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女,29岁,党员,岚皋县审计局办公室文员
单福林,男,50岁,党员,岚皋县纪委监委正科级干部
单福林和妻子结婚二十多年来,始终相濡以沫,相敬如宾,善待父母,孝敬公婆。兄弟姐妹之间团结和睦,有困难互相帮忙,经常受到亲戚朋友的称赞。妻子是婆婆眼中的好女儿,自己是女儿眼中的好爸爸。夫妻二人重视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而且注重榜样的力量,用自己言行教化影响孩子,要求孩子做到的他们自己首先做到,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日常生活中,他们物质生活追求淡泊,全家衣着朴素大方,生活精打细算,用之有度。对外,他们全家善良热心,乐于助人,与邻居和睦相处,楼上楼下、街坊邻居,哪家有困难了他们都会尽自己多能去帮助,大凡小事都会看到他们夫妻二人的身影。因为大家都信任他们,有时候哪个家庭闹矛盾了,也会主动找他们去帮忙调解。在邻居的眼中,他们是勤俭持家、邻里关系融洽的模范家庭。
吴词莲,女,47岁,群众,岚皋县城关镇堰溪街村民
吴词莲和丈夫黄伯安结婚二十多年,拥有一个积极向上,崇尚文明,和谐幸福的大家庭。全家人遵纪守法、乐于奉献、家庭和睦温馨,深受社会邻里好评。二十多年来,夫妻俩勤勤恳恳,同舟共济,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在家人眼里他们是一对孝顺的儿子媳妇、女儿女婿,一对懂事的弟弟、弟妹,一对贤惠的姐姐、姐夫。在这个八口人的大家庭里,他们除了辛苦经营自己的事业外,还承担着全家生活起居,上操心公公婆婆、爸爸妈妈的身体健康,下教养儿子照顾侄儿侄女,大到安排全家生活,小到为生病时的婆婆换衣关窗。现在父母双亲健康快乐地享受着儿孙孝顺的天伦之乐,儿子大学毕业即将成为人民医务工作者。在吴词莲的家里,大家都积极向上,奉公守法,崇尚文明,和睦温馨。他们的家庭是一个和谐的家庭,一个文明的家庭,一个幸福的家庭。
赵良杰,男,50岁,党员,岚皋县蔺河镇蒋家关村村民
赵良杰家住在蔺河镇蒋家关村六组,家里有四口人。他先后担任过村会计和煤矿矿长,现又成立了香炉山中药材种植开发有限公司,带头发展中药材产业,种植白芨、黄精等中药材12余亩,年收入30余万元。同时帮扶村上12户贫困户从事中药材种植,并带动全村发展中药材1000余亩。赵良杰与妻子陈玉颖勤俭持家、艰苦创业,把一个原本贫困的家庭改变成远近闻名的小康之家,更是把后代培养成有用之才。他们爱国守法、团结乡邻,家庭和睦,卫生整洁,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四口之家。
田加才,男,46岁,党员,岚皋县官元镇古家村村委会主任
张耀,男,44岁,群众,岚皋县孟石岭镇丰坪村村民
张耀家中有5口人,本是幸福美满的家庭,但2016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这个小家遭受了巨大打击。2016年4月,张耀的妻子曹菊贤检查出乳腺癌,2017年癌细胞扩散转移成为骨癌,高昂的治疗费和药费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从前年到现在,为治疗妻子的病症张耀已经花费80万,成为了典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虽然国家已经报销30多万,但他还是背负了25万的贷款,平时只能靠多接一些装修活计来维持生活。妻子曹菊贤心疼每日劳苦奔波的丈夫,又想到两个女儿还在上学,为了不拖累家人便想要放弃治疗,但张耀却不同意,硬是咬牙撑起了这个家。为了照顾小女儿上学,也为了妻子看病更加方便,张耀在县城里租了一间房,细心照料着两母女。而张耀的母亲虽已年至花甲,但因不想给儿子带来更多负担选择独自一人在家种地,两亩多的田地被老人打理地井井有条。虽然家中突遭变故,但母亲的理解包容、妻子的体贴善良、孩子的听话懂事,让这个家依然温暖而幸福着。
张彩丽,女,39岁,党员,岚皋县医院质控科主任
张彩丽在生活中孝敬父母,爱护子女,与丈夫查显斌结婚17年以来相敬如宾,互助互爱。父亲查正山在家中抢挑重担,任劳任怨,邻里之间无论有什么事需要帮忙的,父亲从来都是不请自到、全心全意帮助别人,经常受到邻里的称赞。母亲郭国英主张勤俭持家,生活中反对浪费,她总是能花最少的钱,把一家人照顾的美美的,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长子查博研在学校刻苦学习,兴趣广泛,在家尊敬长辈,孝敬父母,自理能力强。家里夫妻二人非常恩爱,老人安享幸福晚年,育有二子聪明可爱,是一个和睦的六口之家。深受单位、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赵汉清,女,48岁,群众,岚皋县财政局干部
王远举,男,47岁,党员,岚皋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教导员
在生活中,王远举一家夫妻恩爱,伉俪情深。儿子王传文在学校一直都是老师眼中的乖孩子,学习认真自觉,从不让父母操心。妻子邵晓英在单位中,也是业务骨干,主要负责农商银行存贷风险评估工作,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她每天早早起床,将家里整理得整齐干净,侍奉老人,教导孩子,用家庭的温馨消除丈夫工作中的疲倦。2018年,王远举的岳母大病一场住院,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但王远举一家不放弃一丝希望,一下班立即赶到县医院轮流照料老人,端水送药,帮她翻身,无微不至,毫无怨言。邻居们生活上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王远举一家也会热心帮助,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建美丽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郭王珺子,女,党员,岚皋县税务局干部
郭王珺子的父母是普通公务员,从她小时候便用实际行动教会她孝敬父母,关爱老人。母亲时常接她的奶奶来家里常住,衣食住行,无一不精细,正是这样的家庭传承,让她学会了理解和宽容,懂得感恩和报答。她的丈夫是政府办一名文秘,工作琐碎、清苦,经常加班加点,有时候连续作战,好几天都回不了家。但她和丈夫都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生活中,他们一家人团结邻里,传达关爱。只要大家有什么帮忙的,他们二话不说,尽最大努力给予帮助。“家和万事兴”,他们家认为,相识是一种缘分,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则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只有家庭幸福,生活和谐,社会和祖国才会更加繁荣昌盛。
佘德兵,男,46,群众,岚皋县蔺河镇和平村村民
佘德兵一家三口2014年被纳入贫困户,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先后盖起了三间平房,建成了小型养猪场和酿酒小作坊。于2017年年底脱贫。在生活中,佘德兵敬老爱老,半身不遂的老岳母常年跟他们生活在一起,照顾得无微不至。而多年来,他的妻子张正芳也一直在默默地支持关心着丈夫发展产业,并从旁协助。
苏贤春,男,55岁,党员,岚皋县堰门镇中武村支部副书记
曹光青,女,45岁,党员,岚皋县堰门镇堰门村妇联主席
曹光青一家一直是堰门村群众眼中的带头人、模范户。丈夫马光兵在贵州黔西南一家国有煤矿公司上班,并于2012年在矿上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多次被所在煤矿评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矿区优秀班长”、“矿标兵”等荣誉称号,并被公司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曹光青也不甘落后,在家操持家务、养猪养蚕种庄稼一样不落,自2000年起,先后多次被县、镇两级评为“双学双比女能手”、“养蚕女能手”、“现代农民女状元”等,也被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然而,2017年6月,突如其来的一个噩耗给了曹光青重重一击——丈夫被检查出患鼻咽癌。但曹光青不仅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噩耗打败,还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发展产业,以自强乐观的态度撑起家庭,和丈夫相互扶持、共渡难关,且经过评议被确定为2018年拟脱贫户,如期脱贫。家庭状况日渐好转,丈夫的病也有了起色,一家人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覃仕科,男,60岁,群众,岚皋县官元镇个体工商户
覃仕科家庭,自1983年起经商三十多年来,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纳税户”“文明个体户”,并担任过县工商联职委。2003年至2012年当选为县第六届、第七届政协委员,期间一直认真履行政协委员职责积极参政议政,为官元的发展献计献策,并获优秀提案奖一次。同时,覃仕科家也是党员之家,任村民小组组长多年,一直积极参加村两委工作,主动帮助化解邻里矛盾纠纷,较好的完成两委分配的各项任务。夫妻二人结婚三十余年,一直相敬如宾、相濡以沫,家庭中三代六口老少同堂,婆媳如母女,翁婿似父子,其乐融融、和谐幸福。
熊启云,男,60岁,党员,岚皋县孟石岭镇退休教师
熊启云家一直是村里令人羡慕的对象,不仅家中儿孙满堂,家庭关系也是十分和睦,家人间鲜有争吵,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大家庭。熊启云今年刚从孟石岭镇柏杨小学退休,任教期间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一直是同事学生口中的好同事、好老师,也是家人心中的好丈夫、好父亲。熊启云的妻子张善琴更是一个贤惠的女人,丈夫在镇上教书很少回家,儿子儿媳前几年也常年在外打工,只留下两个不到8岁的孩子让她照顾,她一边种地养猪,一边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孙子孙女,终日劳累让她的身体已大不如以前,但张善琴却从未抱怨,反而将家务打理地井井有条,对待儿媳也是关爱有加,真正把儿媳像亲女儿一样照顾,可以说,家庭和睦有她一半的功劳。儿子熊英杰和儿媳秦琴已经结婚9年,夫妻间十分恩爱、少有争吵,秦琴面对婆婆的关爱也懂得感恩,常常给婆婆买各种衣服、礼物。整个家庭氛围其乐融融,充满着欢声笑语。
陈炳凡,男,42岁,群众,岚皋县民主镇田湾村村民
陈炳凡和妻子蒲立艳结婚以来,相濡以沫,陈炳凡眼睛失明以后,家庭的重担全落在妻子一个人肩上,但她不退缩、不言弃,努力照顾家人,积极培养两个女儿。夫妻俩平时十分重视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而他们也一直坚持这样做,从而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大女儿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顺利考上大学,小女儿也是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在学校能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兴趣广泛,是同学们的好伙伴,老师的好助手。
吴怀斌,男,39岁,群众,岚皋县康盛新型建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许祖山,男,44,群众,岚皋县民主镇光荣村一组村民
许祖山孝敬老人,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为了使子女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夫妇一方面洁身自爱,发奋提高自身素质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范,为两个子女做出榜样。以德育人,重视子女教育,在生活中,他们深刻地认识到,父母亲对子女负有抚养和教育的职责,无论是老人还是父母亲,都要把对下一代的爱建立在科学和理性的基础上,把对子女的爱的感情同培养他们的人生观、道德观及其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结合起来,讲究方法、讲究技巧。健康的家庭需要一个健康的环境才能得以健康的发展,许祖山与妻子始终把对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为此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不断加深父子之情,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并健康快乐长大成人。
陈远柱,男,68岁,党员,岚皋县石门镇退休干部
宋念保,男,43岁,党员,岚皋县石门镇小沟村村民
宋念保作为村支部委员,主动帮扶村内的几位特困供养户,在今年8月份特困供养户赵青顺突发疾病,宋念保主动连续车辆陪同他在县医院进行救治。同时,还协助村委会帮助行走不便的特困供养户办理残疾证,带贫困户到卫生院进行健康体检。宋念保的母亲徐尚福是一个勤奋持家的人,虽然年过六旬,依然坚持积极劳作,发展养猪5头,在全村也起了良好的带头作用。妻子田燕虽然在外务工,但心系家人,时刻关心家中老人子女的生活。宋念保一家人相亲相爱,和睦团结,自力更生,勤奋上进,是全村文明家庭的典范,给村民带了了良好的模范作用。
祝振珊,男,39岁,群众,岚皋县四季镇竹园村扶贫信息员
祝振珊拥有着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老婆勤俭持家孝顺公婆,儿子懂事好学,父母勤劳善良,受到了乡邻们的一致称赞和好评。祝振珊从2015年开始先后开办了土鸡养殖,农家乐,现在又开始养殖黑猪,他一直主张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合作进取来发家致富。祝振珊的儿子非常听话懂事,平时在家扫地、收拾碗筷等家务都帮忙分担,乡邻们有时会问起祝振珊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他觉得言传身教,做好行动表率非常重要,与其说教孩子十句,不如父母认认真真做一件。在对待邻里关系上,他们全家人都一直坚持着“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邻居家只要谁有了困难,他们知道的,就定会伸出友爱之手,主动去帮助大家,为大家排忧解难,只有大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十多年来,夫妻共同努力,建立起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李昌武,男,36岁,群众,岚皋县四季镇天坪村三组村民
李昌武的家庭是一个幸福的六口之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夫妻七年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支持、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李昌武平时忙于生意,家里的一切事情无暇顾及,妻子便主动承担了很多事务。父亲是一名老党员,公平做事,干净做人,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母亲勤俭持家,纯朴善良,常年为工人做饭。在李昌武的家庭里,虽然各自的性格有所差异,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能互相体谅,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平时生活中与乡邻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一家人都能热心帮助。邻里关系处理的非常融洽,深得邻里的信任和尊重,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单福寿,男,67岁,党员,岚皋县滔河镇葵花村村民
百善孝为先。单福寿的家庭里,因为有一位101岁的老父亲,所以单福寿夫妇放弃进城就业的机会,常年悉心照顾老父亲的饮食起居,无微不至。他们用一颗孝心感动着万千滔河儿女,他们用人间的智孝显示着超越平凡的勇气。单福寿一家人与邻居和睦相处,平时生活中主动帮助邻居排忧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夫妻两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从不参加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致力于环境保护,养成了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营造了一个和谐、温馨的大家庭。
金宗友,男,62岁,群众,岚皋县滔河镇兴隆村六组村民
金宗友的家庭与大多数普通家庭不一样,他们一家都是聋哑人。所谓“人残志不残”,他们虽然残疾,但一直自立自强,非常勤劳,从来不因为残疾而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并且周边邻居相处的很好,大家提起金宗友都会竖起大拇指。去年,金宗友和女儿两个人,自己走电线、通水电、打地面,发展养鸡产业,同时还养了4头猪。去年卖了400多斤猪肉赚了6000元,卖出土鸡1000多只,收入20000多元。除此之外金宗友还利用秋收季节,在山里采摘野生中药材和板栗等土特产,收入5000多元,仅产业一项就越过了贫困线,通过自身努力,他们一家去年实现脱贫。
张开林,男,50岁,群众,岚皋县大道河镇淳风村村民
张开林,全家九口人四世同堂。上有八十多岁的父母,下有两个儿子和两个年幼的孙子,一家人住在一起,和睦幸福,从未听到过一句争吵。老人有些耳背,家里每个人对老人说话都一字一句,一遍一遍直到老人听清楚;每次做饭之前,都会询问老人的意见,按照老人的口味准备饭菜.....不仅如此,一家人团结邻里,热情相助。对人对己,从来都是和颜悦色,宽容礼让,以和为贵。
许道银,男,71岁,党员,岚皋县大道河镇茶农村村民
许道银是岚皋县大道河镇茶农村村民,今年71岁的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在茶农村当支书,在职30余年,期间尽心尽力为百姓办事,带领乡亲们大修农田、发展茶园、集资修路。老支书把毕生的心血都抛洒在了坐落在高山上的那片土地里。为了给村上修路,老支书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自己积攒了多年的7万多元钱,以他的行动用心感染着每一个家人,妻子则在工地上无偿的干了近一个月的小工。受到父亲影响,两个孩子都热爱学习,用心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待人热情有礼。大儿子许辉君在新疆做水电工程,凭着一股踏实肯干的劲,逐渐在当地站稳了脚跟,帮邻居排忧解难,并带领本村百姓出门务工100多人。一起务工的人员受他影响,从不参加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很多一起出去百姓的都盖起了小洋楼,开上了小轿车,他们一家人勤劳朴实的工作态度受到当地百姓的一致好评。
杜成厚,男,78岁,岚皋县南宫山镇双岭村一组村民
杜成厚是一名忠实的老党员,曾担任村干部30余年,为双岭村的建设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一生培育子女4人,其中两个儿子当兵,在北京军区和四川军区工作,孙子杜海刚也参军入伍。妻子丁美英,热情厚道,贤妻良母,在家经营商店,勤劳朴实,是一名忠实的共产党员;长子杜宗林,在水电部门工作,担任负责人,为人大度实在,对工作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儿媳潘焕霞是一个家庭主妇,承杜氏家规,精心培育儿女,贤妻良母。2018年度,杜成厚一家被双岭村“新民风”建设评优树模评选为“美好家庭”。
王世坤,女,55岁,群众,岚皋县南宫山镇展望村村民
陈善爱,女,58岁,群众,岚皋县佐龙镇金珠店社区个体工商户
陈善爱有一个令人羡慕的三代同堂之家,多年来她一直任劳任怨的操持家务,与儿媳相处关系融洽,婆媳生活在一起,从来没有吵闹过,并且她常常对儿子说:“儿子,你有个好妻子,我有个好媳妇,有任何事情商量着来,一定要团结起来把家庭搞得和和睦睦”。陈善爱的丈夫是教师因病修养,她便一直凭着耐心、勇气勤劳地经营打理着她的个体经营店,抽空还要忙忙碌碌的操持家务,洗衣、做饭、照料丈夫、孙子。在她儿媳的眼中,她是一个爱丈夫、爱儿子、疼儿媳、疼孙子的好婆婆,他们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给其他家庭起到了带头模范,在金珠店社区成为了佳话。
陈守明,男,60岁,群众,岚皋县佐龙镇远景村村民
王本存,男,55岁,群众,岚皋县佐龙镇马宗村二组村民
王本存的母亲陈月莲,虽已年过八十,却能一如继往的支持其后人喂鸡、喂猪、开办农家乐,整日从早到晚从不停歇,为她的家庭和睦,致富创收做着超出常人的贡献。妻子晏正兰,通情达理,为人和善,多年来都能做到邻里和睦,家庭团结,敬重婆母,爱护夫儿。因为她们的不懈努力,使得她们的家庭成为人人称赞的文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