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市六成以上心理障碍患者是“妈妈”
累、难、苦,妈妈的压力你知道吗
关爱母亲的心理健康,理解和包容才是给她最好的爱
图片为网络资料片
市民杨女士说:“在梳理和妈妈的100个回忆时,我突然发现我没过几‘关’就做不下去了,因为还没有共同经历过那么多,妈妈就不在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记者没有再问下去。人们常说,最柔软的,也最坚强,这说的就是妈妈吧在刚刚过去的母亲节里,我们不想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这一刻,我们只想听听她们的心声,只想知道她们累不累,只想替她们分担一下压力和郁闷,只希望,妈妈的每一天都是母亲节。
妈妈的累你知道吗
钱是妈妈花活是妈妈干
今年36岁的穆女士是一名宝妈,就在前几天,她去一家商超买东西时,遇到了“扎心”的事儿。
有媒体做过调查,一个家庭中大部分的钱都是妈妈花出去的。
不论是给孩子还是隔代人,或是伴侣,妈妈们总是毫不吝惜钱包,轮到自己买东西,却总是有那么多理由劝自己“以后再说”。
妈妈的难你知道吗
裹挟在工作家庭之间的“超人”
这世界上如果有“超人”,那么一定是妈妈。
嘉瑜(化名)是一家事业单位的员工,不上不下的年纪,不上不下的职位,让她颇为尴尬。每天早上起来,顾不上看看眼角有没有新添皱纹,嘉瑜就得趁着老公和孩子没起床,把饭做好,等把家里都收拾好,饭已经凉了……
妈妈心里的苦你知道吗
60%以上心理障碍患者是妈妈
大庆市第三医院中医心理单元负责人孟辉,在采访中告诉记者,每年门诊就诊量中,心理障碍患者中,“妈妈”大约占总数的60%-70%。
医生经过梳理发现,其中,三类妈妈,更容易产生压力。
●刚刚“晋升”的宝妈
睡眠节律的紊乱。
刚出生的宝宝一般晚上都需要喝夜奶,而最辛苦的妈妈就需要根据宝宝的需要调整她的生物节律,长时期的母乳喂养导致睡眠紊乱,睡眠不足完全可以使宝妈产生焦虑的情绪。
形体上的变化。
经济压力的增加。
宝宝出生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巨大的消费压力,诸如奶粉、尿不湿、婴儿用品、玩具、早教等。
夫妻感情的慢慢变化,或是压垮一个年轻妈妈的最后“稻草”。
而且,因为产后身体的虚弱,性生活也受到影响,往往直接影响夫妻之间的沟通交流。
家庭关系的变化。
宝宝的出生,往往需要调动小夫妻身边的资源来照看这个孩子,而双方的父母是最受欢迎的。两个家庭的生活模式完全不同,彼此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各不一样,家庭的内部矛盾就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
工作的压力。
随着6个月的产假结束,宝妈要面对工作,而此时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双重的压力会使宝妈产生一定的情绪反应。如果没有照料者照顾宝宝,对于宝妈更是一个艰难的问题。
●中年时期的妈妈
来自于职场压力。此时期的女性,正是事业上升期,这个时期的工作压力,人际关系,职称晋升,岗位调整等都要自己去面对,适应,选择。
来自于子女的压力。随着子女的长大,就要面临教育问题。当今的社会,教育多元化,从小就学各种特长,所以此时期,妈妈们不仅要应对职场工作、家务工作,还要面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之后的工作问题、婚恋问题,哪个问题解决不好,都会使这个时期的妈妈们产生不良的情绪。
●老年时期的妈妈
疾病的出现。身体功能的下降,疾病的接踵而来,对死亡的恐惧也油然而生。虽然明白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当身体真的出现不良信号时,真的会恐慌。由此也会产生拒绝就医、拒绝诊疗、拒绝去医院的情况。
家庭成员的变化。子女长大了,母亲老了,子女结婚了,母亲孤单了。随着子女的结婚离家,母亲变得更加孤独。如果遇到丧偶,子女夭折、空巢这样的情况,她们过得会更加辛苦,心灵上要承受的压力会更多。
抚慰妈妈的心
最好的礼物是理解和陪伴
妈妈也有脆弱和无助,更有她的软肋和不安。理解、包容、陪伴妈妈,或许胜过任何形式的表达。
孟辉建议说,任何时期的女性都有这个时期女性的心理特点,如果遇到应急事件,不良应对方式,都会出现心理问题。而大众对这个时期女性出现的心理问题不理解,多认为是矫情。多数家庭或者配偶也忽视此现象。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就医,到正规的医院就诊,必要时向专业的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另外,很多人拒绝就医也是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所以到处寻找偏方,到处拜“名医”。最后不仅耽误时机,而且经济上受损。正确的做法是到正规医院,遵从专业医生的指导,及时找到发病原因,才能打开心结,重获幸福。
而记者也从大庆市妇女联合会获悉,妇联有线上的“健康持家、魅力女性公益讲堂”,内容涉及形体礼仪、瑜伽茶艺、育儿养生等,妈妈们可以利用闲暇之余放松心情,关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