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部冷门美剧,来自网飞。
虽然这剧知名度不高,但作为网飞9月份的主打剧,它的口碑相当不错,豆瓣评分8.2。
作为业界良心,网飞一次性放出了第一季全八集,一天就可以刷完。
《拉契特》
2020年
对很多人来说,拉契特这个名字很陌生,但资深影迷应该知道这个名字。
拉契特,就是电影《飞跃疯人院》中护士长米尔德丽德·拉契特(MildredRatched)的名字。
25年前,《飞跃疯人院》(OneFlewOvertheCuckoo’sNest)横空出世,横扫第48届奥斯卡。
它拿下那一年的最佳影片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主角奖,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奖在内的五项大奖,成为当年最大赢家,风头无量。
这部电影是一个时代的宣言,也是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对批判现实体制的高度至今都让人望尘莫及。
主角麦克“不自由毋宁死”的反抗精神,如今看来,依然很经典。
豆瓣上44万多人打出了9.1的高分,名列豆瓣电影TOP250,排名第63位。
电影里,主角麦克为了逃避监狱里的强制劳动,装作精神异常,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自由奔放的麦克无法忍受疯人院死气沉沉的生活,对医院发起挑战,还联合其他精神病人进行“飞越疯人院”的计划,给精神病院带来了剧烈的冲击.....
麦克象征着解放精神,反抗的是以护士长拉契特为首的权威势力,实际上是挑战美国僵化的社会体制。
在《飞越疯人院》之后,拉契特就成了顽固保守、僵化体制的代名词。
无数人对护士长拉契特这个角色恨得牙痒,恨不得冲进电影掐死这个阴险变态的老女人,以解心头之恨。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她为什么这么变态,网飞为拉契特专门拍了这部剧,你也可以称之为《变态护士长拉契特的今生前传》。
故事,设定在《飞越疯人院》事件的15年前,1947年。
深夜,大雨,一座教堂前。
一个年轻男人拍打着教堂大门,说想进去躲躲雨,一会就走。
看门牧师为他打开了大门,却没想到招来一场杀身之祸.....
这名年轻男人进入教堂之后就大开杀戒,下手毫不留情,总共杀死了四名牧师。
其中遇害的一位年长牧师,正是年轻男人的生父。
警察很快到达了现场,逮捕了这个名叫埃德蒙的杀人凶手,把他送往精神病院,鉴定精神状况之后再做出判决。
故事,正式开始.....
六个月后,埃德蒙被送到了露西亚州精神病院,准备接受鉴定。
与此同时,一个名叫拉契特的女人,也来到这个精神病院面试。
她去面试并不怎么顺利,虽然拿着面试邀请信,护士长巴克特一点都不欢迎她,并对她的身份产生了怀疑。
因为精神病院根本没有招人计划,更不可能发出面试邀请,这事太奇怪了。
但拉契特并没有放弃,她坚持留在大厅里等待院长汉诺威医生回来。
汉诺威医生刚申请资金赞助被州长拒绝,带着一肚子气没处发火,听说来了个刺头要“霸王面”,更是火大。
他怒气冲冲过来处理,却被拉契特一顿训斥,“你让我等了几个小时,如果你让面试早点开始,我就原谅你的无礼”。
汉诺威有点懵,听拉契特要去他办公室面试,他就稀里糊涂地同意了。
虽然拉契特说得天花乱坠,但也没成功,汉诺威医生还是没松口招人。
于是,拉契特想了个办法,逼着精神病院的一个出轨女护士主动离职,创造了一个空缺职位,她终于成了这里的一名护士。
拉契特千方百计要留下来,因为她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帮助凶手埃德蒙逃出这里。
因为他们俩是异父异母的“姐弟”,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两人在一个重组家庭里经历了噩梦般的童年.....
不过,汉诺威医生一眼就看出了埃德蒙在装疯卖傻,假装精神病人逃脱法律制裁。
如果埃德蒙再继续假装精神病人,那就要做冰锥手术,就是《飞越疯人院》麦克最后被做的切脑手术。
喜欢《美国恐怖故事》的朋友们,这次有福了,要知道第十季《美恐》到2021年才开播,这一段空白期刚好可以看这部《拉契特》。
《拉契特》跟《美恐》一样重口,不止开头就有疯狂杀戮的画面,接下来就出现了医院偷情、姐弟乱伦的大尺度戏份。
要知道《拉契特》的导演瑞恩·墨菲,就是《美恐》系列的导演。
他这几年相当高产,除了《美恐》系列,还有两季《姿态》、《宿敌:贝蒂和琼》第一季、《紧急呼救》第三季,评分都不低。
这次《拉契特》延续了他一贯的风格,色彩高饱和,画面极致优美,构图像强迫症一样对称。
只要有人物出现的地方,就可以看到用镜的工整。
故事重点展现拉契特的成长经历,性格的成型原因,也挖掘了原生家庭对人物性格的影响。
剧里不止挖掘了拉契特、埃德蒙两人超越姐弟的虐恋关系,还有拉契特和州长秘书的百合恋。
饰演拉契特的香蕉姐莎拉·保罗森,在现实生活中也跟大自己30岁的好莱坞老牌女星荷兰·泰勒正谈着轰轰烈烈的恋爱,让人咂舌。
作为精神病院题材,本剧里面有大量治疗精神病人的案例,还有非常逼真的手术画面。
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当年《飞越疯人院》里麦克被强制切脑最后变成行尸走肉的手术,居然是真的。
这种名为冰锥术的手术,正式名为额叶切除手术,英文lobotomy。
这是医学史上最残酷手术之一,也是一种惨无人道的医疗手段,但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受到热捧,创始人莫尼兹还因此获得了194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这项手术是如何做呢?
最简单说,就是拿着冰锥从患者眼眶钻入,然后左转转右转转,就搞定了。
手术到后来非常简单,甚至不需要消毒,医生不需要带手套,直接将病人电击昏厥,然后快速将冰锥戳入脑颅,迅速搅动,手术就算成功了.....
伦敦惠普医学历史收藏馆官员莱斯利·霍尔在接受BBC采访时,曾经详细介绍了这方法——
操作非常简单,你只需要一根打磨完好的锋利冰锥,将患者局部麻醉,正对着他的眼眶位置,从眼皮底部狠狠刺入,然后轻敲冰锥底部,椎体就会慢慢穿透骨骼和鼻梁骨进入颅脑。接着,你只要旋转椎体就可以直接切断前额叶和大脑其他部分起链接作用的脑蛋白,让精神病人变得循规蹈矩——虽然没了什么活力,但好歹是听话的。
这听起来就让人脊背发凉,但这项手术居然在那个时代流行开来,在美国本土大约几万人做了冰锥术。
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妹妹罗斯玛丽·肯尼迪,就做了此项手术,因此生活不能自理,在轮椅上度过了残生。
冰锥术,最早用在“治愈”性格暴躁的精神病人,但后来被当成了包治百病的妙手回春术,比如抑郁症、躁狂症、同性恋,甚至那些患上PTSD的退伍军人也被强行做了这种手术。
直到1950年左右,冰锥术的巨大副作用才被医生注意到,被手术的病人是变得温和了,但那是一种行尸走肉般的麻木迟钝。
因为切走的不止大脑额叶,还有这个人的思想、性格、以及灵魂。他们会变得“不像一个人”,只是一个只会呼吸的“植物人”。
在五十年代,冰锥术被正式废止,严禁使用,这项臭名昭著的手术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另外,在《飞越疯人院》小说和电影问世以后,美国和欧洲也掀起了一系列反对滥用电击治疗及虐待精神病人的运动,通过了限制精神病院权力的法律条文,精神病人的生存状况才得到很大改善。
《飞越疯人院》里的麦克,他假装疯癫,却被大家认定是精神病人,最后被施以冰锥术切除大脑,变成了“丧尸”。
结尾老酋长用枕头闷死了麦克,因为他知道,失去了自由思考能力的麦克,死了比活着更幸福。
《飞越疯人院》的故事,就像一部寓言,多少人在各种规则和制度之下机械地重复着每天行色匆匆的生活,不知不觉变成了行尸走肉。
以致于这种重复的最后,我们自己都无法在人群中分辨出自己,最终丢失掉了自己,更谈何“诗和远方”。
所以,要记住这句话,“当环境试图把你的棱角磨平,请不要让你的灵魂停止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