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统计学研究课题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统计学研究课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键词课堂散打训练高校大学生身体水平

目前,我国的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身体素质、体质较差的现象,学生们的身体各项机能都得不到很好的锻炼,为此,课堂散打训练被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渐引进教育教学当中,这对大学生们的心肺功能、身体各项指标、肌肉的力量和身体的柔韧性都有很大的帮助,从一定意义上帮助学生提高了身体的整体素质。让学生们在学校里就能强身健体,不断的提高身体各项机能的水平,使全身协调能力也相应的提高。

一、散打的特点以及课堂散打训练的现状

(一)散打的特点[1]

散打也叫散手,在我国古代就很流行,它是带有一定中国特色的一种运动,它也是一种体育竞技项目,散打是以无氧供能为主,使有氧和无氧结合供能的一个项目,散打训练能够很好的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率和心机耗氧量降低,使训练者的心脏有非常好的做工储备功能。散打的动作要领就是要快,反应速度、动作速度、节奏都要快,它能够锻炼训练者的反应速度和敏锐的观察力。

(二)高校课堂散打训练现状

课堂散打训练逐渐被高校引进教育教学,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爱上这项运动,课堂散打训练也越来越被学生们所接受。散打的对抗性是很强的,学生从散打训练当中可以培养机智、顽强、灵活、勇敢、果断的意志力,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身体的各项机能水平,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从前,散打的训练是有针对性的,一般高校根本接触不到,只有在武打体校才能够接触到,但是现在课堂散打被引入到普通高校当中。我国近几年经常出现高校学生跑步猝死之类的事件,高校大学生身体机能水平越来越受到重视,正因如此,很多的高校开始把散打训练纳入教学大纲当中,以此来提高大学生身体机能的水平。

二、课堂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身体机能水平的提高

(一)对高校大学生力量的提升

众所周知,在大学生没有进入大学学习之前的几年里都承受着相当大的学习压力,学生们运动的次数屈指可数,每天都在无止境的学习当中,学生本身的身体力量非常弱,更别说承受毕业之后的巨大就业压力了。然而,普通高校对课堂散打训练的引入,就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身体力量,因为散打这个项目是有一定对抗性的,高校学生在训练的过程当中能够增强身体的力量,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有效的得到锻炼。

(二)对高校大学生耐力的提升

我国高校大学普遍缺乏的就是耐力,但是散打,讲究的就是一个耐力,它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当代大学生普遍有着争强好胜的心理,所以要想从真正意义练好散打就要有长久的耐力,这就促进了大学生对自身耐力的一个养成,使学生们由内向外的真正强大起来,

(三)对高校大学生柔韧度的提升

散打训练在柔韧度的要求上是很高的,大部分的学生在进行散打训练的时候都要先进行压腿,这就是在训练大学生的柔韧度,训练的目标就是要达到横叉竖叉都灵活。学生们不可能一下子就练成,所以要循序渐进。学生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就很好的训练了自己的柔韧度,同时也训练了学生们的耐力,一举多得。

(四)对高校大学生反应速度的提升

散打是两个人共同进行的训练,在这个过程里就训练了大学生们的反应速度和灵敏度,学生们在训练当中要灵活运用自己的身体,用攻击和防守的方式来获取胜利,那么这个攻击和防守的过程里,就对学生的反应速度和灵敏度都有很大的锻炼,从一定意义上对学生的应变能力提供了帮助,在散打中获得胜利还能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总而言之,课堂散打训练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体的各项机能提升都有很明显的效果。高校大学生经过课堂散打训练之后,有效的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和体能,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和改善。

三、结语

散打这项体育运动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对高校大学生强身健体有着很大的帮助,它能够锻炼大学生的体魄,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坚韧品格,对大学生全身的协调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高校大学生的强大由内而外的生成。社会的进步速度飞快,对新时代大学生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学历要求了,更多的是素质的培养和体能的锻炼,散打训练正合适社会对大学生的锻炼要求,因此课堂散打训练应该被广泛的进行推广和应用,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大学生的身体水平,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校人才。

参考文献:

[1]夏洪涛.散打训练对改善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体机能水平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关键词】肺;肺活量;生长和发育;学生;汉族

ComparisonofVitalCapacityAmongHanNationalityStudentsBetween2005and2000inGuangxiUniversity/YAONing.TheHospitalofGuangxiUniversity,Nanning(530004),China

【Abstract】ObjectiveTiinvestigatetherespirationfunctionalstatusofHannationalitystudentsinGuangxiUniversity,andtoprovidebasesforimprovingtheirphysicalconstitution.MethodsDataofvitalcapacityandrelatedindicesamongstudentsinGuangxiUniversitywereyzed.ResultsThestudents'vitalcapacityandthecorrelatedindiceswerealldecreasedsignificantly(P<0.01).Therewerestatisticalsignificancein21-year-oldand22-year-oldformalestudentsand19-year-oldand21-year-oldforfemalebetweenruralandurbanin2005(P<0.01).ConclusionPulmonaryfunctiondevelopmentshowsadecreasingtrendamongHanstudentsinGuangxi.Effectivemeasuresshouldbetakentoimprovestudents’physicalconstitution.

【Keywords】Lung;Vitalcapacity;Growthanddevelopment;Students;Hannationality

1对象与方法

1.3统计分析所得数据以(x±s)表示,2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不同年度学生肺活量比较2005年和2000年相比,城市男女及乡村男女学生4组人群19~22岁年龄段的肺活量均明显下降(P值均<0.01),见表1~4。

2.2城乡学生比较2005年城、乡男生比较,21和22岁2个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男>乡男;19和20岁2个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女与乡女比较,19和21岁2个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女>乡女;20和22岁2个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4参考文献

[1]姚泰,主编.生理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6.

[2]梁军军,鞠中红,张菊芳.天津市10年来大学生形态及肺活量变化情况.中国学校卫生,2002,23(2):181.

[3]叶广俊,主编.儿童少年卫生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1.

[4]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57-60.

[基金项目]2017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一般项目(2017JSJG184);2019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9SJA0285);2019年度南京医科大学教育研究课题重点项目(2019ZD008)

[作者简介]成功(1982—),男,江苏连云港人,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泌尿外科临床与基础研究;秦超(1981—),男,江苏吴江人,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泌尿外科和临床医学教育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外科学专业型硕士二年级研究生100名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于2018—2019學年初采用问卷星对学生进行学习倦怠量表调查。采用连榕等学者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该量表包含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3个维度,分别包含8个、6个及6个条目。采用Likret5级赋分法进行记分。该量表中各条目因子信度为0.67~0.81。所有问卷在线发放并完成收集,回收率100.00%。

培训结束后再次对学生进行学习倦怠问卷调查,并将问卷结果与培训前进行对比。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GTD培训后学生学习倦怠量表中情绪低落(20.88±4.32vs22.40±4.88)、行为不当(14.40±3.84vs18.42±4.80)及成就感低(15.24±4.44vs16.86±3.90)3项得分及学习倦怠总分(50.33±7.53vs57.87±8.61)均显著低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t=6.50,t=2.74,t=6.59,P<0.05)。

三、讨论

摘要:根据21世纪对生物统计学课程的重新定位,在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中重点突出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强化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只有定性的结论已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实现生物科学结论定量化是人们长期追求探索的目标;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科定量化的重要分析理论与方法,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素质,与生命活动有关的各种现象中普遍存在着随机现象,大到森林陆地生态系统,小至分子水平,均受到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各种各样的随机现象,而生物统计学正是从数量方面揭示大量随机现象中存在的必然规律的学科。因此,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在实践中应用十分广泛的工具学科,它是生命科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后续生命科学课程学习和生物科研有重要作用。

同时,生物统计作为数理统计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因此,在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针对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因材施教,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训练,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和大胆探索。

二、二十一世纪对生物统计学课程的重新定位。

(一)新世纪对生物统计学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二十世纪上半叶农业和遗传统计学首先获得了发展,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统计学、统计流行病学、随机化临床试验学已经成为攻克人类疾病的一个里程碑。这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显著提高了人类的期望寿命。

21世纪人类基因组,基因芯片等实验科学产生出的巨量数据,需要新工具来组织和提取重要信息。

将数据转化为信息需要统计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洞察力、技术和训练。

未来的生物统计学将会与信息技术密切结合,较少侧重传统数理统计,而会更多注意数据分析,尤其是大型数据库的处理。生物统计学越来越不同于其它数学领域,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工具至少和概率论一样重要。

(二)生物统计学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

生物统计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样本来推断和估计总体,这样得到的结论有很大的可靠性但有一定的错误率,这是统计分析的基本特点,因此在生物统计课程的学习中培养了一种新的思维方法———从不肯定性或概率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分析科学试验的结果。

生物统计学是通过个别的试验研究得出其一般性结论,属于归纳推理的范畴。但其有别于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是一种或然性归纳推理或者概率归纳推理。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绝大多数涉及到的是随机事件,因此,生物统计学不仅是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的教学,更重要的还是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这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很有必要。

生物统计学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方法两个有机联系的组成部分。通过试验设计的教学可提高大学生设计研究课题试验方案的能力,使之明确课题的研究目的、试验因素与水平以及试验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统计方法的教学除让学生弄清各种统计方法的内涵外,还需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选择最适合的统计方法,以揭示资料潜在的信息,达到研究的最终目的,从而提高大学生科学研究素质。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一)加强电子课件及网络平台建设。

生物统计学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研究生物界数量变化的学科,而概率统计的理论和思维方法对本科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加之课程学时的减少(由原来的60-70学时,降到现在的40学时左右),如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入门,并使学生在了解概率统计思想的基础上,掌握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及使用条件是课程的教学难点。为此,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与教材配套的课件,通过在课堂上把抽象内容形象化与直观化,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建设了一个生物统计学教学网络支撑平台,现有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师资力量、授课教案、电子版《生物统计学》教材、课程录像、实习指导、在线测试题、参考文献、其它教学资源等栏目,免费向全校师生开放。

(二)将多媒体教学优势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机结合,用较少的学时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

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将多媒体这些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就可能会带来一些弊端诸如:(1)内容多,幻灯片变换快,由照本宣科变为照屏宣科,为新的“满堂灌”;(2)课件图片多,内容以展示为主,缺乏启发性;(3)教学内容常用满屏的方式显示(即所谓“死屏”),老师照着屏幕上的内容给学生讲解,失去了传统教学方法,老师边讲边板书能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特点,缺乏吸引力。

而多媒体在教学中只能充当工具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多媒体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制作课件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精炼教学内容,模仿传统教学书写板书的过程,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采用逐字、逐句、逐段显示教学内容的动画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仍然保持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姿教态,在授课的过程中与学生保持互动,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能力,掌握屏幕上显示内容的速度,必要时辅以板书进行讲解。这样做既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又充分照顾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内容没有缩减,学时减少近三分之一的情况下,仍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长期坚持教育教学方法及教学规律的研究。

生物统计学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从这个层面上讲,它有非常浓的数学味道,但是它又有别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生物统计学更主要强调的是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在解决生命科学中一些具体问题的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存在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如果将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原理讲得太多,一是学时不允许,二是学生难以消化,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只注重方法的讲解,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会误入乱套公式的歧途。经过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重点掌握统计方法的功能与用途,方法与步骤,防止各类方法的误用,淡化定理的证明与公式的推导。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采用“保干削枝”,即在学时减少很多的情况下,将一些次要的统计方法去掉,也要保证有足够的学时讲授理论分布与抽样分布、统计假设测验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掌握生物统计学中所蕴含的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思想精髓,从而避免学生乱套统计公式。

(四)密切跟踪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动向,探索生物统计学解决前沿问题的理论与方法。

统计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已有长远的历史,许多统计的理论与方法也是自生物上的应用发展而来,而且生物统计是一个极重要的跨生命科学各研究领域的平台。现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的蓬勃发展,使得生物统计在这些突破性生物科技领域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课程建设中,随时注意纳入生物统计学在前沿领域研究应用的内容,增强课程的活力,提高教师和学生面向生物产业主战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生物统计学要不要开实验课,怎样开实验课,一直存在争议,在此认为生物统计学不仅应该开设实验课,而且还要将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计算机技术和统计软件的应用上,让学生不仅掌握统计方法,而且加深对原理的认识,获得就业或升学的必备计算机统计技能,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一)开展统计软件的实习,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素质。

20世纪20年展起来的多元统计方法虽然对于处理多变量的种类数据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由于计算工作量大,使得这些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一开始并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很好推广开来。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与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各课程的教学时数与达到培养目标所需完成的教学内容相比还是不足的。为此,可以通过标准的统计软件的教学实习来达到以点带面,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

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个专用于实习教学的生物统计电脑实验室。现共有50余台电脑,并连接到校园网。实验室配备有指导教师,负责对上机的学生答疑。除按教学计划进行的正常实习教学外,实验室还对优秀学生免费开放,鼓励他们结合教师的科研活动,应用所学生物统计学知识,学习新的生物统计学知识,掌握应用计算机解决生物统计学问题的技能。

(二)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必须将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教学外,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组建了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后,由原来的单一农科专业变成了理、工、农三大学科均有专业的格局。虽然专业的学科归属不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其内涵均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以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划分,均属于实验科学。

掌握正确的实验设计方法,从不确定性数据中挖掘事物的客观规律,是实验科学工作者必备的技能。因此,我们将原来只是在农科专业上延伸实践教学的作法推广到全院的所有专业,结合实验课教学的改革,对发酵工艺学实验、植物细胞工程实验、食用菌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等课程的内容全部或部分改为用生物统计学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把过去单一的实验流程、样品观察或检测实验改变为试验条件的优化试验,提出在不同条件下对样品测定的比较试验设计、单因素试验设计、多因素试验设计、正交试验设计、均匀试验设计,对试验结果要求学生使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得出最佳试验条件。

这样的实验教学改革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从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的角度看,改验证性实验为设计型、综合性实验,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从生物统计学角度看,将课程的教学实践延伸到课程外,弥补了学时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统计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得到很好的内化。

此外,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指导学生选用正确的实验设计和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提升科技作品的档次;在毕业论文(设计)中要求学生采用恰当的生物统计学方法进行设计与分析,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设计)。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开放式考核;毕业论文

0引言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需要,这是每一个从事高等教育的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工作也在有序推进.高校应该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等关键环节进行综合改革,高校教师应该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工作,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其中,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尤显重要.下面将对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统计学”课程如何改革考核方式进行一些探讨.

1“生物统计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2“生物统计学”课程考核方式现状分析

3“生物统计学”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探索

4结语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通过以上考核方式的改革,学生没有了应付试卷的压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会有所提升.在完成期末考核内容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运用生物统计学原理和统计分析方法解决生物学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此外,还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使其具备基本的科研能力.今后,该课程的考核方式还需要进行如下的完善:更深层次将该课程考核与学生毕业论文进行融合,具体与学生的论文指导教师进行沟通,确定选题的大方向;可以将统计软件应用能力的考核与期末考核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上机分析从文献中获得的数据并给予适当的生物学解释.

参考文献:

[1]朱汉春,程龙.《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270-272.

[2]张恩盈,程丽巧,赵永厚,刘芳,宋希云.高校《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149-150.

[3]丁建华.《生物统计学》教学方法与技巧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9):171-172.

[4]叶子弘,崔海峰,陈春.《生物统计学》课程“全程评价、综合评定”考试模式的建立[J].高教论坛,2011(1):30-31.

1.明确毕业论文的目的和要求

毕业设计的基本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深化。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要求学生基本掌握科研选题、文献检索、课题设计、资料收集、数据处理、统计软件应用、论文撰写与答辩等方法与能力。我系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有以下要求:综述:查阅文献30篇以上,包含一定数量的外文文献,然后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完成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少于3000字的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书: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一份开题设计书,包括立项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技术路线、研究计划进度、研究基础、经费预算和人员组成等。其中立项依据主要描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课题设计的指导思想、课题设计应解决的问题等。

毕业论文:首先由指导教师重点向学生讲解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具体内容,使其掌握毕业论文写作的方法和要求;然后由学生写出毕业论文提纲,经指导教师审阅修改后才能撰写;毕业论文完成后,指导教师应从题目、摘要、关键词、前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和参考文献等多方面提出指导性修改意见,由学生进行修改,直至符合要求。

2.正确、合理的选题是保证毕业实习效果的前提

3.科研训练是保证实习论文的重要手段

4.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论文撰写、答辩过程

为了保证学生撰写的论文质量,指导教师要对论文反复审阅,指出论文不足,令其反复修改。修改后的论文提交后,由教研室资深评阅教师把关,以便从不同角度分析论文水平。评阅教师对论文的立题依据、观察指标、技术方法、统计处理、结果结论以及讨论分析等内容进行全面评价,评阅过程注意细节,从论文写作格式、统计图表制作、参考文献引用到标点符号、小数点的使用,都有评判标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严谨治学作风。

5.讨论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预防医学;课程体系

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是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开展基础性研究和高科技医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学科。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的课程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已渐成体系,但仍存在一些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如何构建并完善医学研究生的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从而满足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需求,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及其重要性

预防医学为医学研究生提供的方法学课程主要包括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其中流行病学包括现场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管理流行病学,药物流行病学及分子流行病学等分支学科;统计学又包括:医学统计学,科研设计,医用综合评价方法及统计软件等内容。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是医学科学(包括临床、基础、护理、口腔、法医和其他各医学专业)的重要公共课程。统计学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各个学科的数据处理中,越来越多的学科开始利用流行病学知识促进学科发展。在目前新兴的“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发展中,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也是其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新形势及医学院校培养医学研究生的需要,重新审视并强化医学研究生的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二、国内外知名高校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三、我国医学研究生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思路

综上所述,我国医学研究生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世界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就是强化预防医学教育,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的建设是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应该继续强化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的教学地位,完善课程内容结构体系,革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医学生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高素质综合型医学人才。

[1]黄建华.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发展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5):154.

[2]金岳龙,袁慧,姚应水,等.LBL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2,31(2):168-170.

[3]张凯,李恬,马军,等.美国医学教育对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启示[J].中国病案,2011,12(8):52-53.

[4]李亚敏,陈俊国.国外医学研究生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126-127.

[5]张国良.非预防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改革浅议[J].国医论坛,2012,27(3):53.

[6]牟素华,胡启托,覃思.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中流行病学教学实践的探索[J].湖北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26(4):65-67.

[7]孙士杰.预防医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68-69.

1统计软件R的介绍

相对于其它统计软件,R的主要特色在于:1)R语言具有自由、免费、开放源代码及统计模块齐全的特征;2)R语言是彻底面向对象的统计编程语言,R中所有计算结果都可以作为对象保存起来,供进一步统计分析与图形展示之用;3)R软件体积小,更新速度快;4)R的扩展性非常强。世界各地的CRAN镜像网站上有许多志愿者提供的非常丰富的工具包,供下载使用。正如Google首席经济学家HalVarian所说,R最优美的地方是你能够修改很多前人编写的工具包的代码做各种所需的事情,实际你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据统计,2008年12月13日~14日“第一届中国R语言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时,共有近70家单位150余人参加;2009年12月召开的第二届中国R语言会议则在北京和上海设有两个分会场,共有90多家单位300余人参加。参会的人员主要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包括在校学生、高校老师、科研所研究员等。

2统计教学中R软件的使用现状

3生物统计学教学与R使用的调查分析

问卷调查中发现,有96%的学生认为生物统计学与R语言都非常有用,毕业后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参加科研或管理工作都能用得上,同样有96%的学生在生物统计学的课程结束后会选择继续学习R语言,有80%的学生认为R语言上级实习的16学时不够用,且有92.8%的学生认为R软件作为生物统计学的教学软件十分合适,86.7%的学生认为R语言的学习能够对学习与理解统计原理有所帮助,67.6%的学生认为C语言的学习基础对学好R语言有所帮助。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程新等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基于自由软件平台的生物统计学实践教学研究”,对两个年级共233人分别采用R和SPSS教学效果的比较分析发现,采用R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掌握统计学知识的能力,教学效果比SPSS有了显著提高[3]。因此,可以认为使用R软件作为生物统计学的教学软件是十分合适的。

4结论

根据调查结果与科研工作的经验,笔者认为统计的思想或意识比统计理论与方法更重要,使用统计软件R进行生物统计学教学,可使学生不再陷入繁琐的统计查表与计算过程中,从而增强统计思想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能力英语专业大学生

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1.自主性外语学习

Holec(1981)最早将自主学习引入外语学习,他认为自主学习(LearningAutonomy)是指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即学习者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和计划,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以自己的学习过程为监控对象,并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与反思。华维芬(2002)综合了不同学者自对自主学习的定义并将它们大致分为4类:能力说、环境说、责任说和综合说。“能力说”把自主看做是学习者的一种自我管理能力(Holec1981;Bergen1990);“环境说”认为,自主就是要求学习者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同时,环境对促进学习者自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Dickinson1992;Esch1996);“责任说”强调学习者必须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认为要促进学习者自主,就必须培养学习者的责任意识(Scharle&Szabo2000;Broady&Kenning1996);“综合说”则从多个层面对学习者自主进行定义(Benson1997)。

2.合作学习

Olsen和Kagan(1992)把合作学习法定义为“合作学习就是通过小组活动让组内成员之间进行有组织的交际式的信息交换,每个成员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同时愿意为促进其他成员的学习而做出努力”。王坦(2001)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通常采用合作小组的形式进行,主要包括积极互赖、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个体责任、人际和小组技能和小组自评5个基本要素(Johnson&Johnson,1994)。

3.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自主学习虽然强调学习者为自身的学习负责,对自身认知活动的控制和监督,但自主学习绝不等同于孤立学习,与合作学习并不矛盾。美国自主学习研究的著名专家Zimmerman教授提出的自主学习研究框架中的6个维度之一就是自主学习的社会性,即“与谁一起学”。学习主体在选择学习榜样、寻求帮助中体现其对“社会环境的敏感和随机应变”的自主的实质。

小组合作学习给学习者提供了在自己所在的小组里与同伴共享学习资料,互相协作,互相影响,互相信任,相互对学习进程进行反馈,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共同促进学习者自主性的机会。这使得学生的学不再局限于完成什么任务,而在于展示其完成任务的过程、思维的过程、探究的过程。由于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他们学得积极主动,其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正如Huttunen(1986)所认为的,在学习时能独自地或在小组活动中计划、监控并评估自己学习的学习者,才是完全自主的学习。因此,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

三、研究方案

1.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完善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培养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究培养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前后对被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卷调查结果,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合作学习模式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效果。

2.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唐山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二年级两个教学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班有29人,控制班有28人。两个班的基础英语课教学由同一位教师担任。

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采用刘洪刚等(2008)设计的《英语专业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量表》作为研究工具。调查使用的问卷包括导语、个人信息(性别、年级)和23个自主学习能力的题目三个部分。自主学习能力总量表由5个分量表,即自主1(Z1),清楚老师的教学目的(1-3,23);自主2(Z2),确立学习目标与制定学习计划(4-8,25)、自主3(Z3),选择并使用合理的学习策略(9-12)、自主4(Z4),监督学习策略使用情况(13-19)、自主5(Z5),监控学习计划使用和执行情况(20-22)5个部分组成。量表采用李克特(Likert)6点计分,6=这种做法完全符合我的实际情况;5=这种做法符合我的实际情况;4=这种做法有点符合我的实际情况;3=这种做法不太符合我的实际情况;2=这种做法不符合我的实际情况;1=这种做法完全不符合我的实际情况。

4.研究过程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研究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实验前后英语水平测试成绩及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接受合作学习教学法的实验组学生与接受传统教学方法的控制组学生的学习成绩〈t(55)=-2.043,p=.046

实验结果表明,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学习成绩。虽然在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五个维度中选择使用合理的学习策略、监督学习策略使用情况方面,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但对于清楚教师的教学目的、确立学习目标和计划、监督计划实施方面都有显著作用。而在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的总体水平上,虽然实验组和控制组并没有显著差异,但实验组的均值(m=95.28,sd=11.585)比控制组(m=92.11,sd=11.634)高。这说明,合作学习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作用。

五、结语

[1]Dickinson,L.Self-InstructioninLanguageLearning.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7.

[2]Holec,H.AutonomyandForeignLanguageLearning.Oxford:PergamonPress,1981.

[3]Huttunen,I.TowardsLearnerAutonomyinForeignLanguageLearninginSeniorSecondarySchools.Oulu:ActaUniversitatisOuluensis.1986.

[4]Olsen,R.E.,S.Kagan.Aboutcooperativelearning.InC.Kessler(Ed.),Cooperativelanguagelearning:Ateacher'sresourcebook.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1992.

[5]Johnson,D.W.&R.T.Johnson.LearningTogetherandAlone.Cooperative,CompetitiveandIndividualisticLearning(4thed.).Edina,MN:InteractionBookCompany.1994.

[6]刘宏刚,王强.英语专业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量表.攀枝花学院学报,2008,(8):35-38.

关键词90后女大学生婚恋观

本文以对理工科90后女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统计对比分析,旨在了解其婚恋观以及影响婚恋观的因素,进而引导帮助女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婚恋观,为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支持。

1调查基本资料

2调查结果分析

2.1恋爱现状——多观望,少实践

在本次调查中,未恋爱且暂无恋爱打算的女大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6%,未恋爱但遇到合适的也可以考虑的占41%,正在恋爱中的占23%。

由以上数据可看出:当今理工科90后女大学生中,正在恋爱的并非多数,绝大多数同学需选择观望,此种做法较为理智。可见,多数同学选择将精力投放在学习及社会实践上,为今后的发展打牢基础。90后女大学生这一群体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经过自身不懈的努力,最终跨进了神圣的文化殿堂,这使得她们选择继续努力,抓紧利用大学校园优厚的资源为自己充电,并不着急投放自己的感情。当然,也有部分同学已经开始尝试恋爱的滋味,那么他们的恋爱动机是什么呢?本次调查对此问题也有所涉及。

2.2恋爱动机——目光长远,放眼未来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有33%的人认为与男友应该共同努力坚持到底,66%的人认为应顺其自然,另有1%的人则认为可以有了好的再换;有22%的人认为大学里的恋爱只是单纯地找一个男朋友,35%的人认为大学生恋爱也应该精心挑选,最后发展为结婚对象;有83%的同学认为在恋爱是需抱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态度。由此些数据不难看出,90后的理工科女大学生的恋爱观普遍比较为理智,目光也较为长远,将恋爱视为游戏的人并不多,这种理智在90后中实属可贵。

关于选择恋爱对象,有6%的人更看重对方的外貌,11%的人看重才华,47%的人看重人品,25%的人看重对方与自己志同道合,9%的人看重经济条件,2%的人看重家庭背景。从数据看来,她们虽然生于90后,但是在面对婚恋这样的人生大事上,并非以游戏的态度,好逸恶劳也不是她们的选择,她们更愿意寻找一个为人真诚,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作为自己的婚恋对象,并与之共同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

调查结果显示,有1%的同学认为约会支出应由女生承担,有16%的同学认为约会支出应由男生承担,有38%的同学认为约会支出应由双方轮流承担,有45%的同学认为约会支出应双方AA制。

在传统思维模式中,似乎男士买单天经地义,也的确有部分同学仍持此观点。不过在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中,认为双方都有义务承担恋爱消费的人数越来越多。不得不承认,双方共同承担支出的确利大于弊。首先,这种方式可以减轻男生的经济负担,如果在恋爱伊始就明确了这种方式,那么约会的过程便会显得更加自然与轻松;其次,双方共同承担也是一种责任的体现,毕竟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恋爱也好婚姻也罢,都离不开两个人对责任共同的承担,何不从现在开始磨合呢?

2.3对恋爱、婚姻及二者关系的理解

2.3.1对婚恋的理解

随着人们对于婚恋概念的拓宽和宽容,每个人在不同时期对于婚恋的接受度也有所差异,换句话说,大学生更愿意在什么时候在婚恋上投放精力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另外的调查显示,90后理工科大学生多数能理解但不能接受闪电式的恋情,这也体现了他们对与婚恋的谨慎态度,“慢热”是他们的首选。对于他们而言,恋人或者伴侣更是自己的知心朋友,是能够与自己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共同实现自身价值创造美好未来的同伴。

2.3.2对恋爱婚姻关系的理解

本次调查中有83%的同学都认为在恋爱应抱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态度。并且,由图四容易看出,对于现在流行的“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说法,绝大多数同学都是一笑而过,并不同意这看似很有道理的说法,他们相信爱情,相信婚姻只会让爱情升华,使之内化为亲情。正是由于这种信念,90后的大学生们才不会像人们所想那样游戏人生,游戏爱情,而是认真地学习,认真地积累社会经验,认真对待恋爱与婚姻。

2.4恋爱对象的选择

首先,有93%的人认为应该与喜欢自己的人恋爱,当然,也有7%的人选择了否定的答案,经过询问,他们的想法是更愿意与自己喜欢的人恋爱。仔细分析一下不难理解,选择喜欢自己的人是一种保险的选择,喜欢自己的人能给自己带来足够的安全感,这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而选择自己喜欢的人却充分体现了90后的特点——追求个性与挑战,90后们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当然,如若自己喜欢的与喜欢自己的是同一个人,那便再好不过了。

其次,如果遇到你喜欢的人你会怎么做?先来看看90后们的答案:

从分析结果看来,90后们给出了值得我们思考的回答。首先,选择最多的是“努力完善自己,等他喜欢上你”,这是一种传统的做法,不只是90后,相信80后甚至70后也会做出相同的选择,若回归到动物的本性,这种做法就好比动物为求偶所做的争斗,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好才能引起对方的注意。这种选择也很好地解释了“恋爱使人进步”这一现象。其次,选择“什么也不做,默默地喜欢”的同学有可能是暂时没有恋爱的打算,有可能是因为不自信,也有可能是更加喜欢这种朦胧的感觉而不愿意去捅破这层窗户纸。“悄悄暗示他”是一种十分可爱的做法,先鼓起勇气迈出小小的一步,试试对方的态度,以便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做,这样的小聪明既能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又不致引起不必要的尴尬。再有就是“大胆告诉他”了,这种选择的出现,是90后的进步,他们有自信,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怕受挫。

作为理工科学子,对自己另一半学习的专业,由34%的人选择了理工科,17%的人选择了理科,15%的人选择了经管类,10%的人选择了人文类,9%的人选择了艺术类,15%的人选择了其他。对这个问题的选择无非出于两种考虑:一是志同道合;二是互补。

3结论和建议

通过本次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90后理工科学子虽然生于90后,却既具备90后的自信、活力、个性于特立独行,又不乏70后80后的稳

与谨慎。在对待婚恋这一问题上,体现了更多的自主性和更强的女性自我发展意识,具备了现代知识女性的独立、自信和开放。这主要因为当代女大学生越来越强调自身价值,但是从调查结果中也表现出了当代在校女大学生恋爱观的不成熟,特别是在婚恋价值观方面,这主要因为:

第一,女大学生心理的不成熟和不稳定。从心理角度看,大学生正处在一个心理过渡期,希望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渴望得到异性的认同和接纳,并试图尽快进行爱情的实践,这都是由其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正常现象。但是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一旦缺失理性规范与制约,其恋爱心理便易出现问题,从而引起恋爱观上的种种偏差。

第二,中西文化碰撞中所带来的意识形态的变化。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文化也与各国交融。各种意识形态夹杂而来,这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补充,又是对传统意识形态的强烈冲击。①越来越多的女性不再过于崇尚保守与矜持,她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社会经验与阅历都不够的女大学生很容易把握不好这个度,最终对恋爱观的形成造成负面影响。

第三,理工科女生所生活的环境中男性的比例很大,不论是现在的同学或是将来工作的同事。再加上理工科女生处理感情问题的经验并不多,一旦当恋爱问题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她们容易显得手足无措,也容易迷失自己。

第四,家庭和学校婚恋观教育的缺失。家庭对于个体社会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有些家长对子女的婚恋观缺乏正确的指导,甚至还提出一些不恰当限制和要求,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从而诱发各类社会问题。高校对大学生的恋爱一般不提倡也不反对的态度,很少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婚恋观教育。当学生盲目犯下错误时往往采用警示或开除的严重处罚措施,这些方法过于简单和消极,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没有真正起到作用。②

总之,90后女大学生婚恋大多数人的大方向还是可以令人放心的,多数人拥有长远的目光。当然,对那些持游戏态度的学生,必要的教育和及时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这应该也必须提上高校教育的议程。

笔者认为各高校对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人生道路上,恋爱是每一个大学生迟早要经历的重要课题。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对于正确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航线,获得纯真、高尚的爱情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的同时,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婚恋观进行科学的了解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当代大学生获得健康、高尚的爱情,拥有幸福、美好的人生。③

南京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2010年研究课题

注释

①马天芳.关于当代高校女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研究--以广州X高校为例.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0).

THE END
1.大学生恋爱情况调查问卷调查模板大学时代是很适合谈恋爱的时代,大学生情侣几乎满校园都是,关于大学生恋爱情况引起不少人的兴趣,小星准备了相关问卷模板,速速领取https://www.wjx.cn/libt/10102.aspx
2.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并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婚姻也不再做规定,这就使大学生恋爱愈加合法。本文欲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导致的影响。以期 文档格式:DOC | 页数:17 | 浏览次数:1 | 上传日期:2024-12-11 17:45:16 | 文档星级: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汇报 爱情,多么美好的尤物。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https://www.doc88.com/p-90920594657681.html
3.恋爱问题和女性权益调查.docx恋爱问题和女性权益调查1您是否打算在大学时期谈恋爱 单选题 是,如果能找到合适的人 否,步入社会再打算恋爱 已经有恋爱的人 没有绝对的打算,随缘吧2如果您正在或打算在大学谈恋爱,请您选出您最重要的原因多选若您无打算,请跳过 多选题 选填 寂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3641403.html
4.情侣关系调查问卷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经情侣关系调查问卷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091879-1-1.html
5.关于全区未婚未育和少育调查问卷研究自治区广大居民朋友: 为全面了解我区未婚未育和少育现状,科学制定婚育支持政策,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联合自治区总工会、自治区妇联等单位,拟在全区开展不婚不育少育状况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调查,该问卷将需要占用您10分钟左右…https://baobao.sohu.com/a/835402909_121106869
6.调查问卷模板15个问题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9.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10.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调查11. 农民生活状况的调查12.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13. 社会大众食品的消费安全意识调查14.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15. 大学生校外住宿情况调查16. 关于农村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调查17. 家庭收入状况调查18. 大学生环保状况调查19. 农民赋税负担https://www.igaichong.com/article/4fe94890c74d2b79a6d6eb1d.html
7.基于亲密关系视角的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本研究以亲密关系为视角,探讨了大学生的婚恋观。通过随堂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的婚恋观进行了深入的了解。结果显示,大学生婚恋观存在部分问题,如:过分重视外表、恋爱开销过高、安全及忠诚意识不足、权力不平等、恋情维系方式匮乏等。对此,高校及教师需在宣传和教育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90380
8.大学谈恋爱毕业后结婚几率有多高,社会调查?为您推荐 大学谈恋爱的利与弊 90后婚姻调查报告 90后恋爱观 大学恋爱的利与弊 大学谈恋爱的好处 大学毕业啃老 不想结婚的理由 90后不想结婚的原因 大学该不该谈恋爱 恋爱观调查报告 如何看待婚姻 恋爱观调查问卷 https://wenda.so.com/q/1638474647216890
9.媒介平台(精选七篇)(1)对照这六项能力要求,大学生在微信生活中存在着网络媒介素养缺失的现象。据此作者基于微信针对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展开调查,本次调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问卷,调查对象为山东省济南市某高校的大学生,调查内容为大学生微信使用状况,调查方式采用问卷星软件进行问卷网上发布,调查共回收205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00份。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uy8s53h.html
10.大学生调查问卷的题目有哪些?4、大学生恋爱观调查:大学时代是最适合谈恋爱的时候,关于越来越喜欢特立独行的大学生,对待恋爱的观点和态度让越来越多的人产生调查研究的兴趣。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大学生问卷的相关问题,推荐咨询问卷星 https://www.wjx.cn 问卷星拥有620万优质样本库成员,16年专业调研技术团队,可为企业提供商业调研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902861726789867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