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论文,关于“90后”同居青年,走向婚姻还是分手涨姿势

@游识猷:一篇论文,关于“90后”同居青年,走向婚姻还是分手。

未婚同居正在成为年轻人择偶过程的一部分,同居是否会走向婚姻,哪些因素会促进或阻碍同居走向婚姻?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未受过大学本科教育、农业户口的流动青年同居者。

95位流动青年同居者接受了一对一的深度访谈。包括47位男性和48位女性,男女的平均年龄分别为24.09岁和24.15岁。

在受教育程度方面,他们都至少上过初中,大多数人还接受过高中或职业技术教育。从目前从事的工作来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男性以制造业居多,包括生产线工人和技术工人,而女性以服务业居多,如商场销售或收银、美容、餐饮、行政、文员等。

无论最终走向了结婚还是分手,大多数流动青年同居者的关系转变发生在同居一年之后。

在男方家庭的婚姻支付能力、关系满意度、地域异质性和同居怀孕四个关键要素的共同作用下,这些同居有了不同的演变轨迹。

▍转变因素一:男方家庭的婚姻支付能力

在流动青年同居者的关系演变过程中,经济因素是最为突出的主题。

与以往对农村青年婚恋的研究相一致,经济因素主要涉及男方负担的“彩礼”“婚房”等内容,而很少与男性自身的经济状况有关。

在流动青年同居者向婚姻转变的过程中,商议彩礼是绕不开的环节。

从同居走向了结婚的男女受访者,无一例外都承认在谈婚论嫁时有过对彩礼的商议,并且也实际发生了彩礼支付,金额从1.1万元到20万元不等。

一旦在彩礼价格上没有达成一致,或是男方无力支付彩礼,分手是必然的结局。23岁的阿根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他与前女友同居一年多后开始谈婚论嫁,然而由于在彩礼价格上“没谈拢”,最终走向分手。

“她父母先是说她们那边彩礼现在一般在15万元左右,我父母说拿不出这么多,后来松了一点口,说拿12万元,但我家里,我哥前两年才结婚,钱都花光了,这个钱还是出不起……反正就这样一直没谈拢吧,后来就分手了。”

初访时21岁的生产线工人阿成与女友正在同居,他表示年底两人将回老家见父母,并商量婚事。

追踪一年半后,我们获悉的结局却是分手,原因是阿成家里支付不起女友父母要求的20万元彩礼。

除彩礼之外,“婚房进城”也开始成为农村地区青年结婚的一个经济门槛。

本研究的部分受访者在走向婚姻的过程中同样经历了女方把在县城或市区购买婚房作为结婚必备的条件,满足与否直接决定了同居的结果走向。

22岁的阿威与前女友同居将近一年时开始商量结婚,两人老家在陕西省的相邻县市,结婚风俗相似——先找个日子订婚,半年之内再举行婚礼。然而,女方家要求的“市区买房”让两人走向了分手。

“那时候马上都要订婚了吧,我这边可能经济条件跟不上吧,就分手了。(是关于彩礼这方面吗?)不是的。当时彩礼要求的不高,六七万元吧,但她们那边还要求买房子,在西安。彩礼的话无所谓,但是买房的话吃不消的。西安一套房要一百多万元,家里出不起这个钱。她之前跟我说的是,房子无所谓的,最后她父母还是要求必须买。后来,怪来怪去,我也有点不耐烦了,就说分手了。”

来自广西的阿志出生于1990年,与同乡女友开始同居时已将近27岁,年龄不小的他希望能早日步入婚姻。女友父母对婚事表示赞同,只是要求阿志在老家市区购买一套商品房作为婚房。但是阿志家中“父母有点老了,加上我爸脚又不怎么好,他又工作不了,帮助不了什么”。对他来说,市区买房是一个短时期内无法达到的条件,婚事由此陷入僵局。当问及两人关系的未来前景时,阿志表达了悲观的态度,“现在也不知道保不保险,说不定哪一天说分就分了”。事实上,半年后我们了解到,女友因见他买房无望而正式提出了分手。

持续攀升的彩礼价格和“婚房进城”的新趋势,导致了流动青年男性把同居转化为婚姻的“经济门槛”被不断抬高。不过,这些婚姻成本往往并不是由男性自身来承担,而是依赖父母(有时还包括兄弟姐妹甚至是祖父母)的支持。

另一方面,家庭主义的文化规范引导着中国父母积极参与到子女“成家”大事中来,为儿子准备婚房和彩礼被男方父母视为自己应尽的人生义务。

在访谈中,男女受访者也往往将对男方“家里”“父母”的经济条件的感知,而不是男性的收入水平,与何时结婚、结婚可能性相联系。

父母的意愿和压力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同居向婚姻转变的节奏。

贸易公司前台小吴刚满20岁就和同居男友结婚了,她的公公主导了他们的关系发展进程。

仓储物流员工阿学与女友同居近五年才结婚,“我们自己是想早点结婚的,但当时两边父母都有些反对,就拖着,后来看年龄都上去了,才松口”。

父母还掌控着谈婚论嫁的话语权。

而作为要结婚的当事人,通常在这一过程中充当旁听者、传话人,甚至“不在场”。许多受访者表示,他们对于当时谈婚论嫁的细节并不太清楚,因为“都是两边父母商量的”。

王思凝等人(2020)的研究也发现,“议彩礼”基本取决于双方父母的意图与考量,年轻人不但要回避“议彩礼”的场合,还不能随便参与长辈的决议。

▍转变因素二:爱情、关系满意度

同居后发现对方不是“合适”的结婚对象、经常发生矛盾和争吵,是流动青年同居者决定分手的直接原因。

例如,27岁的阿庆在回顾与前同居女友的恋情时,讲述了两人之间很多的浪漫爱情细节,比如把特殊日期(定情日、相识周年日)纹在手臂上。然而,这段充满激情和强烈吸引力的恋情并不是没有问题,“我们之间有很多隔阂,朋友圈也融入不进去”“我总感觉我要结婚的类型,不是她那样的”。

因此,尽管年龄不小的阿庆期盼早日成家,但在意识到女友并不是理想结婚伴侣后,他一番犹豫后还是决定分手。

显然,同居提供了一个更好了解对方的机会,进而判断彼此是否契合,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同居实际上发挥了“试婚”的作用。

对于更为注重情感满足的新一代流动青年来说,如果同居期间发生了不忠、出轨这种严重的关系问题,更是会导致同居分手。

内衣店营业员小莉当初顶着母亲要“断绝母女关系”的压力,在16岁时开始与男友同居,但在20岁那年(原本计划在当年订婚),她主动提出了分手。对于分手原因,她直言,“比较俗套的,出轨嘛”。前男友曾试图挽回这段关系,遭到小莉的拒绝,“没感情了,不可能再在一起了”。

另一位同居分手者小霞,分手前男方家已支付了彩礼,婚礼日期也已定下,她还怀孕两个多月。小霞在结婚前夕要放弃胎儿并分手的原因在于,她发现对方有不忠行为。“他那时候卖房子,跟一起卖房子的一个女人在一块了,在大街上搂着一起走,被我看到了。我就说不结了,没有商量的了,我容忍不了那样的人。我把孩子打了(流产),让家里把彩礼钱退了。”

▍转变因素三:地域,跨县市同居伴侣难成眷属

男女受访者一致谈及的异质性,指向的是双方地域的不同,即男/女友是“外地人”。

在婚姻的形成过程中地域因素仍然很重要,“异乡人”之间的恋情更经常地以分手结束而不是走向结婚。

跨县市同居伴侣难以终成眷属,原因主要在于父母对“异乡”恋情的强烈反对。

对河南农村的调查发现,所调查村庄的农民有“外地媳妇不牢靠”的牢固看法,女儿远嫁则会让父母担忧女儿的处境,而且姻亲关系因为距离遥远也无法产生效用。

我们的调查也有类似的发现,美容师Linlin这样描述她的老家人和男友老家人对找外地人结婚的看法:“他们家那边可能给我们那边的女孩子弄怕了,一听说我是河南的,就说那谁谁谁家的媳妇,孩子生了都跑了。我们那边就说,谁谁谁家闺女找了湖南的男的,那男的后来就什么都不管了。反正两边都是有点怕了吧。”

出于担忧与外乡人通婚可能潜藏的各种“风险”,父母通常会采取各种方式让子女放弃“异乡”恋情,比如以断绝关系作为要挟、藏匿手机/身份证不让返回工作地、发动亲戚朋友轮番劝分手。

如果各种反对无效,一些父母可能勉强同意商谈婚事,即便如此,女方父母往往还会以提高彩礼要价、要求男方在靠近自家的县市买婚房等方式,男方父母则多以在谈婚论嫁时表现出不主动、压低彩礼等方式,再次试图让这些异地恋情“夭折”。

流动青年同居者自己考虑到未来对父母、对家庭的责任,也可能主动选择结束关系。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身为独生子女的受访者中。

24岁的阿富老家在江苏,前女友家远在东北,“坐飞机到了哈尔滨以后,还要再坐9个小时的绿皮火车”。无论靠近哪一方安家,对另一方而言都是远离家乡,以后很难照顾父母。

“其实那个时候两个人的感情真的很好,我也带她回去过,我爸妈也挺满意的,但真的就是被现实打败了……以前她有个同学,也在外地工作,她那个同学的爸爸在老家工地干活,后来被砸了,过世了,没赶上见最后一面,她就觉得说,她嫁到我这边来,万一父母有什么问题,真的连最后一面都见不到。她让我去她们那边生活,我家里就我一个,我总不能把父母扔下吧……”

因此,尽管阿富反复感叹“两个人感情真的很好”,这段同居恋情还是因两人老家相隔太远而无法兼顾双方对父母的照顾责任而未能修成正果。

身为家中唯一女儿的美容师Kitty也有类似的经历。

▍转变因素四:同居怀孕,加速向婚姻转变

“未婚先孕”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已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婚育行为。

这些婚前怀孕大多是“意外”,但也有不少人明确表示,同居期间怀上孩子是“计划内”行为。无论是哪种情况,同居怀孕都构成了流动青年同居向婚姻转变的一个推动因素。

“意外”怀孕对流动青年同居者的结婚推动作用更为显著。

同居中的意外怀孕有婚姻驱动效用,源于三方面因素。

一是有较高的关系质量为基础。

流动青年同居者原本就是在认为对方是未来结婚对象的前提下同居的,因而,在意外怀孕发生后,较好的感情基础让他们倾向于考虑由此进入婚姻。

二是婚育的年龄规范作用。农村社会早婚早育的婚育文化以及其中所隐含的婚育年龄规范,对流动青年同居者的“奉子成婚”决定起到了引导作用,就像一些受访者所说的,“我们那边结婚都比较早吧,所以有了后也没多想就结了”“既然怀上了,又到年龄了,肯定是赶快结婚”。

三是来自家庭的支持。在社会道德文化的规范作用和对流产导致女方身体伤害的担忧下,女方家庭往往会优先选择“奉子成婚”,将未婚先孕“合法化”为婚内生育,而农村日趋严重的婚姻市场竞争和对香火传承的重视,则让男方家庭乐于尽快促成婚姻的形成。正是在双方父母的支持下,流动青年同居者才得以实现“奉子成婚”、提前结婚生子。

我们的调查发现,同居期间有怀孕经历的男女受访者,通常是把“奉子成婚”作为首要选择,如果受现实因素的阻碍而不太可能在孩子出生前结婚,则会选择流产,没有人考虑过要在同居关系中生育。

张亮。结婚还是分手?流动青年同居者的关系转变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23(01):43-54.

THE END
1.大学生婚姻观论文(精选9篇)大学生婚姻观论文(精选9篇) 篇1:大学生婚姻观论文 大学生婚姻观调查问卷 亲,你好!我们是南通大学实践创新课题“大学生婚姻观调查”团队的成员,下面是我们本次课题的调查问卷,我们主要想了解一下当今大学生关于婚姻的看法,请您如实选择,谢谢你的配合。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up3p9vm.html
2.论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论文(通用10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论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论文 1 https://www.yjbys.com/bylw/qitaleilunwen/112317.html
3.我的婚姻观我的婚姻观3000字我的婚姻观 我的婚姻观3000字作文3000字:人人都渴望有个美满的婚姻,因为婚姻是组成新家庭的唯一标志。婚姻来自于爱情,而不该是爱情的坟墓。因为结婚的夫妻是志趣相投的亲密好友并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在很多事情上有不谋而合的看法,最终基于共同的生活目标,结婚走到一起并携手共度余生。许多人说:“夫妻白头到老https://zw.chazidian.com/download-zuowen20301907/
4.大学生爱情观论文1500字三篇3大学生恋爱是一件我们不能可以回避的话题那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怎么样的爱情观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处理好恋爱和学习的关系从而更理想的让恋爱成为刻苦学。 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的论文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而爱情观则是一个人面对爱情应有的态度、观点和方法论。一个人,特别是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在以往,https://www.16757.com/ysh/ganqing/1535.html
5.现实意义相关论文如何写和探究《傲慢和偏见》的婚姻观与其现实所描述的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儒雅的德行’.”(朱虹,86)《傲慢与偏见》中除了伊丽莎白和达西,还穿插讲述了几对男女的婚恋过程,以多个角度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婚姻百态.也间接体现出作者自身对理想婚姻的审美标准:在爱情与物质的双重保障中成就美满姻缘.此文主要论述《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以及这种观念对当代人婚姻选择https://51elaw.com/biyelunwen/88281.html
6.朝鲜族的婚姻及婚姻观研究指出了包含在家庭、婚姻等社会学、家庭学范畴里面的民族学成分,并把它作为本论文不同于社会学、家庭学研究的宝贵一点进行了阐述。从文化表象和文化意识的关系角度对本论文点题,试图明确朝鲜族婚姻—这一表象和朝鲜族婚姻观—这一内在意识的关系。在这一部分还提到了写作方法以及民族学研究所要求的理论与实地调查相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52-2004073435.htm
7.大学生恋爱观论文模板(10篇)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学生恋爱观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篇1 当代大学生正面临着一种全面开放的社会环境,其恋爱观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也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有了显著的差别,所以探究当代大学生恋https://www.haofabiao.com/haowen/33525.html
8.浅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主要人物的婚姻观本论文通过分析四对主人公的婚姻观,了解英国乡村人们的婚姻价值观,更好地探析十九世纪初的英国社会。对于当代读者来说,婚姻价值观也是当今社会中人们避之不及的问题,对《傲慢与偏见》中主要人物的婚姻观的研究能为我们解决这一困扰提供借鉴之处。剖析作品中人物的婚姻价值观对促进当代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38963431.html
9.大学生恋爱婚姻观论文,1500字,要摘要,关键字两个人的结合,并不单单是两个人的结合,而是两个家庭之间的联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不是全无道理。自由恋爱,并不是无限的自由。谈恋爱既然是一种风险投资,那么生意失败也无可厚非。但是你得保留再一次投资的资本。大学生应该自爱,应该矜持。婚姻不可以没有性,但爱情可以。但愿所有的年轻人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76677272.html
10.浅谈当代青年人的婚恋观(论文资料)关键字:青年人;婚恋观;原因 当代青年人是伟大“中国梦”的主力军和践行者,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是他们助力实现“中国梦”的基础o婚恋观作为个体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的一种体现,而备受关注。婚恋观不仅反映了当代青年人对自己未来伴侣 和婚姻生活的一种态度,而且是当代青年人内心价值观体系的直接https://m.mayiwenku.com/Companys/s-c324/p-50661166.html
11.含笑半步颠对《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2018)》的笔记(3)读过 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2018) 书名: 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2018) 作者: 无心向学;现行就业压力下新的「读书无用论」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致使其放弃学习,早早出去打工婚姻状况、收入等个体变量的影响力,试图回答什么样的人更愿意流向城市、定居城市的问题(李珍珍等,2010https://book.douban.com/people/129026294/annotation/30390576/
12.毛概论文对于当代青年婚恋观念的研究课件.doc毛概论文-对于当代青年婚恋观念的研究课件.doc 13页内容提供方:liuxiaoyu99 大小:2.66 MB 字数:约9.21千字 发布时间:2019-05-31发布于湖北 浏览人气:49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毛概论文-对于当代青年婚恋观念的研究课件.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529/6122031225002033.shtm
13.从简·奥斯汀的主要作品透析其婚姻观科技创新论文从简·奥斯汀的主要作品透析其婚姻观-科技创新论文 从简·奥斯汀的主要作品透析其婚姻观 代玉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大连116000) 【摘要】简·奥斯汀说过:“女人的思维很有跳跃性,从仰慕到爱慕,从爱慕到结婚都是一眨眼的事。”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面临着无数的选择,笔者认为最重要的选择就是对配偶的选择,简·https://m.360docs.net/doc/info-b79b299405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6e.html
14.浅谈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马克思主义论文当代社会的婚恋观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世俗性和功利性,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另外,性观念日益开放,道德批判观弱化。同时,在竞争社会生活压力的催化下,青年人无暇去爱。当人们需要过多的精力来应对工作与生活的压力时,往往会忽略爱情和婚姻的甜蜜,而缺少了温情与呵护支撑的爱情和婚姻便会冷漠而易碎。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9/156931.html
15.女大学生论文:当代女大学生婚姻观调查分析当代女大学生婚姻观调查分析 摘要 主要分析当代女大学生婚姻观的新变化 联系当今社会大背景 剖析当代女大学生婚姻观变迁的缘由 以及女大学生婚姻观的构成要素。尤其对广大女大学生而言 近年来“毕婚” 毕业就结婚 现象愈演愈烈 “闪婚”一族屡见不鲜 这些婚姻现象不可避免地为他们以后普遍的高离婚率埋下隐患 进而http://m.doc88.com/p-434727439380.html
16.基督教婚姻观与中国当代婚姻观的比较中国公民在享受国家赋予的这种种权利的同时,还遇到了许多新的状况,对中国人的婚姻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与困扰。 本文通过将基督教婚姻观与中国当代婚姻观相比较,进行观念与思想的分析,总结两种婚姻观的精华,取长补短,保留中国当代婚姻观中的精华,吸收基督教婚姻观中积极的理念,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当代婚姻观,起到了促进https://wap.cnki.net/lunwen-1014430501.html
17.#世上神马研究都有#一篇论文,关于青年人来自游识猷包括像有人说他什么什么工作,如果他被裁员了,那么它的价值也就没有了。”(N3)研究发现当代年轻人在婚恋决策中并非单一的物质主义取向。对于很多青年人而言,不仅看中物质层面的“门当户对”,还看中非物质的精神层面的“门当户对”,包含性格、爱好、价值观、家庭氛围、情绪价值等精神层面的指标。物质主义指标:https://weibo.com/1783475181/OfWskxuVk
18.论文开题:论《傲慢与偏见》婚恋观对比分析当代与《傲慢与偏见》书中的爱情婚姻观。五、研究进度安排1)2011年10月——2011年11月15日之前:查阅资料,确定论文方向。2)2011年11 月15日——2011年12 月1日:报论文选题,确定论文题目。3)2011年12月1日:整理资料,填写开题报告与开题任务书。4)2011年12月1日——2012年1月1日:开题报告与任务书https://www.wm114.cn/wen/156/311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