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食品安全记心间,认识拒绝“槽头肉”
在2024年3·15晚会中,中央广播电视台曝光了安徽省阜阳市一些食品企业生产的梅菜扣肉预制菜存在使用“槽头肉”,而且不清除淋巴、腺体的问题。
槽头肉是指猪头与躯干连接部位的颈脖肉,槽头肉上淋巴较多,在日常生活中也被老百姓称为淋巴肉。由于甲状腺含有大量甲状腺激素,食用后会产生中毒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236-2019)畜禽屠宰操作规程生猪》要求,对屠宰后的猪必须进行“整修”:整修可视病变淋巴结,摘除肾上腺和残留甲状腺等。
日常生活当中,煮肉时温度最高也只有100摄氏度。在100摄氏度的高温下,要想杀死所有细菌、病毒是不可能的。未经彻底整修的槽头肉即便经过高温加工后,或多或少还会有些细菌和病毒存在,这其中有少数病毒是人体无法免疫掉的,如果人们经常食用,会受到慢性感染。
因此,广大消费者在购买生猪肉、预制菜或其他猪肉食品时,应把食品安全放到第一位,对异常低价猪肉类商品保留一份小心,做到谨慎购买。
三、身体保健要科学,咨询医师更靠谱
这两年市场上出现了一款名字叫听花的白酒,最高5万多一瓶,虽然价格昂贵,但依然受到一些消费者追捧。
究其原因,在于销售人员一直大肆宣传听花酒有提升免疫力、抗癌症肿瘤、促进肝细胞再生、提高睡眠质量、治疗焦虑、改善男性勃起功能、让女性回春等一系列神奇功效,并声称听花酒申请的国际专利已经被公布。
然而经央视3·15栏目记者调查发现,申请的专利被公布并不代表已经取得了专利,能不能通过申请还是未知数。同时,听花酒专利中提到调节性功能、保护心脑血管系统、促进肝细胞再生、抗肿瘤、提高免疫力以及睡眠质量的“高科技”凉味剂竟是常见薄荷提取物,根本不能达到商家宣传的效果。
四、婚恋平台套路深,树立正确婚恋观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珍爱网、世纪佳缘、恋爱课等婚恋网络平台的套路陷阱。这些婚恋网将客户当做“猎物”,用捕猎逻辑,通过塑造虚拟人物抛“诱饵”、摸清经济实力筛客户、制造焦虑情绪路堵死等步骤,诱导消费者进行充值消费。
不仅如此,这些婚恋网站对会员的资料审核也极其不负责任,对一些信息缺少必要的调查核实。
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一是要结合自身实际,理性、客观看待恋爱婚姻,别被“红娘”的话术欺骗,盲目拔高择偶要求,也不要被其人为制造的婚姻焦虑所左右,因恐惧而冲动消费;二是切勿轻信婚恋平台工作人员所宣称的内容,要把口头承诺详细写入合同,以便出现消费纠纷时,作为证据依法维权;三是要仔细阅读合同内容,尤其要注意服务标准、有关费用、合同解除情形等重要条款。
五、问题车辆维权难,全面了解免“糟心”
宝马汽车2023年在很多汽车论坛的帖子里大量出现一个词叫做“异响”。不少购买宝马530Li型号轿车的车主抱怨其刚买的新车开了不久,汽车传动轴就会发出怪异的响声,将车辆开到汽车4S店进行检修后,4S店在不承认车辆有质量问题的情况下,却又给出更换车辆传动轴,并给予车主2000元代金券作为补偿的问题解决方案。
央视3·15栏目记者在二手车交易市场了解到,宝马530Li型号轿车存在传动轴异响在汽车圈已经人尽皆知。消费者不更换传动轴会影响使用和出售,但同意更换转动轴,车辆二手车价格将因此降低5到8千元。
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车辆前要根据车辆用途和预算,选择合适的品牌和车型,并多渠道咨询拟购车辆车型是否成熟,用户评价如何,重要核心配件是否存在明显缺陷等信息,尽量做到全面了解,以免买到问题车辆自己“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