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七虎:利用地下空间助力发展绿色建筑与绿色城市

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绿色发展理念更是指导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理念之一。建设城市地下空间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治理“城市病”并建设绿色城市的主要着力点。

首先,说明绿色建筑与绿色城市的概念,以及二者的关系。

重点从节约土地、利用地热能、节水、绿色城市基础设施(包括绿色客运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未来城市货运交通,绿色城市污水、雨洪蓄排系统,绿色城市垃圾集运和处理系统,智慧地下综合管廊,城市智慧行车系统)等方面,并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说明利用地下空间发展绿色建筑和绿色城市的理念、方法、构想。

最后,结合实例强调地下空间开发规划的重要性、规划科学的重要性、开发与规划中的问题及规划的具体要求。

引言

当今世界迎来了绿色发展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到新的战略高度;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把绿色列入中国国家建设发展的五大理念之中。中国的绿色发展正在进入世界绿色发展的先进行列。地下空间是一个巨大而丰富的空间资源,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能够促进我国的绿色发展。本文从节约土地、利用地热能、节水、绿色城市基础设施(包括绿色客运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未来城市货运交通,绿色城市污水、雨洪蓄排系统,绿色城市垃圾集运和处理系统,智慧地下综合管廊,城市智慧行车系统)等方面分析说明如何利用地下空间发展绿色建筑与绿色城市,并介绍如何进行地下空间的开发规划。

1

绿色建筑和绿色城市的定义在国际上尚无共识。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简而言之,即“四节一环保”的建筑。

2

我国现行耕地红线为1.2亿hm2(18亿亩),而既有耕地为1.239亿hm2(18.58亿亩),城镇化发展面临无地可用的困境,解决土地问题存在必要性与紧迫性。因此,需要推动地上地下2个城市建设,破解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

地下空间潜力巨大,能为节约土地提供良好的条件。我国已有许多城市对地下空间进行了开发利用,如南京的玄武湖隧道、九华山隧道,深圳的前海合作区;深圳的福田地下交通枢纽是国内最大的“立体式”交通综合换乘站,汇集了地铁2、3、11号线,以及广深港客运专线福田站,是集城市公共交通、地下轨道交通、长途客运、出租小汽车及社会车辆于一体并与地铁竹子林站无缝接驳的立体式交通枢纽换乘中心,地下枢纽空间总建筑面积约13.73万㎡,相当于192个足球场的面积;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地下城以波浪文化城(10万㎡)和地铁1、2号线换乘站为骨干,地下空间总量达到200万㎡。据初步统计的最新数据,北京、上海、深圳地下空间开发规模分别达到9600万、9400万、5200万㎡,近5年平均增长分别为410万、650万、680万㎡。我国部分重点城市片区地下空间开发规模见图1,地下空间开发强度见图2。

图2中国部分重点城市片区地下空间开发强度

1)奥地利政府资助的能源地铁车站示范工程1984—2004年桩基埋管数量变化如图5所示。该车站位于Lainzer隧道LT24区,一共有59根桩基内埋设热交换管,钻孔灌注桩桩径为1.2m,桩长平均为17.1m,利用6台热泵为附近一所学校供暖。在长期供暖的情况下,车站能提供150kW的热负荷,一个供暖季度可提供2.14×108kW·h的能量,天然气的使用量每年减少34000m3,使每年CO2排放量减少30t。与传统的靠燃烧天然气供暖的方式比较,可使学校每年用作取暖的费用降低1万美元。

工程采用灌注桩和地下连续墙内埋管2种形式。其中,灌注桩内埋管393个,平均桩长为45m,采用W型埋管;地下连续墙内埋管共452个,采用W型埋管。灌注桩及地下连续墙内埋管布置见图6。

5)科罗拉多安装地源热泵系统后,每个家庭可降低电力峰值需求、节约能源和减少CO2排放10%~30%。

6)上海世博轴采用6000根能量桩,是目前世界上单体能量桩用量最大的工程。其节能情况见表1。

目前,地源热泵正进一步与太阳能结合。通过太阳能的辅助供热,可实现系统向地下排热与取热的平衡,从而使得地下温度场保持稳定,既可以克服单独使用地源热泵时,土壤温度场不断降低(或升高)后不能有效恢复的局限性,又可以克服单独使用太阳能空调系统时,太阳辐射受天候因素制约的局限性。

河北省地热能资源总量位居全国第二位,2015年地热资源开采量突破1.1亿m3,地热供暖面积达到6300万㎡。其中,雄县位于河北省保定地区,是国内首个通过地热供暖实现“无烟城”的县城,拥有享誉全国的“雄县模式”。雄县地热资源分布面积广,出水量大,水温高,现如今地热集中供暖面积已占城区集中供暖面积的85%,覆盖县城80%以上的居民小区,每年可减少CO2排放量12万t。在收费方面,雄县居民地下水取暖费用为16元/㎡,相较之前燃煤取暖25元/㎡的费用更为便宜。

从投入与产出方面分析,地热取暖前期投入较大,后期的年收益率稳定。因此,应推广和提升“雄县模式”,在集中成片供暖的基础上,在新兴城镇中打造以地热为主的“绿色热网”,解决北方中、小新兴城市和农村冬季供暖的问题,减少燃煤燃烧对空气造成的污染。

我国水资源比较短缺,地下空间可以用来解决水资源问题。

1)世博轴自来水日用量约为2000m3/d,利用雨水时,自来水日用水量降低为1100~1200m3/d,回用雨水用水量约800~900m3/d。据此,在可利用时段里,自来水替代率约为(800~900)/2000=40%~45%。经处理雨水主要用途为卫生器具冲洗、绿化浇灌等。世博轴雨水收集处理综合利用技术见图7,处理流程见图8。

3)北京每年6—9月份降水中,可利用的雨水为2.3亿m3,相当于城区全年用水量的1/5多。为积蓄雨水,北京筹划开工修建70个地下小水库,新建公园将首先考虑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工程可拦蓄洪水3559万m3。

4)名古屋、大阪、福冈等地的大型建筑物下都设置了雨水利用装置,名古屋体育馆每年利用雨水3.6万m3。

再生水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也称中水。

1)北京2010年再生水利用量达6.8亿m3,占总用水量的19%,但利用率仅为60%,“十三五”期间计划将全市再生水用量提升到每年12亿m3。

2)天津自2002年正式启动再生水管网建设以来,已铺设了400多km的再生水管道。目前天津已建成再生水厂8座,全年再生水回用约2500万t,大部分用在大型工业项目中,还有河西梅江居住区和南开水上公园周边一些小区也用上了再生水。

3

建设绿色城市,还要进行绿色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过去由于只注意城市“面子”建设,采用管线直埋、城市排水系统按一年一遇暴雨重现期设计、污水不经处理直排、垃圾传统填埋、空气降污减排不控制、公交系统严重滞后等粗放发展模式,酿成“里子”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的恶果:雾霾、交通拥堵、城市内涝、垃圾围城、垃圾山坍塌和泥石流、城市空气污染和雾霾严重、城市地面地下水系和土壤严重污染等“城市病”丛生。

建设城市地下空间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治理“城市病”并建设绿色城市的主要着力点。因此,应以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为主要契机,注意城市“里子”建设的集约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即:1)地下综合管廊;2)海绵城市六字方针(渗、滞、蓄、净、用、排)、雨洪地下储蓄和排洪、地下水银行;3)污水地下集运和地下污水处理厂;4)垃圾地下集运、卫生填埋和焚烧处理;5)雨水、再生水的利用;6)科学提高城市交通供给能力(发展大运量快速公交系统、发展地下快速路和物流系统);7)地下低密度能源利用——地源热泵系统。从而解决交通拥堵、空气雾霾、城市内涝、城市水系和土壤污染、水资源短缺、地下超采漏斗区等问题。

绿色交通要求少占地、低能耗、无污染(电驱动)。未来的城市客运交通以地下轨道交通为主,能够实现少占地、无污染,其中低速磁悬浮由于其能耗低,为城市客运交通最佳选择;未来的城际客运交通应发展地下高速磁悬浮,其速度可达到600km/h以上(轮轨<400km/h),且能耗最低。

地面交通存在以下3个问题:1)限购限行,利少弊多,不能持久;2)“存量”不减、“增量”攀升,中心城区地面已无地(路)可建;3)国外曾做过伦敦中心区地面交通供给能力的模拟测算,其结果是即使把伦敦中心区所有建筑架空,其下层地面全变成道路,也不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因此,仅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即使是轨道交通相当完善的发达国家大城市,如伦敦、东京、芝加哥、马德里、莫斯科等,也困扰于交通拥堵。东京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了60%,地铁建设里程已达300km(地铁集中于城市中心区,线路里程仅占轨道交通总里程的1/10),仍然没有解决交通拥堵;伦敦的第一条地铁建成于1863年,至今已建成地铁里程达439km,但仍然要收取“交通拥堵费”以缓解拥堵之苦。

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的特大城市和有识之士把“治堵”目光转向了“地下快速路”和“地下物流系统”。美国波士顿于1994年开始拆除高架路,10年建成了8—10车道的地下快速路;东京正在建设中央环状地下快速线,新宿线已于2007年通车,品川线正在建设;新加坡地下道路系统(SURS)长15km,为环形4车道,造价48亿美元,承担城市中心区交通量的40%,长9km的新加坡KPE地下公路目前已建成;马德里已建成36km的地下快速线;悉尼已建成4条共11.4km的地下快速线;布里斯班已建成2条6km地下快速线;巴黎已建成20km地下快速线,并已完成二代城市地下快速路网设计;莫斯科在三环线中建成了3.6km地下快速线。

国内大城市的地下快速路建设也已初见端倪,并在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上发挥了明显作用。南京已建成玄武湖地下快速路、城东干道地下线和内环线地下路;上海正在建设“井”字形通道方案,其中地下线26km;深圳已建成港深通道的7km地下快速路。深圳前海的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在地下车行系统方面,将构建“地下快速路+地下环路+地下车库”的三级地下车行系统,海滨大道、妈湾跨海通道地下道路以分离过境交通为主,以服务区域到发交通为辅;听海路服务于区域到发交通,从而有效改善前海地面交通环境,缓解城市中心区和小街坊路网交通压力。

科技创新转变城市交通运输方式还包括地下物流系统,以替代城市货车限行的行政措施,将城市货运逐步并最终转移至地下。地下货物运输系统,又称地下物流系统(ULS),是基于城内运输和城外运输的结合。城外货物通过各种运输手段运到城市边缘的物流园区(CLP),经处理后由CLP通过ULS输送到各个终端。它以集装箱和货盘车为基本单元,以自动导向车(AGV)为运输工具。

传统的港口集疏运模式以公路集卡运输为主,需要穿越城市,占用城市道路资源,客货交通相互影响,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需要更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的集疏运新模式——地下集装箱物流系统,以解决港城矛盾,即将原先分散进入港口的货物,首先集中在外围物流综合枢纽,再通过地下专用货运通道集约化转运到港口,实现高效率、规模化运输。从而有效避免集装箱卡车穿越城市,释放地面资源,不影响中心城交通、环境。

上海港是国际集装箱远洋干线港,连续多年保持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一。2009年以来,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增幅基本保持在20%~30%;2012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253万标准箱(TEU),位居世界第一;2016年吞吐总量达到3713.3万TEU,超过所有欧洲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总和;根据《上海港总体规划》预测,202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达4000万TEU。

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最主要的问题是集疏运比例不合理,公路运输比例过大。首先会引发交通问题:1)公路运输比例大,现有道路不足以提供通行能力,集卡为赶船期,只能提前前往港区附近;2)港区附近停车位不足,提前到达的集卡在路边无序停靠;3)无序停靠的卡车占用路面资源,进一步降低通行能力,造成恶性循环。另外,还会引发环境问题:运输结构失衡,过渡依赖公路运输,带来严重环境污染及能源消耗,使得上海港的快速发展对“节能减排”工作造成巨大的压力。据测算,2016年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的能源消费量约10.5亿L柴油,折合标准煤约131.25万t,排放CO2约286.47万t;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集装箱吞吐量肯定超过4000万TEU。

诺贝尔经济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的预言正在成为现实:20世纪信息技术的创新将在21世纪引发社会经济最伟大的变革。互联网技术正在改革世界,其改造的第一个传统行业是商贸流通业:通过电子商务进入销售互联网时代,引发第四次零售业革命。电子商务的革命正在循着商业的脉络接口向上下游延伸,向下游延伸的结果是带动了现代物流服务由toB(面向企业)向toC(面向客户)变化,新物流使制造端与客户端无缝链接;向上游延伸,正在推动工业4.0——智慧制造(个性化和定制化)发展。

智慧物流具有以下特点:1)智慧化平台——数据驱动,智慧布局;2)数字化运营——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等;3)智能化作业——菜鸟全自动智慧仓储基地;4)智能化作业——菜鸟机器人。

地下物流系统是指运用自动导向车为承载工具,通过大直径地下管道、隧道等运输通路,对固体货物实行运输及分拣配送的一种全新概念物流系统。

2)瑞士地下货运系统(CST)。瑞士地区物流存在以下瓶颈:①每日交通拥堵费高达12亿瑞士法郎;②客运和货运车辆在公路和铁路网络上争夺空间;③交通运输网络低效,空载率高。这些问题导致货运的高成本。为解决这些问题,瑞士规划了CST系统(cargosousterrain,货物地下系统),长80km,直接连接10个主要物流中心,见图9,橙色部分为现建成试验段。该系统的优势为:①由零售商、邮政、瑞士铁路等共同资助,独立运输设施,全天全自动高效运输,不受地上法规限制;②可与公路、水路、铁路和航空网络高效连接;③采用小型运输单元,直接从生产地点向销售网点交货,无需大面积物流中心;④货物在城市郊区进行集散,降低空载率;⑤中途可搜集废弃物,环境友好,可持续。

图9瑞士地下货运系统(CST)

新加坡总面积仅为714.3k㎡,年平均降水量为2400mm左右。新加坡是全球少数几个采用雨污分流系统的国家之一,新加坡深层隧道能够将整个城市收集的污水输送至处理厂集中处理排放。

芝加哥年平均降雨量为910mm,大部分降雨以强烈夏季暴雨形式发生,每年暴雨约有100次,合流制污水最终溢流至芝加哥地区水源地密歇根湖。

1972年,芝加哥市采取隧道和水库方案(TARP),由4个独立隧道和隧道下游3座大型水库组成。虽然还没有完全竣工,TARP已经显著改善了芝加哥河等水道的水质,河岸可供垂钓的鱼种回到之前水平,并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图11吉隆坡城市泄洪与公路两用隧道

垃圾通过地下运输,可以做到绿色集运和处理。瑞典是在20世纪60年代建设并实施压缩空气吹运垃圾系统(PWT)的国家,PWT系统建在1700人口的居民区内,该系统与收集、处理系统配套,投资在3~4年内得到回报。其他案例如设在香港岛西端大维山岩硐中的RTS垃圾处理系统。

智能管网管理系统是通过管线系统对水、气、汽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开关量等进行测量、数据通信,实现对供给过程的遥测,再通过反分析遥测数据,对管线有无泄漏及其地点进行报警,及时关闭阀门,实现系统的无人化控制。

目前,我国已有许多城市、居民小区建成了智慧行车系统,做到了紧密化和功能变化。如乌镇的智能停车系统、南通的智能地下立体车库(见图12)。

图12江苏南通智能地下立体车库

4

地下空间是不可逆的空间资源。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住建部文件指出“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及“先规划、后建设”、“规划引领”、“规划先行”的原则,强调了地下空间开发规划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说明了规划科学的重要性。

1)城市地上与地下空间规划与开发统筹不足、相互影响,缺少系统性与前瞻性的协同规划。

2)不同功能的地下专项规划彼此缺乏协调,地下占位冲突,地区地下空间开发没有统一规划。

为了科学系统地编制好地下空间规划,应认真落实“世界眼光、国家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并做到以下几点:

铁路设计部门以高铁南站地质条件复杂为由,只设计了站房下面负一层地下室。南京地调中心根据地调结果认为高铁南站区域基岩埋深较浅,结构完整,未发现断裂,完全有条件进行地下空间开发,最后说服设计变更优化,见图13。产生的效益为:增加了地面可利用空间约17h㎡,8亿元经济效益;增加了地下可利用空间约4h㎡,若按照20万元/h㎡(300万元/亩)的地价简单估算,就是1亿多元的经济效益。

图13南京火车南站负一层利用方案

以保护性开发代替被动保护,主要分为以下2种。1)空间整合:围绕站点开发城市地下空间,链接地上丰富的历史资源,疏解人流,盘活历史空间,如罗马地铁MetroLineC,共6个地铁口,分别连接地面历史建筑(见图14)。2)主题展示:结合地上地下历史遗址,围绕历史主题,展现历史魅力,以开发性保护代替被动保护。

图14罗马地铁MetroLineC示意图

1)功能设施复合化:围绕轨道站点的功能设施布局,注重设施之间及地上地下之间的连通,见图15。

图15功能设施复合化

图16空间立体分层

1)规划思路:地下空间多层次预留,保障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开发,见图17。

图17芬兰赫尔辛基地下空间规划

2)竖向挖掘:预留清晰,分层确权,合理安排地下贮存、市政、管廊设施,见图18。

图18竖向挖掘

结语

通过若干个五年计划持之以恒的努力,将地上城市中的城市运输与交通系统逐步转移到城市地下去,不但使旅客交通与货物运输转入地下,还包括垃圾、污水等的传输都转入地下,使地上逐步乃至彻底摆脱与传统运输相联系的环境干扰。首先是解决交通拥堵与PM2.5超标的困扰,而释放出的地上空间将用作大片的自然植被和安全的步行,这不是科学幻想,《欧洲地下建设战略研究议程(StrategicResearchAgendaFortheEuropeanUndergroundConstructionSector)》就已经明确提出,其2030年的远景目标是“将地面交由市民自由使用,将基础设施放入地下”。

院士简介

钱七虎(1937—),防护工程和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65年毕业于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获副博士学位。现任军委科技委顾问,陆军工程大学教授,国际岩石力学学会荣誉会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

THE END
1.为何罗马没有摩天大楼?解析意大利首都的建筑之谜在意大利,最高的摩天大楼是位于米兰的Unicredit大楼(231m),但在其他城市也有建造,比如都灵、热那亚、博洛尼亚和那不勒斯。因此,在意大利首都罗马没有类似建筑似乎有些奇怪。那么罗马是否真的是一座没有摩天大楼的城市? Grattacieli a Roma: ecco come stanno le cose https://it.hujiang.com/new/p1420283
2.从了无生机到蓬勃发展,意大利仅用20年的时间,就让世界刮目相看罗马意大利城市建筑在710-730年的发展与风貌是欧洲中世纪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段时期意大利的城市建筑经历了变革和创新,罗马式建筑风格的形成对城市形态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意大利城市建筑的历史背景、罗马式建筑风格的特点以及其在城市建筑中的应用,揭示意大利城市建筑在这一时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DCVNC140553YWVT.html
3.意起看建筑带你领略意大利经典建筑风格(二)上一篇《意起看建筑 | 带你领略意大利经典建筑风格(一)》,我们欣赏了意大利拜占庭式、巴洛克式风格的著名建筑。今天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公元11世纪后,品读这个时期的标志性经典艺术风格,感受意大利建筑之美。 罗马式建筑 Romanesque architecture 罗马式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特征是线条简单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4992199924110322&wfr=spider&for=pc
4.意大利建筑ArchDaily罗马是世界上建筑最集中的城市之一,跨越了三千多年,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罗马通常被称为“永恒之城”,是罗马帝国的首都和权力中心,被许多人视为第一座帝国城市和最早的古代大都市之一。 作为一座被持续居住了 28 个多世纪的城市,罗马保留了其无数的历史层次,成为新旧交替的完美写照。意大利首都罗马拥有丰富https://www.archdaily.cn/cn/country/yi-da-li?ad_source=jv-header
5.意大利十大标志性建筑排行榜所属城市:米兰 116 推荐理由:米兰大教堂,正式名为Duomo di Milano,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之一,始建于1386年,历经五个世纪,直至1965年完成。作为米兰的象征和重要文化遗产,它以宏伟的建筑和精美的内部装饰吸引着全球游客,成为意大利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之一,并被誉为世界五大教堂之一。【展开】 https://web.phb123.com/city/jz/vtxyxy29334.html
6.后现代主义建筑族谱新闻2.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 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是美国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查尔斯·摩尔的代表作,也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代表性作品之一。美国新奥尔良市是意大利移民比较集中地城市。整个广场就以地图模型中的西西里岛为中心。广场铺地材料组成一圈圈的同心圆,即以西西里岛为中心。广场有两条通路与大街连接,一个进口https://www.zupu.cn/renwu/20201016/498907.html
7.文物保护:意大利的古建筑为什么活得好艺术收藏为了保护罗马古城,1939年,意大利政府开始在罗马古城南部另辟一座新城,让其承担现代城市功能。罗马人称其为“新罗马”。如今,罗马新城古城分开的做法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城市为保护古建筑而效仿的模板,也成为解决现代文明与古代传统冲突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意大利,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条款早已被写进宪法。在浪漫的意大利人眼中http://art.people.com.cn/n/2015/0803/c206244-27402967.html
8.扎堆的宝藏城市人文古迹丽意生活国内的小学课本中有一篇叫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经典文章,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一座“斜而不塌”的比萨斜塔上完成了一项惊人的自由落体试验。由于该文传播甚广,比萨斜塔也成为了中国人最为熟知的意大利古建筑之一。 不过,很多人对于拥有斜塔的比萨这座意大利北部的城市,还是了解不多。事实上,比萨除了斜塔之外https://www.lifeita.com/html/c/202204183799.html
9.珠海广州深圳考察报告6篇(全文)通过对深圳广州的实地参观与考察,了解国内建筑发展状态,学习了国内最新的建筑设计,掌握了一些新的建筑风格与动态;理解中国现代建筑的精索以及一些后现代建筑的空间处理方式和建筑设计手法,从中受到了启发与感悟;通过对深圳等地的建筑和城市环境的理解与感受,自己对建筑专业重新建立了完整的认识和空间意识重组。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h351n29.html
10.绿色城市图片大全绿色城市高清图片下载旅游自然纽伦堡城市公园背景图片 蓝色环境保护浪漫创意放大镜下蓝色天空城市建筑一颗枯木宣传照背景图片 阿尔卑斯山 高山 瑞士 意大利 村镇 城市 农村 农业 城市地铁绿色交通之城市轨道交通 未来的交通枢纽智能城市未来城市发展 商人 电子 股票交易所 业务 工作 手 手势 击掌 胜利 婚礼 喜庆 庆祝 节日 婚姻 爱人 恋人 情https://www.51miz.com/so-tupian/139713.html
11.齿轮——意大利都灵SantoVolto教堂作为一个由罗马天主教会提供服务的场所,Santo Volto教堂本身并不仅仅是一座宗教性建筑,它也是该区的社区中心。Santo Volto教堂位于都灵北部的老工业区内,现在周边依然保留着一些工厂。都灵是意大利第三大城市,最大的工业中心之一,尤以汽车制造业闻名于世,如菲亚特汽车公司。就如许多欧洲城市一样,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都https://www.idc.net.cn/alsx/jianzhusheji/3640.html
12.城市建筑学(豆瓣)丛书:国外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译丛 ISBN:9787112083985 豆瓣评分 8.5 895人评价 5星 42.6% 4星 43.2% 3星 12.5% 2星 1.3% 1星 0.3%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英文版前言 在意大利的建筑历史中,很早就有建筑师兼理论家的传统。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系统的论著已经成为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90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