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在这里能遇见爱情,其实,这里全是生意。”目前仍单身的受访者李先生回想起自己差点掉进婚恋交友平台骗局的经历,不禁感叹道。
用户在婚恋交友平台有过哪些遭遇?公众对婚恋交友平台是否信任?有哪些措施可提高婚恋交友平台可信度?南都民调中心于2021年12月下旬,主要面向婚恋交友平台用户发起问卷调查,并于近日发布《婚恋交友平台公众信任度调查报告(2021)》。
使用目的:
六成半受访用户为了找婚恋对象,90后用户更想扩大社交圈认识新朋友
大家使用婚恋交友平台的目的是什么?本次调查结果显示,65.24%的用户受访者表示“找恋爱或结婚对象”是使用婚恋交友平台的首要原因,其次有59.62%表示想“扩大社交圈,认识新朋友”,还有47.02%表示“无聊时想找人聊聊天”。交互年龄段分析发现,80后用户受访者更多是“找恋爱或结婚对象”,占61.11%,而90后选择“扩大社交圈,认识新朋友”的比例更突出,占66.54%。
目前有哪些婚恋交友平台被广泛使用?调查结果显示,陌陌(67.27%)、探探(59.62%)位列第一梯队,其后Soul(32.62%)、伊对(24.86%)、珍爱网(23.96%)、百合佳缘(百合网和世纪佳缘)(21.60%)等平台处于第二梯队,比例相差不大。
常见陷阱:
受访男性用户常碰到色诱裸聊,受访女性用户更多遇到恋爱名义骗钱
本次调查中,53.5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或身边的人在婚恋交友平台上遇到过骗局,其中37.46%表示“偶尔遇到”,16.09%表示“经常遇到”,仅36.67%表示“没遇到过”。
他们都遇到过哪些骗术?调查发现,“假装恋爱,以各种目的索要钱财”“捏造虚假身份(性别、年龄、职业等)”“已婚人士隐瞒婚姻状况”是用户受访者遇到过较多的骗术,比例依次是55.88%、49.58%、46.64%。从不同性别来看,男性用户受访者表示遇到过“色诱裸聊录屏/截图,以此进行敲诈勒索”的情况更多,占43.09%,女性用户受访者表示遇到过“假装恋爱,以各种目的索要钱财”,占55.15%。
行骗者的目的是什么?有54.20%的用户受访者认为骗子既想骗财又想骗色,30.88%认为想骗钱,14.71%认为想骗色。进一步问及行骗者的身份,52.52%的受访者认为是平台用户,11.34%认为是平台员工,35.50%表示两者都有。
来自浙江的90后程女士(化名)在平台认识了一位比她年长5岁的男生。两人都喜欢玩网游。有了共同话题,双方很快确定了情侣关系。交往半年后,对方说自己资金出现问题,程女士就为其提供各种生活补助,包括房租、吃饭、车油费等日常开销。“但我没想到他竟然已婚,还骗我结婚一个月就离了。”她说对方隐瞒了婚史,且一直没有提供离婚证和毕业证书。因产生怀疑有过多次争吵,最后对方动手打伤了她。程女士报了警,但警方仅以治安处罚的方式将对方行政拘留了八天,而她因受伤做了手术住院一个多月,“我以后生孩子都成问题,后来还知道他并没有离婚。”
“杀猪盘”:
四成半受访用户或其身边人遇到过,近七成人蒙受钱财损失
近几年,网络交友诈骗花样百出,尤其是“杀猪盘”问题频现。据广州警方去年11月24日通报,近期受理被骗损失超100万元的“杀猪盘”诈骗案件6宗,事主均是通过网络聊天与网友确定“情侣”关系后,被对方诱导在虚假投资平台多次转账充值受骗。
公众在婚恋交友平台有没有遇到过“杀猪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46.79%的用户受访者表示自己或身边人在婚恋交友平台上遇到过“杀猪盘”,48.71%表示知道“杀猪盘”,但没遇到过,还有4.50%表示不知道。细分来看,用户受访者表示遇到过博彩盘(59.21%)、投资盘(57.03%)、理财盘(52.67%)的情况较多。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能像李女士一样避开网络骗局。本次调查中,有69.1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或身边的人在网络骗局中损失了财产,55.84%表示情感受到伤害。进一步了解情况时,过半受访者表示损失了5万元以下,其中损失了1万元以下的比例是23.66%,损失了1到5万元的比例为34.14%;还有近10.00%的受访者损失金额在20万元以上。
2021年10月4日阿玲已向当地警方报案,但截至发稿时止,案件仍未有任何进展,“警察对我说追回钱的希望不大,对方应该是团伙作案且核心人物很可能在境外,加上每次转账的银行账户都不同,增加了追捕执法难度。
“聚富盈”客服要求受访者阿玲缴纳保证金的聊天记录截屏(左),以及她的部分转账记录截屏(右)。受访者供图
色情问题:
五成受访用户遇到过色诱裸聊,受访男性用户占比更高
婚恋交友平台除了出现网络骗局外,还存在色情问题。2019年4月16日,国家网信办启动小众即时通信工具专项整治,首批清理关停“比邻”“聊聊”“密语”等9款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或为招嫖卖淫、售卖淫秽色情音视频等提供推广和平台服务的即时通信工具。
而本次调查也发现,有64.2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或身边的人遇到过色情内容,其中“经常遇到”占23.96%,仅27.33%的受访者表示“没遇到过”。从不同性别来看,男性用户受访者(72.13%)表示遇到过色情问题的比例高于女性用户(52.51%)。
用户在婚恋交友平台上遇到过哪些色情内容?调查结果显示,58.49%的用户受访者反映遇到过部分用户使用色情昵称或头像,51.84%遇到过部分用户色诱裸聊、截图或录屏,还有51.84%收到色情图片、语音或文字骚扰等。
个人信息泄露:
国家网信办官网在2021年6月11日发布《关于Keep等129款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的通报》。
2022年1月11日,数据网站显示世纪佳缘(8.19.2版本)存在一项软件违规问题。
婚恋交友平台存在过度采集个人信息、泄露用户隐私等问题,用户是否愿意在平台上进行个人信息认证?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用户受访者表示进行过手机认证和实名认证的情况较多,分别占70.30%和64.12%,但学历认证(41.06%)、婚姻认证(37.23%)、视频认证(28.12%)的比例相对较低。
南都研究员并未在优缘婚恋平台注册,却在2021年12月24日收到该平台的动态短信。
调查还发现,用户受访者反映遇到过骗子套取用户个人信息公布在色情网站上、个人身份证信息被盗、银行账号被盗的比例依次是43.84%、21.92%、12.50%。
婚恋交友平台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是否尽责?近四成用户受访者认为平台尽责情况一般或不尽责,更有高达六成非用户受访者认为平台尽责情况一般或不尽责。
付费服务:
体验到承诺全部兑现的受访用户不足三成
今年1月5日,澎湃新闻报道了多位消费者投诉世纪佳缘平台虚假承诺诱导消费、先交钱再签合同、合同内容与前期宣传不符、申请退款要扣服务费等问题。报道中,来自上海的吴女士反映,她在世纪佳缘上海浦东店花费48800元购买的“百合佳缘一对一服务”存在霸王条款,当晚就联系商家要求退款,但商家拒绝了她的诉求;来自广州的李女士表示,她在世纪佳缘广州珠江新城vip中心签订了价值68800元的一对一相亲服务套餐,要求退款后,被告知退款不仅要承担违约金,还要扣除“见面费”。
到底有多少用户在婚恋交友平台消费过?调查数据显示,72.1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或身边的人在婚恋交友平台有过消费。其中,半数受访者消费了1000元以下;消费501至1000元的比例最高,占25.59%;消费1001至3000元的比例位列第二,占19.97%。
交互分析发现,消费1001-3000元的男性用户受访者占22.44%,而女性仅占15.83%。进一步交互消费金额与消费目的发现,用户受访者消费越多,期待获取平台精准推荐用户的比例越高,其中消费20001-30000元的用户受访者选择该项的比例占55.56%,而消费301-500元的用户受访者在该项仅占43.27%。
用户在婚恋交友平台消费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用户受访者表示想获得多种交流方式权限(54.60%)、获取平台精准推荐用户(50.55%)、享受人工红娘匹配服务(47.89%)、解锁查看对方信息(46.18%)是主要原因。
用户在婚恋交友平台的付费服务是否达到承诺的效果?调查发现,28.71%的用户受访者表示“全部达到”,57.57%表示“部分达到”,10.45%认为“完全达不到”。
值得注意的是,付费20001-30000元的受访者中,有近两成人表示服务效果“全部达不到”。可见在婚恋交友平台付费越多,服务效果不一定越好。
信任度:
婚恋交友平台信任度不足四成,受访者最希望加强用户审核
在婚恋交友平台恋爱交友的成功率如何?调查数据显示,全体受访者中,42.14%认为成功率比较大或非常大,32.84%认为成功率一般,25.02%认为成功率比较少或非常小。在用户受访者中,有45.57%的人认为成功率比较大或非常大,31.06%认为成功率一般,23.37%认为成功率比较小或非常小;在身边人有用户的受访者中,有39.70%的人认为成功率比较大或非常大,35.68%认为成功率一般,24.63%认为成功率比较小或非常小。
大家对婚恋交友平台的信任度如何?调查发现,全体受访者中,38.09%的人对婚恋交友平台持信任的态度,61.91%持一般或不信任的态度。细分来看,在用户受访者中,41.19%的人持信任的态度,58.81%持一般或不信任的态度;而非用户受访者对平台的信任度更低,仅24.00%的人持信任的态度,高达76.00%的人持一般或不信任的态度。
针对婚恋交友平台层出不穷的网络骗局、隐私泄露、收费服务承诺不兑现等问题,有哪些举措能提高其可信度?调查中,希望平台加强审核业务能力(52.42%)、采用科技手段对用户信息进行加密(50.54%),强制用户实名认证及使用(45.20%)、平台及时销毁已完成或退出服务的用户账号(44.41%)、加强对婚恋交友平台的监管力度(40.65%)等诉求位列前五。
结语: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受访者对网络婚恋交友有一定需求,超六成受访用户希望通过婚恋交友平台找到自己的心仪对象,不少受访者愿意付费获得平台个性化精准服务。
但另一方面,调查结果也反映出由于行业治理与平台监管不到位,婚恋交友平台在用户审核、内容把关、信息保护、服务保障以及承诺兑现等方面存在各类问题,使得受访用户对平台信任度普遍不高。首先是用户审核不严导致的网络骗局“花样”百出,超五成受访用户表示自己或身边人在婚恋交友平台遇到过骗局,其中假装恋爱索要钱财最为常见,还有四成半受访用户表示自己或身边人在平台遭遇过“杀猪盘”。其次是内容把关方面,色情内容较常见,超五成受访用户表示遇到过平台其他用户使用色情昵称或头像、色诱裸聊、色情信息骚扰等情况。第三,在个人信息泄露问题方面,反映平台过度采集个人信息、私自提供信息给第三方等问题的受访用户占比均超五成。此外,在付费服务方面,仅两成用户受访者认为平台付费承诺服务能全部达到效果,强制充值聊天、夸大宣传等问题突出。
二是婚恋交友平台应加强自律自治与信用建设。平台应严格进行员工资质认证与考核培训,确保用户审核、隐私保护、内容把关等方面落实执行。同时可利用科技手段对用户信息、认证内容等进行真实性、合规性检验排查。
三是加强防骗宣传引导,提升用户自我防范意识。对于平台用户,广州市公安局提醒大家注意的方面:第一,个人信息不明确。骗子除了“高富帅”“白富美”的照片之外,涉及的个人具体身份信息都是模糊甚至空白的,各种理由拒绝与事主见面。第二,过分的体贴关心。骗子往往会表现得主动热情、贴心乖巧、懂事孝顺,很快就“顺利”与事主发展为恋爱关系。第三,以各种理由索要钱财。骗子在前期“煽情”铺垫后,以欠款、看病等理由要求事主转账。一旦事主提出质疑,骗子就以分手要挟,事主往往难以分辨。第四,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要核实。另外,96110为反电信网络诈骗专号,市民如遇可疑情况,可拨打咨询求助。
腾讯安全中心小程序页面截图(左)、“穗安防诈”小程序揭秘“杀猪盘”诈骗手法(右)。
调查概述:
从用户性别来看,表示“自己使用过”的受访者中,男性占67.60%,女性占32.40%。从用户年龄段来看,90后占61.80%,80后25.40%,00后占7.3%,70后占3.6%。从用户学历状况来看,本科学历者占53.20%,大专学历者占28.80%,高中或中专学历者占10.20%,硕士学历者占5.90%,初中或以下学历者占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