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假冒国家税务人员的“纳税”诈骗,到网络婚恋诈骗、投资骗局、网购诈骗,到花样翻新的“尼日利亚骗局”,让我们来看看外国骗子都有什么诈骗花招,以擦亮眼睛,防止洋骗术被复制到我们身边。
1、纳税骗局:
“不纳税就坐牢”
骗术要点:威胁受害人按照特定转账指令“纳税”
明星也受骗
2、婚恋骗局:为“爱情”买单
骗术要点:买机票、被打劫……
在澳大利亚,婚恋骗局的诈骗者通常来自尼日利亚或东欧国家,骗子通常会从合法的交友网站寻找目标,锁定目标后要求私下联系,避开网站的安全监管。
骗子会自称是波斯湾的工程师、南非的救护人员,或在联合国组织上班。大部分的受害者还会收到约会对象送的花、礼物和情书,之后与骗子展开“恋情”。收获受害者的感情和信任后,骗子开始通过各种理由索要钱财,包括宣称要一同旅游、一同创业、身体不适或遭遇被抢等意外。
澳大利亚男子艾维就是一名连遭婚恋骗局的“倒霉蛋”:2011年1月,艾维与一名自称居于英国伦敦的女子网恋,对方表示在前往机场赴澳途中被抢去手袋,要求艾维汇2000澳元协助;数月后,艾维在网上遇到第二名骗子,对方声称须带爱犬上机,急需1.1万澳元周转,艾维再次上当;第三名女子则称想到澳大利亚与艾维结婚,但须先缴手续费,艾维又损失8000澳元。
3、投资骗局:项目子虚乌有
骗术要点:瞄准富裕退休人群
投资骗局在澳大利亚比较常见,骗子利用即将退休的人关心退休金投资的心理,劝说受害人把资金投入一些子虚乌有的项目或高风险理财。诈骗犯多数来自亚洲,常常利用交友网站吸引目标上钩,所宣称的投资方式变化多样,包括商业投资、退休金计划、管理基金、购买股份、投资房地产等。
美国针对学生的常见骗局
找工作
学费收税
在部分情况中,犯罪分子们还会飞快说出你的详细个人信息,以增加其可信度。事实上,美国政府从来不会对大学学费收税。
4、新兴骗局:利用新技术
新“尼日利亚骗局”:
“尼日利亚骗局”是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流行的一种行骗手段。设局者往往会编造一个故事,称某显要人物因“重大变故”需要转移一笔巨款,希望借收信人银行账户一用,事成之后为收信人分成。
如今,不法分子将其故事翻新,搬上网络,发展新型行骗手段。美国的不少律所经常成为此诈骗的对象。他们一般会希望律师为其求代收一笔天文数字的遗产,并通过假支票预付一笔巨额诉讼费,企图假钱骗得律师的真钱。
网购骗局:
受害者通过网上购买产品,却迟迟不见发货,或卖家遭遇“买家”虚假退款或索赔。
支付骗局:
近年来由于无卡交易的兴起,无卡交易诈骗率也大大提高,澳大利亚2014年该类型诈骗就上升了42%。在此类案件中,犯罪分子利用掌握的受害者银行卡号和其他信息,冒充受害人信息在网上购物,导致受害人金钱损失。
美国一个犯罪集团则借助间谍软件向数百万人发送欺诈邮件,要他们在线提交个人信息,然后非法进入受害人账户,将账户余额转移,涉案金额达百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