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记|把握物流发展“新风口”再掀物流发展“新热潮”
6月20日,蓬勃发展的遂宁迎来一场高品质盛会——第六届中国(四川)国际物流博览会。
国内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和枢纽承载城市代表,国内外物流专家、物流龙头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开启头脑风暴、碰撞智慧火花,促进物流产业深度交流合作和创新发展。
第六届中国(四川)国际物流博览会展馆现场。全媒体记者刘昌松摄
专家论道
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产业
6月20日一早,国内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和枢纽承载城市代表,国内外物流专家、物流龙头企业代表等齐聚遂宁国际会展中心,开展产业前沿思维碰撞,努力作答时代之问。
一个个闪光的金点子不断涌现。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围绕“‘两化’转型促进物流高质量发展”进行主题演讲。他认为,物流高质量发展要促进物流信息技术和物流业务、物流企业深度融合。要改善物流企业“两化”转型的营商环境,实现共享共用,并加强物流企业和物流行业在“两化”转型中的合规管理。
当前,遂宁正聚焦聚力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做客遂宁的专家热心为东道主“把脉开方”。
“遂宁在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上与成都、重庆竞争是争不过的,应该主动对接成都、重庆做好配套服务。”北京工商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何明珂认为,遂宁要避免与成都、重庆进行同质化竞争,可以利用自身区位优势,为重庆和成都进行配套服务。
与会企业纷纷表示,此次大会开阔了眼界,与各方有了很多思想上的碰撞,吸收了很多新知识,特别是行业领域的前沿知识,有利于企业发展。与会人员认真思考、深入交流,凝聚起促进现代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共识。
物博会当“红娘”
物流企业来“相亲”
场内,专家论道;场外,参会企业借助物博会平台觅“姻缘”。本次物博会设企业特装展位12个、标准展位36个,遂宁馆、农机展馆主题展馆2个,吸引了四川港投云港科技、蜀道物流集团、成都港投、宜宾港、顺丰速运、陆海新通道运营重庆有限公司、柳州汽车等省内外47家企业参展。
“希望通过参展推广宜宾港,寻求更多合作机会。”宜宾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宇锌介绍,宜宾港每年吞吐量大概在10万标箱,国际国内航线每周12班以上,川渝沪快线12天可到上海,全球内外贸集装箱直达宜宾港,进出口货物直接通关。
展会现场,东风柳汽商用车销售公司带来的新能源车备受瞩目。
“这是一款新能源车型,自重非常轻,能耗非常低。”东风柳汽商用车销售公司四川经理部总经理刘锦清说,东风柳汽深处广西,此次参会目的是借助物博会平台对产品进行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
物博会遂宁馆展示了遂宁物流发展历程、重大物流项目等内容。作为遂宁重大物流项目,遂宁智慧冷链(产业)园区的多组展板吸引了与会嘉宾驻足观看。
“遂宁智慧冷链(产业)园分为物流仓储、交易区,是目前西南地区唯一的节点项目。”供销冷链物流(遂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沙吉宁介绍,园区一期3万多平方米已经建成,二期2万多平方米正在建设,建成后将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城乡配送、全国冷链冻品互联互通。
本次物博会还特设对外合作馆,吸引了大湾区国际物流供应链行业联合会、香港品质保证局、全球通航运物流有限公司、香港优选等粤港澳大湾区4家企业参展。
“现代物流产业蓄势腾飞正当时!”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坚定发展信心,在遂宁共寻商机、共谋合作,推动现代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
专家观点:
“两化”转型促进物流高质量发展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
现代物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高度集成并融合运输、仓储、搬运、配送等服务功能,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支撑。
服务国家物流枢纽构建中储数字体系
中国物资储运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房永斌
物流枢纽高质量发展,可以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和就业增长,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服务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中国储运集团着眼现代流通体系现状,提出五大业务集群、四大支撑平台、三大重点工程战略,以数字建设为核心,助力国家物流高质量发展。
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植入数据数字基因,打造一体化数字平台,全面整合内部信息系统,强化全流程数据贯通,加快全价值链业务协同。同时,要加快商贸、物流、供应链等业务业态的数字化转型,培育数字供应链服务产业链的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平台与仓储设施协同运营,引导各类要素向物流枢纽集聚。要建设数据标准接口,打通数据壁垒,形成平台间的高效协同,构建贯穿产业链、供应链全链条服务的技术指令,实现场景丰富化、服务普适化、流程柔性化、管理精细化。通过数字化战略,形成以大众商品流通综合服务为主体、业务网络为依托相互促进的发展路径。
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与运营:供应链整合的战略路径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何明珂
国家发展战略提出,到2025年建设200多个国家物流枢纽。建立国家物流枢纽将有效整合存量物流基础设施资源,补齐物流基础设施短板,发挥干线物流通道效能,深化国内国际物流体系联动协同。
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需明确自身定位、重点打造方向以及发展规划,用独树一帜的特色融入国家物流网络。在运营过程中,要建立园区“主心骨”,以一个集成商带动园区入驻企业良性运转,吸引供应链各环节企业入驻,构建完整循环。
发挥国家物流枢纽作用,应建立切实可行的国家物流枢纽考评和促进体系,从前期布局、建设、运营、评估、改善五方面入手,建立优质供应链生态,打造一流的基础设施、入驻企业、运维体系、营商环境、运营绩效和网络节点。
物流行业从业者要具备供应链管理思维,从“整合+优化”“专业化+一体化”“平台化+生态化”“弹性+韧性”四个方面入手,完善思维认知,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同时,应从明确最终产品、明确所属企业、明确上下游、画供应链圈等14个方面细化各环节核心内容,推动国家物流枢纽向低成本、高效率、专业化、一体化、智慧化方向发展。
(全媒体记者范晶郑威实习记者李嘉周阿松)
“一把手”带领团队“赚外快”,四川一落马干部出镜忏悔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农村公路发展》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