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这些系统化部署,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深化媒体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焕新顶层设计
全媒体+一体化建平台,重塑传播格局
近年来,江西广播电视台(集团)按照全媒体、一体化发展理念,用"思想+艺术+技术+平台"的融合创新方式,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
建平台推动融合传播
全台新媒体以今视频平台建设为核心,推出了一系列深刻而全面的改革措施,形成全台媒体转型与融合发展的强大合力,实现了“小屏传播反超大屏传播”。
用技术驱动平台发展
顺应媒体传播的新趋势,今视频坚定技术引领和产品思维,将人工智能研发与AI应用作为关键突破口,通过自组团队、自研产品和自创平台,实现了平台技术的完全自主可控和按需定制开发,打造了一支超50人的专业技术研发团队。
为人才开设绿色通道
为人才开设绿色通道将机制创新和人才培育作为改革的核心,打造柔性组织、实行揭榜挂帅机制,加速项目推进和人员流动,为年轻人才提供广阔的舞台和成长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台里陆续从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大厂引入了一批互联网专业人才,并通过这批人才为我们培养了一批懂产品、懂运营、懂技术、懂产业的复合型人才。
以奖励激活内生动力
为鼓励做大做强今视频客户端,江西广电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今视频APP的若干措施》,并相继设立了今视频APP“日活”奖励制度和“长天新闻”绩效及爆款奖励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全台各生产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焕新传播体系
主流思想+数字平台,引领舆论潮流
数字化改变了传统媒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平台是思想的载体。江西广电通过今视频在互联网端全面推进"主题唱响工程",紧扣时代脉搏,围绕中心大局,强化大屏小屏、内宣外宣网宣的同频共振,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
全媒融合
打造新媒体品牌
通过在全台(集团)各内容生产单位抽调新闻骨干,组建长天新闻专班,重磅打造“长天新闻”品牌,迅速形成了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新闻队伍。长天新闻的长天二字,取自《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秉承“全球视野、中国视角、江西特色”的理念,以“精策划、重影响、强管理”的融媒报道机制,突出“短、新、微、快”内容特色,以快速响应机制实现全国热点追踪和深度报道。今年以来,今视频长天新闻被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表扬56次,38次上榜联盟Top10,13次跻身榜单前三,24次被全国推送。
公益直播
暖心行动持续登上热榜
全媒行动
跨越山海传播红色文化
近年来,江西广电打造红色文化创作传播高地,陆续推出了《跨越时空的回信》《跨越90年的“重逢”》《闪亮的坐标》《大道薪火》《从瑞金出发》《邓小平小道》等一批红色文化品牌节目和内容IP,形成了红色文化品牌矩阵。
服务发展
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
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江西广电积极探索“广电+政务”的社会治理新路径,搭建“赣问”网络问政平台,为群众提供便捷的问政渠道;通过“洪城义警”“职教天地”“网安小卫士”等小程序、社区平台、答题活动,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工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媒体力量。
坚守初心
治理IPTV操作复杂问题
2023年,在IPTV操作复杂和“套娃”收费专项治理工作中,江西广电积极响应国家广电总局的部署要求,成功实现了江西全省650万可升级IPTV用户一键开机进电视直播频道。这一成果不仅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电视难、看电视烦”的问题,也成为了全国首个完成该阶段任务的省份,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表扬。
焕新产品形态
大众艺术+创新平台,打造数字家园
数字是冰冷的,家园是温暖的,用户参与是媒体融合的核心。江西广电以今视频新媒体平台为核心驱动,不断寻求节目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以艺术为引领,平台为载体,建设江西人的网上数字家园。
借助AIGC、SVG技术创新节目形态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今视频借助AIGC技术创作推出了《春天花正开》MV。该节目以生动的画面和感人的旋律,呈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曾到访过的神山村、潭头村、石门村的和美新画卷。该作品被广电总局新媒体联盟全国推送,全网阅读量累计达到8000万次。
此外,今视频长天新闻还推出了《沿着长江遇见“她”:解码千年文脉》《致敬长江——2024谷雨诗会》等节目,让观众通过新技术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探索"三微一体"创新微短剧创作模式
在微短剧领域,江西广电开启“繁星计划”大胆尝试。国庆期间,该台打造的微短剧《80年代婚姻保卫战》火热上线,同时推出的还有短剧衍生微综艺《初次乡遇·德安篇》以及微纪录片《剧说很好看》。这是江西广电首次尝试将微短剧、微综艺、微纪录片融合推出的创新作品,这种“三微一体”的创作模式,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背后的故事和制作过程,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拓展“数字家园”在地服务体系
区别于头条、抖音等商业平台,今视频强化本地属性、在地服务,打造独特的用户连接生态。通过创新性地融合线上社区与线下活动,今视频构建了一个包含100余个智趣社区的庞大生态。这些社区涵盖了青少年教育、相亲交友、情感咨询、网络问政及节目互动等多个垂直领域,成为“江西人聊江西事”的“在线客厅”。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年轻用户推出的相亲交友社区,精准满足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已经实现盈利。同时,紧跟文化演出市场繁荣发展的趋势,今视频开设“江西有好戏”品牌专栏,发放惠民演出票,记录并讲好文化传承发展的新时代故事。
创新“5+N”多元化增长新生态
焕新技术底座
自研技术+应用平台,构建服务生态
媒体融合带来了无限的创意可能,而技术底座的筑牢则是关键中的关键。今视频一手抓平台建设,一手抓自研技术,正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时代。
技术底座的筑牢
获得多项国家级技术创新大奖
今视频人工智能实验室汇集了从百度、腾讯、芒果TV等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回赣”的专业技术人才,具备媒体技术创新的深厚实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今视频业务中的全场景应用,驱动网络视听领域的业态创新。
近两年,今视频人工智能实验室在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国际大数据竞赛、科技精英赛等大赛上获得17项技术创新大奖,累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计算机软著60余项。
自研产品的市场化应用
B端与C端的双重发力
在产品研发方面,今视频人工智能实验室坚持以产品化、市场化研发为导向,同时在B端和C端两个市场发力。B端产品以满足广电业务需求为核心,研发出既实用又受市场欢迎的科技产品;C端产品则依托今视频的IP资源和主流媒体属性,打造深度垂直产品,力求在单点上实现突破。
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底层算法,今视频成功地孵化出了多种类型的应用产品,包括智能媒资应用“问象”、诗词文旅智能体“问月”、智能语音平台“问音”、智能审核平台“问鉴”等“AI四问”系列产品。这些产品的推出,不仅构建了融媒技术服务生态圈,还推动了今视频在媒体融合领域的深入发展。
智能媒资应用平台“问象”的突破与成果
“问象”作为今视频开发的智能媒资应用平台,具备自动打标签、自主理解画面内容等能力,为视频制作和编辑工作带来了智能化转型。该平台在2023年获得了江西省委宣传部文化产业补助基金,并入选了国家2024年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与应用案例推荐名单。
目前,“问象”平台已经按照国家信创要求完成了国产化适配,与外省融媒科技公司及教育机构的合作交易已经达成,实现了市场的转化。
诗词文旅智能体
“问月”的创新与教育价值
另外,针对中小学生用户,今视频开发了“问月”小程序。在这里,学生们可以与李白、苏轼等历史人物互动交流,冲关集卡、游历山河,从而爱上语文、爱上诗词、爱上传统文化,为学生们打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诗词世界。
“问月”以小程序方式呈现,可以分发到各种APP平台应用。目前,今视频正在与教育管理机构进行洽谈,计划将该AI教育类产品提供给智慧教育平台。这不仅有助于推广中华传统文化,还将为智慧教育平台注入新的活力。
尾声
在这个充满创意与变革的时代,我们共同见证了媒体行业从传统到现代的华丽转身。然而,媒体融合是一场深刻的变革,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在未来的日子里,江西广电将继续以平台建设为核心,持续推动正能量澎湃大流量,为构建更加繁荣、健康、向上的媒体生态贡献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