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二高三的广大考生及家长记得收藏!
一图了解院校层次划分
首先我们先看看下面这张图,了解中国大学的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140字(可选)
国内排名前100的大学在各省市的分布情况,
一、北京市
数量:28所
特点:北京市作为首都,是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拥有极为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其中包括8所985高校、26所211高校以及3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
部分高校:1清华大学2北京大学8中国人民大学18北京师范大学2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9北京理工大学34中国农业大学50中央财经大学5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64中国政法大学67北京协和医学院77北京化工大学81首都医科大学85北京工业大学90北京邮电大学91北京外国语大学
二、江苏省
数量:16所
特点:江苏省是经济发达省份,其高等教育实力仅次于北京,位列全国第二。拥有2所985高校、11所211高校,以及大量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实力派双非本科大学。
部分高校:6南京大学24东南大学36苏州大学39河海大学45南京农业大学47南京理工大学5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53南京师范大学64南京医科大学88南京邮电大学9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其他(如扬州大学、江苏大学等未入榜前100)
三、上海市
数量:9所
特点:上海市作为经济发达的超一线城市,拥有4所985高校和10所211高校,其高等教育资源质量高,且地理位置优越。
部分高校:4上海交通大学5复旦大学23同济大学28华东师范大学38华东理工大学60上海财经大学72上海外国语大学-其他(如上海大学等未入榜前100)
四、广东省
数量:8所
特点:广东省经济总量全国领先,其高等教育资源也十分丰富。拥有2所985高校和4所211高校,以及多所双一流建设高校。
部分高校:10中山大学26华南理工大学44南方科技大学56暨南大学66华南师范大学79华南农业大学93南方医科大学-其他(如深圳大学等未入榜前100,但表现优异)
五、湖北省与陕西省
数量:各7所
特点:湖北省和陕西省均拥有众多全国重点大学,且多为985或211高校。
湖北省部分高校:9武汉大学、12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41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陕西省部分高校:19西安交通大学、27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56陕西师范大学、45西北大学、长安大学。
六、其他省市
浙江省:4所,包括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其他省市:如天津市、安徽省、福建省、辽宁省等也有多所高校入围全国前100名,但具体数量因榜单不同而有所差异。
七、未上榜省市
部分西部和中部地区:如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海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在全国100强高校榜单中“颗粒无收”,反映了这些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
综上所述,国内排名前100的大学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省份,尤其是北京市和江苏省。这些地区的高校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前来求学。
接下来我们看看各地区省份的好学校推荐,学校后面的数字是在国内的排名。
一、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
01广东
1中山大学18(一文一武,武去了台湾,文留在广东,改革开放后发展势头强劲,诸多排行榜已进入全国前十)
老牌名校了,但是岭南作风太低调了,以至于在北方很多人只是知道有这么个名校,却不知道到底这个学校有什么好的。同样也是前10的常客,华南最高学府,当然是很值得报考的,没有什么一级学科是第一名,但是大部分学科都是前10名,奠定了它的实力。来中山,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南国风格。它的岭南学院,管理学院,中山医等专业也十分诱人。
2华南理工大学22(建筑老八校之一,材料轻工食品建筑是强项)
和中山一样的遭遇,由于大部分学生都在珠三角被抢购一空,导致北方知名度不足,人家也是985名牌大学,同时也是四大工学院和建筑老八校。它的最大优势就是,它是工科名校,它是珠三角唯一的工科名校,所以性价比十分高。轻工食品什么的就不说了,建筑学是第一王牌。
3暨南大学77(财经类巨强的高校,临床医学实力不俗,名气与实力很不相符)
著名侨校,三个王牌是很值得报考的,会计金融新闻,谁叫珠三角这么个大市场没有多少好大学呢。
4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52(就业就是广外的拿手好戏,商务英语高级翻译以及小语种在国内也十分有名)
5南方科技大学13
6华南师范大学73(师范类高校排名七至八位,光学和心理学很强势)
7华南农业大学140(原中山大学农学院,农林经济管理,植物保护,农业工程排名全国前十)
8汕头大学168(汕大不会让你失望,只要你够优秀,机会资源非常充足)
02广西
1广西大学90(世界首例转基因克隆水牛,农学工学基础学科均是广西第一)
2广西师范大学181(文理师范很强势的大学,现今向综合类大学过渡)
3广西医科大学201(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很强势,中国最早建立的医学院之一)
4桂林电子科技大学159(电子科技大学现在只有四所,在通信IT行业内部具有一定影响力)
5广西民族大学376(民族学理学社会学为基础,新兴学科发展很给力)
03海南
海南大学142(海南一校独大,对热带植物的研究名列前茅,毕竟大多数省份不在热带)
海南师范大学340(海南唯一师范本科院校生态学,化学很好)
海南医科大学330(海南唯一医学本科院校,服务当地,就业很好)
海口经济学院1117(民办)
华东地区:山东,江苏,安徽,浙江,上海,福建
01山东
山东大学17(山川吉,中国巨无霸大学,山大第一不解释)
中国海洋大学50(海洋科学最高学府,有两个一级国重,985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71(短时期内中国无法摆脱石油和煤矿,石大余热未了)
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带国字号的几所,什么学科最好,当然名字就可以体现出来了。
山东农业大学290(百年名校)
山东师范大学143(追溯到1902年山东大学堂内设的师范馆,师范院校前十)
青岛大学121(随着“海上山东”计划的推进,不容小视!)
02江苏
南京大学7(国立中央大学的老底名不虚传,改革开放后一跃成为全国前十的高校)
让人敬佩的大学,南大和中科大一样,都没有合并过,而且还能屹立于7大顶级大学的行列,很不容易。曾经的国立中央大学,当然是南大的光辉历史。学科实力很均匀,没有什么差项,当然值得一提的是那些第一名,物理学,天文学,大气科学。
东南大学23(中央大学工学院,建筑老八校之一,中国最具爆发潜力之十大高校之一)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4(北航,南航,中国航空名校,嫦娥号总设计师都是南航毕业的)
南京理工大学43(国防七子之一,兵器行业是领头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都是国防七子,选择它们的工科,应该在长三角是不错的。
南京农业大学89(四个一级国重,农学只服中国农大)
南京师范大学74(江苏省内师范的地头蛇,)
苏州大学58(对你考研,找工作大有帮助)
这所学校地理位置强,虽然不在省会,但苏州经济牛逼,而且你换个角度说正因为不在南京才导致了苏大在苏州一家独大地头蛇的优势。因为是江苏省属重点大学,江苏生源多,但江苏基础教育不错,小伙伴们的学习能力和素质总体还都是可以的。学习生活都比较舒适,最差的是宿舍。但平时在学校上学,在苏州城逛逛。都是很轻松闲逸的!
河海大学65(只推荐一个东西:水利工程,这个是全国第一)
江南大学62
南京林业大学154
扬州大学218
03安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基础学科是王道,高精尖的代表)
科大和人大很像一对哦,虽然没有地理优势,但是还是全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中科大这个名就够了,超级高精尖。科大没有必要去在乎什么大学排名的。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学校大,硬件、图书馆超一流!)
合肥工业大学(以矿治起家,工科院校,管理与科学工程是强项)
安徽大学(信息文学历史是强项,工科是软肋)
安徽师范大学(原国立安徽大学,校园景色很优美)
安徽医科大学(发端于上海东南医学院,皮肤病学和性病学是全国翘楚)
04浙江
浙江大学5(14个一级国重,仅次于清北。农学工学第四,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综合实力全国第三)
全国最综合性的大学来了,可惜人家就是什么都强,什么都拿得出手,超过清华北大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而且浙大专业各种包装实验班,很诱人。
浙江工业大学(省属工科强校,浙江省属三所重点大学之一,化学和工程科学进入全球ESI1%)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属三所重点大学之一,对浙江教育贡献可圈可点,浙江省50%一级重点中学校长、在职特级教师中的45%是学校校友)
宁波大学(三所省属重点大学之一,材料师范海洋类专业很强)
浙江工商大学(是近代中国最早培养商业专门人才的学校之一,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统计学是王牌专业)
05上海
复旦大学4(录取分数仅次于清北的高校,人文社科自然管理领域的佼佼者)
又是一所偶像级的学校,能进复旦就是很好了,不用管什么专业了,它比其他华东五校的优势就是,它在上海,而且它名气最大了。
上海交通大学3(交通大学衣钵传承者,工商医并举,工科前三的学校)
学科结构很好,潜力超大,会越来越强的学校。清北复交,四大名校,这就够了。机械,船舶,信息安全,还有交大经管,都是充满诱惑力的。
同济大学8(德国人创办的学校,至今德语教学,土木工程全国第一)
名气太大了,分数反而有点虚高的感觉。不过同济的四个王牌那是真的王牌,绝对具有诱惑力:建筑土木城规汽车。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第一校,又是上海,为什么不去呢)
华东师范大学(师范院校第二,沪上四大名校之一,近些年发展居然没有前三所快)
老师们的梦想,想当老师,当然首选北师大和华东师大了,好专业,据说对外汉语很强,当然和教育学有关的东西都强。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领域佼佼者,2012武书连版本一流大学唯一一所211入围高校)
行业类精英,化工去不了天大,当然去华东理工大学了。
06福建
厦门大学20(人文财经学科很强势,会计学全国第一)
福州大学(省属211工科强校,厦门大学子校,电气机械土木很给力)
福建师范大学(师范大学排名前十左右,非211师范院校佼佼者,文理师范均是强项)
华侨大学(是全国华侨、港澳台学生及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大学之一,经济材料电气自动化起王牌专业)
福建农林大学(原厦门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林学,林业工程排名均是全国前十)
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东三省
01北京
清华大学1,北京大学2(中国实力最强两所高校,学科互补,已经跻身世界一流大学)
清华是中国工学老大,实力超群,名副其实的大学巨无霸。北大是综合类大学老大,文科、理科、医学都是顶呱呱。
中国人民大学(底蕴深厚,影响力十足)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号称院士之家,刚成立就直冲云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个国家实验室,7个国重实验室,实力可见一斑)
北京师范大学12(师范类高校第一,传说心理学也是第一)
文理实力还是很强大的,数学,中文,历史,心理学什么的都是国内顶尖的水平,不要被师范二字迷惑,其实应该大部分师范都是综合性大学,北师大当然也是。
北京理工大学16
北京邮电大学(两电一邮确实很有诱惑力,何况这个是在北京的。电子和通信,值得拥有)
北京科技大学24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虽然就业难,但是人家是中国政法啊,人脉多,名声大,当然是很不错的选择了。
中央财经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名字也确实好听,实力也是很好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全国第一的,但是其实经济类的专业都很好,外语类的专业也不错,就业好。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最高学府,不用多说)
02天津
南开大学21(在民间名气很大,经济数学历史光学特别好)
清华、北大、复旦、南开、同济,五个学校的名气大,没有人会否认的,能上南开当然是很大荣誉了,南开的专业精度都挺高的,数学,化学,经济学,历史学这些都是全国最顶尖的。
天津大学11(近代第一所大学,化工材料建筑水利仪器相当强,和南开互补,两校合并才是王道)
中国民航大学(正规排行榜找不到,不过鉴于霸气的校名和号召力,还是要放在第三位,学校特大)
天津医科大学(国家仅有两所建设的独立设置西医院校天津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之一,另一所是协和医科大学,现清华大学协和医学院。)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学和心理学是强项)
03河北
华北电力大学(在电力学科一校独大,本部在北京,研究生和部分本科在河北保定)
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唯一211,电器和材料专业挺好,但是在天津哦)
燕山大学(哈工大子校,机械工程实力强劲,原88所全国重点高校之一)
河北师范大学(源于北洋女师范学堂,非211师范强校)
河北大学(师范与工商并举)
石家庄铁道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高!)
04山西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唯一211,采矿安全领域佼佼者)
山西大学(化学和工程两门学科进入全球ESI1%,建有量子光学国重实验室)
中北大学(一所军工名校,曾经的兵工第一校)
山西医科大学(生理学特别强势)
山西财经大学(财经学科实力强劲,一本文科生划档之后的良好选择)
05内蒙古
内蒙古大学(一校独大,生态学,动物学非常好)
内蒙古科技大学(原包头钢铁学院,同北钢一样,转型很成功)
内蒙古工业大学(机械类专业很厉害)
内蒙古师范大学(自治区师范类专业第一)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民族师范类,畜牧学科较强)
06东三省
哈尔滨工业大学10
大连理工大学26
华中地区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01湖北
武汉大学9(五大国立大学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测绘工程和图书馆管理很强,四个专业全国第一)
老牌名校了,文理工科都有优势,其实哈工西交南开武大中山这一层的名校,还是很值得选择的,至少排名高,名气大,声誉好,大家都认可。最强势的应该是数理金融实验班了,学科方面,测绘图书档案法学等都是全国最好的。
华中科技大学15(原武大工学院,现在是工医并举的综合类大学,同济医学院在华科哦!)
大名鼎鼎的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当然是值得报考了,而且华科也是前10的常客,优势专业是工科和医科,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光学工程电子通信计算机自动化都可以,还有,华科才是真正的同济医,大家不要搞错了。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汽车船舶事王牌专业,中国招生人数最多大学之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类专业一校独大)
华中师范大学(师范高校排第四位或者第五位,很强势的师范类21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和政法合并而成,不管财经还是政法都是很有优势的,会计学值得一读)
02湖南
中南大学25(矿治医学交通是重头戏,院校合并最成功的例子之一,“三校合一,其力断金”)
中南矿冶,长沙铁道,湘雅医都是各有优势的,只是合并之后,还需要好好整合,让更多人认可,矿冶,材料,交通运输,医学都是顶尖的。
湖南大学27(始于岳麓书院,千年学府,百年名校,土木,机械土木是王牌)
湖南师范大学(师范院校里的理学强校,师范类学科排名全国第六)
湘潭大学(主席家门口的学校基础学科很强势,经济和工学也不弱)
长沙理工大学(电力水利交通三头抓,口碑就业刚刚的)
03河南
郑州大学(化工部直属高校郑工加27所首批获博士点医学院河南医大加老郑州大学合并,河南省老大)
河南大学(民国名校,五大国立大学之一,院校调整一蹶不振,非211强校)
河南农业大学(作物学一级国重,省属高校唯一农业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河南理工大学(原焦作工学院,采矿冶金土木很给力)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师范类最好的学校,校友遍布河南各个学校!)
04江西
南昌大学(江西巨无霸,招生人数多,每年吃掉江西四分之一的一本。材料食品很强势,土木建工新闻医学名气还好)
江西财经大学(崛起于2000年后,近十年江西发展最快的两所大学之一,另一所为华东交通大学。新兴学科发展强劲,学校逐渐向综合性大学过渡,江西毕业生待遇和口碑最好的学校)
江西师范大学(发端于民国名校国立中正大学,撑起江西教育的一片天)
江西农业大学(老牌国家重点大学,本校培养院士,作物学林学和畜牧学很强势)
华东交通大学(发端于上海铁道学院毕业生口碑良好,近十年江西发展最快的两所大学之一)
西南地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陕西
01四川
四川大学19(工学口腔基础学科很强势,西南老大哥)
山川吉老是被放到一起来比较,川大的拿手好戏当然就是华西医科了,尤其是口腔,所谓的亚洲第一,当然是高分的很好选择了。此外,川大作为西南最高学府,还是有一些优势的,各大区的第一学府,在企业宣讲招聘时,都比较有优势。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领域两电一邮的标兵,地位是无法撼动的)
985的名号,就是它比西电和北邮最大的优势了,很值得报考。当然专业都要是电子和通信类的。
西南交通大学(建有国家实验室,轨道交通全国第一,电器土木机械很强势,新兴学科有待发展)
西南财经大学(发端于上海光华大学,金融学全国第一,财经强校)
其实西财一点也不比两财一贸差,只是地理位置和北京上海比,肯定是比不上的。金融学科太强势了,分数也很高。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名校,建有两所国重实验室)
02重庆
重庆大学(曾经的中国“剑桥”,机械电气相当强势)
不是很有名气的985,但是有一些学科实力还是很强劲,它是建筑老八校,而且电气、仪器等学科很强大。
西南大学(农学师范并举,农师合并之后,名气不及以前)
第三军医大学(军医老三,医学实力大致在全国前十)
西南政法大学(五院四系之一,经济法学全国第一)
重庆医科大学(始于上海第一医学院,非211医学强校)
03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14(C9名校,双一流101计划)
04云南
云南大学(民国一流大学,现今民族学仍是国家一流,新兴学科很强势,建有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省属工科强校,首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六所高校)
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衣钵传承者,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文理并重、基础宽厚、多学科协调发展)
云南农业大学(源于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作物学实力很强)
昆明医科大学(始于东陆大学医学系,临床医学是强项)
04贵州
贵州大学(五校合并,工农医文理均是全省第一,拥有贵州省目前为止唯一的大学出版社——贵州大学出版社)
贵州师范大学(源于国立贵阳师范学院,理学历史学很强势)
遵义医学院(原大连医学院,新中国创办第一所医学院,药理麻醉临床专业很好)
贵阳医学院(始于国立贵阳医学院,基础医学是王牌)
贵州财经大学(以财经为基础,向法文理工渗透,二本财经院校的佼佼者)
05西藏
西藏大学(西藏一校独大,农林工医均是西藏第一,藏语学全国第一,毕竟全国没有几所院校开这门学科)
西藏民族学院(民族学和新兴学科很强势,办学在咸阳,不在西藏)
西藏藏医学院(藏医本科、藏药本科、藏医专科、天文星算专科四个专业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