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抱抱粉在“快报厂购工作室”催:叶黄素快吃完了,可以做活动了。
▲抱抱粉一直召唤康康赶紧上叶黄素的活动。
今年7月份,小抱抱推荐了浙江医药公司的叶黄素咀嚼片,已售出1142瓶。
虽然市面上叶黄素产品很多,但是浙药的叶黄素咀嚼片,优势非常明显。
▲辅酶Q10。
9月份,康康来到了浙药位于绍兴越城区的总部,又给抱抱粉带回了辅酶Q10,至今售出了近800瓶。
这两款都获得了国家保健品认证,都有小蓝帽资质哦。
小抱抱优享
收到抱抱粉的需求,康康赶紧和浙江医药公司(以下简称“浙药”)商量了下,争取了一波活动:
1、叶黄素:
▲戳图可购买
旗舰店138元/瓶,小抱抱优享价89元/瓶、2瓶149元、3瓶216元。
2、辅酶Q10:
旗舰店售价148元/盒(45粒),小抱抱优享价85元/瓶、2瓶159元、3瓶225元/3盒。
▲欢迎加入“快报厂购工作室”,有问题可以群内咨询哦。
为什么选择浙药?
浙江医药公司,前身叫新昌制药厂。集团副总裁平建洪说,“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的维E主要靠进口,80年代新昌制药厂开始规模化生产后,填补了这块空白。”
▲左为公司首席科学家许新德,右为平建洪。
发展到今天,浙药是全球4家维E主要制造商之一,除了维E以外,还出口大量西药原料到欧美市场。大家熟悉的青蒿素,浙药也是国内主要的生产商之一。在全球生物科技领域,都有很强的发言权。
▲感谢信。
2009年获邀参与《美国药典》对叶黄素标准的修订,美国药典委员会还发来了感谢信。
▲9月12日,康康来到了浙药总部。
绍兴越城区的总部占地1200亩,这里有院士工作站、研发中心、实验室、厂房等等,另外在多个县市还有分公司。
▲在公司展厅,很多荣誉都是重磅级的,比如“省重点企业研究院”、“中国出口名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工业行业龙头企业”、“西药原料出口五强企业”,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这种重量级奖项。
浙药是学术研究氛围极浓的企业,一心低调搞研发,遭到发难,很多人以为偏“学术气”的浙药会退缩,没想到不但应战,而且打赢。
比如公司研发的一款辅酶Q10产品,在美国被日本某公司起诉侵权,这场官司一直打了8年,花费了1亿元,最终胜诉。
▲参观浙药的展厅,康康说有点小震撼。
平建洪说:“我们每年研发投入是销售额的8%,是大部分同行的两倍多,研发属于摸索,连困难和对手都不知道在哪里,我们都没有丝毫退缩,所以更不畏惧国外巨头的挑战。我们生产辅酶Q10的技术比他们好,品质也比他好,这是我们的底气。”
叶黄素咀嚼片
现代社会,大家用眼都很频繁:孩子学习压力大,有做不完的作业;成年人日常工作生活,经常离不开电脑和手机;老年人机能下降,视力也会有所下差。
叶黄素对眼睛来说非常重要,主要是在人体视网膜的黄斑区域产生作用。
人体自身无法合成叶黄素,需要从青菜、水果等食物中获取,尤其是深色青菜。
这款叶黄素咀嚼片味道不错,酸酸甜甜。
1
保健品认证。
批准文号是国食健注G20130505。市面上的叶黄素产品,能明确标明“缓解视疲劳”的非常少哦。
2
获省科技一等奖。
浙江医药对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的研发,获得了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3
水溶性叶黄素。
和市面上很多叶黄素酯不同,浙江医药的是真正的叶黄素,而且是水溶性叶黄素(专利号ZL200610154617.4),解决了叶黄素稳定性、高脂溶、难吸收的3大难题,吃下去好吸收。
4
用量合适。
一般情况下,人体每天叶黄素补充量是10到20mg之间,这款叶黄素是每100g含1.78g,每一片是450mg,差不多每片含叶黄素8.01mg。
加上平时吃的蔬菜水果,能轻松达到10mg的要求,但不大会超过20mg。
5
适合人群:
全年龄段的人都适合食用的。
辅酶Q10维E胶囊
▲浙药展示中心的辅酶Q10干粉40%CWS。
辅酶Q10是一种脂溶性化合物,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对心脏比较友好,还能辅助降血脂。
在美国,辅酶Q10是非常普遍的保健食品,占据了全球辅酶Q10的70%市场,因为美国人以高热量高脂肪食物为主,有辅助降血脂等方面的需求。
浙药的辅酶Q10,就是美国市场上的主流辅酶Q10产品。
平时人体获得辅酶Q10有两个途径,一是自身合成,二是食物中获取。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合成能力下降,对食物营养吸收能力也在下降,导致一些年长者存在辅酶Q10不足的情况。
批准文号是国食健注G20070403。在包装盒上明确标明“辅助降血脂/抗氧化”,这种字样并不是可以随便写的哦,必须得到认证。
每粒胶囊含有40mg辅酶Q10、40mg维生素E,都在合理范围内,可以长期服用。
性价比高。
浙江医药公司是辅酶Q10的全球源头供应商,有很强的成本优势,性价比很高哦。除了得到中国的认证,也通过了日本、美国、欧洲等认证。
高血脂人群,有“护心”需求的人群,以及40岁以上的人群。
少年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不适合吃哦。
1、本品不能代替药物,服用治疗药物的人群食用本品时应向医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