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6月20日新媒体专电(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徐海涛鲁畅高博)对现今适婚年龄的单身男女来说,婚恋网站早已成为相亲交友的重要平台。记者调查发现,在“实名注册”的前提下,一些婚恋网站仍充斥不少虚假信息,且网站仍无法对“婚姻状况”等关键信息进行审核把关,隐藏不小的风险。
尽管多数网站上标明了“目前中国无完整渠道确保100%真实,请理性对待”的字样,但却无法阻止上亿人加入网络婚恋大军。根据《2015年中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报告》,截至2014年,世纪佳缘、珍爱网、百合网三大婚恋网注册人数超过2.8亿。
婚恋网站从业者透露,婚恋网站的盈利分为线上和线下两块。线上主要是邮件包月、信息增值服务,收费从几十到几百不等。线下以组织单身男女见面活动为主,收费至少是线上的十倍。
“其实你随便下一个普通的婚恋网站APP就会发现一分钟之内可能收到几十甚至上百封的信息或者邮件,引诱你去付费。”小刘坦言:“这样网站公司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得到你这部分利益后,你便‘自生自灭’了。”
受访专家认为,婚恋网站在免责条款中提及“婚姻状况无法核实”,一定程度上是出于提示义务的考虑。如果没有这一条款,会员一旦出现问题,那么企业就是没有尽到提示义务,但部分信息涉及多部门管理,网站缺少相应的能力去审核。
防止“错搭鹊桥”婚恋网站要查核会员信息
今年5月份,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牵头,联合公安部、工信部、民政部等有关部门进行了“婚恋网站严重违规失信”专项整治工作,先后关闭了128家严重失信的婚恋网站。然而在小刘看来,这并不妨碍一些违规网站卷土重来。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顾问邱宝昌认为,针对使用虚假信息注册的会员,婚恋网站应建立黑名单制度,并对这一名单内的会员信息进行共享,禁止其在行业内继续招摇。
据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法律专家表示,为了减少消费者由于使用婚恋网站而遭受的欺诈之苦,婚恋网站应该进一步健全会员信息的查核制度。与此同时,民政部门和婚姻登记机关应将公民的婚姻信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向网站提供。如果会员不允许网站去婚姻登记部门查询自己的资料,网站就应该谢绝这些会员参加。
邱宝昌还指出,在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和对违规违法行为处罚力度的同时,青年男女也应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提高自身防范意识。“爱情的基础不是钱财和相貌,男女双方在对对方没有深入了解之前,不要贸然和对方有金钱上的往来,要自始至终具有防范意识,学习辨别婚恋网站中的各种骗术,时刻保持警惕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