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傲慢与偏见》的婚姻观

每个人的婚姻观是不相同的,而《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更是特别,小编也为大家带来了来自《傲慢与偏见》的婚姻观。

在我教授《傲慢与偏见》时,我极力纠正同学们对这部文学作品的谬见。他们受电影改编版影响,认为这是一部“言情”小说。作为一名讽刺作家(尽管不甚辛辣),奥斯丁也写世间阴暗面,它们与浪漫无关且远远超出了表面上的婚姻与爱情主题。实际上,包括许多早期作品在内,奥斯丁都在探讨那些由现代化,尤其是人性解放所引发的重大的社会变革。正如奥斯丁的其他作品,在《傲慢与偏见》中,个人在择偶问题上的忧虑其实也是社会普遍的忧虑。这些忧虑往往围绕着门第划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以及个人自主权的提升问题而展开。

然而事实上,我的全部婚姻观仍来自《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

不谈在文学理论和文学史中的地位,婚姻问题在奥斯丁的世界里,可是头等大事。《傲慢与偏见》对于婚姻问题的深刻解读总是令我着迷。这里介绍给大家我从中学到的9个方面,当然,一定还有更多。

互敬是幸福婚姻的关键

在书中,我们遇到的第一对夫妻是班纳特夫妇。他们为此命题提供了很好的反面教材。班纳特老爷把妻子当傻子愚弄(当然,她也的确愚蠢),而班纳特夫人则以唠叨——她唯一的特权,回敬之。作为读者,我们也许也会跟着班纳特老爷(及作者)一起笑话班纳特夫人,但我们却无法完全认同他的做法。我们知道,伊丽莎白很爱她的父亲,其父也相当尊重她。然而即便是伊丽莎白,也坦言道,“倘若叫我根据自已的家庭,来说一说什么叫做婚姻的幸福,什么叫做家庭的乐趣,那一定说不出什么好话来。”[1]

闻此说法,我们也不禁会和伊丽莎白一道,思索班纳特夫妇的婚姻。伊丽莎白“并不是看不出父亲在做丈夫方面的缺德。”而班纳特夫人呢,或许在做妻子和做女人方面,都可以做得更好;班纳特老爷也会更加怜爱她。然而,根据婚姻专家——帕特·恩尼斯(PatEnnis)(他经营婚姻成长计划“第三种选择”)[2]的描述,班纳特夫人属于“唠叨毒舌”的典型代表——看什么都不顺眼。与此同时,班纳特老爷则属于“讽刺挖苦者”,总是贬低别人。

恩尼斯称,尊重是婚姻长久的基石,也是终身未嫁的奥斯丁的过人智慧所在,因为在所谓的心理学、生活导师、恩爱夫妻营(marriageretreat)[3]被发明前的很久,奥斯丁就已然认识到了这点。

第一印象很不准

跟伊丽莎白一样,我初识我丈夫时,也很“幸运地”对他产生了一些错误的印象。当年,我是一名像丽迪雅一样的大一学生。我们初次相遇时,我根本想不到有一天我会嫁给他,而他似乎也是这么想的。实际上,他的真实想法并非如此,我的想法后来也有所改变。往事不堪回首啊。

男人的藏书很说明问题

在奥斯丁的世界里,大小很重要。我是指藏书数量的大小。

当伊丽莎白因姐姐生病被困在尼日斐庄园时,热情的彬格莱邀请她去自已的书房,并拿给她“书房里所有的书”。伊丽莎白对他说,房间里那几本书尽够她看了。彬格莱则坦言道,“要是我的藏书多一些就好啦,无论是为你的益处着想,还是为我自已的面子着想;可是我是个懒鬼,藏书不多,读过的就更少了。”

接着,彬格莱小姐献媚地与正在看书的达西搭讪。她说,“将来有一天我自已有了家,要是没有个很好的书房,那会多么遗憾哟。”“我很奇怪,爸爸怎么只遗留下来了这么几本书。——达西先生,你在彭伯里的那个藏书室真是好极了!”

达西说:“那有什么稀奇,那是好几代的成绩啊。”

“你自已又添置了那么不少书,只看见你老是在买书。”彬格莱小姐卖弄风情地说道。

后来,伊丽莎白消除了对达西的误解,她追忆起自已对达西的情愫,说到,“它是慢慢儿发展起来的,我也说不出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过我觉得,应该是从看到彭伯里他那美丽的庄园算起。”的确如此。

浪漫是不够的

在小说的后半部分,我们知道了当初班纳特夫妇结婚纯属年少荒唐和一时冲动。当他们的女儿丽迪雅(只要浪漫,毫不谨慎)与诡计多端的威克姆(只管算计,不谈感情)一起私奔,同样的错误便再次上演。这两人蜜月的甜蜜根本没有持续多久。一听说姐姐要嫁给达西了,丽迪雅赶紧求他们给自己丈夫在皇宫里找个差事做,并坦言称,“要是再没有别人帮帮忙,我们便很难维持生计了。”这般悲惨境地与先前的风花雪月真是大相径庭。

近日《大西洋月刊》对当今中产阶级(大约相当于《傲慢与偏见》中的班纳特家)进行了一次调查(点击此处查看,英文版),其结果恐怕并不会使奥斯丁感到十分吃惊:婚姻生活幸福与否取决于一个毫不浪漫的因素——日常琐事。

结婚不是跟一个人,而是跟一大家子建立关系

《魅力》杂志(Glamour)11月刊的一份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多数男士表示他们衡量一位女性的标准是她的家庭。这个举世公认的真理也成了伊丽莎白与达西之间的最大障碍之一。达西求婚被拒(“文学史上最不光彩的一次求婚”)后写的那封解释信里,就提到了这点。达西在信中写道,自己反对好友彬格莱娶伊丽莎白的姐姐吉英,是因为“你们家人完全没有体统。你母亲和三个妹妹都是始终一贯地做出许多没有体统的事情来,有时甚至连你父亲也难免。请原谅我这样直言无讳,其实得罪了你,也使我自已感到痛苦。”这话的确冒犯了伊丽莎白,但只是在一开始时。当伊丽莎白收敛起傲慢,她觉得达西所言不无道理。

当然,这些关于对方家庭的不满最终消散,二人终成眷属。不过,达西智慧过人,早早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婚姻涉及的是对方整个的家庭。为更好地迎接现实,他也尽量了解状况并充分做好准备。的确,在我婚后多年,我的“(男女主人公)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渐渐变成了包括年迈老人的一大家子。谁不相信结婚是跟一大家子建立关系,就应该找个我丈夫这样处境的人聊聊。

错过交流=错误交流

换句话说,沉默即满足于现状。伊丽莎白的姐姐吉英和彬格莱先生差点没成,主要就是因为两人都没有向对方表白。天生寡言不能算缺点(比如:达西),但如果这将意味着使生命中重要的人或事溜走的话,这点就必须要克服。

有时,我们觉得自己说的已经够清楚明白了,但实际效果并没有那么理想。专家们特地为这种倾向起了个名字:信号夸大倾向。动机心理学家海蒂·格朗特·霍尔沃森(HeidiGrantHalvorson)写道,通常情况下,我们以为我们所言比实际所言要多。这即是“所有人际交往中产生误会的最常见的原因”,因为“人们经常意识不到自已根本没说什么。”在这点上,我不认为我的婚姻是个例外,或是结婚伴侣交流频繁。可以说,这位同志的信号夸大倾向很严重。吉英和彬格莱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误解值得我们对日常交流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

在婚姻问题上,没有单一范式

正如年初时诺亚·伯拉斯基(NoahBerlatsky)所言,《傲慢与偏见》教给我们的接下来这点更加细微,也更难领会到,但却相当重要。当伊丽莎白的闺蜜夏绿蒂·卢卡斯嫁给了柯林斯牧师——那个之前伊丽莎白果断拒绝的好巴结人的自命不凡的人,可想而知,伊丽莎白对夏绿蒂的决定感到相当失望。不过,当然了,“选择”的意义微乎其微,因为,在小说所描写的世界中,最主要的社会问题是女性根本没什么可选。

书中解释道,“大凡家境不好而又受过相当教育的青年女子,总是把婚姻当成仅有的一条体面的退路。尽管结婚并不一定会叫人幸福,但总算给自已安排了一个最可靠的储藏室,日后可不致忍冻受饥。”伊丽莎白渐渐意识到,这个所谓的“储藏室”,夏绿蒂已经通过与柯林斯结婚得到了。“今年她已经二十七岁了,人长得又不标志,这个储藏室当然会使她觉得无限幸运。”后来,伊丽莎白到这对新婚夫妇家做客,她发现,夏绿蒂对其做出的选择,已然完全想通了。夏绿蒂的新家充满了“一种非常舒适的气氛”,伊丽莎白看得出她很“满意”且“享受其中”。

伊丽莎白不会,也根本没有做出相同的选择(她要是做了就不会是我们的女主角了!)。不过,尽管伊丽莎白与夏绿蒂十分要好,却不尽相同。同样,世间没有哪两桩婚姻是一模一样的。也完全没必要一样:如果试图将一个万能模式强加到所有婚姻之中,其后果将不堪设想。举个例子,我认识的一对夫妇是一个保守宗教群体的成员。在他们婚后头十年里,他们依照这个宗教群体的期望扮演着各自的角色,结果过得很不好。最后,女方开始全职工作,男方在家带孩子。这之后,他们的生活变得从未有过的和谐与安定。

最好的婚姻是理性与感性的调和

您见过哪对夫妻,他们的爱情生活只讲感情,不管理性(或不需要对方有良好的个人经历或健康保险)亦或是相反,对这对夫妇而言爱情就意味着永远不用说抵押贷款已经过期。我想我们都见过,甚至亲身经历过这种感性或理性独占上风的关系。

在《傲慢与偏见》中,丽迪雅结婚单纯出于感性层面,而夏绿蒂出于理性层面:“结婚是她一贯的目标”,虽然她“对于婚姻和夫妇生活,估价都不甚高。”然而,小说歌颂的理想婚姻是理性与感性、理智与情感的完美调和。吉英和彬格莱的结合就属这一类,尽管就智慧与情感而言,二人都不及伊丽莎白与达西。

毋庸置疑,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结合才是小说中婚姻的典范。这二人的搭配可被授予浪漫与理智的双重桂冠。心灵与头脑都会赞同这才是奥斯丁以及许多读者的理想世界中的完美结合。

一段金玉良缘会让双方共同成长

尽管伊丽莎白与达西在智商与情商上都非常般配,但他们都首先经历了痛苦的懊悔,承认自已的错误,拓宽思想并换位思考问题之后,才够格拥有这段姻缘。虽然小说像经典喜剧的结局那样,使两人终成眷属,但我们太清楚这两人一个比一个有主见、个性强,因此可想而知,他们婚后的生活肯定少不了磕磕绊绊。不过,我们也很肯定,伊丽莎白与达西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他们的婚姻教给了我们最好的一课:选对人,合适的婚姻会让你成长。

THE END
1.《傲慢与偏见》——女子先要有趣有才,才能嫁给有钱人贫富悬殊,不是每个人都会等到自己的公主或者王子。既然现实不能,可以在虚幻中实现梦想,例如书本和电影等不现实的情景中。所以本书的最大卖点就是,女主最终答应嫁给男主,成为爱情与财富双赢的主儿。这是社会上百分之八十的未婚女孩梦想,既然在现实中不能找到像达西先生的王子,就在文字或者电影中满足自己的欲望。https://www.jianshu.com/p/80dd212723dc
2.2024年《傲慢与偏见》读书心得样本(二篇)2024年《傲慢与偏见》读书心得样本 爱情没有浪漫就失去其美好的色彩了。小说中种.种关于门当户对,以及财富对婚姻的考量却充斥其中。 伊丽莎白为自己家人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万分懊恼,达西也因此劝宾利先生离开简,后来自己也是在理智与情感较量之后万分矛盾地向伊丽莎白吐露心事。所以说什么是爱情?那种纯粹的感情,爱的https://wenku.baidu.com/view/122f9e8a80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6a.html
3.别让错误的爱情观毁了你,重新定义幸福梦想不完美内心世界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然而,幸福的定义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内心的变化而不断演变。爱情,作为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被人们赋予了过多的期望和幻想。但当这些期望和幻想与现实发生碰撞时,很多人会感到迷茫和失落。错误的爱情观不仅会让人陷入痛苦的漩涡,还可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VIP7IR05565GTF.html
4.为什么《傲慢与偏见》是经典?「欢喜冤家」×「追妻火葬场」系列小说背后的社会心理学原理。女频小说,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女性在情感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266991/answer/55504002331
5.浅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主要人物的婚姻观资源描述: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主要人物的婚姻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主要人物的婚姻观(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灰言例秒靛胃羔罗黄沸疽瀑施酮墓沈瓢皑臃脖丰薯噬酪蹬悉芽歧侄依蛊或初胜似桅舰监隅辗舜宅沦案枪崔句贞狸丸蚊宴儒祟磅业卉嗓炉牢尤燎猾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38963431.html
6.名著傲慢与偏见解读9篇(全文)其中, 《傲慢与偏见》是她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爱情和婚姻为主题, 以讽刺为基调, 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观察力, 刻画了几种不同的爱情和婚姻关系。该作品也反映出作者本人的爱情婚姻观, 这种爱情婚姻观在当今看来, 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小说中的几种婚姻关系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8szz7p2.html
7.麦叔叔的通识课趣读名著《傲慢与偏见》:经典回顾与现代启示尽管《傲慢与偏见》写于19世纪,但其中讨论的许多问题,如婚姻、阶级、财富和个人成长,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现代社会中,许多人依然面临着类似的挑战和困境。通过阅读这部小说,读者可以反思当代社会和个人生活,从中找到共鸣和启示。 文学价值的传承 作为一部文学经典,《傲慢与偏见》在语言、结构和主题上的卓越表现,使其成为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84703
8.《傲慢与偏见》婚姻观的现代启示本质上,婚姻具有其自然性与社会性。作为英国文学史上一部经典的爱情小说,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以时代为镜,反映出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小说以细腻的文笔描述了受各种价值观交错影响不同类型的婚姻,揭示出在婚姻的自然性与社会性互动过程中婚姻的浮沉,对现代婚姻生活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主 题http://www.yidu.edu.cn/detail/article/5774eb4dede4fe1a84f4ee0f.html?q=C/N&uorg=999999
9.现实意义相关论文如何写和探究《傲慢和偏见》的婚姻观与其现实所描述的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儒雅的德行’.”(朱虹,86)《傲慢与偏见》中除了伊丽莎白和达西,还穿插讲述了几对男女的婚恋过程,以多个角度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婚姻百态.也间接体现出作者自身对理想婚姻的审美标准:在爱情与物质的双重保障中成就美满姻缘.此文主要论述《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以及这种观念对当代人婚姻选择https://51elaw.com/biyelunwen/88281.html
10.试论《傲慢与偏见》中的现实主义婚姻观《今古文创》2024年09期试论《傲慢与偏见》中的现实主义婚姻观 张卓妍;钱华 开通知网号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该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用多段各具特色的婚姻,展现了彼时社会背景下英国年轻人对婚姻的理解和追求。一直以来,人们常赞美男女主人公的浪漫理性婚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夏洛特等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JGWC202409002.htm
11.奥斯丁的爱情婚姻观傲慢与偏见与爱玛中的爱情解析奥斯丁的爱情婚姻观_傲慢与偏见_与_爱玛_中的爱情解析_董娜.pdf,4 ( 93 ) No. 4 第期 总第 期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 12 Journal of Shanxi adio & TV University Dec. 2013 年月 奥斯丁的爱情婚姻观 ———《》《》 傲慢与偏见 与 爱玛 中的爱情解析 □董娜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816/128209884.shtm
12.论《傲慢与偏见》中女性角色对当代女性主义的启示,女性地位已大有提升,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在思想上,女性的权利都得到了更好的保障,而当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傲慢与偏见》这本书时,就会发现其中除了“辛德瑞拉”般的爱情故事和美满结局外,还包含着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尤其是通过书中几位女性角色的对比,对当代女性树立正确的独立意识、婚恋观等有诸多启示。https://www.fx361.com/page/2021/1103/9051894.shtml
13.面对爱情该怎么选择?或许《傲慢与偏见》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或许《傲慢与偏见》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如果要提名一本国外的经典爱情小说,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一定榜上有名。在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很多女生喜欢看《傲慢与偏见》?它哪里最能吸引人?”有超过60万次浏览量。 书中描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zODM3MzExNA==&mid=2247693317&idx=1&sn=efabbc1d21693b0aadd323452f798b46&chksm=fb407fae3f06e22e62f54d83da526ec5f77aab78f45c3563ada0d34e483888bc07abd72f1b20&scen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