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杀猪盘”背后的心理控制术并非只有“恋爱脑”才会遭遇“杀猪盘”

“我在华尔街那边有内幕消息,你可以跟着我们一起买。”听到一名网友这么说,王枚心动了,点开这名网友发来的投资网站,她陆续转入5万元、10万元、30万元、80万元……为了得到所谓充值奖励,王枚四处网贷,抵押房产,前前后后投入200万元左右。而当她试图提现时,却遭到平台拒绝,告知其交易量不足,需要继续充值,“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真的被骗了。”王枚说。

“杀猪盘”,通常是指诈骗分子利用网络交友,诱导受害人投资赌博的电信诈骗方式。近年来,国家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力度不断加大。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杀猪盘”交友诈骗从传统的婚恋网站渗透到社交媒体各个层面,AI换脸、换声技术的升级,更让此类诈骗变得更加隐蔽,亟须进一步加强精准防范,提高治理打击力度。

“杀猪盘”不止存在于相亲网站

之后,这名网友会时不时主动关心王枚的情况,得知王枚在当地人生地不熟,特别热情地解答她的问题,“他是我在这里认识的第一个人。我刚到的时候,对于打车、叫外卖这些事情都不太会,都是他在教我,这让我对他很信任。”王枚回忆道。

在一来一往的交流中,两人的感情逐渐升温。后来,这名网友向她表白,声称想与她一起生活。一个人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遇到了对自己关怀备至的人,王枚心生感动,很快两人确定了关系。

此后,这名网友隔三差五就会给王枚邮寄礼物,嘘寒问暖,尽管两人从未见过面,约定的见面日期也一次次推迟,她仍对他深信不疑,“他一直在给我描绘美好未来,看我喜欢海边,说要在海边买一套属于我们的房子。”王枚说。

在这名网友的游说下,王枚一次次“入金”,金额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最终发现提现不成,才猛然醒悟自己被骗了。

在各种社交平台上,类似故事不断上演。2022年7月,一名211女硕士遭遇“杀猪盘”,两周被骗138万元;2023年3月,上海一名老师深陷“杀猪盘”骗局被骗400万元,民警12次上门劝阻无果……

随后,B又以出差不方便为由,试图将记者引导到另一款国际社交软件上,并“贴心”地帮忙注册好了账号。

利用人性弱点设下连环圈套

研究发现,在社交平台“寻猪”阶段,诈骗分子善用“晕轮效应”和马斯洛需求理论巧立人设,满足受害者的安全感、被尊重感、归属感等需求;在“养猪”阶段,通过适当的“自我暴露”、构造社会相似性等手段加深信任;“杀猪”阶段,通过无意间透露“投资信息”来激发受害者的“猎奇心理”,并给受害者构建期待;在成功实施诈骗后,还会通过虚构紧急事件给受害人制造慌乱,利用“沉没成本效应”让其加大投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诈骗分子会通过AI换脸等手段模仿真实的人与环境,这为电信诈骗的识别和劝阻增加了难度。

作为心理专家,向静曾参与某地一项调研,研究电信诈骗劝阻机制与话术。通过研究民警上门劝阻的录像,她发现,当民警明确向受害人表示其正在遭遇诈骗时,大部分受害人起初并不承认,在他们眼中,诈骗犯并非陌生人,而是自己的“朋友”“爱人”,是来带他们“发家致富”的,不少受害人甚至会帮着诈骗犯一起哄骗民警。“骗子已经在心理上给他们打过‘预防针’了,告诉他们投资利润太高,在国内就是不合法的,警察肯定会找上门。”向静说。

如何破解“杀猪盘”的心理控制机制

被骗后,王枚一度生活在痛苦和自责中,和很多受害人一样,她没有办法接纳自己,甚至自我伤害。整整一个月,她每天只吃一顿饭。

在与群友沟通中她发现,有一些受害人深陷“杀猪盘”营造的虚幻“爱情”中无法自拔,明知对方是诈骗犯,依然选择与其保持联系,被一骗再骗,甚至还会拉身边的人入局。

上海女青年余欣就遇到了这种情况。去年,与她交往10年的闺蜜突然向她介绍了一款投资产品,说是投资新股会有返利,如果发展下线还有佣金。闺蜜是学金融的,出于对她的信任,余欣被闺蜜拉进投资群,一直被催促绑卡、投钱,感到事情不对,她半路退出了。几个月后,所谓的“资金盘”崩盘,群内所有投资人都“亏”了,金额从几万到二十几万元不等,闺蜜也被骗了35万多元。余欣这才知道,这款投资产品是闺蜜网恋了半个月的“男友”介绍的,“他们都没见过面,我不明白为什么能那么相信他?”

“一旦发现陷入‘杀猪盘’骗局,应立即报警,越早报警,追回损失的可能性越大。”向静说。

向静认为,一些劝阻人员在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上门直接指出受害者被骗的事实,这种单刀直入的方式往往难以见效。在尚未建立良好信任关系之前,受害人可能会感到被冒犯和贬低。

比如,可以使用“自我暴露”、构建社会相似性等方法与受害人共情,从而引导其说出受骗的细节。在倾听过程中,通过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受害人自行发现疑点。

面对诈骗手段和技术的全面“升级”,向静认为,需要不断创新反诈宣传形式和内容,无论诈骗形式如何变化,其背后的心理控制机制往往是相似的。她提出,今后可将向公众普及“杀猪盘”的心理控制机制作为反诈宣传的重点。

通过分析“杀猪盘”心理控制机制,她总结出一系列“反制”措施:对于个人来说,在“形象塑造期”,应对“糖衣炮弹”多些警惕,利用查图工具去鉴别照片等个人资料的真实性;在“信任加深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通过尽快制造见面机会来识别对方。对于民警来说,在“利益引诱期”,可以结合心理学知识,向受害人宣讲心理控制机制,帮助受害人打破对“甜蜜爱情”的幻想;在“推拉再害期”(通俗地说,就是受害者发现被骗后,诈骗分子利用他们的慌乱情绪,以帮忙解套等借口再次骗取他们的钱财,进行最后的“收割”——记者注)可引入专业心理咨询技术,引导受害人以“自我对话”的形式化解不良情绪,避免继续“投资”。

遭遇“杀猪盘”后,王枚发现身边没人能理解自己,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自己去消化那些不良情绪。她期待能多一些针对受害人的心理辅导,“很多受害人知道自己被骗的那一刻都是受不了的,有些会采取极端的做法。”

(应受访者要求,王枚、余欣为化名)

“杀猪盘”,通常是指诈骗分子利用网络交友,诱导受害人投资赌博的电信诈骗方式。

THE END
1.[新闻直播间]四川警方破获多起婚恋交友诈骗案十余人落网涉案[新闻直播间]江苏扬州 以为刷单能获利 险将4.9万送诈骗分子 [新闻直播间]甘肃 八种野生动物“打卡”同一相机 [新闻直播间]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原委员 民事审判第一庭原庭长郑学林案 一审宣判 郑学林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 [新闻直播间]上海 模拟7.5万吨货轮起火救援演练 [新闻直播间]黑龙江 哈尔滨冰雪大http://m.app.cctv.com/vsetv/detail/C10616/a8e929e331da4391b1835d8e9304b613/index.shtml
2.世纪佳缘珍爱网等因审核不严被点名,婚恋平台为何成诈骗原生地?在婚恋市场,“杀猪盘”等乱象屡禁不止,几乎每个假期都在重复上演。世纪佳缘、珍爱网等作为提供相关服务的婚恋平台,往往成了众矢之的。 每逢国庆等假期,就有不少人选择步入婚姻殿堂,单身人士则被安排进入各种相亲局,“云相亲”早已成为众多年轻人的选择。 https://36kr.com/p/1439174574456454.html
3.“云相亲”靠谱吗?起底互联网婚恋交友平台乱象“云相亲”靠谱吗?起底互联网婚恋交友平台乱象2020-08-26 17:43 广州日报客户端 随着我国单身成年人口超2亿,全面进入第四次单身潮,陌生人社交的版图开始逐渐扩展。然而,婚恋平台“杀猪盘”骗局,“云相亲”成诈骗高发地,引发不少媒体关注。击碎不少用户“交友寻爱”的憧憬,有的深陷情感骗局,甚至人财两空,损失重惨https://www.gzdaily.cn/site2/pad/content/2020-08/26/content_1359921.html
4.好事将近?警惕婚恋变“婚骗”!警惕婚恋变“婚骗”! 临近春节,许多青年人回家都面临着催婚、相亲,婚恋服务需求量大,近年来网络成为婚恋交友的主要途径,网上婚恋交友也变成了骗子们首选阵地。宜兴警方提醒您:网恋需谨慎,谈钱需警惕,不要让满怀希冀的开始,变成负债累累的终结。 一、相关案例http://ga.wuxi.gov.cn/doc/2024/01/24/4164991.shtml
5.警惕“情人节”变“情人劫”,检察官提醒谨防婚恋诈骗小编盘点了江苏省连云港市人民检察院近年来办理的婚恋诈骗常见的几类案件,希望广大网友能够引以为戒。 案例一 谈恋爱吗?好看的“越南新娘”那种 来自云南的杨小甲投靠嫁在灌云县南岗镇的亲戚,意欲谋取一份工作。连云港市灌云县南岗镇大龄青年李某请托其介绍对象,正愁赚钱无门的杨小甲觅此“商机”,便马不停地赶回老http://www.jszf.org/yasf/202005/t20200521_44254.html
6.彩礼诈骗盯上农村大龄男青年,谨防以婚恋为名实施诈骗一是在案件高发易发地区开展专项整治。新密市政法机关办理的此类婚姻诈骗案件中,双方相亲地点大多选择在农村,一些“找对象”的男青年、牵红线的职业媒人经常活跃在此地,其中就不乏寻找“猎物”的诈骗分子。王俊峰建议,要对这些重点地区的“婚恋集市”开展专项治理,严查违法行为,构建规范、健康的婚恋秩序。 https://www.hntv.tv/zw/article/1/1837051071470526466
7.老人为何频频成为婚恋诈骗对象?这些陷阱要谨防这是一起以婚恋为幌子的养老诈骗案,被骗老人多达80余人,受骗金额合计46万余元。 老人为何会成为婚恋诈骗的对象,这类诈骗有哪些手法,又该如何防范?近日,记者专访了参与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检察官和公安民警,对这类诈骗进行了详细剖析。 案例>>> 开设婚介公司专盯老年人 前面提到的“1.10”专案,是今年城口县破获的https://www.jrcq.cn/Release/txtlist_i15388v.html
8.#别让婚恋App成为网络诈骗栖息地##央广网评婚恋App网络诈骗#【#别让婚恋App成为网络诈骗栖息地#】#央广网评# 当前,互联网婚恋交友平台因能够提供快捷、便利的相亲服务,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也拓宽了人们相亲、交友的渠道。在手机应用商店,婚恋交友类App数量极多,不少下载量在千万以上。但媒体调查发现,这类App鱼龙混杂,有的存在大量虚假账号,一些不法https://wap.sclztv.com/news_details.html?from=web&id=88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