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样的题材风格,大师与新锐导演汇集,从怀斯曼、瓦尔达等名家新作,到奥斯卡与欧洲三大电影节入围新片,战争、社会、音乐、竞技、人物、民俗等各类选题一应俱全,中国导演张杨、沈晓闽等作品也为国产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与聚焦。共计48部纪录片作品,在这个六月给广大影迷掀起属于上海的一场纪实风暴。
大师Masterpiece
国别:英国/美国/德国/丹麦
导演:维克多·科萨科夫斯基ViktorKossakovsky
出品年份:2018
片长:89min
简介:影片是今年电影节纪录片单元评委会主席维克多·克萨科夫斯基最新作品,一部大师级的影院纪录片作品,在美学表达上远远区别于一般的自然类纪录片,它没有一般自然纪录片的工业性,却呈现了更多作者性和创作性,这中间的差别是细微精致的,值得专业观众玩味。本片以48帧率拍摄、通片无旁白、反叙事、无情节、具有先锋和实验特征,用诗意的摄影和具有设计感的同期声,表达了水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冰和水在镜头之下具有无穷无尽的生命力、叹为观止的美感,甚至令人恐怖的力量,非常值得大荧幕观看。
国别:德国/阿根廷/荷兰
出品年份:2011
片长:109min
简介:爱丽丝梦游仙境记里,爱丽丝掉入黑洞穿越到了地球的另一个世界。而事实上地球上大部分被海洋覆盖,两端可以对穿的陆地并不多见。导演以此为影片观念和叙事结构,在位于旱地上的六个对岸国家拍摄,带有一种脱离地球看世界的上帝视角。在阿根廷,男人们向跨过省界河流的村民征收关税,而在中国的上海,汽车从高速公路上疾驰而下,人们在烟雾缭绕中忙碌地穿梭,黄浦江上的渡轮,上班的人推着自行车上船下船,拆迁中的弄堂带着即将逝去的乡愁。遥遥相隔的土地形成了一种对话与互文。本片拍摄于2011年,如今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影片中的景象渐渐消失不再,儿时故乡恍若他乡,只能在影像中回望一次。
国别:法国
导演:阿涅斯·瓦尔达AgnèsVarda
出品年份:2019
片长:105min
简介:本片是瓦尔达生前最后一部作品,2018年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过瓦尔达与让·热内联合执导、荣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的《脸庞,村庄》。当时,瓦尔达听到上海国际电影节要展映她的作品,非常高兴地表示要赴上海出席见面会并未最佳纪录片颁奖,但终因身体原因而取消行程。本片记录的是瓦尔达在各地的电影讲座。瓦尔达在片中既回顾了她最著名的作品如《五至七时的克莱奥》、《幸福》、《天涯沦落女》等,瓦尔达万里无一的有趣灵魂也在作品中呈现无疑。她说“如果说每个人的人生展开是一道风景,那我的人生展开就是一片海滩”,《听瓦尔达说》就像是瓦尔达的人生海滩,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在共同缅怀新浪潮之母。也许在另一个平行世界我们曾与她在一起。
国别:美国
导演:弗雷德里克·怀斯曼
出品年份:1967
片长:85min
简介:纪录片大师怀斯曼的纪录片处女作,也是他最重要的影片之一。影片记录了马萨诸塞州布里奇沃特州立精神病院精神病罪犯的日常生活。怀斯曼与美国著名独立电影摄影师、人类学家约翰·马歇尔共用29天拍摄,花费两千多米胶片,并耗时一年,剪出84分钟的影片。马萨诸塞州州立监狱里精神病犯的生存状况被赤裸裸地暴露在镜头之下,完全丧失为人的尊严,如同牢笼困兽,赤裸着身体在房间呓语徘徊,被监狱狱警、社工和精神病专家粗暴对待,本片勇敢地揭露病院机构真相,片尾字幕更发人深省。影片原定于1967年在纽约电影节首映,却遭遇马萨诸塞州政府强烈反对。州政府以侵犯病人隐私权为由严令禁止发行放映,要求销毁所有拷贝。怀斯曼经过长达近三十年的抗争,终于促使本片于1991年获得公映,镜头是墨水笔也是解剖刀,本片直接推动了美国医疗机构改革,是纪录片公共社会功能与艺术性的完美实现。
简介:这是美学和美育的盛宴,以大师之眼观看世界上最重要的美术馆。怀斯曼这部久负盛名的《国家美术馆》带领观众来到世上首屈一指的美术馆——伦敦市的英国国家美术馆,影片为这座庞大的机构精心绘制了一幅肖像,耗时13个月剪辑、用三小时体量探索艺术与人的双向冲击,展现了美术馆的丰富馆藏,覆盖整座国家美术馆的几乎所有活动与功能,展现经典馆藏品讲解、艺术大讲堂、盲人赏画服务、绘画兴趣班、各色特展名画导赏、策展人商业艺术幕后大讨论等。更展现了其中形形色色的人群,机构的运营、机构的公共关系、机构的员。《国家美术馆》于2014年在戛纳电影节首映,其后也在包括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在内的三十多个电影节展映。
Ladanse-Leballetdel'OperadeParis
国别:法国/美国
出品年份:2009
片长:159min
简介: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是法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芭蕾舞团,与马林斯基芭蕾舞团、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伦敦皇家芭蕾舞团并称的“世界四大芭蕾舞团”之一。本片揭秘了这支古老卓越的舞团在2007年秋为七部横跨古典和现代、风格迥异的芭蕾舞剧排演的台前幕后。这七部芭蕾舞剧包括《种》、《美蒂亚的梦》、《贝纳达之家》、《巴姬塔》、《胡桃夹子》、《奥菲欧与尤丽蒂斯》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各环节和各部门的工作人员,编舞、舞蹈教练、芭蕾舞演员、乐队、服化、舞台、灯光团结协作,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背后是集体创作的团结与辛劳。怀斯曼热爱芭蕾,因不满于现有的芭蕾舞电影,遂决定向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团长、世界芭蕾舞界传奇领袖碧姬·勒法福尔提出申请拍摄。他共拍摄了130小时影像素材,首次采用数字设备进行剪辑,结合真实的视听享受,完整立体地制作一道星光璀璨的芭蕾圣殿的绝美盛宴。
导演:弗雷德里克·怀斯曼FrederickWiseman
出品年份:2013
片长:245min
片长:144min
简介:蒙罗维亚是一座位于美国中部印第安纳州的乡村小镇。虽然小镇有较为浓厚的政治氛围,但怀斯曼在本片中从头至尾只字未提“政治”二字。他所选取的角度新颖,通过冷峻的镜头解剖刀,沿用他的无旁白、无字幕卡、无配乐、无主角的作品特色,用白描的手法,记录了小镇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导演对解析小镇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念如何影响特朗普时代的美国政治版图进行的有力尝试。美国著名纪录片导演埃罗尔·莫里斯(《战争迷雾》)曾戏谑地说:“怀斯曼喜欢机构的程度就好比费里尼喜欢马戏团。”通过美术馆等机构或蒙罗维亚这样的小镇来描绘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怀斯曼最为了不起的地方。本片于2018年九月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首映。
战火残片BrokenbyWars
导演:JamesLongley
片长:117min
简介:本片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记录下战后的阿富汗老师和孩子的日常生活,并由孩子的生活活动范围带出整个社会的存续状态,毕竟没有什么比教育更能看出一个国家的状态。在美国导演JamesLongley的摄影机下,孩子说到:“正是拜美国所赐,这里除了战争一无所有。”而影片题目来自课堂老师的讲述:“天使由光构成,我们没法看到他们,他们可以看到我们。”战前的繁荣和战后满目疮痍的对比剪辑更给历史增添一层厚重感。片中最令人震惊的影像,是人们为侯赛因的去世而举行的集体仪式,无数赤裸上身的男子们聚集在广场上,用金属利器击打自己的背部,直到遍体鳞伤。这样外部世界完全无法理解接受的群体性自虐场景却在影片中顺理成章。影片技法摄影完美纯熟,采用影像、对白分离的剪辑方式,形成独特的观影效果。高分推荐今年电影节的这部作品。
国别:芬兰/比利时/德国
导演:ReettaHuhtanen
片长:72min
简介:本片是关于比利时小镇Molenbeek-Saint-Jean中的两个六岁孩子的纪录片。该小镇曾一直被视为欧洲的恐怖分子温床及“欧洲圣战者的中心”。与孩子视线持平的摄影机视角,别致地通过两位6岁稚童的交往,描画出一个多族群交汇的社区的生态。从孩童视角,发出对于宗教、肤色、种族差异等方面最深的质问:究竟是什么导致成人世界那种深深的仇恨与间隔?两个信仰不同的孩子的友谊与温情虽不足以改变世界上各种种样的偏见与敌对,然而伤痛的心灵得以暂时的抚慰。
导演:AlexandriaBombach
片长:95min
国别:英国
导演:ChrisMartin
简介:2012年2月10日,战地记者玛丽·科尔文和自由摄影师保罗·康罗伊进入战火纷飞的叙利亚,报道叙利亚民众的悲惨境遇。科尔文本是《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战地记者,30年里报道过数场战争,她在战争中被炸瞎一只眼睛,所以她标志性的装束就是带着一只海盗般的黑色眼罩,她报道过包括科索沃战争、车臣战争、阿拉伯地区的动乱等,总是将自己的生命置于危险的场合,虽然其间获奖无数,血的代价也未能阻止她重返更危险的地区。2011年她是最后一位采访卡扎菲的记者。本片中叙利亚城市霍姆斯遭叙利亚军队袭击,民众被困其中。“铿锵玫瑰”玛丽·科尔文最终丧命于此。影片的通过幸存记者的口述和丰富的第一手新闻素材共同构建出令人触目尽心的真实故事。影片的题材深刻,叙事构架完整,呈现的事实具有冲击力,是拿生命换来的影片和鲜血淋漓的真实。战争纪录片是最需要被看到的影片。
时代迷思MeinMyWorld
国别:西班牙
导演:阿旦·阿里阿伽/阿莱士·罗拉
片长:83min
简介:这是一部美国版的“塑料王国“,讲述在纽约为弱者和非法外国移民提供的一个救济中心一些墨西哥非法移民的生活,因而在美墨边境问题严重的当下具有议题性思考。这些墨西哥人为了更好的生活来到美国,却被囚禁在这个满是垃圾的第四王国,在这里孤独是最无药可治的一种病,他们追寻着美国梦,而“美国梦”是否存在却成为了一个宇宙之谜。本片影片影像优美、叙事诗意,情感隐忍克制,两位西班牙导演用强大的功力把垃圾场拍出一种及其荒诞和未来的美感,配合音乐的自然运用电影质感强烈。
*本片入围本届电影节纪录片竞赛单元*
导演:费德里科·阿泰尔塔加
简介:本片采用复调结构,在艺术表达和思考上区别与普通的纪录片。1906年3月6日,4名自由分子因企图暗杀哥伦比亚总统拉斐尔·雷耶斯被公开处决。总统召集上千人观看处决,并邀请摄影师进行拍摄。之后又心血来潮对此事进行重现,并再次拍摄以儆效尤,上述事件表现被认为是哥伦比亚电影的开端。本片导演在研究与拍摄此历史事件的过程中,他的母亲忽然失语,而治疗过程显示母亲并无生理性疾病,只是拒绝说话作为反抗。这种情况迫使他停止拍摄,开始记录母亲的日常活动,试图了解她发生了什么。导演找到一段由他母亲拍摄的儿童戏剧的录像,片中他与其他孩子被要求穿游击队员的服装,而这是政府测试村民是否是真正游记队员的手段之一。这一发现使他回到了他最初的电影中,并使他发现了哥伦比亚电影的起源与媒体所谓的falsospositivos(虚假的积极向上)之间存在的关系:哥伦比亚最近发生的一件痛苦的事件,在这件事中,军队杀死了无辜的年轻人,并把他们打扮成游击队战士,给人留下了政府在武装冲突中大获全胜。影片以这样的复调结构探讨影像伪造与记忆认同、影像伪造如何参与历史、意识形态塑造,具有思辨,且手法新颖,推荐纪录片资深影迷、专业观众和纪录片导演。
国别:德国
导演:图基·根克维尔
片长:70min
简介:该片聚焦于2016年5月—2017年8月间委内瑞拉的动荡和社会危机。恶性通货膨胀使整个国家的医疗系统处于瘫痪中,面对危机政府拒绝承认,以防国外势力会借国际援助之机干涉委内瑞拉内政,而医生们发不出工资、严重药物不足,只能眼睁睁看着病人在怀中死去。影片在结果上大胆创意,用黑白的“剧场再现”和“社会纪实”两条线索为交织构成复调结构,将影片分成几个章节,有力地将政府、医生、药店、患者及亲人等处境呈现出来。影片以药店无药可卖开头到药店破产关门结尾,兼具具象与抽象的表达。
国别:法国/苏丹/乍得
导演:SuhaibGasmelbari
片长:90min
简介:本片是一部迷影电影,苏丹三位老导演想要重建一所电影院的故事。他们是1970年代就被送往莫斯科电影学院学习电影的最早一批非洲学生。由于苏丹近年战乱不断、政局不稳和宗教因素,导致电影产业彻底消亡。老人为重修电影院而奔走,影片展现了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通过电影这个载体,折射出这个国家社会政治历史,三个小人物对于电影的信念让人感动。以这样风格成熟的电影,让人很难想象来自苏丹这个基本上在世界电影史上被遗忘的角落,但事实上热爱电影来自现代人类的一种天性,不分贫富贵贱国族,贫穷国度的人们看露天电影的精神享受甚至远超过比那些富有国家的人们在奢华影院中所得到的,希望人类能平等自由地享受电影艺术带来的快乐。本片获得2019年柏林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导演:JonKasbe
片长:76min
简介:这是一部比剧情片更剧情化纪录片。讲述在肯尼亚,象牙经销商的X、X最值得信赖的猎人Lukas和Lukas野生动物护林员表兄弟Asan三人的故事,三条不同的线索交织在一起,三个利益矛盾且密切相连的人组成一个复杂冲突的局。影片用直接电影的手法生猛且令人震惊地拍摄了象牙猎杀摘取的过程,影片结尾意外反转,但又情理之中,展现了主人公的贫穷困境,同时也揭露了肯尼亚政府在动物保护方面的不作为。镜头语言细节生动考究、技法成熟、视角独特,不论是主题的启示性重要性,还是表现手法上都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品。
国别:意大利
导演:DavideParenti
片长:80min
简介:这部纪录片贴身跟拍了年轻的记者参选市长的整个戏剧性过程。主人公个性生动诙谐,具有黑色幽默感。与其说他为了当市长而竞选,不如说他为了拍摄一部关于竞选的纪录片而参选。主人公企图通过影片拍摄,告诉世界政治的运作方式,隐蔽拍摄了各种政治老油条的对话,而选民则可以为蝇头小利出卖选举权。不仅如此,他还想改变一些人人皆知的行业“潜规则”,但不是以政客的身份,而是一个电影制作者的身份。当他把偷拍的行为告诉那些被拍摄者时,有人完全不在意,而有人则认为受到愚弄,整个影片堪称一次行为艺术。本片除了正常的实拍镜头以外,完美融合了偷拍、交互动画、报纸图片、资料片、录音,由于选举事件的叙事轨迹坚实,所以不同素材的结合并没有拼凑感。
国别:以色列
导演:KobiFarag
简介:本片是口述历史类纪录片,以色列七十年的故事反映在17个以色列人的私人图像中。用一群以色列普通人和他们的历史照片,展开一段段人生故事的讲述。影像成为一种介于鲜活的人与死寂的物之间的存在,每一张照片都会让人想起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无论是重大的还是次要的,每一个普通人都参与了历史的建构。一句对纪录片的老话讲“纪录片是国家和时代的相册”,这部纪录片完全契合了这句话的意涵,通过这些相片,又代表性的还原了以色列建国七十年的一些重要时期,这些相片既是个人记忆,又是国家记忆。
导演:StefanSick
导演:LukeLorentzen
简介:本片堪称马丁斯科塞斯1999年救护车主题电影BringingOuttheDead之纪录片版,快节奏远离了一般纪录片的慢调沉闷。讲述因墨西哥城公共救护车资源的不足,私人家庭运作的救护车投入了这个行业。相比国内那些医疗纪录片,本片的镜头在救护车内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运用自如、技巧娴熟,电影感十足,令人感叹折服。观众跟着救护车走街串巷,具有相当的现场感,忠实留下了这个行业的种种艰辛:谋生的困难与救援的道义之间的冲突、墨西哥城腐败警察的敲诈,零零种种都是一部优秀纪录片的应有之意。
女性力量FemininePower
国别:马其顿
导演:TamaraKotevska
片长:86min
简介:影片呈现了欧洲最后一位女养蜂人生活状态,她和卧床已经四年的母亲住在马其顿山区荒废的小村庄里,那里没有自来水没有电,她用自然的方式养蜂采集蜂蜜,攀爬在悬崖峭壁,每次采蜂蜜遵循“取一半、留一半”的原则,以前工业社会的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直到村里又搬来了一户人家,以现代化急功近利、狂飙突进的生产方式夺取和入侵蜂蜜养殖。影片摄影娴熟,画面精致细腻,不加任何采访与旁边,以不动声色的叙事在忧伤和冲突的氛围中动人呈现了人物的孤独、冲突、困境,探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一部非常优美细腻的纪录片电影。
*影片荣获圣丹斯电影节世界电影单元纪录片单元评审团大奖*
国别:芬兰
导演:TonislavHristov
片长:87min
简介:该片讲述的是女孩V通过实况角色扮演来抚平童年创伤的故事,在进行剧场式角色扮演时,V置身于创造出的人格中,她期望从中获得解脱,不再逃避人生。在故事中V的扮演和导演的跟拍镜头之间形成了戏套戏的互文。在摄影机镜头所构成的语境中,V无论有意识或无意识,她都在进行着另一意义上的角色扮演。
导演2017年纪录片作品《好邮差》曾入围上海电影节竞赛单元。新片拍摄和叙事手法延续《好邮差》,摄影、声效都达到了超高的技术水准,纪录片和剧情片的质感在导演独特的手法下完全打破了边界。影片入选柏林电影节和圣丹斯电影节。
导演:朱莉·科恩JulieCohen/贝齐·韦斯特Bet
片长:99min
简介:影片人物具有独一无二的魅力——美国历史上第二任女性大法官鲁斯·巴德·金斯伯格富有传奇性的一生:一个美女学霸且婚姻幸福,不负淑女且自主独立。她政治和哲学学养突出,一生用自己的所作所为定义自己,为平权运动实打实地奋斗一生,受到各国人士尊敬,成为当代文化符号。她也曾到中国,在北大演讲。影片展现了一位坚持正义、审慎、自由、独立且仁慈的女性。女权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自强、自爱、自主、自适。本片曾获得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提名,是一部激动人心的人物纪录片。
导演:MarionLipschutz/RoseRosenblatt
片长:77min
简介:印第安纳州一名怀孕33周华裔上海女孩因被男友抛弃抑郁自杀,之后她被救活,而腹中胎儿流产,之后她被指控杀人并被监禁1年有余,成为“第一位因为自杀成为被告的女性”,这其中涉及的不仅是一个悲痛的个人事件,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理念、文化差异和伦理探讨,人的选择往往一念之间,而是非对错的边界常常是模糊的。所具有的社会共性足以让本片成为一个有看点的作品。
导演:ShoshShlam,HillaMedalia
简介:美国女导演将摄影机对准身处中国北京的“大龄剩女”。活生生的人被物化成学历、收入、房产、身高的简单筛选项,主人公在为了结婚而必须结婚奇怪处境里争执。影片主要人物是一个内陆城市农村出生的女律师,她从影片一开始踏着自信的脚步地走入相亲会所后就遭受了中介老师无情的打击,被痛批得哑口无言。她渴望爱情却一次次失败的相亲、与同龄人的冲突隔阂、家人和村里人无情的讽刺和痛苦的眼泪,几乎让她迷失。很难想象平权运动80年后,在一线大城市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竟被如此不现代的婚恋观所折磨。影片中的人呈现出一种特定的时代焦虑。最后主人公用情理之中意料之中的方式找到出口,摆脱压迫,在广阔天地找到了暂时的平静与自由。影片有当下性和议题性,故事完整深动,我们身边总有多多少少这样的朋友,能引起观众强烈共鸣。
世情离合WorldlyLove
国别:乌克兰
导演:VadymIlkov
简介:虽然“Myfatherismymother’sbrother”这个片名有违反禁忌的猎奇感,但影片却拍得相当沉稳与实在,没有玩弄廉价花招。影片的主角是一个小男孩,母亲有零零种种的问题而被艺术家的舅舅收养,是一个略显残酷与无奈的、关于爱的故事。人物存在的状态与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捕捉和展示得相当细密与克制,忧伤和温柔得到很好的平衡。导演始终保持一种和被拍摄对象敲到好处的距离和边界。摄影机直接进入了配拍摄对象的生活,但是这种进入不是干扰,而是参与,是一个很棒的故事。
国别:瑞士
导演:FannyBruning
简介:一部感人至深的私影像,女儿作为本片导演把父母的爱情故事拍成了一部公路电影。导演的父母是艺术学院的学生,母亲是画家、父亲是摄影师,他们在学校面试上男才女貌、一见钟情。然后母亲重病长达20年之久。父亲开着一辆改装过的小货车带着高位截瘫的母亲开始了一段欧洲的公路之旅。父亲说不愿意母亲在房间里只能看着天花板。他会把车停泊在风景优美的地方,自己带着照相机去拍摄,并把拍到的建筑和风景带回车上给妻子看。影片展现了这对夫妇的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情感,没有撕心裂肺,也没有任何戏剧时刻,却展现了人类爱的真诚、无奈却不得不爱的困境。
导演:Yaseminamdereli
片长:96min
简介:这部纪录片将镜头对准世界各地四对老年夫妇,他们来自日本,印度,美国和巴西,都已结婚长达60周年,以轻松诙谐的基调展现夫妻间相处方式。这些人有的是因爱情而结的婚,有的则是父母安排的包办婚姻,作品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讲述关于他们相爱、结婚、相伴到老的生命历程。这些老夫妻能给那些他们孙辈年纪的新时代小夫妻们的启示是这部电影最重要的地方。看似平淡的叙述中,透着真爱和感动,推荐夫妻、情侣、爸妈温情观影。
国别:意大利/英国
导演:BeniaminoBarrese
简介:这是一部激进的纪录片,它诞生于一个渴望解放自己的母亲和一个渴望利用电影媒介与她保持亲密关系的儿子之间的一系列对抗之中。导演的母亲BenedettaBarzini作为20世纪60年代的标志性超模,她是安迪沃霍和达利等人的缪斯。70年代她成为激进女权主义者为妇女的权利和解放而斗争。今天,她在米兰NABA新艺术学院教授学生们激进的反资本主义。她厌倦了生活所强加给她的所有角色,决定将所有人抛诸脑后,人间蒸发。儿子和母亲在片中的对谈精彩纷呈,镜头前逸出的是一种洞察后的伤感味道。简而言之本片人物是一个传奇。
艺语疯魔ArtisticCraziness
国别:日本
导演:小松莊一良
片长:116min
简介:藤子海敏是失聪的日本钢琴师,片头弹的好一首德彪西《月光》。1932年生于柏林,父亲是俄裔瑞典籍画家、建筑师,母亲是日本籍的钢琴老师,与生俱来的艺术天份,39岁时失聪,1999年被NHK发现后录制专辑,销量超过两百万,在日本近家喻户晓。这样的突破身体极限的才华再造故事,向来是励志片的主题,导演将人物对于音乐的理解非常饱满地融入影片。本片毫不煽情,是一种平朴而动人的美,琴也弹的真实动情,虽然她可能并听不到自己的琴声与那演奏会上的满堂彩。
导演:NathanielKahn
简介:片名点睛了当今艺术界的逐利主流。所谓“市场喜欢什么我就创作什么”,选取的人物从艺术家、藏家、卖家都非常精准,各自的诉求和欲望都跃然纸上,业内黑话和“潜规则”也毫不避讳;片中的艳俗艺术大佬JeffKoons,当代抽象派GerhardRichter,尼日利亚新生代NjidekaAkunyili都是当前的艺术市场宠儿。
谁又能说艺术家就该饿死?然而也许“大部分人根本就不该成为艺术家,艺术家应该与人为敌,然后生吃了他们”。本片聚焦当代重要的现代艺术家及围绕他们的艺术品市场的面貌,剪辑的流畅程度和对音乐对应用,有着与视觉艺术史和残酷市场竞争相匹配的荡气回肠。揭秘了现代美术作为一门生意和买卖的过程。
国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德国
导演:GeorgiBogdanov,BorisMissirkov
国别: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
导演:克里斯特·布赖德/奥德里乌·斯通尼斯
片长:78min
简介:本片是一部迷影纪录片,用诗意的手法拍摄了那些制作诗意纪录片的电影前辈,讲述60年代初的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的新生代电影人们如何挑战当年苏联的教条主义,拍摄新浪潮主义的纪录片。导演在浮躁的被泛技术主义淹没的当代追忆这些已完全诗意化前网络时代的黑白往事,配上出色的剪辑和调色让影片形成了多重空间之间的对话,是对世界影像史的一次珍贵梳理和补漏。时光显示着一种永恒的美,影片也是一首极美的影像诗。
本片入围2019年上海电影节纪录片单元竞赛。
国别:比利时/希腊
导演:ElodieLélu
片长:64min
简介:此片是关于希腊著名导演安哲的纪录片,然而在制作手法上却并非一部人物传记片。安哲在难民题材作品《另一片海》开机后一个月,在片场穿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摩托车撞倒身亡。本片导演作为安哲的助手和朋友,通过对他未完成作品的追忆,探索安哲的生平、关于创作电影的理想、改造社会的理想,追忆与他相交中点点滴滴的人生。导演在追忆安哲同时将镜头也对准了仍然在这片土地上痛苦挣扎的难民,与安哲的未完成形成对话,使得本片是一部即使脱离对安哲的迷影诉求,也可以单独成立的优秀纪录片作品。安哲的画外音伴随着影片诗意哀伤的风格,他的形象直到影片的最后才出现,也形成了影片情感的高潮。
国别:捷克/法国
导演:HelenaTrestikova
简介:影片梳理了执导经典影片《飞越疯人院》、曾两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捷克裔导演米洛斯·福曼(MilosForman)的生平。19岁的时候,福尔曼进入了著名的布拉格电影学院攻读电视电影。捷克电影新浪潮在某个程度上说就是由20世纪50年代就读布拉格电影学院(FAMU)的学生早就的。荣登捷克电影百大榜首的导演几乎都出身于布拉格电影学院。影片讲述Forman的儿时、捷克电影新浪潮时期以及美国创作时期的经历和感受。国人最熟悉的他的作品大概是1973年的《飞越疯人院》(《OneFlewOvertheCuckoo'sNest》),JackNicholson主演,其后JackNicholson又出演了他的多部作品。
竞技意志AgainstGravity
导演:金国威
片长:100min
国别:匈牙利/德国
导演:árpádBogdán
简介:本片呈现了两个富有张力的人物:前黑帮罪犯从良的拳击手教练和贫民窟里走出来的少年拳击手。教练迷途知返,用自己的退休金免费教贫民窟的孩子们拳击,为的是让他们不会重走自己的歪路。少年拳击手富有天赋、但贫穷、工作、老套的父亲、女友以及腹中胎儿都成为他训练的阻碍。影片长期跟拍,拳击手从一个稚嫩少年在片中渐渐成长为负责任的男人教,让人不禁想想也许有一条路可以走出贫民区,实现人生理想……导演采取了剧情片的叙事策略,起承转合和细节铺陈都到位,但又很好地保持了纪录片的质感,摄影、用光出色,技巧成熟,黑白遮幅的使用非常风格化,使运动场面充满视觉现场感,是难得一见的高水准运动纪录片。
导演:AlexHolmes
片长:98min
简介:影片讲述英国1989年至1990年第一批参加著名的全女帆船队的真实故事。女船长由船员厨师入行,之后组建了自己的全女性队员船队,与男子船队一起出海比赛,亲身推动女权运动,是风云一时的人物。影片结构如打怪过关般紧张刺激,用珍贵的资料配合采访,完整呈现当年的种种挑战。最后的成功虽然是意料之中,但当那一场比赛最终到达的巨大场景令人无比感动。这些人真实践行了运动竞技对抗精神、为女性地位做出过实打实的努力。
中国声音ChineseVoice
国别:中国
导演:张杨
简介:张杨导演云南三部曲纪录片的最后一部,影片全片无对白,摄影技术高超,画面精致,用具有实验性的手法,以在大理长期生活的情绪体验和生活理解,将大理的自然之声、传统工艺之声、市井商业之声、宗教仪式之声汇聚成了一部交响诗、表现力强。在大理无穷变幻的白云之下,各种宗教共处共生,让人想起叔本华说的“众生论是客客气气的无神论”,这样场面对当今世界教派争端不断也是一种启示。同时导演也对大理过度商业开发和低俗文化的一面进行了不加一字的批评。
导演:高屯子
片长:108min
简介:“5.12”大地震中,汶川县夕格寨里无一人死亡,在夕格人看来这是由于祖先神灵的护佑。但政府决定保险起见在“5.12”大地震一周年前,将全寨村民迁往200公里外的邛崃南宝山,村民忍痛离乡,泪洒山野。九年之后,背井离乡的山民决心兑现当年的诺言,带领村民回到老家祭拜祖先,迎请祖神请去第二故乡。影片跨越十年素材,累积了一部人类学故事。民俗遗产、前工业时代思维与现代化生活方式冲撞,纪录了各式各样境况之中的个体的面孔,也表达了发展中淳朴的乡土情怀。
导演:沈晓闽
导演:江松长/孙扬
片长:82min
简介:关于摄影艺术家马良的纪录片,以马良在国内摄影界和文青中有一定知名度,是以其艺术设计感较强的摆拍闻名。影片记录了马良制作“时光机“木偶影剧的过程,随着父亲患上爱氏海默症,导演马良开始创作这个木偶剧,希望纪录和寻找和父亲之前的感情,道出对父亲的爱。马良在影片中遭遇筹措创作资金的困难,最终作品终于完成,他也与一起合作的伙伴相爱结婚,生下一女。当他把女儿抱给父亲,失忆的父亲错愕地问这是谁的孩子,当被告知是自己的孙女,父亲喜出望外。可是不过多时,父亲又木然询问这是谁的孩子,马良又不厌其烦地说这是孙女,父亲再次笑逐颜开。影片道出了人世间爱的无力却不得不爱的无奈,是一部充满了人情味的作品。
音乐单元KeepRolling
导演:艾伦·艾略特AlanElliott
简介:关于老牌美国soul灵魂乐派歌后ArethaFranklin的罕见福音音乐现场,这个现场在时隔近47年后首次登陆大荧幕,1972年这场名为“奇异恩典”的演出在洛杉矶新神庙传教士浸信会教堂(NewTempleMissionaryBaptistChurch)拍摄了2天,之后一直因为ArethaFranklin本人禁止上映(纽约时报报道,本片是一部Aretha不想被公众看到的作品,也有传是因为钱的问题没谈妥导致)被雪藏至2018年8月其逝世后才有机会于今年上映。本现场因为记录了最佳状态时期的Aretha,而又因上述原因长期无法被公众看到,还未上映就已在国外乐迷中引起轰动效应,是一场绝对不可错过的爵士纪录片电影。
国别:美国/斯里兰卡/英国
导演:史蒂夫·洛夫里奇
简介:本片取材于记录女主人公过去22年来生活经历的私人影像,讲述了一名备受赞誉的艺术家从难民走向巨星的非凡经历。女主人公一开始叫玛琪,是斯里兰卡国家泰米尔武装反抗组织创始人的女儿。残酷血腥的城市战争爆发后,她四处躲避政府的搜捕。当她和家人逃亡到伦敦时,她改名玛雅,化身一个早熟又富有想象力的移民姑娘。最后,她以米娅的身份登上国际舞台。她创造了这个从人生旅途各处剪贴拼凑而来的身份,也绘制了一本声音速写,里面融入了泰米尔政治元素、艺术朋克流派元素和嘻哈音乐,以及自己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坚定自信的嗓音。
国别:爱尔兰/英国
导演:谢默斯·墨菲
片长:94min
国别:荷兰/中国
导演:弗兰克·舍费尔
简介:中国现代音乐四子(郭文景、谭盾、陈其钢、瞿小松)之一郭文景的纪录片,本片由荷兰导演FrankScheffer拍摄,记录了中国著名川剧艺术家沈铁梅与郭文景合作室内乐歌剧《思凡》的创作过程。这几位作曲家的共性就是熟稔西方当代现代/后现代音乐的同时又大量从中国传统音乐/戏剧音乐获取创作灵感。郭文景和谭盾这代人的经历反映了中国严肃音乐界是如何从只能唱样板戏重返国际当代乐坛中心位置的完整过程,因此对这样一部能以郭文景为主题的纪录片让人不能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