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的何某离异,曾因诈骗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据检方指控,2014年5月至7月间,何某通过世纪佳缘网站与聂某交往。此后,何某先后以办理四川房产过户、父亲失联需购买机票等为由骗取聂某钱财,至案发有7万余元未归还。
与此同时,何某与梁某交往,并先后以支付四川房产过户手续费、物管费、还别人钱等理由,骗取梁某6万余元,还让梁某为其购买北京至成都等地机票4张,价款3746元。何某与孙某交往,先后以资金投入珠宝店身上没钱、委托他人办理房产过户、在香港注册珠宝店等理由骗取孙某2万余元。
此外,检方还指控何某曾在2012年5月至12月间,以帮助前女友唐某在最高法立案为由,骗取对方36万元,案发后还有30万未归还。
法院认为,何某曾因诈骗罪被判缓刑,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撤销缓刑,与新犯并罚。据此,法院以诈骗罪判处何某有期徒刑9年,罚金9万元。
调查“婚恋”诈骗犯80后占一半
记者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统计,近两年来,通过世纪佳缘婚恋网站交友诈骗的案件,仅“北上广”就有49起,其中“男骗女”47起。
在16起公布了被告人年龄的案件中,8起是80后,占比一半;4起是70后。此外,另有两起案件被告人是“90”后,年龄最小被捕时仅19岁。
记者发现,被害人中近一半是30岁以下的年轻女子,其中26岁至30岁之间的最多,占比达44%。
被害者说发现他与别人暧昧且欠钱不还
与何某交往的梁某说,她通过世纪佳缘网站与何某结识。何某自称和妹妹一起在王府井附近开了家珠宝店,父亲是四川省退休厅级干部,家里在四川有一家规模很大的旅游公司,表哥是董事长和经理,他是负责人,“我对他的印象不错,就确立了恋爱关系并同居了。”
专家观点大龄女被逼婚恨嫁容易上当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80后正处于成家立业的人生阶段,这个年龄层的“婚恋”诈骗犯也居多。被骗女子多处于26岁至30岁之间,按照当下一般社会观念,该年龄段的女士经常会面临“逼婚”等窘境,骗子们正是抓住“剩女恨嫁”的心理,相对容易“得手”。
确立关系前要了解对方家庭
冒充高富帅因女子爱虚荣
李玫瑾表示,诈骗犯爱冒充“高富帅”是利用了一些女士的虚荣心理。“如果自己心里没有欲望,别人是骗不了你的。”李玫瑾建议,在结婚前,双方的经济要保持独立,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经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