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8日讯刚刚过去的“双11”,既是网购狂欢节,又是光棍节,这个特别的节日给无数以“剩”字辈自居的年轻人带来了烦恼。网上流传的一句“不孝有三,单身为大”,不仅给单身的“80后”们扣上了不小的罪名,“中枪”的还有不少“90后”们。
这些年,单身男女们是如何努力“脱单”的?在选择另一半时的底线是什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其宁可选择一人吃泡面,也不选择二人吃火锅呢?
昨日,本报记者对50名35岁以下的未婚人士(商场走访20人,网络调查3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多数受访者对结婚对象的经济状况并没有过分要求,其中近七成受访者对结婚对象的性格需求远大于视觉享受。
1、四成多受访者已成相亲场“老手”相亲三步走:聊天+见面+定去留
调查结果显示,19位受访者参与相亲已超过三次,甚至有6名定义自己为“相亲专业户”,“阅人无数”。
我市某医院护士李薇薇万事俱备,只欠对象,在七大姑八大姨的多方撒网后,与一个传说中的学霸男(毕业于哈工大的高材生,据说差点考入北大)取得了短信联系。
“每次他都用书面语给我发信息,还用落伍十多年的符号表情收尾,我为了配合他,也谨慎说话,感觉挺别扭的……”在经过一周的“文字沟通”后,学霸男终于开口约她吃饭。
“当时是冬天,为了美,我没戴眼镜。离远看,他还挺标准的,身材个头都挺匀称,可坐下来吃饭才看到他淌着一行鼻涕,更让我受不了的是他不用纸擦,而是一直往回抽。整个过程聊什么我都没法投入,直到我俩分开,他也没有擦去……”薇薇说,那是她第一次失败的相亲,前后加起来不过一个小时。后来无论家里问什么她都不回答,还拒绝相亲了好一阵子。不过,再后来还是被家里软磨硬泡继续了相亲,到现在渐渐适应了,成了一名相亲“老手”。
29周岁的戚特说:“我爸妈每天都在对我逼婚,我都有种负罪感了,我也想结婚,我也想有女朋友啊!可是到底找什么样的,我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自己都困惑了。只有硬着头皮去一次次地相亲,每次自我介绍和一致的对话内容真的让我崩溃了……”
2、“90后”更倾向于网络相亲“网恋”虽普遍,仍存有风险
能凭一己之力找到另一半,是对自己认真负责的态度,更是一种个人能力的体现。调查显示,17名受访者一直坚持靠自己“寻觅”意中人。
“当时她说,自己是想找结婚对象的,称先出来聊聊看适不适合。”张恒说,于是他就兴奋地准备好次日见面。
女孩儿约张恒到义耕附近的一家咖啡馆见面,她先将菜单给张恒,让他点单。当时,张恒草草瞄了一眼,看到果汁等饮料多在25元上下,就将菜单递给女网友让她点单。随后,女网友点了一杯咖啡和一杯果汁以及花生、瓜子等几样小吃。服务员提出要先结账,累计竟达480元。
张恒为了面子,硬着头皮付了账,可是没过一会儿,女网友就提出想喝点红酒,张恒一看菜单的红酒价格都不菲,普通一点的也在350元以上。
“我感觉到有点不对劲儿了,女孩儿对这家店好像挺熟悉的样子,点东西都不用看菜单。原来,我也听说过有‘酒托’一类的职业,估计我这是碰上‘专业户’了……”张恒说,随后他就“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了,不想这么被人宰,借口逃脱了。“那次相亲代价还真不小呢,吃一堑长一智,以后约会的地点还是得自己选。也提醒各位单身同僚们,一定要注意……”
3、初次见面最看重对方什么七分看性格,三分看细节
双方初次见面,你重点观察他(她)哪方面?
调查显示,37位受访者最看重对方的性格,其中,女性受访者比男性受访者更看重这点。
今年33岁的辛丽丽说:“我觉得,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个人品行,如果他的品行不端,是千万不能与之相处的。虽然我现在是‘圣斗士’级别了,可是我也不想委屈了自己,不想将就着找人凑数过日子。”
“女孩名叫雯雯,爱吃四川火锅。我胃不好,吃不了辣椒,可是为了讨好她,我还是约她去一家麻辣火锅见面。她迟到了40多分钟,更让我惊讶的是,她的道歉方式竟然是要自罚一瓶啤酒,我也没能拦住她。之后,不知道她是醉了,还是本来就是个话唠,劈头盖脸地对我一顿‘审问’,问我上一段恋情何时结束的,家里有什么人以及工作情况,还有星座、血型等各种问题。”齐飞说,这种问答式见面,他真心接受不了。
田亭亭也对记者讲起了自己的经历。一次,她约一个比自己瘦的男孩出去吃饭,挑饭店挑了半个多小时,对方不是嫌这家油腻,就是嫌那家不健康,绕着万达楼上转了几圈后未果,最后竟选择了吃麦当劳。“我当时真是无语了,嫌弃饭店贵可以直说,大不了AA制嘛!而且还一直嚷嚷着要减肥,这是在暗示我胖吧……”田亭亭笑着说。
王先生说:“虽然跟一个人结婚不能光看脸,但是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长相和打扮绝对是第一印象,如果形象不好,肯定难以发展下去。”
16名女性受访者认为,男性的谈吐和动作细节,决定着她们是否想继续交往。记者列举出几项动作细节,最不被待见的是男性频繁照镜子,还有不停摆弄手机。
4、网友谈“奇葩”的“脱单”亲历
@小淘气:“双11”,我和某男约见面,希望可以把这个尴尬节日转坏为好。没成想,他竟然除了我还约了另一个女孩同时见面,还直白地说‘一天介绍两个,实在是忙到串不开’。我实在忍不了,转身走了,不知道他俩成没成。
@夜未深:曾有一个重度“公主病”女孩儿,见面给我提出了几个“她不做”:一、不做饭,怕熏脸;二、不做脏、累家务活,怕手糙。还有一项我忍不了,她是个“丁克”,我家还指着我传宗接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