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发布《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92020:跨入城市的世界300年变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发布

《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9-2020:跨入城市的世界300年变局》

年度总体报告从城市看世界,从1750到2050年,300年的世界将完全进城。

年度主题报告指出市政融资挑战,系统总结“全球市政融资的经验与方法”。

年度竞争力报告发现:受中美欧城市竞争力均值下滑影响,全球城市竞争力均值略微下降。

年度报告首次推出中国社科院与联合国人居署的全球城市分级新标准,报告全球对1000余个进行城市分级。

年度报告首次从城市可持续竞争力视角,监测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进展。

2019年11月12日中国社科论坛——全球城市论坛在宁波举办,会议由中国社科院学部主席团、联合国人居署、宁波市人民政府在宁波共同举办,中国社科院财经院、宁波市鄞州区政府承办。《经济日报》、《南华早报》、凤凰网财经共同等支持。论坛上来自联合国人居署、中国社科院等全球知名学者、企业家、政府官员和传媒领袖,就全球新型城市、市政融资、媒体提升城市影响力展开主旨演讲、主题演讲和主题对话。

总体报告从城市角度审视全球300年变局,研究发现:首先,从微观层面看,领先城市澶变引起世界的基础“细胞”变化。一是领先城市的活动即生产、交换和消费的主导内容从货物转向劳务,再转向知识。二是领先城市的人口规模从数万、到数十万、数百万再到数千万的扩张。三是领先城市的空间由单一中心城市向多元中心都市圈,到连绵城市群到一体的城市带蔓延。先进城市不仅将世界带进城市,而且也改变着城市世界。

其次,从宏观结构看,全球城市体系的演变决定了世界体系的变革。全球城市经济体系的演化:从全球二元走向全球一体,从商品贸易体系到要素贸易体系,再从产业链体系到创新链体系。全球城市规模体系的演化:从欧美小城市主导的体系到全球大城市主导的体系。全球城市空间体系的演化:从孤立城市的到城市群再到都市连绵区的世界体系。全球城市体系变革使得世界体系内容升级和空间重塑。

再次,从宏观总量看,全球城市发展完成了人类文明划时代的转型。城市经济在整体经济中从微不足道的附属,到举足轻重的支撑,再到囊括一切的主体。其次,城市人口的比例从5.5%(1750年)即将增长到70%(2050年)。城市在地球上的空间从寥若晨星到覆盖所有的人类足迹。

再次,从空间层面看,全球城市特征的变化决定了世界特征的演变。城市引领世界:从分散的聚集到集中的聚集再到聚集的分散。从区域连接到全球连接,从商品要素的“硬连接”到信息和服务要素的“软连接”,从个别连接到万物互联,从基础设施贡献到公共服务贡献。从硬件产品共享到软件产品的共享,从公共产品的共享到私人产品的共享。人类社会三大重要特征即聚集、联系和共享,因为城市的发展而加速演变。

最后,从动力机制看,城市孕育的人类发展动能决定了城市世界的面貌和变化。人类对美好生活永不满足并不断升级的需求,是300年完成世界城市化的原动力。四次技术革命是300年城市世界形成的核心驱动力。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扩展是城市世界形成的关键驱动力。

主题报告认为,全球需要高度重视市政融资的严峻挑战及解决之道。地方政府是最密切管理城市的政府实体,在公共服务、教育、商业环境和影响当地生活质量的治理方面,它们能够很好地满足其居民人口和企业的特定需求。然而,资源、能力和权力方面的缺乏往往限制了市政当局满足其城市需要的能力。因此,改善市政财政状况对发展至关重要,根据联合国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议程(AddisAbabaActionAgenda,UN2015B),这是一项全球优先事项。

主题报告的案例研究部分,围绕市政融资方面的经验和方法,深入分析了巴西圣保罗,非洲博茨瓦纳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的案例,提炼总结了这些城市和区域在市政融资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以资全球城市借鉴。

2019年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指数二十强:纽约、伦敦、新加坡、深圳、圣何塞、东京、旧金山、慕尼黑、洛杉矶、上海、达拉斯、休斯顿、香港、都柏林、首尔、波士顿、北京、广州、迈阿密和芝加哥。二十强中北美占9席,亚洲占8席,西欧占3席。总体看,全球前20名城市竞争激烈,位次变化显著,14个城市发生变化,最大变化4个名次。全球综合中心和科技中心总体提升,专业性城市和制造中心总体下降。

比较前200名城市:欧洲降多升少,亚洲升多降少。相对于2018年,2019年前200名城市中,欧洲城市经济竞争力排名下降占比最大为54.2%,下降数量多于上升数量。亚洲城市下降占比为31%,经济竞争力水平上升数量多于下降数量。北美城市经济竞争力水平上升与下降数量相当。

比较十大城市群:北加利福尼亚平均水平最高,莱茵-鲁尔内部差异最小。研究发现,十大城市群的经济竞争力呈现出分化加剧的趋势。北加利福利亚城市群排名上升且幅度较大,首尔都市圈、长三角和珠三角排名上升但幅度较小,而美国东北部城市群、美国中西部城市群、伦敦-利物浦城市群、荷兰-比利时城市群和莱茵-鲁尔城市群排名下降但幅度较小,孟买城市群整体水平较差但排名稳定。

比较中国、美国、欧盟三大经济体:中国城市下降数量较多,欧盟城市下降幅度较大。中国、美国和欧盟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城市经济力水平变化备受世界瞩目。从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变化看,中、美、欧三大经济体城市竞争力整体水平均有下降,美国城市下降数量较少,中国城市下降数量较多但整体下降幅度较小,欧盟城市下降幅度较大。

比较全球经济竞争力总体格局:整体水平下降,但分化有所缩小。比较1006个全部样本发现:相对于2018年,2019年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水平均值有所下降,但差异有所收敛。同时从空间分布来看,全球经济竞争力产出较大的城市依然主要集中在西欧和北美,东亚经济竞争力较强城市数量和规模小于西欧和北美。而从全球城市竞争力水平升级对比看,欧洲和非洲城市升多降少,而亚洲和北美城市降多升少。

比较全球次区域格局变化:中国北部、欧洲东部下降多,中国南部印度总体上升多。从空间分布看,全球城市竞争力上升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经100度西侧的美国西海岸城市、东经20度的西欧城市以及东经110-140度的中日韩城市,且纬度集中在北纬25-55度之间。而中国北部,欧洲东部城市下降较多,中国南部和印度总体上升较多。

从中国城市的全球经济竞争力排名看:总体排名升少降多,均值有所下降,具体排名马太效应显著。但从指数看,总体水平下降,总体却差距缩小。分区域看,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城市升多降少,其他城市降多升少。

根据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9,中国有5个城市跻身前20名,分别是深圳第4、上海第10、香港第13、北京第17、广州第18,与2018年比较,上海上升3名,北京上升2名,香港下降2名,广州下降4名,上海超越了香港。

中国有9个城市进入全球前50强,包括苏州(25)、南京(42)、武汉(43)、台北(44)。与2018年排名比较,南京提升3名,苏州、台北提升2名。

中国有20个城市进入前100强,其中,成都(54)、杭州(64)、无锡(65)、长沙(68)、青岛(76)、重庆(81)、天津(82)、佛山(84)、宁波(90)、郑州(94)和常州(99)。宁波提升11名,杭州提升10名,青岛、佛山提升9名,常州提升8名,成都提升6名,郑州提升5名,长沙提升3名,天津下降40名。

中国进入前200强有39个城市,包括:东莞(104)、澳门(113)、南通(121)、高雄(126)、济南(141)、合肥(145)、泉州(148)、厦门(149)、西安(150)、福州(153)、扬州(163)、珠海(173)、镇江(174)、烟台(175)、泰州(180)、大连(185)、徐州(191)、南昌(197)和沈阳(200)。.相对于2018年排名,泰州前进38名、西安前进21名,福州前进20名,东莞前进20名,扬州前进19名,济南前进16名,珠海前进14名,泉州均前进11名,南通和南昌等4个城市均前进8名,重庆和徐州均前进1名。厦门和镇江均后退6名,烟台后退9名,沈阳下降30名,大连下降60名。

2019年中国城市经济竞争力排名升少降多。东部沿海城市和中部地区的城市经济竞争力水平升多降少。2019年中国291个城市中有103个城市经济竞争力水平排名上升,占总样本的35.40%。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降多升少。2019年中国291个样本城市中共有182个城市经济竞争力排名下降,占总样本的62.54%。

2019年中国城市经济竞争力整体居中,均值有所下滑,差距有所缩小。2019年中国291个城市经济竞争力水平均值为0.291,低于2018年均值0.328,接近全球均值0.292。2019年中国291个城市经济竞争力水平方差为0.134,略低于2018年的方差0.148和全球的方差0.166。2019年中国291个城市经济竞争力水平变异系数为0.449,略低于2018年的0.451和全球的变异系数0.568。

2019年全球可持续竞争力二十强分别为新加坡、东京、纽约、伦敦、旧金山、巴黎、香港、大阪、洛杉矶、芝加哥、巴塞罗那、莫斯科、斯德哥尔摩、首尔、慕尼黑、斯图加特、波士顿、马德里、深圳和法兰克福。全球可持续竞争力20强城市基本囊括了当前世界主要城市和发达国家的中心城市,其中美国有5个城市入选,欧洲国家占据9席,其中德国有3个、西班牙有2个,亚洲国家获得6个位置。20强城市中,欧洲城市最多,而亚洲城市均值最高。不难发现,所有20强城市都几乎代表了所在国家的特征与发展,这些顶级的世界都市,已经可以看作整个国家发展与成就的象征。

就前200强城市而言,亚洲城市最多,欧洲均值最高。2019年全球可持续竞争力指数200强城市中,亚洲城市最多,有65个城市进入,说明亚洲作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地区,具有强烈的上升趋势,但同时也能看到,亚洲进入200强的城市均值较低,可持续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北美洲和欧洲紧随其后,各有60座城市和58座城市进入200强,其中欧洲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的均值最高,城市的发展质量值得肯定。

就十大城市群比较而言,首尔的均值最高,莱茵-鲁尔均衡度最好。研究发现,十大城市群中,美国和英国城市群实力明显突出,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城市群虽然规模较大,但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差距较大过大,发展不平衡。首尔城市群由于群内城市较少,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平均数全球第一。欧洲的城市群中,莱茵-鲁尔城市群标准差最小,显示出老牌西欧国家城市发展的均衡。

就全球空间总体格局而言,北美西欧城市水平高差异小,亚洲城市水平低差异大。从全球可持续竞争力城市在世界的分布情况来看,北美洲和欧洲均值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处于全球可持续竞争力的顶端,且内部差异较小;亚洲城市数量遥遥领先于其余各大洲,但均值稍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内部差异较大。但这也说明亚洲城市中部分中心城市正在迅速崛起。

就全球次区域空间格局而言,表现出沿海城市领先与温带城市居前的特点。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可持续竞争力较强的城市主要分布于北温带的沿海地区:西经120度-西经70度(美国东西海岸)、本初子午线东西10度(西欧各国)和东经110-140度两侧(中日韩);同时在纬度上,上述区域内的顶级城市大都在北纬25-55度之间。

中国城市的方位:均值接近全球平均,均衡好于全球平均。中国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多年来一直在稳步提升,2019年数据显示,中国共有2个城市进入20强,香港全球第7,深圳全球第19。5个城市进入全球前50名,其中台北全球第23、上海全球第29,北京全球第38。9个城市进入全球前100位,其中苏州(58)、广州(67)、南京(83)、厦门(94)。31个城市进入全球前200位,其中无锡(103)、天津(108)、佛山(109)、台中(110)、东莞(121)、武汉(122)、高雄(124)、杭州(130)、成都(143)、青岛(144)、澳门(146)、中山(149)、宁波(154)、常州(158)、郑州(159)、台南(164)、长沙(165)、沈阳(182)、珠海(189)、大连(193)、西安(197)、合肥(199)。

中国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已接近世界均值水平,内部差异相对较小。中国均值为0.333,全球均值为0.35。中国标准差为0.12,全球标准差为0.17。指数得分分布相对集中,说明中国城市间差异较小。

宁波的全球竞争力表现较好,经济竞争力2019年排名全球第90位,首次进入百强最具竞争力行列,较去年的101位提升11位,在全球前100名城市中,排名提升幅度居中国城市第1位。可持续竞争力全球排名154位,处在较具竞争力行列。

全球城市分级

城市等级

等级

城市数量

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全球城市

A+

3

0.9635

0.032

0.0332

(A)

A

2

0.9052

0.0006

国际枢纽城市

B+

0.7585

0.0178

0.0234

(B)

B

26

0.6423

0.0464

0.0723

国际门户城市

C+

29

0.5322

0.0251

0.0471

(C)

C

96

0.4185

0.0354

0.0845

区域枢纽城市

D+

122

0.3269

0.0181

0.0553

(D)

D

266

0.2429

0.0244

0.1003

区域门户城市

E+

389

0.1769

0.19

0.1072

(E)

E

70

0.0776

0.0404

0.5208

全部城市

1006

0.2565

0.1327

0.5172

具体来看:作为全球城市:A+等级城市有3个,纽约、伦敦和东京;A等级有2个,北京和巴黎,显示全球城市体系在发生重要变化,中国城市成为全球重要一极;作为国际枢纽城市:B+等级城市的数量为3,包括首尔、上海、芝加哥;B等级有26个,主要包括:新加坡、香港、悉尼、都柏林、慕尼黑、多伦多、大阪等;作为门户城市:C+等级城市数量为29,主要包括墨尔本、布宜诺斯艾利斯、迪拜、华沙、哥本哈根等。

从不同等级城市的洲际分布来看,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南北差异明显,北部仍然具有绝对优势;从不同等级城市的国家分布来看,发达国家城市在全球城市体系中仍然具有优势地位,但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城市正在迅速崛起。从集聚-联系视角下的全球城市分布来看,全球城市体系中大部分城市属于低集聚度-低联系度类型,集聚度相对于联系度在决定城市等级中的作用要更重要。从软-硬度视角下的全球城市分布来看,全球城市体系中大部分城市属于弱硬度-弱软度类型,软因素相对于硬因素在决定城市等级中的作用要更重要。

中国的北京作为全球唯一发展中国家城市入围最高的A类城市,但中国城市存在全球的多层多级。作为全球城市,北京的城市级别得分排名为4,其中集聚度和联系度排名分别为5名和2名,北京在联系度上更具有优势;其中,北京硬联系的排名是2,软联系的排名是4,可以发现北京在硬联系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上海在硬联系方面具有优势,在软联系方面存在劣势。全球仅3个B+等级城市,上海位居1席。作为国际枢纽城市,上海的城市级别得分排名为7,其中集聚度和联系度排名分别为9和8,说明上海在联系度上具有优势。其中软联系和硬联系排名分别为27和7,说明上海在硬联系方面具有优势,在软联系方面存在劣势。

香港和台北在硬集聚方面具有优势,在软联系方面存在短板。,中国的香港和台北进入B等级国际枢纽城市行列。香港的城市级别得分排名为9,其中集聚度和联系度排名分别为8和20,说明香港在集聚度上具有显著优势,在联系度上存在短板。其中软集聚和硬集聚分别为16和5名,说明香港在硬集聚方面更具有优势;软联系和硬联系排名分别为48和18,说明香港在软联系方面存在劣势。台北的城市级别得分排名为34,集聚度和联系度排名分别为18和49,说明台北在集聚度方面存在优势,在联系度方面存在短板,其中软集聚和硬集聚分别为57和11,说明台北在硬集聚方面更具有优势,其中软联系和硬联系分别为117和43名,可以看出台北在软联系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

中国有22个城市进入国际门户城市行列。有4个城市进入C+等级城市行列,分别为广州、深圳、成都和南京,其城市级别得分排名分别为40,42,59,60,普遍来看,中国的C+等级城市在软集聚方面更具有优势。有18个城市进入C等级城市行列,分别为杭州、武汉、天津、重庆、苏州、宁波等。杭州、武汉、天津、重庆、西安和青岛的城市级别得分均在全球前100,排名分别为66,69,73,76,77和96。C等级城市大多在软集聚方面具有优势,个别城市在联系度方面存在短板。

中国C及以上等级城市概况

等级(数量)

城市

集聚度-联系度类型

硬度-软度类型

A(1)

北京

高集聚-高联系

强硬度-强软度

B+(1)

上海

中集聚-中联系

中硬度-强软度

B(2)

香港

高集聚-中联系

台北

中硬度-中软度

C+(4)

广州

弱硬度-强软度

深圳

成都

弱硬度-中软度

南京

C(18)

杭州

武汉

中集聚-低联系

天津

重庆

苏州

宁波

西安

青岛

长沙

厦门

合肥

大连

沈阳

济南

郑州

昆明

哈尔滨

福州

中国城市在集聚度方面具备一定比较优势,在联系度方面存在短板。中国大部分城市属于低集聚-低联系类型,数量为166;其次为中集聚-低联系类型,数量为114。从集聚度方面来看,中国在集聚度有一定的比较优势,高集聚度城市有2个,中集聚和低集聚度城市数量分别为123和166。总体上来看,中集聚与低集聚度城市数量基本相当。在联系度方面,中国高联系度城市仅有1个城市北京,中联系和低联系度城市数量分别为10和280,说明中国大多数城市均处于低联系度状态,亟需提高自身的软、硬联系度。

中国城市在“软”因素与“硬”因素方面都需要加强,但“硬”因素的短板更加突出。中国大部分城市属于弱硬度-弱软度类型,数量为192。从硬度方面来看,中国在硬度方面处于一定的劣势,强硬度城市只有1个城市北京,中硬度和弱硬度城市数量分别为3和287,说明中国大多数城市硬因素较弱。从软因素方面来看,属于中软度的城市数量处于一定的优势,强软度城市数量为6,中软和弱软度城市数量分别为93和192,相比于硬度来说,中软度城市数量明显较多,但仍有将近2/3城市属于弱软度类型,说明中国大多数城市的软因素较弱,亟需提高自身的软集聚度与软联系度。

报告首次尝试从城市可持续竞争力视角测度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实施进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s),致力于通过协同行动消除贫困,保护地球并确保人类享有和平与繁荣。它于2015年9月被提出,旨在指导各成员国从2015年到2030年的15年内,以综合方式彻底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涉及到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各个方面,包含17个目标,下属169个具体目标以及232项指标,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了一个综合的有机目标体系。经过研究发现这些目标不是一维逻辑关系,而是交叉和多维的逻辑关系。本报告创造性的解构了SDGs的目标体系,以目标矩阵的方式提炼出SDGs的核心内容,并将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指标体系作为工具,监测全球城市在落实联合国可持续目标,特别是可持续城市和社区目标方面的进展。

报告监测SDGs发现:几乎所有国家或城市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上都存在程度不同的短板。在南美洲,清洁能源、可持续生产和消费以及气候行动方面的目标实现情况好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余则等于或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亚洲城市,则在零饥饿、饮水及卫生、水下生物、陆地生物,和平正义方面的表现好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余则等于或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欧洲城市大多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水平远高于全球城市平均水平,但在气候行动以及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方面面临重大挑战。北美洲整体进展良好,但在气候行动与和平与正义方面表现有待提升。非洲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多数指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有少数指标表现较好。

SDGs全球前20城市

国家

SDGs综合排名

纽约

美国

1

亚特兰大

11

伦敦

英国

悉尼

澳大利亚

12

东京

日本

芝加哥

13

巴黎

法国

4

西雅图

14

新加坡

5

都柏林

爱尔兰

15

旧金山

6

费城

16

洛杉矶

7

中国台湾

17

波士顿

8

休斯敦

18

达拉斯-佛尔沃斯堡

9

哥本哈根

丹麦

19

阿姆斯特丹

荷兰

10

墨尔本

20

具体来看,全球在践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综合成果水平居前20的城市是:纽约,伦敦,东京,巴黎,新加坡,旧金山,洛杉矶,波士顿,达拉斯,阿姆斯特丹,亚特兰大,悉尼,芝加哥,西雅图,都柏林,费城,台北,休斯顿,哥本哈根,墨尔本。半数居于美国,5个居于欧洲,3个居于亚洲,2个居于大洋洲。

SDGs全球前100城市主要国家分布

SDG排名

TOP100城市个数

33

中国

德国

意大利

瑞士

加拿大

西班牙

从排名前100城市的国家分布看,共涉及29个国家,其中美国独占33个,集中度很高,远远领先。中国12个位居第二,德国9个,英国8个,加拿大5个,澳大利亚、日本、意大利各3个,瑞士、西班牙各2个。

SDGs全球前200城市主要地区分布

大洲

SDGs综合排名TOP200城市个数

北美洲

68

欧洲

67

亚洲

56

大洋洲

南美洲

非洲

从排名前200的城市区域分布看,北美洲和欧洲领跑全球,分别占据68席和67席,亚洲紧随其后,占据56席。其他分别分布于大洋洲(6个),南美洲(6个),非洲(1个)。

中国在SDGs的综合排名中,有1个城市进入前20强,台北;12个城市进入前100强,包括北京、上海、成都、香港、南京、广州、西安、深圳、杭州、重庆和武汉。

城市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全球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因此,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第11项提出“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目标11(SDG11)是可持续发展在城市方面的集中展现

同样用目标矩阵的方式解构SDG11并进行监测我们发现:住房负担、社会公平、遗产保护、生产消费模式、社会安全等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普遍短板。欧洲和北美整体水平较高,但城市间发展不平衡,多数城市存在短板。南美的生活压力很大,安全形势需要改善。亚洲城市发展进步与问题恶化并存,非洲城市在可持续城市与社区方面全面滞后。

SDG11全球前20城市

SDG11排名

罗马

斯德哥尔摩

瑞典

大阪

首尔

韩国

中国香港

斯图加特

广岛

巴塞罗那

从排名具体来看,全球城市在践行SDG11方面,水平居前20的城市是:东京、伦敦、罗马、巴黎、纽约、香港、新加坡、西雅图、墨尔本、波士顿、费城、悉尼、斯德哥尔摩、大阪、首尔、洛杉矶、斯图加特、旧金山、广岛和巴塞罗那。美国6席,日本3席位,澳洲2席,其他9个国家每个国家1席。

SDG11全球前100城市主要国家分布

SDG11排名TOP100城市个数

24

以色列

从排名前100城市的的国家分布看,共涉及27个国家,80个城市分布于前10个国家。其中美国24个,德国和中国各12个,英国6个,日本6个,意大利5个,加拿大4个,澳大利亚、西班牙、以色列各2个。

SDG11全球前200城市主要地区分布

SDG11排名TOP200城市个数

63

62

58

从排名前200的城市区域分布看,欧洲第一,占据63席,北美洲第二,占据62席,亚洲第三,占据58席。其他分别分布于南美洲(9个),大洋洲(5个),非洲(3个)。

SDG11全球前100中的中国城市

88

22

92

57

台中

94

95

台南

69

99

81

100

中国在SDG11的全球排名中,有1个城市进入全球20强,香港;12个城市进入全球前100强,包括台北、深圳、南京、台南、厦门、上海、北京、台中、武汉、沈阳和苏州。

本报告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联合国人居署联合推出的《全球城市竞争力年度报告》的第四部。利用指标体系和客观数据,报告详细评价了1006个全球城市的竞争力状况。报告从整体上衡量了全球城市竞争力发展格局,讨论了全球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报告对全球城市政府部门、国内外企业、有关研究机构、社会公众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意义和研究借鉴价值。

THE END
1.意大利有哪些城市问答中心希望你们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进 意大利的城市有:罗马、米兰、佛罗伦萨、那波里、都灵、热那亚、威尼斯等。 罗马为意大利首都,也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罗马也是古罗马和世界灿烂文化的发祥地,已有2500余年历史,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罗马帝国的发祥地,因建城历史悠久而被昵称为“永恒之城”。http://m.gaokaomanfen.com/know/1498377.html
2.罗马复兴!全球百大城市排第6!意大利欧洲头条【欧洲时报托特编译】近日,国际知名咨询公司Resonance Consultancy发布了《2025世界最佳城市》报告,评选出全球百大最佳城市。罗马排名第6位。 罗马市政府网站22日发布消息称,根据最新版《世界最佳城市》报告,在全球100座最适宜居住和旅游的大都市排名中,罗马由去年的第11位上升至第6位。 http://news.xinqiaoxiang.com/detail-1027018.html
3.意大利有哪些城市2. **米兰**:米兰是意大利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全球时尚和设计的中心之一。米兰时装周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和模特前来展示最新的时尚趋势。除了时尚产业,米兰还以其历史悠久的建筑如大教堂和斯卡拉歌剧院而闻名。3. **威尼斯**:威尼斯是一座建立在水上的城市,以其运河、桥梁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617269006380535347.html
4.2024意大利各年龄段生活质量城市排名质量指标(除少数亮点外)反映了意大利地区福祉分布的既定格局。南部省份几乎总是排在末尾。与前几届相似,不同年龄段的调查显示一些大都市的表现也很平平。 大城市在青年生活质量方面的表现尤为不佳,除了博洛尼亚(第14位)和佛罗伦萨(第33位)外,其他大城市均排名靠后。尤其是罗马,在青年生活质量指数中仅排名第98位。https://zhuanlan.zhihu.com/p/704798357
5.博洛尼亚,意大利经济第一的城市,玛莎拉蒂的故乡记得关于时尚有这样一句话,时尚从英国来袭,在法国起身,于意大利变成艺术。如果说意大利是一个品质独特极具内涵的人,那么博洛尼亚绝对是他压箱底的那件衣服。 玛莎拉蒂的故乡——博洛尼亚 说起博洛尼亚,他或许并不像周边其他著名旅游城市一样被国人所熟知,但就算你没听说过这个名字,跑车玛莎拉蒂也一定听闻一二,没错,我便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303824.html
6.旅游英语:"中国城市幸福排名"调查拉萨第一旅游英语19日,央视财经频道在拉萨举办“2012幸福城市市长论坛”,论坛期间发布的数据显示,拉萨连续6年位列居民幸福感前三名,而重庆则进入了幸福感排名前十强。 重庆位列前十强 根据央视的调查,休闲时间排名前十的省会城市(十大休闲之城)是:贵阳、海口、广州、杭州、拉萨、成都、重庆、太原、福州和长沙。 幸福感排名前十的https://www.kekenet.com/hangye/201208/196730.shtml
7.假期出门就是人从众?想悠闲度假,一起来“云逛”意大利10个众所周知,意大利有丰富的旅行资源,是世界第四大旅游国,旅游业非常发达。 提到意大利的主要旅游城市,很多同学都马上能说出罗马?威尼斯?佛罗伦萨等著名城市。但除了这些,意大利还有很多古色古香的小镇,趁着假期,小编带大家来“云逛”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ODM2MzQ2NQ==&mid=2247590457&idx=1&sn=dcc99849184f847b0327f5e170f89d23&chksm=edcb8ff86cf0b2c9c0d64e2950988d7efcfa1a29271089f214768656dfd0995f52a897f076e4&scene=27
8.《外商投资企业在渝便利手册》(中英文版)2020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城市排名发布,重庆排名第二位。 2020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撰、国家主流媒体发布的《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中,重庆综合排名全国第五位,中西部第一位。 2021年,《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发布,重庆上榜新一线城市排名第三位。 http://youyang.gov.cn/bmjz_sites/bm/sww/zwgk_104134/zfxxgkml/jczwgk/202302/t20230217_11621210.html
9.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排名top302024最新排名前十名对比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排名top302024最新排名前十名对比 世界上那个城市最安全?日前,英国知名杂志《经济学人》发表了年度最安全城市排名,其中日本以89.8分位居榜首,继2015年后重回第一,而中国香港、台北也已86.22、80.7分列第9和22位。 据悉,该榜单以数码安全、卫生、基建及人身安全等49大指标作为评定标准,满分100。http://www.weihuyy.com/yy67004.html
10.招生丨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2024年全日制硕士项目申请9月开启国际数理统计学会会士、运筹学和管理科学协会会士,曾获INFORMS应用概率学会Erlang奖、The ACM SIGMETRICS 终身成就奖(迄今唯一华人获奖者),《运筹学数学》前主编 研究领域:应用概率、流体模型、扩散模型、随机过程和强化学习、随机处理网络中的动态资源分配和优化及在半导体晶圆生产线、通信网络、数据中心、服务系统(客户https://sds.cuhk.edu.cn/article/1149
11.各国装逼指南转28.意大利哪个城市最好最大? 电视上采访某意大利人,他说我妈妈是意大利人,我爸爸是米兰人。您说呢。。。 29.到意大利留学靠谱么 你想走文艺范儿或者温州范儿?拿来吧 30.在意大利和别人交流有困难吗? 和意大利其实还好,和江浙一带人比较麻烦。如果你要在意大利畅通无阻,建议你学会意大利语和浙江各种方言。 31https://www.douban.com/note/171786023/
12.西安决策参考也就是说,未来除了这12个城市外,其他城市都有望实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这不仅仅是三四五线城市,还包括了不少二线城市,如苏州、合肥、济南、长沙、厦门、宁波、福州、东莞、青岛、西安、大连、昆明、南昌、石家庄等城市,未来这些城市户籍人口有望快速增加。 http://www.xalib.org.cn/info/72438.jspx
13.意大利十大城市意大利城市排名意大利有哪些著名城市→MAIGOO佛罗伦萨以艺术、设计、手工艺闻名遐迩,拥有世界美术最高学府和意大利最好设计院校,实力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132名。 卡塔尼亚 卡塔尼亚是意大利南部西西里的第二大城市、卡塔尼亚省的首府,也是意大利城市排名前十的城市。卡塔尼亚地处西西里岛的东岸,面积为180.88平方公里,人口31万。该市就坐落在埃特纳火山的山https://www.maigoo.com/top/420776.html
14.城市排名2018意大利宜居城市排名 意大利城市个人收入排名 英国学习城市排名调查 瑞典热门城市排名大盘点 2018西班牙宜居城市排名 瑞典热门城市排名大盘点 08-04 标签:城市排名热门城市 瑞典是欧洲北部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世界第28大、欧盟第9大经济体,是经济高度发达国家,2020年瑞典人均名义GDP51920美元,居世界各国第https://www.liuxue86.com/k_%E5%9F%8E%E5%B8%82%E6%8E%92%E5%90%8D/
15.意大利城市气候降排名发布意大利城市气候健康排名发布 《24小时太阳报》发布2024年意大利“气候健康”专题城市排名情况,巴里(Bari)在综合排名中位列首位。此外,还有六个南部中心城市跻身前十名。省会大城市中,米兰排名最低,排在第 86 位。在后十位中,有7个城镇位于波河中轴线上。https://www.ccpit.org/italia/a/20240328/20240328bm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