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情感导师骗局:我的9999元教训与反思叶羊包彩

视觉中国供图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情感困扰,尤其是在人际关系破裂的时候,面对失去的痛苦,让很多人感到无助。28岁的叶羊,经历了与男友的分手,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她踏上了一条意外的旅程,花费了高达24699元的“情感咨询”,却最终只得到了失望和经济损失。

叶羊的故事并不是孤例。她在网上的情感社群中,目睹了各种声称能够解决情感问题的博主和导师,最终选择了一位自称心理学专家的“情感导师”。在几次沟通后,她被劝说不断升级服务,且每次都需支付中间费用,从最初的99元,到5800元,再到最终的24699元。每一次,叶羊都抱着希望,认为下一步就能与前男友复合。但结果却是越来越远,最终她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得到的只是虚无与金钱上的损失。

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情况。另一位受害者包彩,经历了类似的骗局,在购买了仅有60到90分钟的一次性咨询后,被要求再支付2980元以获取深入指导。网络上的这种骗局,开始时似乎是简单的情感辅导,没想到却演变成了“情感勒索”。

有人说,情感咨询机构的运作方式符合了“围猎”的逻辑。其通过各种社交平台吸引情感困扰者主动联系,或是在困扰者主动求助后,施以一网打尽的模式。记者调查发现,这种现象在如今的社交网络和直播平台上屡见不鲜,许多情感机构甚至雇佣员工主动出击,以吸引更多心理脆弱的用户。像冥婚、塔罗占卜等不正规的服务,甚至在论坛上也打上了收费的标签,以高价吸引人们的好奇与需求。

令人忧虑的是,情感导师们对客户的打压和控制,让无数人陷入情感咨询的泥沼中。不少人因为在情感关系中的虚弱感而自愿走进这个圈子,他们愿意花钱寻求心理上的安慰,殊不知“情感导师”们在利用其脆弱的情绪对其进行二次伤害。叶羊表示,她在体验的过程中,反复被告知自己的沟通方式有误,甚至一度怀疑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更为关键的是,当受害者意识到被骗时,他们往往无法获得必要的法律维权。在与“导师”对质后,叶羊试图要求退款,却遭遇了合同的坚冰。“服务已经开始,无法退款。”类似的套路潜藏在这些性质模糊的情感咨询合同条款中,最终让她的努力如泥牛入海。此外,律师郑倩指出,许多情感咨询合同本身存在法律问题,消费者若能认真对待和理解这些细节,才能更好维护自己的权益。

如今,情感咨询的乱象越演越烈,成为需要引起社会以及个人警惕的重要问题。对此,心理咨询师刘婷建议大家,面对情感问题时要理性对待,尽量通过专业的心理学书籍或课程来提升自我能力,而不是依赖虚无缥缈的“情感导师”。相较于将感情的未来寄托于不确定的他人,我们更应深入了解自己,接受自身的失落和变化。

经历了这些,叶羊告别了“情感导师”的世界,决定给自己一个重新认识和反思的机会。她加入了支持小组,与同样经历的朋友交流,学会用积极的方式面对生活中的重大变化。包彩也在准备通过法律途径讨回自己的权益,避免未来更多人再步入这条误区。

THE END
1.“情感导师”设骗局眼下,网上出现一种新骗局:“情感导师”发帖称,可以帮人解决如恋人分手复合等感情问题,并展示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合格证书等资料,引诱用户上钩签合同、交费。用户情感问题没有解决要求退钱时,“情感导师”就以用户听课时长不足等借口拒绝。实际上,从2017年起,我国人社部已取消了心理咨询师的相关资格认证,目前尚不存在http://sjb1.ywcity.cn/content/202412/20/content_514758.html
2.情感导师属于诈骗吗情感导师本身并不必然属于诈骗。情感导师是为人们提供情感方面指导和支持的专业人士,他们通过合理的方式帮助他人处理情感问题、提升情感认知等。然而,如果情感导师以虚假承诺、骗取钱财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手段诱导他人付费,那么就可能构成诈骗行为。例如,声称能快速让他人获得爱情、治愈情感创伤但实际上并未提供https://m.66law.cn/v/wenda/4169831.aspx
3.花3000元就能挽回感情?#警惕网络情感导来自打工人向钱看#警惕网络情感导师骗局#】#情感导师或无专业资质# 社交与短视频平台上,情感咨询相关内容颇受关注,寻求情感咨询服务的人不在少数。但是,此类服务也存在诱导高额付费、资质不明、暗设“霸王条款”等诸多问题,情感咨询服务需求者购买时应谨慎。在情感咨询师为崔文提供的挽回关系课程资料里,有这样一些内容:有爱的能力,https://weibo.com/6268956248/OEEvesrq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