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婚社会》:不结婚也能过得好?“日本式”单身潮下的东亚婚姻观察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5.14黑龙江

2022年,《花束般的恋爱》这部描述日本当代年轻人婚恋故事的电影在中国内陆上映,并迅速引发了大众对于“消费主义下年轻人爱情观变化”的大讨论。电影映射出了目前东亚社会中适婚男女们婚姻观的剧烈变化,凸显了日本社会目前正面临的严峻的婚恋问题——结婚难。

本书的作者山田昌弘是日本知名社会学家。在《不婚社会》这本书里,他预测,在未来的日本社会,将会有二分之一的年轻人独自迎来自己的晚年。日本真的会成为一个“结婚难社会”吗?

一、日本70年代进入经济低速增长期,导致“结婚难”

1.美元贬值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以达成美元贬值的协议,史称“史密斯会议”。这一会议导致一战之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体系瓦解,引发了投机者进入日本市场抛售美元。随着大量美元被换成日元,日本银行和金融体系中的日元资金量增加,进一步导致了信贷扩张、清偿能力过剩等一系列恶果。此外,日本央行为了防止由于美元贬值带来的日元过度升值,于1971年12月和1972年6月连续两次降息,让原本平稳的日本物价迅速上涨了10%以上,民众的购买力被削弱。

2.石油危机

1973年,由于中东国家对西方国家的石油禁运,导致石油价格飙升,史称“第一次石油危机”。日本作为一个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石油,而石油价格的飙升直接导致了能源成本急剧增加。据日本政府统计,当年,石油价格从每桶3.01美元,增加至每桶11.651美元,从而引发了日本的通货膨胀,物价水平进一步上涨。到了1974年底,日本物价上涨至30%以上。

3.亚洲金融危机

到了1997年,亚洲发生金融危机,这是对于日本经济的致命一击。在1997年之前,日本男性想要成为正式员工还比较容易,很少有人一辈子靠打零工或者从事派遣工作维持生计,而在1997年之后,日本国内开始大量雇佣人力成本较低的非正式员工,低收入群体从500万人增加到1000万人以上,导致经济状况较差的男性被排除在女性择偶标准之外。

二、日本年轻人婚恋观发生改变

1.受影视剧与社会思潮影响

日剧《东京爱情故事》风靡,“两个人即使恋爱也不一定非要结婚”的观念,以及不以结婚为前提的性关系逐渐被社会认可、享受恋爱本身成为了新的社会潮流。

2.不再背负家族使命与责任

对于生活在90年代的日本年轻人来说,他们和经历了二战的父辈不同,没有背负家族使命和责任的他们能够享受纯粹的恋爱,这让这一代年轻人认为,自己能做到父母做不到的事。这种“恋爱自由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对于婚姻的看法。

三、日本社会婚姻观变迁

1.明治时期,深受门第观念影响

在1868年到1912年的明治时期,日本的婚姻都深受门第出身的影响。虽然明治政府大力推行现代化,也就是“婚姻自主”,但是所谓的“婚姻自主”在当时只是一句空泛的口号。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明治时期日本最著名的文学家森鸥外,留学时期曾经与一位德国女性坠入爱河,但最终森鸥外由于家庭的压力,在婚姻上遵从了“父母之命”,不得不离开恋人只身回国。由此可以看出,哪怕是当时思想最为先进的知识分子,在面对婚姻大事上,仍然没有自主的权利。

2.1912年——二战,以继承家业为目的

3.二战后,西方恋爱自由观念传入

1947年,日本颁布《日本国宪法》,修订了民法,原则上提倡婚姻自由,同时废除了坚持传统“家”制度的明治民法中的有关婚姻的各种限制,比如“结婚需要户主同意”等。至此,日本正式进入近代婚姻,“婚姻自由”的思想作为整个社会的共识得到了广泛宣传。而直到1955年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婚姻才发生实质上的变化。恋爱式婚姻开始普及,相亲式的婚姻开始发生质变。

四、日本社会婚姻的未来

1.少子化现象严重

根据1989年日本人口动态统计,总和生育率,即平均每个女性一生可能生育的子女数量降到了1.57,创下历史新低,紧接着,1990年,厚生省人口问题研究所将这一现象命名为“1.57危机”,首次敲响了少子化的警钟。日本政府从2003年开始,相继推出包括增加家庭生育补贴、幼儿保育政策等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

2.婚活现象兴起

为了鼓励日本年轻人走进婚姻。“婚活”这种颇具日本特色,类似于中国的大型相亲活动的运动开始兴起。“婚活”,是把日语中的“婚姻”与“活动”两个词粘合在一起,指未婚男女为了找到理想结婚对象而进行的自发性社交活动。在日本许多人口流失严重的小城市,政府会亲自组织并参与到各类“婚活”活动中。其中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位于日本本州岛东北部的新泻县十日町市政府从2017年至今,频繁举办“相亲移居旅行团”。

总结:

在日本,由于传统东亚社会对于传统婚姻观的执着,以及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对于身分、地位等标签的重视,相当一部分日本人仍然会通过“婚活”等形式寻找伴侣。

THE END
1.年轻人的婚姻观总结年轻人的婚姻观总结 嘿,年轻的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年轻人的婚姻观。 你说婚姻像啥?就像一道菜呗!有的菜呢,看着就色香味俱全,让人迫不及待想尝尝;有的呢,可能外表普通,但吃起来却别有一番滋味。婚姻不也这样嘛,别人看着好的,不一定适合你;别人觉得一般的,没准你就爱得不行。 咱年轻人啊,可别随大流。https://wenku.baidu.com/view/7d9bd8ee32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e.html
2.孩子会成为不恋爱结婚生娃的“三抛族”吗?80后宝妈有4点建议我想这应该不单单只是韩国有这个现象,现在不同国家的年轻人都有类似的情况,那作为新一代的家长,我们无法预料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会做一个丁克族,还是会做“三抛族”,但就算知道了,我们也不只有对他们打打骂骂这条路可以选择。 我们既然把孩子生下来,就要尽可能帮助他构建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和https://www.jianshu.com/p/a37d474e2c2a
3.大一思修论文——浅谈当今大学生爱情观(精选10篇)特别是要借助网络这一有效载体,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使他们在各种形式的教育中强化自尊自爱自重和责任意识,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充分发挥父母对子女教育的特殊示范功能,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论,提高教育技巧和水平,与学校教育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rsln1c.html
4.2024年青年婚恋观念及趋势调查报告20241013113235.pdf●越年轻的群体,越认为婚姻应该从“自我价值实 现”出发 ·比起80后,00后持有该观点的占比更大。 ·关于择偶标准、婚恋相处方式等差异和分歧逐渐缩 小: 80后24% 00后15% 至00后的20 80后24.6% 00后20% “社交媒体”“同龄人观念交流” 对当代年轻人婚姻观的影响不断上升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013/6143123152010232.shtm
5.中意伴侣难求在日华人婚恋面面观中日国际婚姻产生“高离婚群”原因和背景相当复杂,总结起来,大致有如下原因:1、语言不同产生文化误解;2、文化差异导致各种冲突;3、中国新娘等多嫁到日本的偏远山区,期待值和现实差距太大,使中国新娘失望过度导致离婚。 中国人之间处于“结婚难,离婚易”的状态 https://www.chinaqw.com/news/2005/1201/68/7627.shtml
6.课程狄更斯其人 刘昱君 ● 3.2 《圣诞颂歌》人物分析 刘昱君 ● 3.3 剧情介绍配有动漫视频 刘昱君 ● 3.4 圣诞精神 刘昱君 第四章 《傲慢与偏见》 ● 4.1 《傲慢与偏见》的创作背景介绍 徐翔 ● 4.2 第一章:夫妇对话——中产阶级的婚姻观 徐翔 ● 4.3 第三十四章:傲慢与偏见的交锋 徐翔 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60b22ef29a9e60d0f27346
7.中国人的婚恋观12篇(全文)中国人的婚恋观 第1篇 婚姻恋爱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 伴着改革开放的步伐, 我们大踏步学习西方, 同时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质的改变。但当我们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生产科技的同时, 所附带的西方文化也被引进过来并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观念上产生了冲突, 其中典型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gffjalw.html
8.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中西方婚礼对比中西方婚姻观差异三、中西方婚姻观差异 1.西方 西方人的婚姻观是简单纯粹的,认为结婚婚姻是属于我个人的问题,任何人都没有干涉的权利,而更不属于道德的问题,我喜欢一个人就跟他生活在一起,不喜欢就和平分开各自寻找属于自己的下一段幸福,所以西方的离婚率也是居高不下的。 https://m.wed114.cn/wiki/article_15766.html
9.豆瓣9.1,这才是年轻人最该看的爱情片(婚姻生活)影评今天就来聊聊——婚姻生活(1973)9.01973 / 瑞典 / 剧情 爱情 / 英格玛·伯格曼 / 丽芙·乌尔曼 厄兰·约瑟夫森豆瓣9.1,被誉为是描写婚姻最真实的电影,没有之一。1973年,瑞典电影导演英格玛·伯格曼为瑞典电视台拍摄了这部六集电视迷你剧《婚姻生活》。之后由长达5个小时的电视版,被浓缩成一部时长为167分钟的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753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