“网络婚恋平台在视频业务上的布局和运营的各项举措,有效提升用户使用时长,也为后续推动商业化变现提供了更大空间。”易观分析报告透露,当下网络婚恋平台不仅融入直播、短视频、多人连麦等泛娱乐元素,还在更进一步探索视频相亲,提升实时互动的多种体验。
2月9日,时代周报记者从世纪佳缘、珍爱网、MarryU等网络婚恋App发现,用户经过大数据快速推荐,基本上可以筛选出可供选择的意向人士,同时也可以通过同城定位、滑动卡片、视频直播、红娘牵线、小组交流等功能进行浏览,寻找相对匹配的相亲对象。
其中,在一场世纪佳缘直播间中,可以看到随机配对的相亲用户在红娘的牵线下进行连麦交流,聊天过程中,屏幕上方显示观看人数,底下围观者可以实时沟通与送礼互动,也能申请连麦接入,与一般的社交直播软件无差。
不过,相比以往传统的线上婚恋交友更多维持在熟人推荐的范畴内,网络婚恋如大海捞针般寻找“真爱”,成本却越来越高。
许多婚恋交友平台的会员筛选服务,也充满层层付费“套路”。时代周报记者注册使用多款网络婚恋app发现,查看用户聊天消息、解锁匹配用户、更多搜索机会等服务都需要充值,并且众多交友权利均“价高者得”。
在许多婚恋App上面,想要匹配到更多的优质异性,或者更进一步的私下聊天,基本都要花费50—500元不等,如果想要人工的专业红娘牵线,以次数计费,价格能到5000元以上。
“还有一些私人订制套餐、结婚保的服务,价格直接上万元。”一位使用过类似网络婚恋App的相亲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现在的线下服务与10年前的婚介服务本质并没有太大区别,费用却大幅增长,”徐力认为,一味追求营收增长并不能掩盖行业长期的问题,很多青年在游戏、甚至在生活点评软件上都能找到伴侣。只有真正的产品创新,用户体验的改善,才能有行业的长期发展。
依靠昂贵的会员充值服务就能盈利吗?网络婚恋App似乎未必能真正吸引消费者更多真金白银的投入。
艾瑞咨询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网络婚恋交友付费用户占比较高,有78.7%的用户使用过线上付费服务,但人均消费金额为245.9元。此外,从用户月度付费金额分布看,用户在100~200元的付费占比最高为25.5%。
虽然婚恋交友网站设置有高达几万元的顶级会员服务,但更多消费者还是停留在基础服务体验中。
“因为交了钱也并非高枕无忧,很大程度上还是找不到对象,不如就用来聊一聊天。”上述相亲人士说道。
2.“云相亲”乱象依旧
易观分析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网络婚恋领域投融资数量明显减少。2016~2019年,年融资数量从10起减少至8起;截至2020年上半年,网络婚恋领域仅有2起融资事件。
与此同时,如映客、陌陌、探探等社交平台相继切入婚恋社交分化用户流量,婚恋交友APP的用户触达已逐渐触及瓶颈。
映客、虎牙利用直播互动优势分别上线“对缘”和“伊起”;陌陌从陌生人社交切入,上线视频相亲交友应用“对对”,旗下探探通过上线“牵手恋爱”进入婚恋社交领域;腾讯也上线了“欢遇”和“轻缘”两款网络视频婚恋交友服务软件。婚恋交友与泛社交类领域交叉渗透,婚恋社交市场竞争加剧。
与此同时,各类网络婚恋平台出现审核缺失下的虚假宣传、多种“套路”及“杀猪盘”骗局。其中,“杀猪盘”的主要目标是有真实相亲意愿的对象,通过营造恋爱交友骗局,一步步套取信任,从而骗取大额钱财。
在徐力看来,婚恋交友平台盈利产品的本质是利用信息不对称,贩卖的是用户信息。
微商潜伏、人设骗局、投资陷阱……面对网络婚恋平台的乱象,郭宇轩认为,还是要不断提高平台准入门槛,加强平台对于申请人的资质审核与信息真实性的检验,同时,利用大数据,在确保隐私前提下增强男女双方信息透明度。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云相亲’应依法而为,规范、约束、治理,净化婚介市场环境,需要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2月9日,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博告诉时代周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