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状况调查报告(通用10篇)

大学生恋爱状况调查报告(通用10篇)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恋爱状况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爱情,自古就是人生中敏感而充满诱惑的一个主题。它引导人们相知相守,一生相伴,也致使人们相怨相难,抱恨永生。自古以来,一个个诉说爱情的故事,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引出了多少辈的恩索,人们是怎样看待恋爱的呢?大学生身心都已经成熟,正是人生最灿烂最美丽的时期,爱情对他们来说,早已不是一件遥远的事情了,那么他们又是怎样看待恋爱,将怎样选择恋爱对象的呢?如今的大学校园里,成双成对早已不成为什么惊奇的事。那么,他们又是怎样看待自己的爱情,怎样选择自己的恋爱,怎样选择自己的恋爱对象的呢?就这样的问题,我们展开了一次问卷调查,具体报告如下:

这次调查问卷共置100份。包括男40份,女60份。

一、从总体来看。

1、在第一部分中,对于“恋爱的原因”这个问题,一半人数是因为爱情,而其他50%的人中有因为别人有男女朋友了;因为感动;因为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谈谈了;更有其中一小部分是为了找结婚对象。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在对待恋爱方面,具有一定的理智性。而对于“如何看待大学生恋爱”这个问题,46%的.人表示支持,43%的人持无所谓态度,既不表示支持,亦不表示反对。而在性别差异上,男生和女生的选择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看待大学生恋爱的态度的问题上,男生持支持态度的明显多于女生。而女生持无所谓态度的相对多些。

综上所述,这其中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①整个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逐渐从保守走向开放。

②大学生绝大部分年龄超过18岁,他们渴望证明自己的成熟,而恋爱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④大学生全部住校,离开父母家人,约束较少。

2、在第二部分中,大学生恋爱消费中有43%的人是依靠家中补给,37%的人选择了其他,而只有10%的人是靠自身课余打工或奖学金来消费,从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依旧要依靠父母的生活费,只有少部分人凭借自身来花钱,而且恋爱消费占每月生活费的数额既不算多,但也不算很少,主要用于吃饭,娱乐,通讯,礼物,交通等方面。传统观念中的“恋爱开支基本由男方承担”已经不太适用于现在的生活观念日新月异的大学生情侣,买单出现了新的方式:双方共同承担,甚至有的女生甘愿为男生承担。适度的恋爱开支不会造成沉重的负担,但如果本应以学习为主的大学生却为恋爱消费过度,那就要注意一下了。只有在理性的消费观和恋爱观的节制下,心里幻想无数次的真正的浪漫场景才会在人生之路上出现。

当代社会,大学生恋爱的出现乃至存都已成为必然之势。毕竟,从小到大恋爱第一次不被学校遏制,对当事人而言总是兴奋的,而面对如此形式,父母对恋爱的态度是不可忽略的要素之一。从中46%的父母是尊重孩子的选择的,34%则处于父母目前还不知道的状态,剩余的20%的父母却持反对态度,从此可看出仍有少部分父母处于各种原因反对自己的子女恋爱,但不管出于哪种原因,可想而知的是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是永存的,是否听从父母的意见是值得我们讨论并依照行之的问题之一。对于“失恋后怎么样与过去的恋人相处”的问题。61%的人会感觉有些尴尬,但可以争取好好相处,看情况,视恋爱是否带来积极影响而定,21%的性格开放的人依然会相信爱情,认为分手以后还可以做好朋友,17%的人就此消沉分手之后不再联系,也不再相信爱情。由此可看出大学生在恋爱方面大多数还是能做出理性的判断,对自己的爱情也看的重一些。

对此,我发表下个人的看法,大学生谈恋爱已不足为奇,而且几乎很多人都认为大学生谈恋爱是最好的时期,年龄比较相符,正是青春波动厉害,感到寂寞空虚的时候,说的直白一点,对性已经开始产生一种程度的渴望。希望身边一直有个陪你的人。其实,谈恋爱也是一门课程,不管是否以结婚为目的,还是为了其他目的,我觉得都不应该抱着游戏的态度去对待爱情,因为爱情是神圣的,90后的我们,请大家认真对待我们的爱情。的确我们90后有个性、在任何地方都是那样的多情。不过一次又一次的伤、让我们如何承受!所以不能给他(她)幸福、那么就请收回你的多情。责任也是双方必要的,收起自己的坏情绪,在他(她)的面前乐观和微笑,每一个爱情都创造着一种神话,爱情就是神话一般的。

恋爱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被调查的同学中,42%的同学表示自己谈过或是正在恋爱,而有31%的同学则表示目前未谈,若遇到合适的也会陷入其中,只有不到三成的同学明确表示至今未谈,也不准备在大学期间谈。以上数据表明,大学恋爱绝不是个别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二、三年级以43.4%和44.4%的认可率被认为是恋爱发生的集中年级,而文法、管理、外文等文科院系则被认为是恋爱发生最为集中的学院。

赶潮流会导致恋爱的发生17%的同学是这样认为的。

这与从众心理有关。在一个群体中(如一宿舍),如果大部分人都在谈恋爱,剩下的人也会受到影响。处在青年期的大学生,往往对自我缺乏充分的`肯定,甚至有人会为自己没有恋人而自卑,所以他们不会逆潮流而动。

也有部分同学认为有恋人是证明自己魅力的重要方式他们非常需要他人的赞同,有人爱似乎是自身价值的某种证明,自然他们也就走入了恋爱的阵营,显然这种观念是有失偏颇的。但,还有一种呼声是高涨的,他们说是因为真爱如果说大学爱情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希望它成为恋爱坚定且唯一的理由。

总之,大学生恋爱的动机是复杂多样的。提醒大家,恋爱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健康的爱情是把双刃剑,害了别人也伤了自己。希望同学们能够端正恋爱动机,用真心呵护感情。

恋爱行为面面观

a、关于某些大学生频繁更换恋人的行为,31.0%的同学认为,他们是在寻找更合适的人。认为是喜新厌旧的思想在作怪过强的爱情征服欲和占有欲、是在玩弄异性的反面呼声则占据了近七成。有位大二女生甚至气愤地指责这是极度不负责任的行为,不配称之男生。专家认为:初进大学,思想的放松,内心的空虚,往往让人轻易的坠入爱河,而过少的考虑对方是否真正合适。随着交往的深入,矛盾产生,裂痕出现,他们开始反省自己是否真的找到了所谓的人生的另一半,今生的唯一,思考后的一种可能即寻找新恋人。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若夹杂了其它目的则是可耻的行为。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以此为律,让爱情纯洁起来

b、安静的自习室、优美的人工湖、飘香的食堂随处可见一对对恩爱的学生情侣。但他们似乎并不顾及周围人的目光,当众喂饭,甚至拥抱、亲吻。就这个问题,广大同学也有自己的看法。二成的同学认为不合适,但这是别人的私事,我们管不着,也有五成的同学认为,这是不文明的行为,对其他同学有不良影响,应该管一管,还有二成的同学则认为欣赏他们的勇气,但自己不会这样做。只有一成的同学大胆表示恋人之间这样很正常,我有恋人也会这样。马克思说:真正的爱情是表现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的过份亲昵。恋人间的举动并不是评定感情是否深厚的标准,这种较私人的行为似乎并不适宜在公共场合公开表露,同时也侵占了公共空间。而且,半数同学对此种过于公开,过于私人的行为表示反感。所以我们建议并提醒大家:在公共场合请注意您的行为。

c、改革开放二十年使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得风气之先的大学生们的观念就更加前卫。和中国社会传统的道德观相比,大学生们对爱情、婚姻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在如今的大学生眼中,同居已不再是一件新鲜事了,对此我们的同学持什么态度呢调查结果显示37.8%的同学认为短暂的快乐过后带来的是无尽的悲伤和更多的无奈;29.0%的被调查者则认为这是严重违反校纪的事情,应予以管制;不过,同时也有24.9%的人对此表示接受;还有5.7%的人则欣然赞成。

以上数据表明,当代的大学生对同居的看法已经不比20世纪末时那么敏感。

当代大学生择偶观

根据调查数据,我们按照各选项的得票率排序,制作出表格(见附表)。

在大学生人群中,把理想爱人的条件转向注重有内涵,注重人品,是普遍的一个大趋势。在本次调查中,男、女生均把人品作为了第一要素,而经济状况、身高等已不再是择偶的主要因素。这反映了广大同学成熟的爱情心理。但其中,我们又可以看到男、女生的一些不同:对于相貌的要求,男生要高于女生不少;而对于知识能力的要求方面,女生又要比男生看中的多。

不可不说的话题失恋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在失恋后,顺其自然比例大于痛苦忧郁,且呈显著性差异。88.2%的同学能够及时、合理的调整情绪,转移到学习或者工作中去;只有12.8%的同学认为自己不能够承受,会悲观失望不得解脱,甚至心理失衡,有报复倾向。且个别同学表示当他们示爱被拒绝或爱情关系结束时,曾企图自杀。

1、普及化当前,在大学生里,有人形容有一股"恋爱热",也有人说是一股"恋爱风",这都不为过。调查情况表明,大学生中已谈恋爱的人数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高年级学生高达50~60%,而赞成谈恋爱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95%。

2、低龄化大学生谈恋爱历来有之,但过去多是高年纪学生,是所谓"学业、爱情双丰收"的时期,而现在很多低年级的学生学业未成,却恋爱先行,他们有的刚进大学校门就走进了恋爱圈。据不完全统计,五年之前一年纪学生恋爱人数只有5%,而现在已达15%左右。

3、公开化过去,大学生谈恋爱很讲究东方民族的含蓄和深沉,恋爱处于"地下活动"状态,常常鲜为人知,而现在大学生谈恋爱,不仅不怕别人知道,而且有故意让人知道的心态。时下,只要你步入大学校园,便能目睹成双成对的青年情侣在公开场合卿卿我我,旁若无人。

在当今高校,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是很普通的现象了,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平均在20岁左右,已经是合法的公民、成年人。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在性心理和性生理上都趋于成熟的时期。他们渴望爱情,而且中国高校的条例、条规上明确规定,在校大学生可以结婚。因此,大学生谈恋爱本是无庸质疑的。但恋爱后随之而来的是思想观念上的排他、波动,使恋人之间无休止的争吵,因情所困,放弃学业,悔恨终生;为了爱情大打出手,出现校园喋血事件。两人感情出现裂痕,脆弱的青少年选择了自杀来逃避即将破碎的恋情。等等这些都为大学生本应纯洁、忠贞的爱情涂染上了灰色的一笔,让社会在置疑:大学生是否应该在学习期间谈恋爱?在爱情与学业的选择上,孰重孰轻?我们小组对此做了调查,一下是此次调查的报告调查结果与分析。

1、你正在谈恋爱吗?

调查统计42%的同学正在谈恋爱,而58%的同学没有谈恋爱。其中22%的大一,36%的大二和42%的大三同学正在谈恋爱。说明很多人在大学里谈恋爱,而且人数还不少。

2、你的初恋是什么时候?

早恋形势十分严峻。经调查发现有17%的同学16岁以下就开始谈恋爱了。初恋在17—18岁的占23%,19—20的占20%,加起来有60%的同学是早恋的,足以说明早恋问题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20岁以后才谈恋爱的有10%,同时有30%的同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谈过恋爱。

3、选择男(女)朋友的依据是什么?

据调查36%的大学生在选择恋人时首先考虑的是人品问题;32%考虑的是是否和自己志趣相投。这是一种比较高尚的择偶标准,注重精神不在乎其他条件,还要经受住社会现实的考验。当大学生情侣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担当家庭责任的现实问题直接摆在面前时,理想化的爱情能否维持还很难预测。

4、假如你选择你会选?

有65%的同学选择的是“你喜欢的人”,而35%的同学选择的是“喜欢你的人”。男生喜欢具有挑战性,越是竞争激烈对男生而言越是精彩。女生却偏偏相反,很多女生都喜欢被人追,很少会有女生主动去追一位男生的。这既是女生的一种矜持,也是一种虚荣心理。

5、你向在大学里谈恋爱或者你在大学里谈恋爱最初动机是?

调查发现有10%的.同学是因为看到大家都有男女朋友觉得自己没面子才开始谈恋爱的。有30%的同学则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寻找精神寄托。上大学生后,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重新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内心比较空虚和孤独寂寞,不可避免地要找一个可以停自己倾诉的朋友。大部分的同学会认为异性交往起来往往比同性交往要容易得多。当两个人交往加深时,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发展成为特殊关系。很多同学都是背景离乡来到很远的地方求学,远离父母,即使想倾诉也不现实的。当心灵上遇到苦闷急于疏解时就需要有朋友在身边。而此时爱情就将是生活中一个很好的依附。15%的同学是因为对方追求的激烈,不好意思拒绝。其中45%的同学是由于彼此被对方的某些优点所吸引了。

6、大学生谈恋爱对自身的影响,你怎么看?

调查表明55%的同学认为恋爱对自身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20%的同学认为学习生活更有动力,此类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恋爱观,能正确地处理学业与爱情的关系。当爱情遭受挫折时能较好地应对挫折,有利于学习生活。其中8%的同学认为只有“两人”世界,脱离集体;17%的同学认为影响了正常的同学交往。

7、如果当恋爱失败时,你认为对你以后的学习生活意味着什么?

查中发现有92%同学能正确面对失恋:其中52%的同学认为可以为以后的恋爱积累经验;13%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可以再找一个;14%的认为从此可以解脱,集中精神去学习。有的人在经历失恋后在学习上往往会有很大的进步,就是失恋的效果。有的人害怕失恋,怕自己的恋爱失败,怕失去已得到的东西,这样的同学在调查中占了8%,他们认为失恋后生活没有意义,学习没有动力。其实他们这样的思想是不成熟的。

8、你对恋爱的态度是?

调查发现63%选择的是“顺其自然”,27%选择的是“共同努力,坚持到底”,10%选择的是“有了更好的就换”。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9、你对大学生谈恋爱的态度是?

调查表明,有55%的同学认为大学恋爱是正常现象,25%的同学认为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比较以自我为中心。10%的同学支持大学生谈恋爱,同时有5%的同学是反对的,5%的同学的回答是对此类问题没有想过。

10、你觉得大学里谈恋爱于婚姻挂钩?

大学里谈恋爱到底会不会有结果呢?调查结果表明:有72%的同学都认为在大学里谈恋爱与婚姻关系应该顺其自然。认为最后能发展成为结婚对象的占了16%也有12%的同学只是单纯的找一个男(女)朋友,弥补心里的空虚,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们只注意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

11、如果你有男(女)朋友,你们的未来是什么?

有12%选择的是“两人一起考研或找工作,直到走向婚姻”,32%选择的是“尽量朝同一个目标奋斗”,选择“未来有太多变数”的有36%,15%的同学是只看到了眼前的认为管不了那么多,现在快乐第一(其中男女各一半),也有5%的同学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12、就业时你有可能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但必须在恋人与工作中选择你会?

调查结果表明:在对待工作与爱情上,33%的同学认为“以工作为重,终止爱情”;24%认为会“以爱情为重,牺牲工作”;21%认为是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此外还有22%的同学认为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的,即使发生了也会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以到达爱情和事业兼顾的。

13、你和恋人见面的频率是?

调查结果:正在谈恋爱的学生有22%是天天在一起的,23%是隔上一、两天在一起的,28%是一周见上两、三次,27%是每月一两次。

14、你和恋人在开销方面是?

调查表明42%的同学在恋爱中是花男生的多女的少,只有15%是花女的多男的少,35%是谁有钱就花谁的钱,16%实行的是AA制。

15、你怎样看待恋爱中的大学生同居或婚前性行为?

结果表明有10%的正在恋爱的人已经同居了。15%的发生过了性关系,而性爱抚的也有20%。接吻更是平常的事了,有57%,选择约会的有64%。

总结

据调查,在当今高校,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是很普通的现象了,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平均在20岁左右,已经是合法的公民、成年人。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在性心理和性生理上都趋于成熟的时期。他们渴望爱情,而且中国高校的条例、条规上明确规定,在校大学生可以结婚。因此,大学生谈恋爱本是无庸质疑的。但恋爱后随之而来的是思想观念上的排他、波动,使恋人之间无休止的争吵,因情所困,放弃学业,悔恨终生;为了爱情大打出手,出现校园喋血事件。两人感情出现裂痕,脆弱的青少年选择了自杀来逃避即将破碎的恋情。等等这些都为大学生本应纯洁、忠贞的爱情涂染上了灰色的一笔,让社会在置疑:大学生是否应该在学习期间谈恋爱?在爱情与学业的选择上,孰重孰轻?

调查数据如下:

1.恋爱人数增多,且十分投入与公开

目前在大学生中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恋爱是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如果你在大学里没有谈过恋爱,那就不算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不少大学生积极投身于恋爱的大潮中去,而且越发表现得十分投入与公开。在教室、在食堂、在操场、在行人道等各种公共场所勾肩搭背者有之、拥抱接吻者有之,抚爱触摸者有之,卿卿我我,旁若无人,其行为令人惊诧。这种投入的程度,可以说自恢复高考以来达到白热化程度,使清静的校园变成待月西厢,使大学管理者无所适从,使大学风气难以言说。大学生对恋爱的如此投入,究竟还有多少精力学习,这种现象实际就是恋爱至上主义的表现,是社会上利益至上主义在校园中的思想折射。

2.恋爱的低年化

3.恋爱出发点盲目

在恋爱动机上,大学生对此并没有很清晰的目的。种种迹象表明,不少在校大学生恋爱似乎是一种时髦,只是一种对恋爱情结的满足;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生实际是在调侃爱情,把恋爱当成打发业余生活的方法和排解孤独感的渠道。在对“你认为在大学里谈恋爱或者你在大学里谈恋爱最初动机是什么?”的回答中,67%的学生选择“寻找精神寄托”,还有部分选择其他,而以“将来建立家庭”为恋爱目的的只占很少一部分,相当部分的人是:

(1)为爱而爱。这部分同学为了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他们的情感大于理智的成份。一旦有爱的心声在召唤,则犹如“寂寞梧桐”般从心底发出幸福的回应。他们的信仰是“不要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或者是“只求曾经拥有,更求物质占有”,只注重恋爱的过程而不考虑恋爱过后能得到什么。

(2)为满足虚荣心而爱。这部分同学认为在大学期间没人追求或追求不到对象,则是自身价值不高、低人一等的象征,心里产生自卑。只有追求到了或被追求了,才能显示出与其他同学是平等的或高出他们一等。

(3)为摆脱孤独寂寞而爱。这部分同学认为在大学读书是苦行僧,非常寂寞孤独,只有谈了恋爱,才能解决临时的困难。这种恋爱被称之为“寂寞期恋爱”。

(4)为追求金钱、名誉、地位而爱。这部分同学认为在市场经济社会里,青春、爱情也只不过是一种商品而已,只要能换取金钱、

名誉、地位,爱情就可以付出。只讲感情不讲条件,那是在真空中生活,爱的感情里还应该有面包和咖啡,因此各种畸形爱情频频产生。

(5)为做试验而爱。这部分同学在校谈恋爱好比是做试验、种试验田,取得第一手资料,成功则已,不成功则取得经验。他们认为趁现在年轻不学几招,将来到社会上翻了船可不得了。

4.女生的恋爱比例高于男生

一是女生的生理和性心理成熟早,加之有较强的依赖性,因而她们对"感情港湾"和性爱的需求程度要强于男生;二是女大学生的绝对数小,占在校生的比例低于男生,所以在"对偶式"的爱情世界中,女生总是处于"供不应求"的优势地位。只要自己愿意,自身条件不占优势的女生同样会找到钟情的知音,而素质较差的男生在校园"情场"上则要相对受冷落。

5.男生主动性高于女生

由于在校大学生男、女生比例悬殊。一般情况下,男生只有自己主动出击才能找到心仪的恋人。相对来讲,女生就可以在众多的追求者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恋人。

6.恋爱随意性大

7.恋爱成功率低

由于恋爱随意性大,在校期间成功率就低,另外,大学毕业后不能在一起工作,这也是导致大学生恋人分手的只要原因。每年的五六月份,是毕业的季节,也是分手的季节。

8.恋爱观念日趋开放

日前上海大学研究生工作团委和上海大学研究生联合会针对学校研究生婚恋观现状作了调查,对在校研究生读书期间结婚这一做法,有29.6%的学生明显表示赞同,32.7%的受访者表示从爱情到婚姻最大的阻力是无经济基础;对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近6成学生认为“性是个人行为,自己负责就行了”。据中国青年报在对大学生对待婚前性行为看法的调查中:20xx年表示同意的为50%,20xx年表示同意的为65%。从数字看,这是一个增长的趋势。大学生谈恋爱,受到学生身份的限制,因而许多人认为此时的恋爱应该保守一些,但也有人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可以自由选择恋爱方式。在关于恋爱行为尺度调查中有5种恋爱行为,分别是拉手、接吻、爱抚、进行性行为、同居。半数以上男生选择了“同居”这一项,而女生普遍认为接吻或爱抚都是很正常的行为。

9.恋爱观不够明确

据调查统计,有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谈恋爱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满足自己的需要。现在大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爱情体验,及时行乐,借以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一些大学生是为了充实课余生活,解除寂寞,填补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文化。只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实质上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否认了爱的责任。

世间有两种情最令人感动,一种是亲情,一种是爱情。但对于离开亲情踏入异乡求学的大学生来说,爱情则在无形中成了我们寂寞无奈中的一剂良药。现在,大学生恋爱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躲躲藏藏的问题,走在校园里,随处可见一对对情侣如影相随。对于大学情侣之间是如何看待他们的感情,我们进行里一次问卷调查。这次调查采取随机方式,分别对校园中的100对情侣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关于恋爱态度。

1、数据。

2、解读。

二、关于择偶条件。

在人性开始退化的当今社会,凡事都在谈条件。那么关于爱情,这些大学生又会开出怎样的条件呢?我们对100对校园情侣的问卷调查后显示,有75%的情侣选择异性朋友的条件是看重对方的人品、涵养与性格。有15%的情侣选择异性朋友的条件是看重对方与自己有共同语言。有10%的出去了选择异性朋友的条件是看重对方的学识与前途以及家庭背景。

这组数据让我们看到了大多数大学情侣在选择异性朋友的时候更看重的是对方的`内在美,看重的是对方与自己那些琐碎的交集。但仍有少数情侣着眼与对方的家庭背景等那些虚渺的东西,爱情则成了他们通往“幸福”的一种中介。

三、关于网恋态度。

网络,多么熟悉的字眼,那里是一方魔幻世界,无奇不有,而网上恋爱更是风靡当下。关于对待网恋的态度,我们对这100对情侣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25%的情侣认为不好,他们觉得那里不真实,有25%的情侣认为好,他们觉得起码不用两个人成天腻在一起,以至于让爱成为一种无奈。有50%的情侣认为无所谓,原因是他们觉得那些距离他们意识太远。

这组数据虽然简短,但它反映出了一种实质。大学生对于网上恋爱认识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之所以盲目恋爱,纯属追风,他们自认为爱情没有国界,恋爱是他们的权利,他们可以持着权利随心所欲,但他们没有想到,他们在赋有权利的同时,也负有保护自己和家人的义务。

对那些高中就认为应该谈恋爱的情侣,我们认为他们颠倒了主次。认得一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高中的我们更是一朵奇葩,我们不应该将如花的季节消耗在未成熟的爱情中,而应该努力奋斗,为着当初的梦想为之一搏。大学也许会有真正的爱情,大学里也允许我们去谈一场恋爱,但前提是必须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上。我们更倾向于那些认为工作以后再谈恋爱的情侣,因为那是的我们对待爱情会更加理智。

五、关于婚姻问题。

恋爱的归属是结婚。那么当今的大学生又是如何看待婚姻问题的呢?我们同样对这100对情侣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有10%的情侣认为会,有75%的情侣认为不会,有15%的情侣认为无所谓。

这组数据让我们窥到了大多数大学生只是将恋爱当作一种消遣,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份责任也就无所谓对错。只有少部分情侣相信真正的爱情,相信几年的同风共雨一定会激出幸福的火花。

这次调查让我在冥冥中感悟到了爱情的真谛,也许恋爱是我们的权利,但我们必须尊重爱情,我们不能做冲动的俘虏,必须正确对待属于自己的爱情。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大学生恋爱现象日益普遍。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恋爱状况,分析其特点、原因及影响,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旨在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恋爱观引导,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0份,有效回收率为95%。调查对象涵盖不同年级、专业、性别的大学生,确保了样本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三、调查结果

恋爱比例:调查结果显示,约有60%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正处于恋爱关系中,30%的学生表示有过恋爱经历但目前单身,仅有10%的学生表示从未谈过恋爱。

恋爱动机:大学生恋爱的动机多样,其中“寻找情感寄托”(45%)、“相互陪伴与支持”(30%)、“生理需求”(15%)和“跟风或好奇”(10%)是主要因素。

恋爱消费: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恋爱中的平均月消费约为500-1000元,主要用于约会、礼物、共同活动等。部分学生表示恋爱消费对其经济造成了一定压力。

恋爱对学业的影响:约40%的学生认为恋爱对学业有正面影响,能激发学习动力;30%的学生认为影响中性,无明显正负效应;而30%的学生则认为恋爱分散了注意力,对学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恋爱中的困扰:最常见的困扰包括沟通不畅(40%)、信任问题(30%)、价值观差异(20%)及未来规划不一致(10%)。

四、分析讨论

恋爱动机需引导:部分学生的恋爱动机偏向于生理需求或跟风,这反映出大学生在恋爱观上的不成熟。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恋爱观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

恋爱消费需理性:恋爱消费过高可能给部分学生带来经济负担,影响生活质量和学习状态。建议大学生在恋爱中保持理性消费,合理规划财务。

加强沟通,解决困扰:沟通不畅是恋爱中常见的`困扰之一。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咨询室或举办恋爱沟通技巧培训,帮助学生提高沟通能力,解决恋爱中的矛盾和问题。

五、建议

加强恋爱观教育:将恋爱观教育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通过课程、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

提供财务指导:开展财务知识讲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合理规划恋爱消费。

建立恋爱咨询平台:设立专门的恋爱咨询平台或热线,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恋爱指导。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交友和展示自我的机会,促进健康的人际交往。

六、结论

大学生恋爱现象普遍,但恋爱观念、消费习惯、学业平衡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加强恋爱观教育、提供财务指导、建立恋爱咨询平台等措施,可以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0份,有效回收率为95%。调查对象覆盖了不同年级、专业、性别的大学生,确保了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恋爱比例: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68%的人表示目前正在恋爱或有过恋爱经历,32%的人表示从未谈过恋爱。

恋爱动机:大学生恋爱的动机多样,其中“寻找情感寄托”(45%)、“追求人生伴侣”(30%)和“体验恋爱感觉”(20%)是主要动机。另有5%的人表示是出于“随波逐流”或“其他”原因。

恋爱时长:大多数大学生的恋爱时长在1年以内(55%),2-3年的占25%,3年以上的占20%。

恋爱对学业的'影响:40%的学生认为恋爱对学业有积极影响,能够激励彼此共同进步;35%的学生认为恋爱对学业影响不大;25%的学生则认为恋爱对学业有负面影响,容易分心。

恋爱中的沟通:70%的学生表示在恋爱中能够坦诚沟通,解决矛盾;20%的学生表示沟通存在困难,但仍在努力;10%的学生表示沟通不畅,导致关系紧张。

恋爱观念:大多数学生(80%)认为恋爱应以感情为基础,注重精神层面的交流;15%的学生认为恋爱可以兼顾感情和物质;5%的学生则更看重物质条件。

四、分析与讨论

恋爱现象普遍:大学生恋爱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情感生活的追求和渴望。

恋爱动机多元化:大学生恋爱的动机多样,既有追求精神寄托和人生伴侣的真诚愿望,也有体验恋爱感觉和随波逐流的冲动。

恋爱对学业的影响:恋爱对学业的影响因人而异,关键在于如何平衡恋爱与学业的关系。

沟通的重要性:在恋爱中,坦诚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增进彼此了解,减少误会和矛盾。

恋爱观念的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开放,大学生对恋爱的看法更加理性和成熟,注重感情和精神层面的交流。

加强恋爱教育: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恋爱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学会处理恋爱中的问题和矛盾。

提高沟通能力:通过举办讲座、心理辅导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恋爱关系的健康发展。

一、引言

恋爱是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伴随着大学生的成长,影响着他们的情感、心理和行为。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恋爱状况,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本报告旨在通过数据分析,揭示大学生的恋爱现状、恋爱观念、恋爱行为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集了来自不同高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2178名大学生的数据。问卷内容涵盖了恋爱现状、恋爱观念、恋爱行为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了解大学生的恋爱状况。

恋爱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正在恋爱的人数占比较大,达到43.9%。然而,仍有56.1%的大学生目前处于单身状态。此外,不同专业的学生由于性别比例失衡,脱单率存在差异,如农学专业的单身率相对较高。

恋爱观念

恋爱行为

大学生在恋爱中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部分大学生在恋爱中投入较多,注重与对方的沟通和互动;而另一部分大学生则相对较为冷淡,缺乏关心和体贴。此外,一些大学生在恋爱中存在盲目跟风、攀比等不健康的行为。

分手原因

四、存在问题

恋爱观念不成熟

部分大学生的恋爱观念存在偏差,过于注重物质条件和外在形象,而忽视了内在品质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性。这导致他们在恋爱中缺乏真诚和信任,难以建立稳定的关系。

恋爱行为不健康

一些大学生在恋爱中存在盲目跟风、攀比等不健康的.行为,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还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分手处理不当

部分大学生在面临分手时处理不当,缺乏理性和成熟的态度。他们可能陷入悲伤和失落中无法自拔,甚至产生极端行为。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

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注重内在品质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性。他们应该学会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关心对方,建立真诚和信任的关系。

培养健康的恋爱行为

大学生应该培养健康的恋爱行为,避免盲目跟风、攀比等不健康的行为。他们应该注重与对方的沟通和互动,共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恋爱氛围。

学会理性面对分手

大学生应该学会理性面对分手,保持理性和成熟的态度。他们应该学会接受现实、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未来。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情感问题。

本次调查揭示了大学生的恋爱现状、恋爱观念、恋爱行为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在恋爱中既存在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恋爱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培养健康的恋爱行为、学会理性面对分手。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更好地应对情感问题,健康成长。

本报告旨在全面调查和分析当前大学生的恋爱状况,包括恋爱比例、恋爱动机、恋爱行为及其影响等方面。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本报告力求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恋爱观指导,并为高校教育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设计涵盖了恋爱现状、恋爱动机、恋爱行为、恋爱观念等多个方面,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同时,通过访谈部分大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恋爱经历和感受,为报告提供丰富的案例支持。

恋爱比例

根据调查数据,大学生中恋爱比例较高。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在恋爱比例上存在差异,但整体而言,恋爱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女生恋爱比例略高于男生,这可能与传统观念和性别角色定位有关。

恋爱动机

大学生恋爱的动机多种多样。部分学生表示,他们谈恋爱是为了寻找感情寄托、缓解孤独感;也有学生认为,恋爱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可以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还有学生将恋爱视为一种社交活动,通过恋爱结交更多朋友。此外,也有少数学生表示,他们谈恋爱是为了满足虚荣心或追求物质享受。

大学生在恋爱行为上表现出一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他们愿意尝试不同的恋爱方式,如异地恋、闪恋等。同时,大学生在恋爱中也注重彼此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努力维持良好的恋爱关系。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存在恋爱行为不当的.问题,如过度依赖对方、缺乏独立性等。

大学生的恋爱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部分学生认为,恋爱应该以结婚为前提,注重长远规划;也有学生认为,恋爱是一种情感体验,不必过于在意结果。此外,还有学生表示,他们更看重恋爱过程中的相互支持和成长。

四、问题与建议

问题

(1)部分大学生存在恋爱动机不明确、行为不当等问题,容易陷入情感困境。

(2)部分大学生在恋爱中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过度依赖对方。

(3)部分大学生对恋爱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需要引导和教育。

建议

(1)高校应加强恋爱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明确恋爱动机和行为规范。

(2)高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和平台,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3)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他们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增强恋爱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五、结论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集了来自不同高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2178名大学生的有效数据。问卷内容涵盖了恋爱经历、恋爱观念、恋爱行为等多个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43.9%的大学生正在恋爱中,而56.1%的人则没有恋爱经历。这一数据表明,大学生恋爱现象较为普遍,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保持单身。

在恋爱行为方面,大学生表现出较高的自主性和开放性。他们更注重恋爱的过程和情感体验,而不太在意恋爱的结果。同时,大学生在恋爱中也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和冲动性,如为满足虚荣心而爱、为摆脱孤独寂寞而爱等。

恋爱影响因素

影响大学生恋爱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个人性格、家庭背景、校园环境等。其中,性别比例失衡对某些专业的学生脱单率产生较大影响,如农学专业的单身率最高。此外,毕业后的规划不同也是导致校园恋爱分手的主要原因之一。

恋爱观念的多元化

大学生对于恋爱的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对于爱情的多样理解和追求。然而,这种多元化也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和迷茫,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避免盲目跟风或过于理想化。

恋爱行为的自主性与开放性

大学生在恋爱中表现出较高的自主性和开放性,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探索自我和情感体验。然而,这种自主性和开放性也可能导致一些不良行为的出现,如不负责任的恋爱态度、过度依赖对方等。因此,需要引导大学生在恋爱中保持理性和自律。

恋爱影响因素的复杂性

影响大学生恋爱的因素多种多样,这增加了恋爱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大学生在恋爱中更加理性地看待各种因素,做出明智的选择和决策。

五、建议与对策

加强恋爱观教育

提高恋爱素质

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的恋爱素质,包括沟通能力、理解能力、责任感等。这有助于他们在恋爱中更好地处理各种问题,建立健康、稳定的恋爱关系。

优化校园环境

高校应优化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和平台。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避免不良行为的出现。

加强家校合作

本次调查表明,大学生恋爱现象较为普遍,但恋爱观念、恋爱行为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高校、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提高他们的恋爱素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THE END
1.恋爱问题和女性权益调查.docx恋爱问题和女性权益调查1您是否打算在大学时期谈恋爱 单选题 是,如果能找到合适的人 否,步入社会再打算恋爱 已经有恋爱的人 没有绝对的打算,随缘吧2如果您正在或打算在大学谈恋爱,请您选出您最重要的原因多选若您无打算,请跳过 多选题 选填 寂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3641403.html
2.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题8篇(全文)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题 第1篇 《关于大学生婚恋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目前我们正之前春年少,内心里充满着激情热情,感情方面对爱情也有着一份期待,而在个人方面,有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情人眼里出西施;在梁山伯眼里出英台;在朱丽叶眼里出密欧。可是又有言一千个人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作为大学生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ys8l6r4.html
3.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论文量表在撰写关于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的论文时,设计量表是一个关键步骤。以下是一个基于现有资料整理的量表示例,旨在涵盖大学生对婚恋问题的主要看法和态度。请注意,这个量表可以根据具体研究目的和需要进行调整。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量表 基本信息 您的班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您的性别: 男 女 您是否独子: 是 否https://agents.baidu.com/content/question/c00a135f75f3bd0b7247f348
4.《大学生恋爱观调查问卷》研究报告以往有关大学生婚恋观的研究,多数都是以个案和现象为主,实证的、深层次的、系统的、较为全面的研究是比较少见的。对婚恋观影响因素的研究,也多是局限在性别、年级、民族、生源地等这些自然变量,而没有考虑心理因素。针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试图通过问卷调查,揭示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现状,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恋爱https://www.tiaozhanbei.net/project/16538
5.调查问卷模板15个问题答:问卷的目的,就是收集有效信息和数据,作为论证应用到论文中。至于做什么主题,看你研究什么方向。 答:1. 校园网络购物现状调查2. 大学生社会兼职状况的调查3. 大学生择业观调查4.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的调查5.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6. 学生党员思想状况调查7. 大学生勤工助学状况调查8. 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9https://www.igaichong.com/article/4fe94890c74d2b79a6d6eb1d.html
6.关于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你们好!经我们了解到,大学时期的婚恋观会影响到今后的恋爱与婚姻,因此针对此现象,我们特意做此调查’以便了解大学生的恋爱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本调查采取匿名制,耽误您几分钟的时间,请根据您能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非常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1. 你的性别 男 女 2. 您现在是大学几年级学生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3.https://app.askform.cn/2921990001.aspx
7.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CMLCQ)心理量表,其他量表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CMLCQ) 以下是不同学者对婚恋观的看法: 纪秋发,1995,人们对婚姻和恋爱的价值观体现在对婚姻关系的基本观点和看法上,包括个体对婚前恋爱的基本看法(恋爱观)、对爱人的期望以及对各种婚姻形式的态度与看法(婚姻观)、对性行为的态度(性观念)等内容。https://www.xinlixue.cn/wb/archives/CMLCQ.html
8.关于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问卷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关于婚恋的观念,特此调查 1. 你的年级是: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2. 你的性别是: 男女 3. 你现在的感情状况是: 单身正在恋爱分手状态遇到合适的就会开始新的恋情 4. 你认为大学期间的恋爱是: A.一段真挚的感情,人生不可或缺的经历B. 耽误我学习的后腿C.只是游戏D.没概念 https://www.wjx.cn/xz/140960620.aspx
9.管理学院“有缘自来”大学生婚恋观调研团成员宋子仪今夏的雨天颇多,但也送来了几丝清凉之意,在白云逶迤犹未雨的时分,我带上录音、摄影的设备和采访问卷,开启了今日的采访调研之旅。 此前,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有缘自来”大学生婚恋观调研团的成员们已通过收集电子版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了部分调研数据。为进一步丰富调研资料、加大调查问卷样本收集量,我根据团队前期收集http://glzx.glxy.sdu.edu.cn/info/1024/17898.htm
10.大学生婚姻观论文(精选9篇)大学生婚姻观论文(精选9篇) 篇1:大学生婚姻观论文 大学生婚姻观调查问卷 亲,你好!我们是南通大学实践创新课题“大学生婚姻观调查”团队的成员,下面是我们本次课题的调查问卷,我们主要想了解一下当今大学生关于婚姻的看法,请您如实选择,谢谢你的配合。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up3p9vm.html
11.关于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范文600字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大学生的婚恋观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0份。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家庭背景、恋爱经历、择偶标准、婚姻观念等方面的问题。http://m.wmfanwen.com/sys-nd/515.html