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首个春招季,许多人都投入了求职大军。不过,工作并不太容易找,“大厂”动辄top10硕士起步的门槛,“小企”捉襟见肘的福利配置,离家远没归属感,离家近待遇低……伴随着就业难,企业的招工也出现瓶颈,收到的简历难匹配,合适的候选人薪酬要价高……春招季似乎被“困”在了结构性就业难题中,专业不相适、地域不匹配、人岗不相符等现象频发。怎么寻找“靠谱”工作,成了摆在求职者和企业面前的共同难题。
这个春招季,智联招聘将“靠谱”这一企业和求职者的实际需求作为行动目标。要让职位信息靠谱,给求职者安全感,也要让企业招到靠谱员工。除了设置有算法生态的标准原则,为求职者提供公平的岗位机会,避免“暗箱操作”、“大数据杀熟”,智联招聘也在头部云厂商华为云的助力下,用技术构建“靠谱”基石。华为云提供的公有云大数据服务,支持智联招聘平台为用户推荐更精准匹配的岗位;其大数据弹性伸缩服务,则能满足春招季高峰期的大量并发求职需求,保障招聘、求职“平稳丝滑”;围绕个人信息保护,华为云提供隐私号码保护通话,保障求职者个人隐私信息不被泄露。有了靠谱基础,智联招聘今年春招季的各项活动、服务顺利开展。
告别蒙眼盲选,“靠谱企业”有了专门排行榜
在择业过程中,求职者常会遇到一些盲区。比如,中小企业知名度低、骗子公司和虚假职位鱼目混珠,如何才能在海量岗位中披沙拣金,找到前景广阔、福利良好的企业与此同时,“大厂”光环正在退却,名头大的企业是真正否拥有强劲实力、是否存在996和严重内卷、福利待遇是否实至名归
针对招聘企业“能见度”不高,求职者难以单凭企业和岗位理性决策的痛点,“靠谱企业榜单”在今年春招上线,它使招聘企业的“分辨率”更加清晰。在智联招聘APP“靠谱企业榜单”页面,“中国最佳雇主”“专精特新”“央国政”“家乡好工作”“500强”“独角兽”六大权威性榜单满足求职者不同的求职需求、择业偏好,“城市明星榜”“回复榜”“福利榜”三大榜单侧重于口碑维度,帮助求职者决策。
下馆子、找乐子上大众点评,找工作看“靠谱企业榜单”。不过,也有一些求职者担心,这个榜单会不会被“充值”,是不是真的那么靠谱。据业内人士介绍,上榜企业均以真实数据为基础进行筛选,智联招聘通过严格的企业筛选和信息审核机制,保障企业在平台发布的职位信息真实有效。
招聘“颗粒度”如何更精细?“数联”匹配有妙招
据悉,在“企业智赢计划”中,一批行业运营专家帮助企业提升职位与求职者的匹配效率。而全新推出的“招聘搭档”可供企业用户免费使用,企业HR在简历筛选阶段即可通过与招聘搭档“对话”,产品通过及时调优算法,推荐人选均为30天内活跃的人才。求职面试阶段,新企业客户可以发5个职位,每天进行60次聊天,与系统精准推荐的活跃候选人在线沟通,提升面试效率。智联招聘还免费向企业用户提供5人次DISC性格测验、职业行为风险测验,助力企业“精准识人”。
逃离北上广深,返乡就业有了“沉浸式”服务
疫情的考验让人们重新看中亲情的意义,职场人回归故土的热情高涨。据智联招聘《2023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显示,在春节返乡的职场人中,63.8%认为家乡越来越好,39.2%的返乡职场人更向往回老家就业,15.2%已经开始寻找家乡岗位,返乡就业正成为趋势。
人力资源服务没有“完成时”,与找工作的线上网站相比,智联招聘更像一个人力资本生态价值链。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为2.9亿求职者提供一站式服务,一头连着发展大局,为900多万企业招才引智。相信这条价值链还将继续延续,历经四季轮回、产业兴替,将人岗供需转化为人力资本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