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男婚女嫁,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寻觅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爱人,困扰着很多都市男女。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身为“月下老人”的本市不少婚介机构,并没有被广大市民所认可、接受,“婚托”、“虚假宣传”甚至成了部分婚介机构的代名词。缺乏有效监管的婚介市场,让众多征婚者望而却步。
征婚遇到“洋婚托”?
今年51岁的赵女士,在本市一家机关工作。去年10月,她经过朋友介绍来到心怡婚介和平店。“婚介所的经理能力很强,自称甚至给市领导介绍过对象。她跟我打包票,说心怡是本市最大的婚介所,我能很快找到一个好男人。”她对婚介所的人说,想尝试一种新的环境,最好找一个外省市的。“婚介所的人说,不如干脆找个老外。绝大多数外国人更传统,更有责任感。他们有洋房、别墅,有的家里还有游泳池。嫁到国外,拿到绿卡后……”心怡婚介所说长期做涉外婚介,有很多单身外国人的信息,还与外国的社交网站、新闻媒体有联系。很多老外喜欢中国女人,认为善良,有东方美。在心怡婚介“红娘”的劝说下,赵女士充满了期待。心怡婚介的人提出要4万元的服务费,赵女士决定“赌”一把。
“交完钱后,红娘说要想交往成功,首先要注重仪表,要学会化妆,包装自己。”按照婚介所的要求,赵女士到美容院按摩、护肤、美甲、烫发……光这些,就花了4千多元。婚介所说还要拍照片公布到网站上,特意带赵女士去北京,拍了写真。一切齐备之后,去年12月开始,婚介所开始给赵女士介绍老外。
“第一个见的,说是德国化学教授,在气象台路外滩风尚见面。婚介所派来一个翻译,但基本就是干坐着,没有做什么事儿。我以前接触过英语,但并不是很好,仅能做一点简单对话,特意拿了个‘快译通’,两个人做简单交流。”赵女士说,这个“教授”很随意,衣帽不整,心不在焉。“他说我很漂亮,很有气质,话虽然冠冕堂皇,但看得出是在敷衍我。我开始怀疑他的身份,希望看一下护照什么的,但对方说侵犯隐私。我问他在国内的具体单位、联系方式,他也都说是隐私。”赵女士说,这次见面也就半个小时,她感觉像是遇到婚托。但是,心怡婚介说没关系,可以再给她找,保证成功。后来,果然又介绍了一个,说是中国民航大学的美国人。赵女士说,这个老外形象更差,胡子拉碴,见面时脸都没洗。“老外来去匆匆,我说东他说西,交谈半个小时,根本没有几句对话。他一会儿要洋酒,一会儿要比萨,连吃带喝,却根本不谈感情。”
赵女士把她的不满告诉了婚介所。“没想到,对方说你不就是想出国吗?给你找个名义弄出去,不就得了?我明白,她的意思就是搞个假结婚,然后‘黑’在那里。同时还要我再交费用。”赵女士要求对方提供刊登她信息的外国网站名称和报纸,但对方拒不提供。这时,她确信上当。
“后来我才听说国内的婚介所根本不能介绍跨国婚姻,我便把心怡婚介起诉到了法院。”赵女士说,法院判决婚介所败诉,退还她4万多元介绍费,但是,查封后才知账户里根本没钱。“我拿到的只是一纸空文。这样的经历,让我已经受伤的感情,再次遭受重创……”
记者探访违规婚介
为核实情况,记者亲自来到位于南开区的心怡婚介所。得知记者想找一个外籍女子,接待的王老师立刻表示刚好有一个条件不错的人选。“她就是咱天津人,但已经是澳大利亚国籍。她爸妈在国内有生意,在澳大利亚也有业务。你看,这有一张照片,人长得很漂亮。”攀谈中,王老师说,他们多年做涉外婚姻,成功率很高,如果记者想要找个纯老外,现在也有人选,是纯正的美国人,不过,正在医科大学读书,要事先跟她商量一下。而且,婚介所跟外国网站有联系,外国女子看到资料后,会与记者联系。王老师说记者条件不错,该所可以给个最优惠的服务费用——5000元。
近日,自称心怡婚介负责人“朋友”的徐某,代表心怡婚介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徐某称,法院已经对赵女士的案子做了判决,但是,涉案的婚介所已经注销,账户里也没有任何资产。“据我所知,尽管很多婚介所对外都叫‘心怡’,但其实各自都是法人单位,法定代表人也都不同,各自运作,各自承担责任。”徐某说,该婚介所只是将赵女士的资料提供给了国外的交友网站,并对赵女士提供翻译服务。
记者希望徐某提供国外的征友网站,但他称自己不负责具体业务,不知道。记者希望从“具体负责业务的人”处获得信息,也遭到拒绝。记者希望徐某提供这些老外的联系方式,以证实不是“婚托”。徐某则称,赵女士见面的那两个老外,都是从交友网站上看到信息,自己特意从国外飞过来见面的,婚介所没有联系方法。
婚介所违规乱象
韩女士承认网上的这个帖子确实存在,但是称她目前仍然是该协会的合法会长。“这是我们内部的问题。我下大力度推动改革,规范婚介所的经营,影响了部分人的财路,招致了他们的不满……”但是,韩女士拒绝提供这些人的联系方式。记者通过查询章程,发现该婚介协会的监管部门为天津市社团管理局,为此,向该局进行咨询。该局行政许可大厅工作人员查询后告知,该协会的负责人仍为韩女士,没有变更,他也不清楚该协会内部的纠纷。
不过,记者获悉,上述措施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相反,本市众多婚介机构仍然是一盘散沙,很多机构热衷于违规经营,恶性竞争。据一名业内人士透露,心怡婚介出现的问题,并不是个例,而是部分违规婚介的缩影。除违规开展涉外婚介外,“婚托”已成为婚介行业挥之不去的“阴云”。“婚托”的简历都是“包装”过的,这些人履历诱人,相貌姣好,披上会员外衣与应征者见面。“婚托”没有保底工资,只有见面提成。婚介所利用“婚托”与应征者见面,赚取见面费,私下和“婚托”分成。据称,很多黑婚介根本没有任何手续,随便租个屋子就开业,出了问题后便关门走人。“婚介所的红娘,很多姓氏都是编造的……”
记者手记
坏的声名狼藉好的成功上市
婚恋交友中介机构,前景无限。首先,市民的择偶观在悄然改变,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朋友介绍,更多的人希望打破原有的小圈子,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结交新人。其次,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浮躁的生活态度,也使得离婚率激增,有资料显示,我国离婚率连续7年递增,今年一季度较同比猛增17.1%。
“佳缘网”、“百合网”类的婚恋交友网站,已纷纷成功上市,取得巨大成功。传统形式的婚介所,既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办公场所,又有专业红娘提供服务,本应更具行业优势,但在部分征婚者的心目中却是“声名狼藉”。据了解,本市形成规模的婚介机构并不多见,靠违规经营赚钱的,多数也仅能收获些蝇头小利,难有丰厚回报。
究其原因,部分婚介所目光短浅、见利忘义,影响了市场的整体发展。违规经营,或许能赚到一时的利益,但无异于饮鸩止渴,自毁长城。作为行业自律组织的婚介协会,“会长”和众多会员单位却陷入口水战,热衷于内耗。痛定思痛,令人扼腕。
希望各个婚介机构,能以征婚者的权益为重,能以行业长远发展为重。理性地研究市场,针对征婚者的诉求,提供优质、贴心的服务。也希望婚介协会的成员单位,摒弃前嫌,制定科学、合理的行业规则,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共谋发展。只有在赢得征婚者的信赖,彻底摒弃“婚托”、“虚假宣传”等违规经营,婚介机构才能迎来光辉、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