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语市场垂涎已久的Netflix,曾在一年内推出3部自制华语剧:
《罪梦者》《极道千金》《彼岸之嫁》。
虽然构思不错,可惜内容货不对板,最后沦为“挂羊头卖狗肉”之流。
好在,网飞是个越挫越勇的选手。
今年,它用一部新剧《谁是被害者》成功翻身(以下有剧透)。
该剧尺度颇大,话题涉及:连环杀人、社会伦理、边缘人群、生与死的意义。
开播48小时,即登上google热搜,问鼎中国台湾地区网飞收视榜冠军。
主演也都演技在线:张孝全、许玮甯、王识贤、黄河、丁宁、郑人硕。
惊讶的是,许久未露面的林心如,这次全素颜客串。
饰演一个“传播死亡”的间接凶手,也是剧中“幕后大BOSS”。
昔日柔弱的紫薇,如今摇身一变大魔王,狂飙惊悚台词,令人瞠目结舌:
“有些人,死了比活着有意义。”
“死过的人都能明白,活着的寂寞,死是有价值的。”
“因为帮他们,所以我得死,那很好。”
大尺度
我是在一个明朗的中午,按下了《谁是被害者》的播放键。
不料,午饭直接报废了。
因为,这剧尺度实在太太太大了。
前方高能!
开场就是一幕“溶尸戏”,血肉模糊的尸体、隐约可见的白骨,看得我目瞪口呆。
不仅如此,该剧还有很多验尸的特写镜头。
剧中的法医,熟练的解刨尸体。
一边端详皮肉的腐烂程度,一边推敲凶手的心理状态。
由于,剧集讲的是连环杀人案。
所以,接下来还有焚尸体场景,画面更是触目惊心。
惊悚图先到此为止,否则更多人要被劝退。
这些“凶案现场”的高度还原,虽然看的人心惊胆战,但不得不说,很逼真。
该剧制作人在幕后特辑中介绍,为了尽可能打造惊悚的凶案现场,美术团队做了三个层面的工作:骨头的硬度、皮肉的牵连程度、尸斑的颜色深浅,这样才会达到“可怕”的效果。
美术团队在加工“尸骨”
怪不得,连主演许玮甯在拍摄现场,看到“尸体”都大喊反胃。
灰色地带
可以确定的是,《谁是被害者》里的角色,都游走在灰色地带。
是人都有私欲,而该剧并不掩饰这些欲望。
恐怖的连环凶杀案,首先牵扯出了三位主角,他们分别是法医、记者和警察。
第一位主角:方毅任(张孝全饰),一名患有亚斯伯格症的法医。
他有沟通障碍,做事认死理、一根筋。
按理说,这应该是个“救世主”的角色。
但当他发现,凶案现场竟然有自己亲生女儿的指纹时。
他毅然决然擦掉了指纹,毁掉现场证据。
一方面,他想查清凶杀案的真相。
另一方面,他又护犊心切,极力想找到离家出走的女儿。
真相与女儿,哪个重要?
他从清醒的旁观者,变成了迷思的当局者。
第二位主角:徐海茵(许玮甯饰),社会新闻记者。
事业心强,总想凭一手猛料,获得更高成就。
人脉是她的资料库,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幕。
但相同的人脉,对不同的记者而言,往往呈现结果总有差异。
为什么有人能拿到猛料,有的只能拿到通稿?
徐海茵,用亲身经历来证明,差异来自你与人脉接触的方式。
在这方面,徐海茵确实挺有一套。
烟和打火机已备好,空气中也弥漫着“称兄道弟”的氛围。
一番嘘寒问暖后,拿到第一个关键词:“溶尸”。
如果能拿到凶杀案的独家内幕,绝对能让她名利双收。
于是,她又买了杯现磨咖啡,来到了凶案现场,继续套信息。
徐海茵本想借一番虚情假意的问候,攻破看守人员,进入案发现场。
眼看就要成功,却被突如其来的方毅任给破了局面。
面对一个能让自己升职加薪的机会。
徐海茵,怎会轻易放过,她打听到了死者母亲的住址。
她假扮死者的歌迷,登门拜访,拿到了更多信息。
虽然她为了工作,凭一己之力,拿到了各种幕后信息。
但不能否认的是,她获取信息的方式,有些不择有段。
当警察拒绝透露内情时,她拿对方进出赌场的事情威胁。
当方毅任不想跟她合作时,她又拿方毅任女儿是嫌疑犯说事。
这也是一个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人。
第三位主角:刑警赵承宽(王识贤饰)。
固执己见的职场老油条,脾气异常火爆。
为了让嫌疑人定罪,他不惜派人更换证据、篡改验尸报告,还警告下属:“好好处理,绝对不能让他出来。”
对待新发生的连环命案,他起初也是秉着“赶紧破案”的态度办事。
因为,他刚被通知已晋升队长,不能有任何事情影响到这件事。
《谁是被害者》的剧情,就是围绕这三个主角的查案过程展开。
这三个人,智商都很能打,却没有一个是100%绝对好人。
怎么在查案的过程中,让三位主角剔除杂念、殊途同归。
也是该剧与其他悬疑题材的区别之处。
边缘人群
《谁是被害者》中的死者,有个相同的特点。
他们全都是边缘人群,是所谓的社会弱者。
三位受害者
第一个死者游诚皓(黄河饰),是位跨性别者。
一直以来,都想摆脱男儿身,做变性手术。
但却不被父母理解,尝尽白眼和嘲讽。
游诚皓
第二个死者苏可芸(丁宁饰),是位过气女星。
曾经红极一时,却因吸毒被人遗忘。
好不容易戒毒成功,拼命想复出,却发现物是人非。
苏可芸
人们对她的歌,早已不感兴趣。
报纸上,只剩一句“苏可芸重新做人,脸肿成猪头再出发”。
第三个死者张聪健(陈家逵饰),普通职员。
这是位我们口中常说的“实在人”,家里没背景,也没矿。
他认定努力就有回报,一路埋头苦干。
身体好的时候,是公司的销售冠军,所有同事都来套近乎。
张聪健
自打患癌之后,整个世界都变了,不仅连奖金都没有,公司还逼他自动辞职。
可是生活还要继续,他不懂为什么公司这样对待自己。
领导给的说法,更让人寒心:“奖金,是给那些能为公司,持续创造利益的人。你现在这个状况,怎么为我们创造更多利益啊?”
那么,问题来了。
三位死者在遇害前,已经过得十分艰难。
凶手,又为什么要拿他们下手?
杀害他们的,仅仅只是一个凶手吗?
还是每一个曾践踏他人尊严、浇灭生存希望的人?
谁是被害者?
说了这么久,终于到林心如出场了。
她的出现,扩展了《谁是被害者》的议题深度。
即谁才是被害者?
林心如饰演的李雅均,是所有命案的“幕后使者”。
可能有人不相信,说这看上去就是个弱女子,哪有力气杀人。
殊不知,这是一个极度拧巴的角色。
她与所有死者一样,处于被社会“抛弃”的状态。
在医院做清洁工的经历,让她看到太多人性黑暗面,心理不断扭曲。
所以,她能理解死者身上的痛。
她曾用这么一番话,描述三位死者的境遇:
“死过的人,都能明白活着的寂寞。不被接纳、被忽视,被踩在脚底下。像是活在黑洞里,拥有再多,还是觉得一无所有。”
于是,在她的认知里,她只不过给死者,带来了一份面对死亡的礼物。
不能否认的是,
张聪健死后,公司行贿、克扣员工奖金的黑幕,反而被公布于众。
表面上,李雅均是残暴的凶手。
实际上,却在帮死者完成遗愿。
可是,李雅均,真的是在帮助他们吗?
她说服死者,放弃活下去的勇气,选择一条最容易的路:自杀。
但死后,真的能像她说的那般:“用自己的死,成就别人遗愿,从而不带遗憾的离去?”
其实不然。
三位受害人死后的遭遇,都做了美化处理。
李雅均的说法,更像一种精神麻醉剂,本质是逃避。
自杀,很容易。
活下去,才需要更大的勇气。
跨性别者游诚皓,如果活下去。
那么,他就有勇气,等到社会接纳他、理解他的一天。
过气女星苏可芸,因为曾经堕过胎,而资助了许多小学生。
如果她活下去,不被社会价值观所绑架,会看到世界上依然有许多人真心爱她。
患癌的张聪健,如果勇敢的活下去。
他或许可以通过求助法律,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为其他相同遭遇的人,提供正面、积极的引导。
从这一层面来讲,《谁是被害者》早已超越了许多同题材的剧集。
它先是借悬疑剧的外壳,把边缘人群遭遇的不公、歧视,摆上台面。
又安排一个心理扭曲的暗黑角色,进一步探讨了“生与死”的意义。
它要传递的,本质上是一股“不要轻易言败,相信自己”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